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我從老家山東煙臺來到愛人的駐地,想著若能找到合適工作,就留在這個邊境小城打拼。
但是,我所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在當地不好找到對口工作。綜合考慮之后,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因為我有教師資格證,教師還有寒暑假,可以回家探親。但當地的教師編考試嚴格要求專業(yè)相符,我不符合條件,加上私立學校少,一時也找不到能入職的學校。
兩三個月一晃而過,工作依舊沒有著落。
11月,我與愛人在駐地領取了結婚證。一個月后,我辦理了隨軍手續(xù),繼續(xù)找工作。
我開始在網絡上查看各地一些軍嫂從事什么職業(yè),發(fā)現她們有的是自由職業(yè),有的在經營民宿,生活得怡然自樂??墒牵覜]有試錯的膽量,也沒有試錯的成本??紤]一番后,我決定重拾考編資料,針對不限制專業(yè)的縣城教師編備考。
2021年報名時,我發(fā)現招聘公告要求在本市“具有一年以上戶籍”,而我隨軍落戶未滿一年。
2022年,我再次準備隨軍家屬崗位的事業(yè)編考試,雖然考了192.5的高分,但是因綜合隨軍時間、軍人級別等因素進行排名,我最終沒有獲得工作崗位。
四處碰壁之后,我選擇了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原本閑不下來的人,終于也有了空閑,心態(tài)反而好了很多。在部隊家屬院里,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與她們一起逛街、出游,一起訴說隨軍后不能很快就業(yè)的苦惱,一起追憶之前工作的時光……慢慢地,我也放下了找工作的執(zhí)念:有機會就去工作,沒機會就先享受當下。
之后的日子里,我不再緊張備考,而是由著自己的愛好,去做一些喜歡的事情,到圖書館看書,坐在公園里發(fā)呆……除此之外,我還重新學習英語語法,觀看紀錄片和喜歡的電影。大學畢業(yè)后,我還從未如此自在放松過,一些朋友都說我變了。
2022年底,我看到駐地博物館發(fā)布了招聘公益性崗位的公告,心向往之,可擔心再次碰壁。記得剛來當地時,我也曾三番兩次地詢問類似的事業(yè)單位如圖書館是否招聘,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這一次,我能成功嗎?
心里仿佛有兩個小人在打架。
一個說:“去啊,多好的機會,離部隊家屬院這么近的單位,上哪兒找?”
另一個說:“算了吧,之前受到的打擊還不夠多嗎?現在的生活很好啊,干嘛去找不自在呢?!?/p>
猶猶豫豫,難下決心。我給遠在山東的父親打去電話,他開導我說:“總要邁出那一步,一直困在原地,永遠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總得去試試。”
愛人也鼓勵我去試試,能應聘上最好,應聘不上就繼續(xù)享受生活。
懷著忐忑的心情,我到市博物館遞交了個人簡歷和各種證書資料??粗梢钥偨Y我大學四年的各類證書,心中不免感慨:終于有用得著它們的地方了。
一番面試、技能考試下來,我終于以崗位第一的成績入職。接到錄用電話后,我不禁放聲大哭。
享受生活是真,無用武之地也是真;放松是真,委屈也是真。我給親友挨個打電話,得知我終于可以上班了,他們都為我高興。
我終于邁出了那一步,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圈,走出了四四方方的家屬院,認識了更多的新朋友,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入職前,我一直喜歡逛博物館,每到一個地方,博物館是必去之處。進入市博物館工作后,我的身份從游客變?yōu)楣ぷ魅藛T,這種體驗是新奇的。
當時,市博物館尚在籌備階段,我參與了許多前期準備工作,協(xié)助館里前輩完善《文物圖譜》,下鄉(xiāng)調研博物館建設情況,參與策劃“5·18國際博物館日”展覽等,覺察到自己在浩渺的文史知識面前的渺小,更感到研究文物等的樂趣。
市博物館是市文旅局的下屬單位,我們還有機會參與市文旅局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參與特色文化節(jié)的籌備、藝術節(jié)的組織保障等工作。
博物館的工作,好像為我量身定制一樣,我很喜歡。在這里,我的所學所識有用武之地,工作得到了認可和尊重,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邁出了那一步,我真的融入了這座邊境小城。雨季過后,同事邀請我去家里做客,我們一起去山上采蘑菇;他們還給我推薦好玩的新地方,分享老家的美食,讓我在這個城市體會到了濃濃的溫暖……在這座城市,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了歸屬感,也對它產生了依賴。
回首來時路,慢慢亦漫漫。曾郁郁不得志,曾苦悶又心酸,曾不甘且遺憾。但是,就如父親說的,總要邁出那一步,才能知道前面有什么。
邁出去,或許就是不一樣的風景。
(作者單位:云南省某市博物館)
編輯/吳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