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你猜我今天賺了多少錢?”一見面,兒子就興沖沖地向我提問,那神情,無非就是想說——夸我。我問:“賺了多少?”“300 多!除去成本70,凈賺200 多!我給團隊里的每個人發(fā)了5 元工資,還給班級捐了20 元,我捐得最多!”“太棒了!”全家人一致夸獎,“以后,你可以自己賺錢養(yǎng)活自己了!”
時間回到兩天前。
妻子憂心忡忡地告訴我:“兒子的學校要搞跳蚤市場,5 到8 人一個團隊,兒子的團隊只有3 個人,還都是沒有被其他團隊選中的。我覺得兒子的人緣不好,在班里沒什么朋友?!蔽覍ζ拮拥脑挷灰詾槿?,我推測,有可能是因為兒子這一段時間忙于元旦晚會的主持工作,沒來得及組隊。在我看來,兒子樂觀、自信、獨立,一定能應對各種情況。我們應該多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閃光點,少給他貼標簽和下定義。
第二天晚上,我回到家,看到兒子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不少奧特曼卡牌和1 套樂高玩具,還是孩子懂孩子啊!我還看到1 個撕去了外包裝的礦泉水瓶,里面裝著50 元錢。原來,兒子要在跳蚤市場擺個套圈游戲的攤子,這個裝著50 元錢的瓶子是大獎。“50元?會不會太多了?”我問。對于一兩元玩一次的套圈,50 元算是巨款了,倘若被套圈高手套走,兒子豈不會心疼?“20 元就夠了吧?”我邊說邊翻錢包。兒子卻說:“不多,50 元才吸引人?。犯吒F,1 套100 多呢!”原來,兒子早就想好了規(guī)則,比如礦泉水瓶和樂高都會橫著放在地上,必須套中三分之二才算數(shù),而且要在5 米之外套,那還真是不容易得手。
團隊問題也解決了。當孩子聽聞5 人以下的團隊不能參加時,他迅速找到一個團隊建立聯(lián)盟,還簽了“合同”,約定對方團隊的商品可以用于套圈,如果被套中,由兒子付錢給對方。用這個方法,兩個團隊既能各自保持獨立,形式上又符合學校的要求。
跳蚤市場開市之后,如兒子所料,套圈游戲在全校大放異彩,吸引了眾多同學,不少人都是奔著50 元巨款和樂高來的,人多的時候,收錢都來不及,老師和別的同學都過來幫忙了。
在兒子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我了解了不少跳蚤市場的精彩故事。
跳蚤市場還沒開始,兒子就花10 元巨款從美術老師那里買了用繪畫體書寫的春聯(lián)。兒子覺得非常值,我們也贊同,說:“這么漂亮的春聯(lián),不要貼門上了,趕緊收藏起來吧?!?/p>
在兒子擺攤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提著大籃子過來兜售自己孩子的毛絨玩具,1 元錢1 個。兒子付了1 元錢,選了一個毛絨玩具,然后又瀟灑地把玩具放回了籃子,讓數(shù)學老師頗為吃驚。
在奧特曼卡牌中,兒子發(fā)現(xiàn)了1 個小零食。哪兒來的零食?他很奇怪。同學告訴他,剛才有1 個小女生來套圈,蹦蹦跳跳地,把小零食掉在了套圈區(qū)。這個只值1 元錢的小零食吸引了不少人,讓兒子賺了十幾元,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啊。
兒子說,他捐出去的20 元錢將和班里其他組捐的錢一起送去敬老院。小小少年,雖然賺了錢,但對賺錢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其間的合作與歷練,是獻出的一份愛心。
我決定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兒子,好樣的!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小學版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