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校讎廣義·版本編》感評

        2024-08-06 00:00:00李彥希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4年15期

        摘要:校讎學(xué)是中國的一門傳統(tǒng)學(xué)問,從西漢劉向開始,到清代樸學(xué)大興,學(xué)者們紛紛投入校讎的事業(yè)中來,經(jīng)過歷代研究的不斷深入,校讎學(xué)從最初的??卑l(fā)展出了收藏、賞鑒、考訂、掠販等眾多門類和學(xué)說,直到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的出版,將校讎學(xué)的范圍定義在版本、??薄⒛夸?、典藏四類之中,這才得到了學(xué)界的普遍認可。《校讎廣義·版本編》是校讎學(xué)的奠基之作,入門的第一站。該文主要介紹了《校讎廣義·版本編》的內(nèi)容以及結(jié)構(gòu),并總結(jié)了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廣博、精深;二是科學(xué)、嚴謹;三是專業(yè)、實用。最后提出了國外及當(dāng)代版本學(xué)存在的三個問題:知識涉及過少、缺乏理論系統(tǒng)及缺乏實物圖片。

        關(guān)鍵詞: 《校讎廣義》;版本;廣博;精深;科學(xué);嚴謹;專業(yè);實用

        中圖分類號:I20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5(c)-0062-05

        Jiaochou Guangyi·Versions Book Review

        LI Yanxi

        (X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 Collation study is a traditional discipline in China. From Liu Xiang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flourishing of simple learning in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field of collation. Through continuous research throughout history, collation study has developed into various categories and theories such as collection, appreciation, examination, and plundering. It was not until the publication of Cheng Qianfan and Xu Youfu's Jiaochou Guangyi that the scope of collation study was defined in four categories: edition, collation, catalog, and collection, which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Jiaochou Guangyi·Versions Book is the foundational work of proofreading studies and the first stop for beginner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Jiaochou Guangyi·Versions Book, and summarizes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first, it is broad and profound; the second is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the third is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ality. Finally, three problems in foreign and contemporary version studies were pointed out: insufficient knowledge coverage, lack of theoretical systems, and lack of physical images.

        Key words: Jiaochou Guangyi; Versions; Knowledge; Profound; Scientific; Rigorou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校讎廣義·敘錄》中引用劉向《別錄》中“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冤家相對,故曰‘讎’”[1]的論述。長久以來校讎之學(xué)的命名五花八門,其分類范疇也莫衷一是。狹義的校讎學(xué)主要是??睂W(xué),而廣義的校讎學(xué)則包括版本、???、目錄、典藏四大類。《校讎廣義》正是一部有關(guān)廣義校讎學(xué)的重要著作,其《敘錄》中談到了解學(xué)習(xí)校讎學(xué)的順序應(yīng)是“由版本而校勘,由??倍夸洠赡夸浂洳亍保菏紫仁菚局魍瓿珊?,人們用甲骨、金石、布帛、竹紙等各種文獻載體記載下來用以流傳,由于載體不同、抄錄者不同,導(dǎo)致了版本學(xué)的產(chǎn)生。同本著作的各種版本多了,不同的版本之間必然有差異,訛、脫、衍、倒等問題隨之而來,由此產(chǎn)生了??睂W(xué)。隨著各類著作的涌現(xiàn)及由版本學(xué)和??睂W(xué)發(fā)展導(dǎo)致的不同版本的增多,為書目進行整理分類成為一門獨立的學(xué)科,目錄學(xué)應(yīng)運而生。隨著時間推移,古籍增多,如何保管與利用這些古籍成為一大學(xué)問,典藏學(xué)由此而來。從它們的先后順序可見《校讎廣義·版本編》(下稱《版本編》)是校讎學(xué)的奠基之作,入門的第一站。

        1 《校讎廣義·版本編》全書結(jié)構(gòu)簡介

        《版本編》全書共七個章節(jié)。

        第一章主要介紹版本和版本學(xué)名稱的由來及內(nèi)涵,以及版本學(xué)的功能和用途,比如可以幫我們找到善本,鑒定異本,進而有利于藏書、購書,還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考據(jù)、??钡裙ぷ?,并從版本的發(fā)展變化中研究社會歷史的變遷。這個章節(jié)共36頁,約占全書份量的7.5%。

        第二章介紹記錄書面語言的載體,大致有甲骨、金石、竹木、帛及紙五大類。作者記錄了這些載體的特點、價值等,從載體的發(fā)展更替中可以看到:正是為了符合人們的需要,文獻載體從笨重、昂貴逐漸變得輕便、便宜。載體的發(fā)展更替本身也是一種版本的演變,在版本學(xué)上占有重要位置。本章共30頁,比重約為6.1%。

        第三章主要介紹紙書的裝幀形式,大致有卷軸裝、旋風(fēng)裝、經(jīng)折裝與梵夾裝、蝴蝶裝與包背裝、線裝等。本章記錄了各種裝式的優(yōu)缺點及流通情況,從起初的卷軸裝到后來的線裝,以及現(xiàn)在的平裝、精裝。紙書裝式之所以演變發(fā)展,是為了越來越便于人們進行閱讀與保存。裝幀形式一旦不同,版本也就必然存在差別。本章共31頁,比重約為6.3%。

        第四章主要介紹雕印本的品類:按時代分有唐本、宋本、明本、清本等;按地區(qū)分有浙本、蜀本、建本、平水本等;按刻書單位分有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等;按形式分有大字本、小字本、朱印本、藍印本等;按刻印情況分有原刻本、翻刻本、百衲本、叢書本等;按流通情況分有通行本、殘本、校本、善本、孤本等。作者廣泛而詳細介紹了不同雕印本的特點及價值。本章占全書比重最重,約為40.0%,共194頁。

        該章對宋刻本有如下介紹:刻書單位分為公私兩大類,官刻本主要出版經(jīng)史類圖書,私刻本偏重子集類圖書;在形式上,宋刻本有其普遍特征,比如版式多白口,版心常上方鐫刻字數(shù),下方鐫刻刻工姓名或出版單位;裝幀形式多為蝴蝶裝與包背裝;另外,避諱嚴格;從價值上看,由于宋刻本刻印時間早,接近書的原貌,且注重校勘、刻印精美,人們特別重視宋刻本uStDUy1+axmsms0FA1KcXFNwmoBMgPQneEqt3vl4ieI=。

        第五章主要介紹鑒定雕印本的方法。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不同刻書單位的雕印本,其紙墨、字體、版式、牌記、諱字等方面都會有自身的特點。各種雕印本特點的介紹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辨別不同版本。此外,前人的研究成果、書籍的題識與藏印,以及各種版本目錄也同樣為我們鑒定版本提供可靠的依據(jù)。本章共113頁,比重約為23.3%。

        鑒定字體時應(yīng)注意:北宋主要是歐陽詢體。南宋通行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等字體,但各地區(qū)刻書所用字體不盡相同:杭州地區(qū)清一色歐體;閩本則是接近柳體;蜀本的大字本是典型的顏體。元明刻本多用趙孟頫體。清刻本多用宋體字。我們可根據(jù)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字體的不同特點來鑒定版本。

        第六章主要介紹稿本、鈔本、活字本、影印本等非雕印本的類別特征與鑒定方法。如稿本是書的原稿,一般都有涂改痕跡??赏ㄟ^署名和鈐有姓名、別號、齋名的印記進行辨認,也可以用序跋中的信息和檢驗字跡的辦法來鑒定。除稿本外,凡手寫的書統(tǒng)稱鈔本。明清名家鈔本多用統(tǒng)一格式的紙,這是辨認各家鈔本的重要依據(jù)。本章共48頁,占全書內(nèi)容的10.0%。

        第七章主要介紹對版本的記錄和研究,版本信息主要見于專門的版本目錄,如《天祿琳瑯書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另外,還可以從書影留真、行格表、題跋等里面得到版本信息。而對版本的研究可見于學(xué)者們的論文、札記乃至日記、書信中。本章共32頁,約占6.6%。

        2 《校讎廣義·版本編》的特點

        《版本編》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廣博、精深;二是科學(xué)、嚴謹;三是專業(yè)、實用。

        2.1 精深、廣博

        《版本編》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廣泛而詳盡地介紹各種版本學(xué)的知識信息。首先,侃侃而談中既有對每一問題全面的、普遍的論述,內(nèi)容龐雜,又舉出典型代表,進行細致的研究,論述精微。其次,對古今中外的版本學(xué)事例有所涉獵,涵蓋面極廣。真正做到了精深、廣博。

        第一,全面論述、深入探討。比如對雕印本的鑒定,作者介紹了12種可供鑒定的方面和方法,如從牌記、刻工、諱字、版式等方面進行鑒定,涵蓋面之廣,涉及內(nèi)容之豐富,可謂罕見。而對版式的鑒定又可從邊欄、行款、書口三小類上進行鑒定,對書口的鑒定引用了葉德輝的論述進行更為細致的分類:

        大抵雙線白口多宋版。單線黑口,南宋末麻沙本多有之,至元相沿成例。明初承元之舊,故成弘間刻書尚黑口,嘉靖間多從宋本翻雕,故尚白口[2]。

        可見在分類論述之廣的問題上,該書探討得也十分深入具體。

        第二,古今中外的版本情況均有涉獵。紙張鑒定是雕印本的鑒定方面之一,該文分別從物理化學(xué)法、紙的簾紋和檢查紙背等幾個方面進行分述。小小的一張紙片,作者卻介紹了好幾種方法來鑒定,既體現(xiàn)了論述的全面,又體現(xiàn)了分類的細致。談到宋紙簾紋的鑒定時,不僅談到國內(nèi)紙張“地域不同簾紋也不同,例如福建紙簾紋小于江西紙”,還對外國紙張也進行了區(qū)別鑒定,“中國紙與外國紙簾紋也可能不同,如宋和宋以后的高麗紙是從朝鮮進口的,這種紙多是粗條簾紋,編織紋間距比國產(chǎn)桑皮紙要大”[3],依然論述得具體而微,內(nèi)容不僅局限于國內(nèi),觸角也伸展到了國外。

        在談到邊欄時,書中直接引用了日本島田翰云的觀點,他認為宋代邊欄已出現(xiàn)四周單邊、左右雙邊、四周雙邊三種形式。在談到雕印本時,該書否認了現(xiàn)存最早的雕印本是唐代的《金剛經(jīng)》,而引用了美國富善的研究成果證明是新羅王朝佛國寺內(nèi)的一卷印刷佛經(jīng)。可見作者的視野開闊,涉獵中西。

        在談到對題跋考訂研究之作時,該書列舉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從宋代歐陽修的《六一題跋》到明末毛晉的《隱湖題跋》,再到近人鄭振鐸的《西諦書話》、李一氓的《一氓題跋》等。不僅推薦了前人的優(yōu)秀作品,同時也吸納了近現(xiàn)代的研究成果。

        所舉事例、所談問題,不是僅局限于某時某地,而是從空間橫向上和時間縱向上延伸擴展,為我們呈現(xiàn)一個內(nèi)容豐富、體系龐大的版本學(xué)。林清潮先生曾多次贊賞《版本編》的精深、廣博:“與之相較,《文獻學(xué)概要》與《古籍版本學(xué)》二書雖對‘版本’含義亦有十分充分的論述和概括,卻在資料佐證方面稍微遜色于《校讎廣義·版本編》?!薄啊段墨I學(xué)概要》《古籍版本學(xué)》二書可作為文獻學(xué)研究的入門學(xué)習(xí)材料,而《版本編》相較之,則更為系統(tǒng)、完善,是整理、研究古籍不可多得的學(xué)術(shù)專著?!盵4]

        2.2 嚴謹、科學(xué)

        《版本編》的第二大特點就是嚴謹、科學(xué)。

        第一,作者在對某一問題下定論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到例外情況。如在第五章、第六章有關(guān)版本鑒定的論述中,先后列出了十余種鑒定材料及方法,在說明某種材料在鑒定中的作用及好處之后,都要特別在其后列出影響這種方法有效性的“注意事項”,最后還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綜合考辨”,如利用諱字鑒定版本需注意:

        “一是書估往往剔除某些字的末筆,使人覺得原是避諱缺筆……二是各個時代避諱的寬嚴程度和方式不盡相同……三是翻刻古書照樣翻刻諱字,或者后朝人刊刻前朝人的著作,也故意避前朝之諱[5]。

        在肯定檢查避諱字是鑒定版本的有效方法的同時,補充“除避諱字外,還應(yīng)兼用其他方法,綜合考辨”。

        又如,在“別本比勘”一節(jié)中說“在鑒定版本的過程中,用別一相同或相關(guān)的本子比堪是最可靠、最有說服力的方法?!彪m然這是一種最可靠的方法,但作者在全章最后還是提出“綜合考辨”,認為古書浩如煙海且發(fā)展過程漫長復(fù)雜,書估為牟利作偽,又人為地給鑒定版本增加了許多麻煩,連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藏書家都難免上當(dāng),所以切不可單憑某一種方法就下定論。引用毛春翔先生的話:

        鑒別宋刻,我始終認為要每一特點都要注意到,一點對了,再看另一點;另一點對了,更看其他各點;各點都對頭,才能作出最后決定……字體、刀法、紙張、墨色都對了,再看版式行款;又都對了,再看前后序跋,及有無牌記或校勘銜名,有無前人藏書印記等等。這樣一步一步的審閱之后,再參考前人書目題跋,乃下斷語,大概不會錯了。日本人偽作的唐天佑二年本《歸去來辭》……傅云龍一見寫經(jīng)紙、經(jīng)生體字,便驚喜欲狂,宜乎被騙。單憑一點或幾點,審別舊刻,鮮有不被騙的[6]。

        從上可見作者治學(xué)態(tài)度之RW73CxDNsLigywW5R8tW55bevdxO429TeBCGJAv+P3Q=嚴謹了。

        第二,作者并非一味遵崇名人大家的觀點,而是有著自己的懷疑與思考,對前人觀點采取揚棄的態(tài)度,《版本編》科學(xué)嚴謹由此可見。

        如葉德輝在版本目錄學(xué)方面恐怕是無人不知的一流大家,其著作《書林清話》等更是書林名著。葉先生在書口研究中談到“耳子以識書之篇名,始宋岳珂之刻九經(jīng)三傳”,作者卻沒有采納,而是提出“葉氏所論,尚有可商之處,如書耳的出現(xiàn),就還要早些”。由此可見,作者不盲從前人的觀點,而是有著自己的判斷。

        第三,科學(xué)嚴謹還體現(xiàn)在:作者在運用傳統(tǒng)經(jīng)驗方法的同時,提倡使用現(xiàn)代化科學(xué)技術(shù)手段進行鑒定,并親身實踐,得出鑒定結(jié)果。

        在對紙張的鑒定中提出了采用化學(xué)方法和物理方法來鑒定。而作者也親自用物理的方法檢驗北京圖書館所藏的北宋開寶藏《佛說阿維越致遮經(jīng)》為高級桑皮紙,南宋世彩堂《昌黎先生集》為細薄白色桑皮紙,元代茶陵刻本《夢溪筆談》則是楮皮紙。

        提出“注意事項”,進行“綜合考辨”,不盲從前輩名家,對材料進行科學(xué)的處理、合理的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栋姹揪帯方Y(jié)構(gòu)嚴謹、思想精密可見一斑。

        2.3 專業(yè)、實用

        第一,從本書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的表現(xiàn)上,可見其專業(yè)性與實用性相結(jié)合。筆者把《版本編》大體結(jié)構(gòu)列成圖1。

        由圖1可以看到,筆者把《版本編》分為“理論”“實用”兩大類?!袄碚摗币粔K約占全書的60%,“實用”一塊約占40%?!袄碚摗币粔K主要介紹有關(guān)版本的專業(yè)知識。除了對版本學(xué)的功用、文獻載體、紙書裝式進行了簡要敘述外,最主要的是對雕印本的品類進行分類描寫,僅《雕印本的品類》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就占了全書的40.0%。而從“理論”上介紹各種版本的區(qū)別,又是為“實用”的鑒定工作做鋪墊和準備的?!皩嵱谩币粔K主要由《雕印本的鑒定》《非雕印本的區(qū)分與鑒定》《對版本的記錄和研究》三章組成,約占全書篇幅的40%。這三章全是與實際應(yīng)用相關(guān),介紹版本鑒定的問題,同時與前四章呼應(yīng),是對“理論”活的運用。

        理論也好,實用也罷,其實《版本編》全書幾乎都是站在專業(yè)的角度在介紹各種版本的區(qū)別,同時站在實用的角度去區(qū)別各種版本。其特點就是記史與記實結(jié)合,理論與實用并重。

        第二,專業(yè)性還表現(xiàn)在《版本編》在內(nèi)容專業(yè)化的同時,也定義了一套版本學(xué)的專業(yè)術(shù)語。

        如《版本編》中講到題跋,作者指出了“題跋是藏書家在書的卷首或卷尾所寫的識語,一般介紹書的版刻時代、內(nèi)容正誤、收藏源流并獲書經(jīng)過”,在普通人看來就是書卷前后不起眼的幾行小字,作者卻將其提煉轉(zhuǎn)化為“題跋”這一專業(yè)術(shù)語,并對這一術(shù)語進行科學(xué)化、概念化的定義。另外,還有如“牌記俗稱書牌子……實質(zhì)上是古書出版單位的標記”[7],“版式指書版的樣式,可分為邊欄、行款、書口三部分”[8],“行款指每頁雕版書的版面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字,常以半頁計算”等。這些都是作者從司空見慣的書本信息中提煉出來的有關(guān)版本的名詞及其定義,筆者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化功底和專業(yè)水平。

        第三,本書的實用價值體現(xiàn)在列舉了許多運用版本學(xué)知識進行學(xué)術(shù)研究的實例,突出體現(xiàn)在版本的鑒定上。具體一例為明代徐渤的《重編紅雨樓題跋》對所藏《左傳》的題跋:

        建安楊讓……著有《澹庵集》。此書前有印章謙卦,餘得之建州書肆,知為讓家所存也。腦後有『丙戌』字,當(dāng)是時成化二年(1466年),卷末題曰:『湻熙柔兆涒灘閩山阮氏種德堂』,當(dāng)是宋孝宗湻熙三年丙申(1176年)也。古本書不易得?!靻⒁页蟪跚铮湍现胸┕两ㄖ?,購於開元寺,書以誌喜。東海徐興公識[9]。

        徐渤的題跋從印記、識語等方面對版本做了鑒定工作,記錄了書本的收藏歷史、購書地點和題跋作者等信息,這些記錄本身就是徐渤進行題跋鑒定的實踐產(chǎn)物。同時,我們也從中學(xué)到了徐渤的思路和做法,可以在實踐中“依葫蘆畫瓢”,仿照其利用題跋的方法來進行鑒定。

        第四,本書的實用性還表現(xiàn)在作者對書中所提的專業(yè)性概念或罕見事物不只用語言文字進行描寫,還附帶有結(jié)構(gòu)示意圖和表格等輔助材料,特別是書本最后附有彩印的實物原圖,這些材料都有助于讀者對所描述的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比如:介紹紙書裝式時,附帶結(jié)構(gòu)圖樣,使人如見實物;在介紹刻書單位時,又用表格形式分別列舉其刻書單位及刻印書名。這些做法使我們一目了然,方便易懂。

        除以上三大特點外,《版本編》還有其他特點,如:史學(xué)兼顧,作者對校讎學(xué)史也有透徹的了解,并用發(fā)展的眼光分析問題,比如介紹版本目錄、雕版印刷品的發(fā)展史;使用了分析論證法。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作者選擇典型的事例進行精當(dāng)?shù)姆治觯热缟鲜鰧︻}跋的介紹中選取了明代徐渤的題跋。在此不再一一詳述。

        3 《校讎廣義·版本編》當(dāng)前研究存在的問題

        此外,在閱讀《版本編》后,筆者有幾點不成熟的想法,趁此機會提出。

        第一,國外與當(dāng)代的版本學(xué)知識涉獵依然不足。雖然筆者在其“廣博”這一特點上提到了書中古今中外的事例均有涉獵,但作為一部“版本學(xué)”著作,而非“中國古籍版本學(xué)”專著,研究范圍局限于中國古籍版本學(xué),且主要集中于對宋本的研究,還是有失偏頗的。

        筆者以為,隨著文化的交流和時代的發(fā)展,版本學(xué)的研究范圍可以考慮擴展到外國譯本、近代的話本小說和現(xiàn)當(dāng)代的影視著作等新鮮事物上,而這些方面的版本研究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且有重大意義。既然叫作“版本學(xué)”,當(dāng)然各種各樣的版本均要有所涉獵,而這一點似乎被《版本編》忽略掉了。

        第二,理論系統(tǒng)不夠完善,分類不明,內(nèi)容雜糅。書中有關(guān)版本研究的資料十分豐富,成果也非常顯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沒有構(gòu)建出成系統(tǒng)的理論,體現(xiàn)在內(nèi)容雜糅和分類雜亂上。內(nèi)容雜糅主要以第四章《雕印本的品類》為代表,“時代”“地域”“刻書單位”等分目下的內(nèi)容多有互相重疊,混沌不分。作者本希望“第一節(jié)(時代)論證甚詳者,其后更不細述”,但是其后寫到官刻本的時候把蜀本介紹一通,寫到蜀本時又涉及了官刻本。內(nèi)容之所以冗雜,其原因是缺乏系統(tǒng)。

        而分類雜亂以第五章《雕印本的鑒定》為代表,前十種“牌記”“刻工”“諱字”等說的是可以入手鑒定的方面,后兩種“別樣比堪”“綜合鑒定”才是鑒定方法。但作者將這兩大類并列在一起,構(gòu)成12種鑒定方法,多少還是存在問題的。

        還有,如第四章《雕印本的品類》最后一小節(jié)“流通情況”里的類別可謂雜亂無章。除了“通行本”與流通情況有關(guān)外,其余如“舊刻本”“殘本”等都與流通情況沒有多大關(guān)系,或許作者認為他們都是不太通行的本子,但我們常用的《宋本廣韻》就采用的舊刻本,現(xiàn)在通行的《玉篇》也是殘本,是不是舊刻本、殘本跟流通似乎并沒多大關(guān)系,說到底還是缺乏理論系統(tǒng)。陸倩倩也曾評價道:“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校讎廣義·版本編》較《古籍版本學(xué)》略為煩瑣……因此在構(gòu)建版本學(xué)的理論框架時,宜采用黃先生的體系,而以程、徐兩先生的體系為補充?!盵10]

        第三,文字描述太多,實物圖片太少。雖然本書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附帶了圖片、表格等輔助材料供我們參考,但是對“紙書的裝式”“雕印本的品類”乃至各類“版本”本身的制式,我們大多是根據(jù)文字記錄來理解和想象它們的特點和區(qū)別,由于實物圖片展示的依然太少,我們很難直觀地感受到各種版本間的不同。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存在,差之毫厘,就謬以千里,對于剛?cè)腴T的人或是很少能見到古籍的青年學(xué)者們來說不免有紙上談兵的感覺。

        4 結(jié)束語

        總之,筆者讀了《校讎廣義·版本編》受益頗多,對如何尋找、鑒別各種古籍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認識到了在閱讀、引用古籍的時候必須注重版本的選擇,這樣才能“辨章學(xué)術(shù),考鏡源流”,避免輕率隨意、習(xí)非成是。

        參考文獻

        [1]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版本編[M].濟南:齊魯書社,2007.

        [2] 杜澤遜.文獻學(xué)概要[M].2版.北京:中華書局,2008.

        [3] 黃永年.古籍版本學(xué)[M].2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4] 張三夕.書林盛事學(xué)術(shù)大業(yè):讀程千帆、徐有富著《校讎廣義·目錄編》《版本編》札記[J].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4(4):182-186,181.

        [5] 王紹曾.《校讎廣義》感評[J].中國文化,2001(Z1):379-384.

        [6] 劉棟.讀《校讎廣義·版本編》[J].考試周刊,2008(10):177-178.

        [7] 陸倩倩.《古籍版本學(xué)》與《校讎廣義·版本編》之比較[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2(6):62-63.

        [8] 林清潮.版本的鑒別:讀《校讎廣義·版本編》有感[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5):12-15.

        [9]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M].北京:中華書局,2020.

        [10]陸倩倩.《郋園讀書志》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xué),2013.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九| 国产大屁股熟女流白浆一区二区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最新国产av网站|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线免费| 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 偷拍美女上厕所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无码av三级| 高清一级淫片a级中文字幕| 亚洲丝袜美腿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久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青青操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二区| 亚洲桃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国产精品欧美视频另类专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老熟女| 国产精品久久久看三级|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在线|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精品一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主播内射在线| 国产美女做爰免费视频| 亚洲区在线| 好看的国内自拍三级网站|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99|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