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里有條長長的河,河水清澈碧綠,游魚成群。河上有座木頭搭的橋,叫板凳橋。橋面由一根根圓木拼接而成,寬約一米,只能容納兩人同時通行。橋梁由四根伸入河底的圓木支撐而成,一下大雨,橋下水流湍急,走在橋上可懸了。
村里的稻田錯落分布在河岸旁。靠近河流的稻田,水源充足,長勢也很好,一到秋天,整片大地都是金燦燦的,可漂亮了!可是每到收割的季節(jié),大家都很發(fā)愁,因為這座板凳橋是進村最近的路,每家每戶收割的稻子都要從板凳橋上拉回家。每次上橋時,總能聽到板凳橋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聽上去怪嚇人的,讓人總害怕橋會突然垮掉。
有些年洪水猛烈,板凳橋直接被水沖垮了,想要過河,得等雨季過后,重新搭建好橋后才能通行,可不方便了!
今年國慶節(jié),爸媽帶我回老家。一進村,我就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變化:“爸爸媽媽,快看河邊,板凳橋變成了一座鋼架橋,好漂亮?。 ?/p>
爺爺跟上我,摸著我的頭說道:“是啊,這些年,國家大力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修橋、鋪路、建健身場地……你眼前的這座鋼架橋就是前段時間建好的。整座橋都是由鋼材組成的,非常堅固,橋面平緩,也很寬闊;橋兩側修建了護欄,安全有了保障。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下大雨啦!這可真是‘橋’遷之喜??!”說完,他開心地笑了起來。
看著爺爺開心的樣子,我也為自己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感到無比幸福。我要為家鄉(xiāng)的大變化點贊,更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