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文學大師,塑造了眾多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更是灼灼生輝。本文從一個非常新穎的角度,老舍對女性的態(tài)度——是“冷男”還是“暖男”談起,談他的作品,談他的生活過往,詳解其作品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為老舍研究打開了新的視野。這也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學術界很多人可能會同意——老舍是個冷男。我曾經(jīng)借老舍筆下的人物談他的婚戀觀,比如《四世同堂》中的韻梅這樣的人,如果在別的現(xiàn)代作家筆下會怎么寫?但是在老舍筆下,竟然獲得了那般令人尊敬的地位。如果放到整個中華文學史上,放在人類文學史上,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能被塑造到這種程度,被賦予這樣的價值觀的意義,這可以說是老舍一個獨創(chuàng)的發(fā)明。千千萬萬的家庭婦女,看了這個形象應該很高興,特別是那些賢妻良母。
但是韻梅這樣的形象,是與其他的婦女形象相對應而存在的,我在北大的老舍研究課上,講了一篇不太被人注意的老舍小說《陽光》,里面寫一個時髦女孩子,她在虛榮心指導下不斷地墮落。這樣的女孩子換到別的作家筆下,也許不這樣寫,也許會把老舍寫的所謂墮落恰恰寫成個性解放。所以文學研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我們要考察的是作家的聲音是什么,他在強調(diào)哪一個聲音。當然從這里也看到老舍的文學描寫功夫,特別是心理描寫的功夫很高超。
從這里可以引出,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明哪個更有利于女性,這似乎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特別是男性學者,不論怎么去探討這個問題,總覺得隔著一層。我們覺得對女人好,也許婦女本身不那么感覺;我們覺得對婦女不好的,也許有很多婦女趨之若鶩,人心和人心往往是隔膜不相通的。
我在日本任教的時候,因為日本的地鐵上經(jīng)常有色狼騷擾女性,所以有關部門為了保護女性,就專門設一節(jié)車廂,這一節(jié)車廂專門裝男的,不讓女的去,保護婦女,好像俗稱“色狼車廂”。本來就是保護婦女的,可是偏偏有婦女打聽,哪一節(jié)是色狼車廂?她喜歡去,有些女性想的跟大家永遠是不一樣的。
我們可以看看老舍《四世同堂》里面冠家的兩代女人,冠曉荷先生的兩個太太——大赤包、尤桐芳,還有他的兩個女兒——冠高弟、冠招弟。大赤包是他的正太太,不僅是正太太,比他地位還高,是一家之主。老舍對一家之主的女性,在這個家里說一不二的女性,好像不太喜歡,經(jīng)常把她們寫得比較負面。他喜歡的、寫得比較正面的,是在家庭里沒有絕對話語權(quán),不是權(quán)威的,有點弱小的,受欺負的這種女性,比如冠曉荷的二太太尤桐芳。
從一組一組的女性對比中,老舍再一次凸顯了他要謳歌的韻梅式的女性。他這樣評價韻梅:“她沒受過什么學校教育,但從治家與教養(yǎng)小孩子來說,她比那受過學校教育,反對做賢妻良母,又不幸做了妻與母,而把家與孩子一起活糟蹋了的婦女,高明得多了。”我們看這句話,老舍固然是在贊美韻梅,但是主要是借韻梅來發(fā)泄他對某種女性的不滿。
哪種女性呢?有這么幾個因素,第一個是受過學校教育。我們一般認為女性解放的標志和必要條件就是受學校教育的。北大是帶頭羊,帶頭招女生,其他學校也招了那么多女生,不受教育不行啊。但老舍卻質(zhì)疑這一點,他把這作為一個要素,受過學校教育。光受學校教育還不行,還得反對做賢妻良母。這兩者恐怕也是有關系的,因為受了學校教育,所以就反對做賢妻良母,要個性解放,要男女平等。男女平等、個性解放就不能做賢妻良母?!翱墒亲詈螅恍矣肿隽似夼c母”,老舍這里是含有諷刺的——你不是反對做賢妻良母嗎,你怎么又做了妻與母呢?做了妻與母但是反對做賢妻良母,可見就是不賢之妻、不良之母,這是內(nèi)在的邏輯。既然是不賢之妻、不良之母,結(jié)果是怎么樣呢?老舍說得挺憤慨,叫“把家與孩子一起活糟蹋了”。
老舍到底目睹了什么樣的現(xiàn)象?因為在老舍生活的那個時代,中國受教育的婦女還是比較少的,非常少,那么少的婦女,我們鼓勵她們個性解放還怕力量不夠,還來不及呢,還要鼓勵更多的女生去上學,打破封建禮教。我們正在鼓勵的時候,老舍受了多大的刺激,他才會反對這個?
所以在很多問題上,我們不得不說老舍和魯迅一樣具有前瞻性,當一個事情基本還是正面的時候,他們開始反對它的負面,他開始看到這事很懸,要出事,結(jié)果不幸被他們說中。這個社會上好多女性,包括男性,都把婦女解放簡單地跟賢妻良母對立起來,最后就出現(xiàn)了老舍反對的那種婦女。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老舍要謳歌韻梅這樣的形象,他說韻梅“高明得多了”。
那么韻梅就是理想的女性嗎,就是完美的女性嗎?老舍自己怎么不找個不識字的鄉(xiāng)下姑娘結(jié)婚呢?他自己又不這樣。老舍怎么把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生活相結(jié)合呢?他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在哪里呢?我們想老舍心目中完美的女性肯定不是沒受過教育,他肯定希望受過教育,還得受現(xiàn)代教育,還得知書達理,還得知道現(xiàn)代科技。跟蔡元培一樣,大家去查查蔡元培,他夫人去世了,他的征婚廣告,蔡元培要求女性的幾條,比如說不能纏足,那是他那個時候的標志,不纏足才是現(xiàn)代女性;還得受現(xiàn)代教育;然后,還得是賢妻良母。
還可以想想,魯迅那些五四先驅(qū)是怎么選擇自己的伴侶的?有選擇成功的,按照自己的理想選到的,也有不成功的。比如說李大釗,李大釗就不選了;比如說胡適,就跟一個舊式的夫人在一起,那他用什么來彌補自己生活的缺憾呢?通過不斷地艷遇和嫖娼來解決這個問題。
將心比心回到那個時代,就會知道那個時代的人不容易,男性很多解放了,沒那么多對等的女性等著他。比如有一萬個男的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找現(xiàn)代婦女,可是一共只有幾百個女生。換到別的領域,比如革命領域也是這樣。參加革命的肯定是男人多,女人少,男人都想找一個革命女性,但是沒那么多革命女性。當年已經(jīng)有那么多革命的知識女性奔赴延安了,可是這種女性和延安的男性八路軍干部的比例是多少呢?是1∶80。
再來看看老舍筆下最著名的一個女性,這就是《駱駝祥子》中的虎妞。如果讓普通的老百姓舉老舍筆下的人物,恐怕舉不到五個就會舉到虎妞?;㈡み@個形象的確是非常值得剖析的,學者也寫過很多文章。在每一個時代,對虎妞的評論、看法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先回到老舍的原文中去看看虎妞是什么形象。最好讀過原始的版本,因為后來修改過。讀了原文就知道,在《駱駝祥子》里,老舍所寫的虎妞是個什么樣的形象。在老舍的筆下這個虎妞首先是:“老”——歲數(shù)很大,快四十了還沒出嫁?!袄稀笔呛苤匾囊稽c??赡苓@個問題又結(jié)合著階級、地域、民族等因素,都不一樣。
虎妞父親開車廠,相當于現(xiàn)在開一個出租車公司,她是她爸的CEO,她爸很會省錢,不再另外雇經(jīng)理人,叫閨女幫他干。而虎妞特別能干,特別能干的原因——她管理的是祥子這些車夫,她怎么能管理這些男性的車夫呢?——是跟她的性格有關系的。第一,她老,小姑娘管不了。她如果長得漂亮呢,這些車夫恐怕會騷擾她,她丑,她不漂亮,沒有女性的溫柔、含蓄等等,她兇,她無賴,她粗俗,她自私。在老舍的筆下說“她就是一個爺們兒”,一個女性的爺們兒。今天說的女漢子跟虎妞沒法比,今天說的女漢子多少是指比較堅強,就是“禁造”,能折騰能干的女性。有的時候我們說女漢子是帶有欽佩之意的,比如有時候我會贊美這些人,我說“你真是一個女漢子”,這是褒義的。但是老舍說她是一個“女性的爺們兒”,這不是褒義的,這是貶義的。
我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多年,接觸這么多北京市民,我發(fā)現(xiàn),北京很多胡同社區(qū)都有虎妞,包括北大家屬區(qū)。我就遇到了兩次——北大家屬,北京人,婦女,五十歲以上的,用最骯臟的詞連續(xù)亂罵人。你看她也不像沒受過教育的,你通過無數(shù)的事實可以證明虎妞的存在。當然這不是北京一個城市的特點,平時我們在書本上看到的那些關于女性的描寫不是真實的,社會上總是宣傳女性比男性善良,女人就好,孩子比大人好,女的比男的好,這種宣傳是一種策略,我們要理解這種策略,但是我們還要看清事實,事實是生活中就有虎妞這樣的人。
虎妞這樣的人,加上她的好吃懶做,加上一些男性的缺點,老舍都把它放到了虎妞身上。我參加一些學術會議,遇到有學者寫論文批判老舍,說老舍通過虎妞丑化了婦女的形象。近年來女權(quán)主義盛行,特別是女性學者寫的女權(quán)主義的論文,男學者沒有人反駁。大家都很小心,都知道這不能惹,不能反對女權(quán)主義,不能反對人家很憤慨地說“你們男人欺負女人”。但是我們冷靜地想,老舍是不是丑化了婦女?我覺得沒有,老舍在別的婦女身上匯聚了他的愛,他塑造了韻梅,還有其他一些好的女性形象,那就不許他寫一個壞的嗎?就虎妞本人來說,他是不是丑化了?第一,小說本身邏輯是不是自洽?第二,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
由于現(xiàn)代作家的心理是普遍不敢得罪女性,寫一個壞女人是要冒風險的。男人你怎么寫他壞都可以,反正這個社會是男的說了算,把婦女寫得好,過于美化婦女其實正是男人的“陰謀”。到處鼓吹男女平等,實際上不平等,就像西方國家天天講人權(quán),其實沒有你的人權(quán),沒有才要講人權(quán)。也像領導人看出社會不和諧,才提出建立和諧社會,要是已然和諧還建立什么和諧社會呢?提倡的那個東西跟實際的東西正是相反的。正因為男女不平等,所以男的為了糊弄著女的一塊兒過,所以就說“男女平等”。很少有人勇于捅破,老舍就是這樣的,他不顧社會認同,或者要改變社會認同。
《駱駝祥子》這篇小說是非常奇怪的,它不符合老舍一般創(chuàng)作風格。此前老舍給人的印象是幽默大師,而《駱駝祥子》不幽默,不幽默的一本小說竟然成為老舍的代表作。它很薄,說是長篇小說,不到十五萬字,按照今天的標準,也就是中篇小說的規(guī)模,甚至今天有的短篇小說都寫了將近十萬字。這么薄一本小說就成了老舍的代表作,這本小說給人的震撼太大了。震撼,一個是祥子本人的命運,還有一個,總也揮之不去,就是對虎妞的描寫,讓人避不開,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是不是同意老舍,你總覺得這個形象觸到了你心中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前文講韻梅時,說老舍喜歡那種沒受過多少學校教育的,好像傳統(tǒng)的婦女就好一點。我們看虎妞,虎妞也是傳統(tǒng)女性,虎妞也沒受過現(xiàn)代教育。所以不能說老舍一概地不喜歡受教育的現(xiàn)代婦女,老舍就喜歡過去傳統(tǒng)家庭婦女嗎?不是?;㈡ぞ褪莻鹘y(tǒng)的婦女,老舍就寫了傳統(tǒng)婦女中的這種可怕的現(xiàn)象。
可是《駱駝祥子》如果改編成影視作品,改編成其他藝術形式的時候,就不能再嚴格遵循老舍原著里的描寫。在話劇里、電視里、電影里,能夠讓女一號是這樣的形象嗎?老、丑、兇、無賴、粗俗、自私、好吃懶做,讓誰來演啊?而且市場效果不好。影視作品是直觀的,直接沖擊人的視覺,所以影視作品無一例外都在改編中進行了“去丑”,都要把虎妞的形象改得不那么老,不那么丑,不那么兇,甚至還要加很多正面因素。這樣一改,她的性格也要加以重新解釋,講虎妞也是情有可原的,或者講她也是被壓迫者,也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這樣說好像都有道理,但這不是老舍的原意。
我在《屈辱與尊嚴》一文中寫過,《駱駝祥子》里祥子的命運,固然有它的社會性原因,但是祥子的悲劇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虎妞,虎妞的個人原因造成祥子的悲劇是不可替代的。有一些改編要把他倆寫成同是被壓迫的底層勞動人民,只不過虎妞有點缺點而已,這不符合小說原來的結(jié)構(gòu)。
虎妞跟祥子的階級不一樣,祥子才是真正的勞動者,世襲的勞動者,從郊區(qū)農(nóng)村來到北京打工的,靠自己一身力氣吃飯的純無產(chǎn)階級?;㈡に齻兗议_車廠,出租生產(chǎn)資料,出租生產(chǎn)工具,是賺錢的純資產(chǎn)階級。所以我說駱駝祥子這個故事,是一個資產(chǎn)階級老姑娘勾引無產(chǎn)階級純潔小伙子的故事。是布好一個陷阱,一個污濁的陷阱,把一個純潔的無產(chǎn)階級小伙子坑害進去,是這樣一個故事。所以我們不同時代的人,即使沒有受過馬列主義教育,都會覺得這部作品了不起,具有震撼力。
再結(jié)合其他材料,可以知道老舍把自己就比喻成祥子。老舍一直想辭職,想當專業(yè)作家,這個想法就和駱駝祥子一心想買一輛自己的車,靠自己拉車養(yǎng)活自己一家是一樣的,但是他總不能實現(xiàn)。
改編的時候“去丑”,評論界也要媚俗,評論界往往不敢把虎妞說得太壞,當然有時候可能也是不自覺地受電影的影響——電影演得非常好,張豐毅和斯琴高娃,他們演的恐怕還頗有幾分恩愛。而小說原著不是這么寫的,小說原著寫的虎妞拿祥子就當成一個發(fā)泄性欲的工具,要無窮無盡地榨取他,直到把祥子榨干,把虎妞寫成一個兇惡的猛獸。老舍是帶著很大的仇恨來寫虎妞的。我覺得正是由于察覺到了老舍這份仇恨,所以許多女權(quán)主義者不干了,甚至有的女權(quán)主義者要批判老舍。我也能夠體諒她們對老舍的這份仇恨,誰讓你把我們這點事都說出來了?所以要批判老舍。
這里面就可以考察作家心理。首先我們覺得老舍的心理是特別強大的,盡管老舍那么隨和。比如我分析老舍自殺這件事,我就說老舍心里有非常剛烈的一面。表面上對人特別謙虛、特別和藹的人,心里往往有特剛烈的一面:就是堅持自己的某些原創(chuàng)性的世界觀。老舍在男女的問題上,就不向世俗低頭,他就認為有這樣惡心的女人,就要把她寫出來。一時沒有社會認同,但是他希望有一天能有社會認同。當然了,其實有了社會認同的這些人,不見得敢說出來。
這個時代,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藝術家、學者要為虎妞和潘金蓮翻案?這是一個挺呼應的事情。根據(jù)現(xiàn)在的很多觀念,潘金蓮有什么不對?人家嫁給武大郎多委屈,嫁給武大郎能三從四德嗎?既然嫁給武大郎了,那我就得亂搞,誰讓你安排我嫁給武大郎呢?武大郎長得不行,經(jīng)濟收入不行,性格不行,沒一樣行的。沒一樣行的你還不讓我亂搞,那你們這不就是封建禮教吃人嗎?我要勇敢地爭取個人幸福。這是為潘金蓮這種人呼吁的一個觀點。為虎妞也可以這樣呼吁——我都這么老了、丑了,你不讓我出嫁嗎?我好人嫁不著,就得想一個招兒嫁給祥子這樣的人。再說我給他好吃好喝的,我也沒害他。你要為她找正面的理由好像都能找著,但是有點脫離原著。
原著里是不是說潘金蓮不能另找人?原著里潘金蓮的罪過到底是什么?是自由戀愛嗎?好像不是,而是她伙同別人殺害武大郎這樣的人。誰是真正的弱勢群體?是潘金蓮還是武大郎?因為武大郎實在不可愛,所以讀者很容易就忽略了,誰是真正應該同情和憐憫的人。武大郎確實沒什么突出的優(yōu)點,所以我們就容易忽略那個真正被壓迫的人是誰,真正被打死被悶死的那個人他有多么可憐。按照這種邏輯,那武大郎應該怎么做呢?
所以在女權(quán)主義這個問題上,也要看一看文學理論史。我曾經(jīng)把女權(quán)主義跟階級斗爭理論作對比。在以前盛行階級斗爭理論的時候,階級斗爭是個很犀利的理論,學者們拿著這個理論來分析文學作品,發(fā)現(xiàn)非常管用,于是就形成一種模式,看什么都用階級斗爭的眼光去看。這一看還確實被他看出來了,還真是這樣的,什么都有階級斗爭。
但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用階級斗爭理論來解釋,是不是就像“文革”中說的階級斗爭一抓就靈、階級斗爭戰(zhàn)勝一切?階級斗爭是客觀存在,你肯定能分析出東西來,那么性別斗爭也是存在的。任何作品都禁不住學者的分析,一分析都能發(fā)現(xiàn)——哎,男性欺負女性。是不是這樣就算把作品讀懂了?那將來還會出現(xiàn)別的理論。列寧為什么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
下面看看老舍作品中跟女性有關的一個特殊的問題,就是妓女問題。
妓女問題本身非常復雜,我曾經(jīng)寫過一本小冊子叫《青樓文化》,是在讀博士的時候?qū)懙摹N野l(fā)現(xiàn)古代和現(xiàn)代有很大的差別。我青樓文化雖然寫得不多、不深入,但是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問題。在古代社會,青樓制度恰好是家庭制度的一個補充。因為家里那個賢妻良母,她倒是沒受過教育,她就負責當賢妻良母,另外的功能由青樓女子承擔。而青樓女子是古代最有修養(yǎng)的、最有文化的,最高級的女性。說一句得罪當今女知識分子的話,青樓女子就相當于今天的女研究生,古代最高級的女子在青樓里。
妓女到了現(xiàn)代有了很大的變化,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它的功能變了。古代青樓是一個文化交流場合,知識分子到那里去談天說地、吟詩弄賦,包括談事情、談生意,不一定住在那兒,那就是一個文化交流場合,相當于咖啡館、茶館、會所的功能。所以要求青樓女子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墒堑搅爽F(xiàn)代,女性在個性解放潮流下迅速分化,現(xiàn)代的青樓女子功能比較單一,太職業(yè)化、太專業(yè)化了。所以青樓女子給你背一首唐詩,背一段孟子,已經(jīng)不需要了。
在現(xiàn)代作家筆下,出現(xiàn)很多妓女,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是老舍。辛亥革命之后,旗人的命運很悲慘,大量的男性旗人做了車夫,做了巡警,這是最低下的職業(yè)。女性比男性更慘,女性沒有文化,又沒有體力,大量的女性就做了妓女。就是一個體制崩潰之后那種可憐——因為他不會干別的。就像20世紀90年代東北很多幾萬人的大廠子集體下崗,一家兩代人可能三四口人都在這廠子里邊,突然就下崗了,那是非常非常悲慘的。
老舍寫了一系列的妓女形象。有很多是次要人物,不太受注意,比如《趙子曰》中的譚月娥,是個師范生。一般人想,都上了學,上了師范院校,畢業(yè)還能當妓女嗎?一般人都這么從邏輯到邏輯去推論,邏輯推論是最靠不住的,因為有許許多多情況你想不到。老舍寫的才是實際的,師范生照樣當妓女。當然老舍不是說她有什么錯,他是講這個社會?!段⑸瘛分械呐鹘?,也是師范畢業(yè),還是學教育的呢,也是因為虛榮心。
《月牙兒》中是母女兩代妓女?!对卵纼骸肥抢仙嶙钪膶懠伺}材的小說,電影也拍得非常好,當年這個電影的女主角是宋丹丹演的。《月牙兒》里這個母親是家庭貧婦——斯琴高娃演的,她沒有辦法最后去做了妓女,為了養(yǎng)活女兒上學,后來還在一個小學做教務工作,當教務員。可是后來她連女兒也養(yǎng)不了,女兒自己也養(yǎng)不了自己,最后女兒也走上這條道路。一開始我們還能看出那種為生活所逼迫,母女倆之間那種令人很糾結(jié)的情感,可是到了后來,母女兩個都麻木了。老舍和魯迅一樣,最后寫到的是對人心的戕害——人心麻木。
我看過一個微電影叫《媽咪》,是寫歌廳、娛樂場所里負責安排管理女孩子們的那個頭兒。演得很好,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一部分情況。這些女孩子都說,家里破產(chǎn)啦,家里下崗啦,有個弟弟在上大學,等等,基本說的都是一套模式,讓客人多給她錢。有一個情節(jié)是有個女孩剛開始說,客人就說,你是不是有個弟弟在上大學交不起學費?這樣調(diào)侃的橋段,反而有一種很戳人心的沖擊力。
《駱駝祥子》里的虎妞那么兇惡,那么負面,可是書中有一個妓女小福子是很正面的形象。小福子是貧民,純的貧民。祥子在墮落的過程中,除了被虎妞給挖陷阱、吞噬之外,他還在一家拉車,這家的夏太太勾引過他。夏太太是上流社會的人,夏太太也使駱駝祥子對這個社會充滿了負面的認識。
老舍有一個不知名的小說,叫《新時代的舊悲劇》,小說不太知名,但是這個題目很好,我說這個題目可以做老舍很多小說的一個總的主題。老舍寫的很多故事,都屬于“新時代的舊悲劇”。一般人認為新時代到來了,過去的事就沒有了,不是!新時代仍然存在舊悲劇,時代翻新了,生活還是原樣的。我們不可能想象1949年10月1號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2號人民生活就好了,那是不可能的,十年八年也未必能好起來。
這個小說里有一個宋鳳貞,也是師范畢業(yè),還是小學教師。老舍好像對師范畢業(yè)之后當妓女的比較熟,他下意識地寫了好幾個人物都是這一條路子。《四世同堂》里的大赤包,之所以那么可恨,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是她在日本占領期間,為了當個一官半職就特別無恥,給什么官都干,而且還打破了腦袋去爭。最后終于戰(zhàn)勝她丈夫,她丈夫沒當上官,她當上官了——當了北京妓女管理所所長。妓女不好聽,改了一個字,叫“織女”,織女所所長。她說這也對,我這工作就是安排牛郎織女的嘛。于是大赤包這個形象,顯得特別無恥。
還有《鼓書藝人》,里邊有個琴珠。老舍對曲藝這一行也很熟。舊中國,曲藝行、戲曲行都是特別亂的,只有建國之后、解放后,他們獲得了政治上的尊嚴,才成了藝術家,乃至人民藝術家。社會給了他尊嚴,黨和政府給了他尊嚴,他自己也要尊嚴。但是不是就徹底把這一行的病治好了呢?未必。改造人是非常難的,不可能在二三十年中就改變了?,F(xiàn)在藝術界的人是怎么演戲?演戲之余在干什么?
老舍對這一行也很了解。他可不是共產(chǎn)黨作家,不是為了說新社會好、舊社會不好,他是很真實地寫出了中華民國有多“好”,你看看中華民國什么樣!而且他沒有政治目的,他就是寫生活的原貌?!段⑸瘛返呐魅斯瑩?jù)學者研究,還是老舍的初戀對象??梢娎仙釣槭裁磳@個事情,這么銘心刻骨!
妓女們就沒有愛情嗎?她們就沒有對生活美好的追求嗎?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妓女也是無產(chǎn)階級,而且是受壓迫非常深的無產(chǎn)階級。所以一看到電視上掃黃,就去抓妓女,很多人都很生氣。特別是有些電視轉(zhuǎn)播不注意,還把人家的相貌都暴露了,也不打上馬賽克,整個社會對她們沒有一個起碼的尊重,就沒把她們當成正常的人。大家都是人,不管有什么原因,首先是這個社會的不對,而且這些人未必就沒有學問,特別是未必沒有道德,很可能道德、學問還在這個社會的平均線以上。
老舍筆下最著名的壞女人叫“大赤包”。大赤包很多人不理解,我原來也不理解。后來人家說,這個“赤包”,本來寫為“赤瓟”,它是一種植物,老北京人家的院子里經(jīng)常種。它有個什么特點呢?就是小孩兒不小心捏破了,里邊流出惡臭的水兒——黑水兒。我才明白為什么用這個來形容壞女人。北京人不讀成赤(chì)包,要讀成赤(chǐ)包——大赤(chǐ)包。好多北方地區(qū)把“赤(chì)”讀“赤(chǐ)”。就像北京“大柵(shì)欄(lànr)”一樣,外地人都讀“大柵(zhà)欄(lán)”。——你要到北京來才知道。
這個大赤包,是可以跟虎妞相媲美的?;㈡ひ驗樯钊ψ硬灰粯?,她不可能向上爬,大赤包是有本事向上爬的。她和她的老公冠曉荷一樣,老舍故意最后給安排了很悲慘的結(jié)局——都是巴結(jié)日本人、做漢奸,最后要死在日本人的手下。老舍寫得挺真實,很多人做漢奸,他以為能夠獲得榮華富貴,往往事與愿違。真正的主子并不喜歡叛徒,并不喜歡漢奸,他只是用一用你,能當漢奸的人,他會相信你嗎?所以漢奸叛徒,往往死在你所投奔的那個勢力的手中。
小說里有一段,大赤包懷疑尤桐芳偷了她的香粉,她就在院子里罵:“我知道你偷了干什么去,你出去勾引野男人!”這時冠曉荷過來為尤桐芳辯護,說她很規(guī)矩,不會那樣做的?!八?guī)矩,我就不規(guī)矩啦?我那些胭脂花粉都是丁約翰從老英國府給我?guī)н^來的,隔著門板都能夠聞著香味兒,這種香味兒,中國沒有!”
大赤包對洋貨如此羨慕、崇拜,可是冠曉荷說:“沒味啊!”大赤包說:“你也就能聞出狐貍精的臊味兒來!姓尤的,你給我出來!今天老太太要不給你點顏色看看,我就不是一家之主!你出來,你給我出來呀!沒臉沒皮的東西!老娘就看不上你這種縮頭烏龜!”她自稱老太太、老娘和一家之主,這是一種爺們兒說的話。
尤桐芳出來了,尤桐芳說:“大赤包!你說誰是烏龜????我告訴你,你爸是烏龜,你媽是烏龜,你爺爺是烏龜,你奶奶是烏龜,你們一家子都是龜窩子!沒那么多王八蛋,能把你養(yǎng)這么胖?還我偷了你的胭脂,呸!你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一說話臉上噼里啪啦地掉渣兒!我告訴你,你要是吃一碗清湯面,里面不用放豬油了,北海的水怎么臟的,是你潑洗臉水潑臟的!站??!我還就告訴你,就是我清水著臉出去,照樣跟過來一大堆男人。不像你,男人見著了就趕,女人見著了就厭,死狗都不愿意搭理你!我每天捏著鼻子跟你住在一塊兒,我不如住在糞坑里我!”
看這種女人吵架是多么兇、多么厲害。她這修辭多棒!女人有語言天賦,不服不行。大赤包覺得很委屈,大赤包說,“反正我的胭脂花粉沒了……”尤桐芳說:“哼!”進招弟房間把這胭脂拿來了。其實胭脂還真不是尤桐芳偷的,是招弟拿走了?!拔腋嬖V你大赤包,你以后嘴里再不三不四的,我找根棍兒把你嗓子眼兒堵上!你要是找不著,我?guī)湍阏?!”大赤包說,“沒偷就沒偷,干嗎那么兇啊……”
“我告訴你大赤包,我,就是個唱玩意兒的,我十七歲就被師傅糟蹋了,我沒啥不敢說的!”大赤包失敗了,只好罵冠曉荷,“冠曉荷真是瞎了眼?!?/p>
通過這樣的一場對罵,我們常說的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而且把家里的人物關系凸顯得非常鮮明。尤桐芳是處在弱勢地位,但是她反抗起來也是非常兇的。冠曉荷的家里每天就過著這樣的日子。
我分析《四世同堂》,老舍寫什么樣的人家才能當漢奸,就是平時不好好過日子,平時在生活中就為人不正,家風不正,做人不端,才容易當漢奸。所以這個冠家跟祁家、跟錢家,整個氛圍是不一樣的;那兩家是有正氣的,這家是沒有正氣。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老舍傾注了很多感情的妓女——小福子。這是《駱駝祥子》這部小說里另外的很感人的一個形象。小福子當然沒受過教育,是胡同里的貧民姑娘。她爸爸二強子,是個中年車夫。車夫這一行很慘,年輕的時候靠身強力壯來掙錢,可是年老了就不行了,跑不動了。那工作相當于一個長跑運動員,且不說拉車,就天天讓你在北京城里東跑西跑,跑上這么十多萬米,再拉車,車上再坐個一百來斤的人。天天這么跑,也就是吃吃青春飯,可能跑到三十多歲就開始不行了。跑到四十多,家里兒女長大了。車夫為什么都過得很慘?車夫就是這個命運。
今天的出租司機,雖然不用跑,但是天天開十個小時的車,對身體的損害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發(fā)動機輻射。我世紀之初參與發(fā)起對北京市出租司機免費體檢,很多媒體都呼吁。有些人說,司機也不用走路,你為什么同情他們?我說,你不知道,司機開了三年車,一身都是病,特別是對生殖系統(tǒng)損壞極大。從這個角度說,跟駱駝祥子的命運是一樣的,司機這一行是特別值得關愛的。
二強子就是這樣的,二強子這個形象就暗示著將來的駱駝祥子——你的命。駱駝祥子后來為什么墮落?年輕時靠著身體好,能掙錢,可是將來呢?將來前面有個二強子等著你呢。二強子家里窮,經(jīng)常揭不開鍋,家里有一個大女兒小福子,下面還有兩個男孩,家里實在窮得不行了,就把小福子賣了?!岸娮釉谌ツ晗奶彀雅畠盒「W印艢q——賣給了一個軍人。賣了二百塊錢?!倍賶K錢大概相當于今天的五六萬塊錢,就把女兒賣了。
“小福子長得不難看。雖然原先很瘦小,可是自從跟了那個軍官以后,很長了些肉,個子也高了些。圓臉,眉眼長得很勻調(diào),沒有什么特別出色的地方,可是結(jié)結(jié)實實的并不難看。上唇很短,無論是要生氣,還是要笑,就先張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齊整的牙來。那個軍官就是特別愛她這些牙。露出這些牙,她顯出一些呆傻沒主意的樣子,同時也仿佛有點嬌憨。這點神氣使她——正如一切貧而不難看的姑娘——像花草似的,只要稍微有點香氣或顏色,就被人挑到市上去賣掉?!?/p>
老舍有點有面,通過一個小福子寫了很多這樣略微不難看的窮人姑娘的命運,寫得是這么自然??墒切「W颖毁u了之后,先說二強子這面,二強子這種人不會掙錢也不會花錢。二百塊錢,他慢慢兒慢慢兒就花得差不多了。買衣服、喝酒、吃肉,有一次喝酒之后失手把老婆打死了。而小福子那邊兒呢?她嫁給的那個軍官是什么人呢?軍閥的隊伍是到處駐扎的,這軍官每住一個地兒,就花二百塊錢左右買一個姑娘。他覺得這樣又合算還又干凈,他是這么想的。等到部隊開拔的時候,他就自己跑了,剩下的那兩個月的房租,還由這女孩兒來承擔。當然他還剩下一點家具,賣了之后,正好還那房租。所以小福子并沒什么好命,最后還得回來,軍官跑了。回來之后怎么辦呢?這一家人怎么吃飯呢?還有兩個弟弟要吃飯呢。
“二強子喝醉,有了主意:‘你要真心疼你的兄弟,你就有法兒掙錢養(yǎng)活他們!都指著我呀,我成天價去給人家當牲口,我得先吃飽;我能空著肚子跑嗎?教我一個跟頭摔死,你看著可樂是怎著?你閑著也是閑著,有現(xiàn)成的,不賣等什么?’”這種話由一個當父親的嘴里說出來,這是何等的人間慘??!但這是真的,那就有可能是成千上萬的父親說過的類似的話。今天要是媒體報道有這樣的爹,那還不把他罵死?可這就是現(xiàn)實,就有這樣的爹。
“看看醉貓似的爸爸,看看自己,看看兩個餓得像老鼠似的弟弟,小福子只剩了哭。眼淚感動不了父親,眼淚不能喂飽了弟弟,她得拿出更實在的來。為教弟弟們吃飽,她得賣了自己的肉。摟著小弟弟,她的淚落在他的頭發(fā)上,他說:‘姐姐,我餓!’姐姐!姐姐是塊肉,得給弟弟吃!”
老舍最簡單地寫出來生活的真理,生活的真理就是活著,或者說就是吃飯。從這個意義上說,魯迅和老舍是真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最了不起的一點,是從人得活著、人得吃飯的邏輯開始論述整個社會。在這里,不談道德問題,不談法律問題,直接談生活的真理。這里誰錯了?小福子錯了?她弟弟錯了?二強子是可恨,但是二強子怎么辦呢?二強子只能趁著喝醉,把這么說不出口的話說出來。
小福子這樣的人,在別的作家那里不可能獲得多大的贊美,可是在老舍筆下,他通過祥子,這樣贊美小福子:“在他的眼里,她是個最美的女子,美在骨頭里。”——下邊說的話很奇異:
“就是她滿身都長了瘡,把皮肉都爛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輕,她要強,她勤儉。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個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馬上就續(xù)娶,他顧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為生活的壓迫不能不馬上提出來,他似乎沒有法子拒絕。她本人是那么好,而且?guī)土怂@么多的忙,他只能點頭,他真想過去抱住她,痛痛快快地哭一場,把委屈都哭凈,而后與她努力同心地再往下苦奔。在她身上,他看見了一個男人從女子所能得的與所應得的安慰?!?/p>
我們能看到老舍是飽含著深情寫這一段文字的,他寫的是祥子眼中的一個女孩子,我們也能體會到好像老舍真的喜歡這樣的女人——就是“一個男人從女子所能得的與所應得的安慰”。他寫的這個美是超越了外在的美,是內(nèi)在的要強、勤儉。
當小福子走投無路,站在祥子的門口,祥子為什么不能娶?因為她背后還有個爹,還有兩個弟弟,你娶了她等于娶了四張嘴。也就是說,娶了她之后,祥子的路迅速地變成了二強子,祥子是沒有辦法負擔的。所以祥子的路只能是繼續(xù)買車,繼續(xù)玩命地跑,攢錢、攢錢、攢錢。
可是那個社會不讓你攢那么多的錢,他的夢是永遠實現(xiàn)不了的。老舍自己也想:寫小說、寫小說、寫小說,有錢、有錢、有錢,那個社會是不可能讓你這樣的,他只有新中國成立后才安安靜靜地坐在自己家的丹柿小院里,在干干凈凈的桌子上寫小說、寫話劇、寫散文,有時候去開開會,到處受人尊敬。
老舍不是說知識女性就好,不是說傳統(tǒng)女性就好,也不是說妓女就好,每一種職業(yè)里面都有好有壞;他超越了職業(yè)、學歷這些外在的形式,去看性別問題,看女人問題,并且婉轉(zhuǎn)地表達出他的婦女觀。我們也可以曲折地去探究老舍生活中一些秘密,老舍生活中,到底他在男女問題上,有些什么不便說出來的東西。
老舍與魯迅的婦女觀很少有人進行比較。我講過,魯迅,那是五四的光輝旗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是高不可及的現(xiàn)代文學的一個燈塔。假如打分的話,魯迅打95分、98分,那不論誰排第二名,都是85分以下,在魯迅和第二名之間是這么大的差距??墒钦驗轸斞负退莻€群體差距是這樣巨大,所以魯迅反而和他那個群體不一樣。也就是說,這個冠軍,他不愿意跟亞軍、第三名、第四名在一塊兒待著、玩兒,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一個領域的冠軍,他喜歡和業(yè)余的人一塊兒玩兒。
那么老舍,好像跟其他五四作家,在組織上是一伙的,在思想上差距很大。老舍不是五四的,可是在很多問題上,他恰恰跟五四的一把手、跟魯迅是暗合的。當時整個時代主流都是歌頌新婦女,歌頌個性解放,不光小說里是這樣,在生活中也是這樣。茅盾的小說里就寫到當時轟轟烈烈的湖南湖北搞的婦女運動,婦女們走上大街游行,打著橫幅,橫幅上寫著“打倒封建老公!擁護野男人!”——這都認為是時代進步,這都是革命女性。
但魯迅是不會贊同這種婦女解放的,還有一個人不贊同——老舍。他們不贊同未必是站在男性狹隘的性別立場上。所以魯迅的非常有魅力的小說,可以永遠闡釋不盡的,就是《傷逝》。我每次講魯迅的《傷逝》,發(fā)現(xiàn)同學的作業(yè)都寫得特別好,就因為《傷逝》太深刻了。就在那個大家都號召自由戀愛的時候,魯迅寫倆人自由戀愛,是個悲劇,女的死了。這女的特勇敢,“我是我自己的,你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边@話鼓舞了多少青年男女,可是這女的死了。
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中,把這個問題用論文的語言說得更清楚。你們把女的都從家里忽悠出來了,或者說她們都走了——娜拉從家里出走了,前途誰負責?她的前途是什么,你們想過嗎?前途只有三個,一個是回來,一個是餓死,既不回來又不想餓死,那還有第三條路,叫墮落,只有三條路。就像今天有一句話 “女人變壞就有錢,男人有錢就變壞”,一樣地,男人有錢就開始變壞,女人只要你要愿意變壞就有錢。這是現(xiàn)代人說的語言,但是事實早就有了。在這個問題上,魯迅和老舍一樣,寫出了一種嚴酷的現(xiàn)實主義。
《月牙兒》中的女性是受過教育的,有多少人給她講過民主啊、科學啊、人權(quán)啊、平等啊、自由啊,講了很多,你讓她講她也會講,她吃飽了可能比你講得好,但是她說“肚子餓是最大的生活真理” 。可以讀讀臺灣作家李昂的《殺夫》,這是很好的女權(quán)主義作品,她把性的問題和吃飯的問題非常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同樣說出了肚子餓是最大的生活真理。
在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簡單對立起來的那個時期,老舍和魯迅這樣的作家,恰恰能夠打破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表面上的不同,直抵生活的本相。在人們都講平等的時代,他們能夠打破平等的虛妄。他們這樣打破是不是為了顯示自己高,顯示自己與眾不同呢?你們說東我非說西呢?我們可以去分析他們的作品,與其他作家進行比較。然后可以看到,他們對女性的真愛,是突破了那些口號和觀念,是真的關注一個一個具體的女性命運,是為人家著想——她們怎么活怎么過。
有時候越是把性別問題寫得很深刻、理解得很深刻的作家,他自己的情感,人們所知道的反而很少。不一定他有過什么事,大多數(shù)是他想出來的,他能用一點兒原料,做出非常多的菜來。金庸寫過那么多驚心動魄的戀愛故事,可是查良鏞本人的感情就那么幾段,也沒有特別復雜。有記者問他:您現(xiàn)在的太太,像您小說里哪個人?查良鏞說,好像有點兒像溫青青。不是像黃蓉,也不是像趙敏,他說有點兒像溫青青,這很耐人尋味。
我們看看老舍,他自己的家庭、感情。我們從各種報道得知,老舍有個夫妻恩愛,非常圓滿的家庭。老舍夫人胡絜青,也是文化界有名的人,是著名的畫家,還是齊白石的徒弟,當然是后來拜的。老舍還假借胡絜青的名義,讓齊白石畫了好多畫。有一段時間,老舍出題目,請齊白石畫畫。據(jù)說有一幅畫很著名,叫“蛙鳴十里出山泉”——很有詩意的一句話,就是你聽見青蛙叫,十里之內(nèi)就有山泉。老舍出了這么一個題目讓畫家畫。齊白石畫得很妙,畫的是山腳下有泉水在翻騰,泉水里邊有兩個蛤蟆骨朵——蝌蚪,沒有畫青蛙。這個想象空間特別深。從這個也可以看出,他們夫妻感情很好,一塊兒進行文化建設。
我以前也是這個印象。但是,慢慢覺得,這里邊好像有事兒。我們想,魯迅、金庸、老舍這樣的人的個人情感,就是這樣的嗎?那他怎么能寫出虎妞、月牙兒、小福子呢?
金庸有一個小說叫《鴛鴦刀》,——不是金庸水平特別高的作品,但是這里講了一個道理——從來不吵架的夫妻絕對不是正經(jīng)夫妻。這個道理很有意思,它很合乎老子的思想。小說有一對夫妻老吵架,旁邊有人說,我爸我媽從來不吵架,我爸我媽特別恩愛,從來沒紅過臉兒。另外一人說,你爸你媽從來沒吵架,一定不是正經(jīng)夫妻。后來真相出來,果然不是正經(jīng)夫妻,原來他爸是太監(jiān),他爸是救了他們一家,救了他原生家庭一家,有一個很復雜的故事。就是說看上去特別和睦的,背后一定有不為人所知的波瀾。
近幾十年來,老舍的一些復雜的情感經(jīng)歷,慢慢有一些材料透露出來。包括很多人要追究老舍之死。經(jīng)過研究,現(xiàn)在得知另外一個必須引入的重要的女作家,叫趙清閣,與老舍關系非凡。
我小時候就讀過趙清閣的作品,我家有一本書叫《杜麗娘》,是根據(jù)《牡丹亭》改的,改得特別好,作者就是趙清閣。除此之外,對她沒有太大印象,只在讀現(xiàn)代文學史資料的時候,偶爾遇見過這個名字。趙清閣,好像也認識魯迅、茅盾、郭沫若等一大堆現(xiàn)代名人。她自己也是一個不錯的女作家。后來才慢慢知道,老舍跟趙清閣,有很復雜的感情糾葛。
學者都希望找到更多的資料。非??上У囊患率?,趙清閣這個老太太臨終之前,把老舍寫給她的80封信全都燒掉了。我們搞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學者一齊哀嘆太可惜了!但我想,這是我們自己希望得到人家隱私。人家自己的情感當然有自己處理的權(quán)利,憑什么要抖出來給你們看呢?
現(xiàn)在只能找到幾封信,都是可以公開的,沒有什么秘密的。我們只能從其他人的回憶中知道,老舍在抗戰(zhàn)時,到了大后方,先到了武漢,然后又去了重慶,在這個地方擔任國共兩黨共同認可的文協(xié)主任,也實際是當時的全國作協(xié)主席。他拋家舍業(yè)、撇妻撇子,跑到大后方,據(jù)說是領導給他介紹了一個女秘書,協(xié)助他工作,那個女秘書,本人也要文化修養(yǎng)很好,介紹的就是趙清閣。
趙清閣非常能干,協(xié)助他工作非常得力,兩個人相處得非常好。后來他們一塊兒到了重慶。有一段時間,幾乎就公開地雙出雙入,所以才有很多人能回憶起來。這個消息不久傳到淪陷區(qū)了,胡絜青就領著孩子去找老舍。所以老舍面臨著一個選擇,最后是趙清閣走了。
胡絜青就天天給老舍講北京淪陷之后的人民生活,胡絜青講的這些素材,就成了《四世同堂》的來源。胡絜青跟他天天講,胡同里邊發(fā)生什么事,冠曉荷怎么樣了,大赤包怎么樣了。天天講這個事,老舍就開始寫《四世同堂》。
趙清閣后來去了上海,老舍等人去為她送了行。再后來老舍跟曹禺去美國,去了好幾年,是趙清閣去送行。據(jù)說老舍到海外,不想回來了,而且他已經(jīng)在菲律賓買好了住所,準備接趙清閣過去。可是新中國需要老舍回來。我們革命作家一大堆,革命作家不缺,缺的就是老舍這樣一個平民作家,不是共產(chǎn)黨員的人民性作家——特別需要。所以,一些人就寫信勸他回來。最能打動他的一封信,是趙清閣寫的,據(jù)說也是領導安排的。
老舍就是看了趙清閣的信,他才回來,回來后投身革命工作,寫《龍須溝》,寫《茶館》,但是他不再見趙清閣。趙清閣給他寫信說過,“你我各踞一城,永不相見”,——你在北京,我在上海,永不相見。趙清閣終身未嫁。這個故事本身也是很感天動地的。一直到她——老太太臨終,把老舍給她的信都燒了。我們現(xiàn)在能查到的他們的通信都是工作信件。
那么老舍跟胡絜青,是一對恩愛夫妻,到底他們的感情跟老舍之死是什么關系?有人說就在“文革”初期,老舍被批斗的時候,揭發(fā)了老舍跟趙清閣的關系,寫了大字報,這是對老舍最致命的一擊。當然我們沒有看到過這張大字報,也沒有人留下材料來。但是我們知道,有很多的藝術家也好,學者也好,可能在政治上被批判,無所謂,說過去也就過去了,大家最重要的尊嚴就是怕生活隱私被人家揭露,很多人過不了這一關。
老舍跟胡絜青到底是什么感情?老舍一直堅持不結(jié)婚,要結(jié)婚就找一個那種會做飯、會洗衣服的。有人介紹了胡絜青,見面之后,老舍就給胡絜青寫信了。我們看看他給胡絜青第一封信是怎么寫的。
“你給我的第一印象,像個日本少女。你不愛吭聲,印象是老實、和順。你我都是滿族人,生活習慣一樣。你很好學,我對外國名著、外國地理、歷史、文學史也很了解,彼此有共同語言,能生活到一起?!?/p>
我們看這說的是什么話,這是談情說愛嗎?這是談戀愛嗎?這好像在談合同,談一個條件,你是啥條件,我是啥條件,咱倆合適。如果生活在一起,咱們就約法三章。老47c59b225ae5f0d69d4f9eec0d334873舍就跟她有了約法三章:
“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窩頭。”受苦的標志是得能吃窩頭,不能老天天要吃饅頭,吃面包更不行。如果天天想坐汽車就別找我,這是第一條。
“第二,要能刻苦學一門專長。”后來胡絜青就學了畫畫,拜齊白石為師學畫畫,這是專長。
“第三,不許吵架,夫妻和和睦睦過日子?!边@吵不吵架得規(guī)定?,F(xiàn)在的女同學,如果男朋友這樣寫信,還能談嗎?
老舍規(guī)定完了人家,再表白自己,“我沒有歐洲人的習慣,出去時夫人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著打傘,我不干。如果心里有氣,回家就打太太,我也不干。我愿建立一個互相友愛和和睦睦的家庭?!?/p>
老舍給胡絜青的情書,是這樣寫的,很像一個感情契約,非常理性。你同意,咱就往下走;不同意,算了,不同意你就去找別人。要不我就不結(jié)婚,我結(jié)婚就要找這樣的。所以老舍倒是個表里如一的人,和他的主張、和他的世界觀一樣,和實踐中一個樣。老舍在別的地方還說過,我不去沙灘上曬太陽怎么樣,我身材也不好,不去晾排骨,等等。這是他給胡絜青的第一封信,胡絜青肯定是滿足了他,所以后邊就繼續(xù)來往了。
結(jié)婚第二天,他又說,“我有一句話必須說清楚,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在那兒不言語,抽著煙,千萬別理我。我是在構(gòu)思,絕不是跟你鬧別扭,希望你別打擾我。咱們要和睦相處,絕不能吵架拌嘴。”從這些這么彬彬有禮的話里面,我們看到了很冷的東西。如果兩個人感情特別親密,這些話需要說嗎?她看你抽煙,過來跟你鬧騰鬧騰,怎么就不行呢?她過來跟你撒個嬌,怎么就不可以呢?你的構(gòu)思那么神圣?都不能開個玩笑嗎?先說好,聲明了,而且恐怕人家跟他吵架,那不吵架那干嗎呢?你在那兒構(gòu)思,我給你做飯?他要過的是這樣一個生活。
這樣一種生活,現(xiàn)在看好像對女性有點不公平,對胡絜青不公平。那對老舍就好嗎?胡絜青能做到,做到之后老舍心里就沒有別的想法了?就需要這么一個契約式的家庭?
老舍抗戰(zhàn)期間拋家別妻,到了大后方,他寫過家信。這些家信后來發(fā)表了,1942年他寫過一封家書?!澳衬场?,就是給胡絜青的?!敖拥叫?,甚慰!濟與乙,”這是他們的孩子,舒濟、舒乙,“都去上學,好極!唯兒女聰明不齊,不可勉強,致有損身心。我想,他們能粗識幾個字,會點加減的算法,知道一點歷史,便已夠了。只要身體強壯,將來能學一份手藝,即可謀生,不必非入大學不可。假若看到我的女兒會跳舞演劇,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能體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歡喜!我愿自己的兒女能以血汗掙飯吃,一個誠實的車夫或工人一定強于一個貪官污吏,你說是不是?教他們多游戲,不要緊逼他們讀書習字;書呆子無機會騰達,則成為廢物,有機會做官,則必貪污誤國,甚為可怕!”
我很同意老舍的教育觀。但是給太太寫信說這么一番話,這跟囑咐部下也沒啥區(qū)別,只不過換成囑咐太太了。
接著,“至于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識字;她才剛四歲呀!每見摩登夫婦,教三四歲小孩識字號,客來則表演一番,是以兒童為玩物,而忘了兒童的身心發(fā)育甚慢,不可助長也。
“我近來身體稍強,食眠都好,唯仍未敢放膽寫作,怕再患頭暈也。給我看病的是一位熟大夫,醫(yī)道高,負責任,他不收我的診費,而且照原價賣給我藥品,真可感激!前幾天,他給我檢查身體,說:已無大病,只是虧弱,需再打一兩打補血針?,F(xiàn)已開始。病中,才知道身體的重要。沒有它,即使是圣人也一籌莫展!
“春來了,我的陰暗的臥室已有陽光,桌上有一枝桃花插在曲酒瓶中?!敝挥羞@一句話,好像是有點談情說愛的意思,但是誰知道這枝桃花象征的是誰呢?細思極恐,不知道忽然寫這么一句指的是什么事兒。
然后就結(jié)束了——“祝你健康!代我吻吻兒女們!”他也不吻對方,他讓對方替他吻吻兒女。這是他給久違的妻子寫的家書。
我們再看看他跟趙清閣的故事,參考資料有:老詩人牛漢的回憶錄叫《我仍在苦苦跋涉》,里面涉及老舍、趙清閣的事情;吳營洲《老舍的死與他的婚外戀》,也可參考;還有陳子善等史料學家的態(tài)度。趙清閣自己則寫過一篇小說《落葉無限愁》,寫一段不能實現(xiàn)的愛情,頗帶有自傳色彩;此外張彥林有一篇文章叫《才女趙清閣》。傅光明,是老舍研究專家,寫過《書信世界里的趙清閣和老舍》;還有程紹國的《林斤瀾說》,通過林斤瀾的口,回憶了有關情況。
就在趙清閣去上海的時候,老舍和大畫家傅抱石去送她,送得很隆重,竟然是傅抱石畫了幅畫,老舍題了詩:
風雨八年會,霜江萬葉明。
扁舟載酒去,河山無限情。
這已經(jīng)是抗戰(zhàn)勝利之后,河山已經(jīng)光復了?!昂由綗o限情”不是說祖國沒有光復那個“無限情”,不是我們大陸臺灣之間的那個兩岸情,這顯然是另有別情:奔流的河、連綿的山,都是我對你的無限情。應該是這么解讀的吧。我們看到老舍對趙清閣的感情是不一般的。
有人說像老舍這樣的人,可以用一個當下的常用詞“悶騷”來形容,外表文靜,其實他的內(nèi)心世界是非常浪漫和豐富的,他才能夠?qū)懗鲞@么多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婦女形象來,多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畫廊里不可或缺的。一般人不容易想到,老舍會那么浪漫嗎?一般人會覺得茅盾很浪漫,郭沫若很浪漫,只會這么想。其實,老舍自有他的浪漫,而且他的浪漫可能是跟他的認真結(jié)合在一起的。
在老舍與女人這個問題上,最后不妨比較一下老舍跟魯迅的婦女觀。他們都不是淺薄的五四決裂主義。魯迅是五四的主將,但是他跟他的那些同路人是不一樣的,跟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朱自清他們都不一樣的,當然他們各有各的選擇,那個時代比較豐富。而老舍不屬于五四這幫人,老舍是平民堆兒里殺出來的一個大作家。他可能也很少琢磨魯迅的思想,但是竟然跟魯迅有很多地方是暗合的。魯迅只寫過一篇愛情題材的小說叫《傷逝》。盡管他的弟弟周作人說《傷逝》寫的是兄弟之情——這也很奇怪,聊備一說——但《傷逝》仍然可以單獨作為愛情小說來解讀。它寫出了一種自以為是的現(xiàn)代愛情的悲劇。當然《傷逝》很復雜,不僅僅是這么一個主題能概括的。
魯迅認為,婦女出走之后,就那幾條路。五四的時候非常流行《傀儡之家》,易卜生號召婦女都成娜拉,都走出家庭。以至于初期演這個戲的時候,沒有一個女生敢演娜拉。演了之后被人誤解,以為我要走出家庭,要背叛老公。魯迅那個演講就指出了:婦女解放的條件還沒有具備,所以最早解放的恐怕都是悲劇。只有到了新中國,女生從小上學,政府規(guī)定你必須有工作,必須有收入,然后才敢跟男的叫板,才能夠打丈夫。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呼喚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前不行。
作品背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嚴酷的現(xiàn)實主義。這句話被老舍用大白話說出來的:肚子餓是最大的真理。一切都敵不過這句話。說一千道一萬,民主好啊,自由好啊,個性解放好啊,但是肚子餓怎么辦呢?飯從哪兒來呀?這是最基本的。電影《月牙兒》中斯琴高娃演得特別好,她拿到錢之后去買了饅頭,白菜熬豆腐,吃得特別香。電影把這句話形象地展示出來,肚子餓是最大的真理。
魯、老兩人在婦女問題上的觀念,都打破了簡單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區(qū)分。傳統(tǒng)是不是一定不好,現(xiàn)代是不是一定就好?
有人說,我就寧可是悲劇,我就要個性自由——這是你的選擇。但是選擇就要有承擔,就是存在主義講的,選擇了你就別后悔。從幸福率上講,是傳統(tǒng)的幸福還是現(xiàn)代的幸福?好像又是一個糾結(jié)不清的問題。
他們二人還打破了所謂的平等的虛妄,什么叫男女平等?是不是什么都要一樣,才是平等?在這背后才透露出真正的性別問題?什么是真正的女性?是不是什么事都要壓男的一頭才算解放?如果某些女性就選擇跟傳統(tǒng)婦女一樣的生活方式:雖然我大學畢業(yè),博士畢業(yè),但我就選擇在家相夫教子,我們感情很好——這是否可以?是不是就叫倒退?
在這些面對女性的真問題中,老舍跟魯迅一樣,表露出了他們對女性的真愛,而不是屈服地為了趕時髦、為了顯示自己有時尚觀念,更不是故意把自己打扮成“暖男”,他們不是那樣的一種文人。在這個問題上,老舍像魯迅一樣,值得我們深深地尊敬。
責任編輯 侯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