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驗技能;科學素養(yǎng)
引言: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通過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趣的實驗吸引學生,讓他們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進而激發(fā)他們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電流與電壓》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探究實驗:通過演示電流通過燈泡、燈泡變亮的過程,讓學生了解電流與電壓之間的關系。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究電流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會有電流。通過這個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當中。例如,教師在講“浮力”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可以通過給學生準備幾個塑料小球,讓他們通過比較不同大小的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從而判斷小球的體積和浮力之間的關系。其次,教師要通過實驗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摩擦力”這一節(jié)時,可以讓學生在黑板上用粉筆畫出一條“摩擦力”曲線圖,然后讓學生對這條“摩擦力”曲線進行觀察和分析。
初中生的科學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以及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掌握程度。通過對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物理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學科知識和方法,提高他們對物理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實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提升。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利用相關物理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在做中想、在做中悟。例如,在做“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時,學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測出摩擦力?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跳出就事論事思維,利用轉換思想,根據物體運動狀態(tài)與受力情況的關系: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摩擦力與拉力平衡。通過測量拉力也就間接測出了摩擦力。解決測量原理之后,學生在實驗中又會遇到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穩(wěn)定,不便讀數(shù)情況。于是,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保持彈簧測力計和木塊不動,改為拖動下面的木塊,無論是否勻速拖動,木塊受力有什么特點?學生再次經過思考后最終明白拉力與摩擦力始終平衡。而且,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更穩(wěn)定。這樣就達到了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總之,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實驗技能和科學素養(yǎng),促進他們今后更好地發(fā)展。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實驗為主線,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2024(09):18-20.
[2]吳琴.初中物理主題探究式實驗教學策略[J].數(shù)理天地(初中版),2024(06):96-98.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zhèn)長坪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