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追求的“斷親”,不是跟長輩斷絕關系,而是讓親情得以維持并且變得健康。
——“斷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青年人追求的思想獨立
任何一句話,你不說出來,便是它的主人,說出來了,就是它的奴隸。
——作家、歷史學者劉和平如是說
我買得起糖,但還是想讓你送我。就像我可以一個人生活,但還是希望有人愛我。
——網易云音樂熱評歌曲《棉花糖》
跳出“自證陷阱”,丟掉“應該思維”,學會“自我接納”。
——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不自欺、不自棄,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
人們贊賞并認為成功的生活,也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罷了。
——我們?yōu)槭裁匆浯笠环N生活,貶低另一種生活呢
不花錢辦事;花小錢辦大事;值得花的錢,必須果斷花。
——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花錢之道
“都不容易”“人很復雜”,是可以結束一切討論的萬金油。
——這里面包含著成年人的倦怠、圓滑
“我吃不下,吃了也沒味道”和“我睡不著,睡了也馬上醒”是兩張生活的黃牌,而“無緣無故地哭泣”是生活的紅牌。
——當一個人出現以上癥狀時,一定要考慮是否要調養(yǎng)身心或者離開當下的環(huán)境,因為它們意味著,你已經很累很累了
一個再出色的人,長期在緊張的人際關系和充滿壓力的環(huán)境中浸泡,也會變得暗淡無光、心浮氣躁、歇斯底里。
——人要到能滋養(yǎng)和托舉自己的地方去
成熟的父母,不會第一時間處理孩子的問題,而是先關注孩子的感受。
——如果父母正確地理解了孩子的焦慮,一切都會好起來
如果你沒有復雜過,那就無法簡單;你一簡單,那就容易變得無知。
——心理咨詢師崔慶龍說,很多人推崇大道至簡,但那并不是一般人能體驗到的境界,現在的人反而需要一些復雜性
第一眼看好像有點兒東西,再仔細看就是垃圾。
——美劇《黑鏡》的主創(chuàng)人員曾嘗試利用人工智能ChatGPT來為《黑鏡》寫一集劇本,但深入閱讀之后發(fā)現,“里面一點兒真正的原創(chuàng)成分都沒有”
獨一無二是一個陷阱,我們始終是一整套東西里的一部分。換句話說,我們始終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獨特。
——人們致力于追求差異,卻往往陷入自以為是的姿態(tài)
不是將農民留在家鄉(xiāng)就叫留住鄉(xiāng)愁,而是要把那些文化、文脈和集體記憶保存好,并讓農民過上充分享有現代文明的生活,才能夠真正保護好鄉(xiāng)愁。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張鴻雁教授談如何重構鄉(xiāng)村文化
人們的眼睛只盯著“高分答案”,誤以為這才是常態(tài),因此,就會下意識地否定自己。
——互聯網過分發(fā)達的弊害之一
服美役。
——化妝、穿搭,甚至醫(yī)美、整容……我們?yōu)榱双@得“完美的外表”,不斷地逼迫和剝削自身。變美似乎不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反而成為一項負擔、一個服役的苦差
以后天的視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決策。
——經濟學家張奧平認為,以這樣的方式思考,才能抓住長期的、具有確定性的機遇
先走寬廣的大路,路上人越多越好。等你覺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再去走一走“窄門”,走一走崎嶇的山路。
——余華談人生中的“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