同樣是很久沒有看到大海了,當你和你的好友在海邊漫步,你面對大海心潮澎湃、浮想聯翩的時候,你的好朋友卻在一旁嘲笑你,說你變得神經了。你感到非常困惑:為什么面對相同的事物,人們的感覺會有那么大的差異呢?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造成人們的感覺差異的因素有很多,如文化程度、生活經歷、健康狀況、性格類型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情緒。
你或許沒有察覺到,當你覺得孤獨或感覺被孤立的時候,你所感受到的環(huán)境溫度比正常人感受到的要低。這種說法并不是詩意的夸張,而是在陳述客觀事實。科學家通過要求受試者回憶他們被人排斥和熱情接待的經歷,進而誘發(fā)受試者的孤獨感和受歡迎感的記憶。隨后,科學家要求受試者估計室內的溫度。結果顯示,與那些剛剛有過受歡迎感的人相比,那些自覺孤獨的人所估計的室內溫度比前者估計的平均低了近10℃。在接下來的研究里,科學家發(fā)現在游戲里被快速淘汰的人更傾向于選擇溫暖的食物,例如湯。這表明,這些人需要溫暖自身以補償孤獨帶來的寒冷感。
有趣的是,即便是同飲一杯蒸餾水,一般人不會喝出任何味道,但那些墜入愛河的人卻真的能喝出甜味來!這是科學家通過實驗測試得出的結論。這個發(fā)現表明,熱戀中的情侶互喊對方“honey”(親愛的,原意為蜂蜜),并不是故意夸張或者是秀恩愛,而是在表達植根于身體里的真實感覺。
你或許想不到,完全相同的兩本書,對不同的人而言,重量卻不盡相同。美國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心理測試:心理學家告訴受試者,一本書里包含了許多非常重要的信息,而另外一本書里全是毫無價值的內容——其實這兩本書是完全相同的。當受試者被要求估計這兩本書的重量時,他們大都認為包含重要信息的那本書更重。但沒有接受任何暗示的受試者,大都認為兩本書的重量是一樣的。心理學家認為,受試者之所以會對同樣的書產生其重量不同的感覺,是因為心理學家的提示讓受試者產生了緊張或放松的情緒,不同的情緒讓他們的感覺產生了偏差。
當心理學家要求受試者寫下一段脆弱的經歷或者假想一個無力的姿勢時,這客觀上會誘發(fā)他們的無力感,如果此時讓他們估計一本書的重量,和一般人猜測出的均值相比,他們大都感覺這本書更重。這表明懈怠情緒會讓人產生畏懼壓力的心理,并由此導致感覺發(fā)生變化。
在生活中你會發(fā)現,有些運動員、參賽歌手和考生,臨場會出現尿急或者腹痛、腹瀉現象,甚至于出現了中途退場、到處找?guī)膶擂尉置?。為什么會這樣呢?
有科學家指出,真實原因并不是這些人的排泄系統(tǒng)本身有什么疾病,而是因為多重壓力讓他們產生了焦慮情緒。而焦慮情緒會導致人身體里的甲狀腺素激增,使腸蠕動興奮性增強,腸胃里的任何一點食物存留都會對其產生刺激,然后造成腹瀉。尿急反應的原理與此類似。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還發(fā)現,當人處在焦慮狀態(tài)的時候,對憤怒的面孔比一般人要敏感得多。在一堆有各種表情的人的照片中,焦慮者比一般人能更迅速地找出憤怒的面孔。這表明焦慮情緒會讓人變得更加敏感。
情緒能讓我們的感覺失真,這一現象看起來很玄妙,但其背后隱藏的道理并不復雜??茖W家指出,人的心理活動總是和生理緊密相連,因為心理活動直接影響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腦神經系統(tǒng),而腦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又會直接調節(jié)人的生理活動。簡單地說,人的心理因素能夠對生理產生較大的影響。
這個結論是科學家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到的。例如實驗證實,人在發(fā)怒或突然受驚的時候,會出現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增高、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等癥狀;突然的驚恐刺激甚至會讓人出現暫時性的呼吸中斷,心電圖會出現明顯的波形改變。
一位美國醫(yī)生為了證實人的心理活動會對生理產生明顯的影響,還專門研究了巫術治病的問題,并寫了《巫術的見證人》一書。他發(fā)現,巫師都稱得上是精明的心理學家,同時還是政治家和演員……他指出,巫師的主要威力,不在于使用特殊的藥物,而在于使用心理分析和心理療法。巫師廣泛使用的兩種基本心理療法是暗示和自白,借此消除病人的恐慌,激發(fā)病人自身的潛能,使病人處于生理和心理的雙重亢奮狀態(tài)。
(源自“大科技”)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