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艷紅
在初中地理的各種考試之中,考查氣候相關(guān)知識的試題是試卷中較為常見且具有一定難度的一類試題。這類試題對學生氣候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解題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當中,要掌握好初中地理中與氣候相關(guān)的知識,并能夠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逐步提高解題能力;要適當進行一些基礎的氣候相關(guān)習題的訓練,歸納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題效率。
一、學會審題,理清思路
學生在解答初中地理氣候相關(guān)習題時,需要認識到提高解題效率的關(guān)鍵在于理清答題的思路。答題思路需要建立在審清楚題意的基礎之上,因此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要先學會審題。只有審清楚題意,才能夠給出準確無誤的解答。
例1.一個坐火車外出旅行的人,當?shù)竭_目的地時,原來一只空旅行袋內(nèi)裝滿了他一路不得不脫下來暫時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線可能是(? )
A.北京—哈爾濱B.廣州—昆明
C.哈爾濱—南寧D.北京—烏魯木齊
解析:對學生而言,審題實際上是一個逐步分析問題的思維過程,也是學生解答相關(guān)氣候問題的關(guān)鍵一步。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之中,要避免出現(xiàn)信息遺漏的情況。讀題干可知,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一路上的氣溫明顯越來越高。由于受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冬季氣溫越往南氣溫越高,因此旅行者應是從我國的北方到南方。分析選項可知,哈爾濱位于我國最北的省份黑龍江,而南寧位于我國西南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故從哈爾濱到南寧的行進過程中會感到氣溫越來越高。本題答案為C。
二、及時練習,提高效率
對學生而言,要想提高解答初中地理氣候相關(guān)習題的能力,必須要在掌握解題技巧的基礎上多進行練習,通過練習不斷鞏固知識,提高解題效率。在選擇練習題時,學生需要結(jié)合氣候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情況,著重選取一些命題靈活的綜合性習題。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之中,要靈活處理所遇到的問題,歸納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從而在此基礎上提高解題能力。
例2.冬季風影響范圍廣泛,但是四川盆地受到冬季風影響較小,原因是什么?
解析:學生在解答習題的過程之中,遇到最多的一類問題便是某一區(qū)域的氣候類型及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由于這一問題所涉及的知識范圍較為廣泛,對學生氣候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學生需要充分結(jié)合課本上有關(guān)氣候的知識進行解答。我國氣候類型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我國冬季風的源地在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風從內(nèi)陸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風。在它的影響下,氣溫降低,降水不多。四川盆地受冬季風的影響小,主要是由于北部有高大的山脈阻擋了冷空氣南下,氣溫相比同緯度地區(qū)更高。
三、反思鞏固,提高能力
學生要想提高解題能力,還需要進行反思鞏固,通過查漏補缺發(fā)現(xiàn)自己在解答初中地理氣候相關(guān)習題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
例3.春耕春播時間的早晚主要受熱量的影響。如圖為“我國不同地區(qū)春耕春播時間示意圖”。乙地的春耕春播時間明顯晚于甲地,這是因為乙地(? )
A.緯度較高B.海拔較高C.距海較遠D.水源不足
解析:本題考查了地形對氣候和農(nóng)業(yè)的影響。乙地位于我國的青藏地區(qū)。青藏地區(qū)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逐漸降低。青藏地區(qū)的春耕春播時間為4月中下旬。甲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氣溫較高,地勢平坦,春播時間大致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因此,乙地的春播時間明顯晚于甲地,是因為乙地受地形的影響,海拔高,氣溫低。本題選B。
總之,學生要想解答好初中地理氣候相關(guān)習題,必須要不斷地進行練習,在練習中學會審題,總結(jié)解題技巧,并將解題方法銘記于心,以便于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能夠熟練運用。同時,學生還需要及時進行反思總結(jié),只有及時反思總結(jié)才能持續(xù)地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