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又稱門風,代表著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范。家教則是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將正確的家庭道德要求、規(guī)范和原則融入家庭成員的思想中。從兒時的“人之初,性本善”,到少年時的“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然而,年少的我,曾對父母的教誨置若罔聞,覺得那些只是喋喋不休的嘮叨。直到歲月的流逝、知識的積累,我才逐漸明白家教家風的重要性。
在無數(shù)學習的日夜中,父母從未明確說過“今天我們要學習家教的內(nèi)容”。然而,隨著知識不斷涌入我的腦海,尤其在閱讀過《傅雷家書》后,我似乎意識到家教的存在。書中,傅雷先生以深情的筆觸寫下了對子女的關(guān)懷與教誨,他的家書不僅是對個體的呵護,更是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擔當。他在書信中倡導的儒家傳統(tǒng)價值觀,如孝道、仁愛、誠信,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我逐漸領(lǐng)悟到家教的真諦。
傅雷先生的家書,讓我逐漸明白了家教的深刻含義。家教不僅僅是在特定時間和地點傳授的知識,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傳承。父母的每一句叮嚀、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我未來的期許與指引。那些“見人需問好”的禮貌,那些“做完題后檢查”的仔細,那些“給老人讓座”的尊敬,那些“不因某事而沾沾自喜”的謙虛,都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卻構(gòu)成了我成長的基石,讓我在歲月的洗禮中,逐漸領(lǐng)悟到家教的無形力量。在無數(shù)日夜的相處中,即使父母從未對我進行過正式的家教教育,但這一切的言語,都展現(xiàn)著家教的影子。
家教始于言,如涓涓細流,悄然潤澤心田;家風成于行,似巍巍高山,穩(wěn)固家族之基。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中,逐漸領(lǐng)悟到家風的無形力量。
記得那年冬天,雪花紛飛,銀裝素裹。我與父親一同漫步在雪后的街道上,腳下時有咯吱聲。突然,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映入眼簾,他顫抖著雙手,試圖在雪地上穩(wěn)住腳步。父親見狀,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輕輕扶住老人,關(guān)切地問候他。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家風的影子,它在父親溫暖的手中流淌,又在老人感激的笑容中綻放。
家風,還在于家庭互動的點滴熏陶。父母的每一次行為,都描繪出家風的色彩。餐桌上,父母總是以身作則,碗中不留一粒米,盤中不剩一片菜,以此教導我要勤儉節(jié)約;家庭游戲中,父母給出有限線索,讓我解答謎語,以此教導我思考要全面細致;旅途中,父母總是帶我領(lǐng)略大自然的美麗,以此教導我要保護環(huán)境、懂得敬畏。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卻像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并傳承了家風的精髓。
隨著長大,我開始不斷面臨學習、生活的挑戰(zhàn)。每當我遇到困難,我總能回想起父母的教誨,那些家風的點滴熏陶如同明燈,指引我前行。這種熏陶是無聲的,卻比任何言語都更有力量,它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什么是真正的家風。
真正的家教家風,是言語的告誡,行動的熏陶。在未來的日子,我將帶著這份優(yōu)秀的家教家風,不斷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用這盞明燈照亮我未來前行的道路,約束我未來的言語和行為。我也將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家教家風的溫暖和力量。
點評
小作者從父母身上感受到榜樣的力量,不斷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向父母靠近,成為更好的自己。父母高質(zhì)量的陪伴和言傳身教是給予小作者最好的教育,父母將好家風潛移默化于小作者的靈魂深處,以身作則,潤物無聲,育人無痕,真正做到“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形”。
孩子長大的過程,是不斷向父母認同的過程。家教家風就是在兒童心中種下了道德、責任、尊重和謙虛的種子。這些種子隨著兒童的成長逐漸生根發(fā)芽,幫助他們形成穩(wěn)定的心理結(jié)構(gòu)。這不僅僅是言語的告誡,更是行動的示范。
點評人:王麗君" " 淮安市金湖縣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