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詩人群落是寧夏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先后有5人參加《詩刊》社舉辦的歷屆青春詩會。
金絲雀之歌
楊森君
我曾為一只關(guān)在籠子里的金絲雀難過
為它失去了自由
當我留意到
金絲雀的叫聲
是歡快的
我突然意識到
這只金絲雀
也許并沒有覺得
自己失去了自由
甚至它也不知道
站在籠子外面的這個人
因此為它難過
這只籠子不大
但沒有影響到
這只金絲雀
扇動它的翅膀
它是自由的
擁有的空間
足夠它快樂
拔草
王懷凌
盛夏,雨水殷勤
雜草總比蔬菜長得起勁
一夜之間,出人頭地
每隔兩天,我就要清理一遍園子里的
突兀之草
——我要它的命
拔草的時候,我為生而為草感到惋惜
它們長錯了地方
如果長在山坡上,定能
使一種色彩暴動
長在溪邊,是一束束搖曳的浪漫
既使長在人的心里,也有長生的欲念
但它長在菜園里
同為草芥,卻被視為異類
每次下手,我都會心生一絲憐憫
仿佛自己的命運被重演了一次
秋分
單永珍
天空空曠,星宿收割荒涼
雁鳴修補月亮的傷口
我向大地起誓,生命如此深沉
年輪奔赴在恩情的路上
仿佛一場婚禮,即將人散曲終
水塘里的野鴨練習飛翔
不錯。我醉飲朝露,守著高原的夕照
九月的情書在鍵盤上馬不停蹄
不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十月蟋蟀于我床下交出投名狀
就在此刻,三個守夜人從古籍中走失
翩翩的飛天依偎在告示上
恰好,秋分來臨。我途經(jīng)蕭關(guān)
遞上通關(guān)的小說和一帖有關(guān)孤獨的學術(shù)報告
我常常這樣無功而返
雪?? 舟
再一次走進秋日的庭院
柴火,飼草,雞食,羊糞
落葉……小院里亂七八糟
牛羊在圈里嚼它們的草
鐵絲上曬著雨淋過的衣物
我順手搬過一只小木凳坐下
男主人手里挽著麻繩
女主人在一旁切著卷心菜
準備腌制過冬的酸菜
我們說著,產(chǎn)下的牛犢
草料價格,醫(yī)藥費
大半年沒有回家的兒子兒媳
留在家里上小學的孫子
炊煙嗆鼻,他們留我吃晚飯
我卻要返回,我常常這樣
無功而返
忘了問一問,他們來年的打算
對了,下次要去看一看
過冬的煤炭,堆放在哪里?
舊報紙
馬澤平
活到中年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像一張
被遺棄的舊報紙
油墨味道淡了,頁眉上的日期
也被雨水磨去痕跡
唯有年輕時候的那點脾氣
還藏在心底。偶爾發(fā)出嚓嚓的響動
清明
曹?? 兵
草兒還沒綠了山頭,鳥兒用聲音
撬開天空沉默的嘴巴。老樹孤獨得
像亡者的影子
滿山的桃花拱出一個好人間
我們生在其中,祖先墳頭的草
一年高過一年
比莊稼茂盛,我們沒有一點辦法
鋤頭,鐮刀,藏在老屋的角落
如同世紀的展覽品
就連子孫都散落在
城市的邊角。只有這個早晨
車輪才會滾過潔凈的黃土路面
而天上的烏云加深了
雨沒有落下
就不會有人停在路邊,故鄉(xiāng)沒有屏障
但雨會讓所有道路失陷
路邊沒有童子
老牛寂寞地咀嚼著去年的干草
唯獨幾束鮮花
干凈地靠在墳頭上。再過一陣
風會扶正那些被踩歪的雜草
屋子
周瑞霞
我雪白的墻,懸掛的草帽
我柔軟的抱枕,短暫的幸福和
長長的失眠
我的書桌,膽怯的綠蘿
白瓷茶杯里晃進的一縷月光
我的詩歌,遺忘的書簽
書本里生命延長的部分
狂風制造廢墟,雨水敲打中
我薄薄的、脆弱的玻璃窗
我小小屋子里的戰(zhàn)栗和悲傷
美術(shù)館
盧三鑫
門口的雕塑,不會彎腰說歡迎光臨
但我知道,他身后就是入口
我們排隊進入美術(shù)館
小河水排隊流進了大海
我們向下走,墻壁以波浪的形式
向下翻涌,陳列在墻壁上的油畫
正在汲取燈的光——
不能再往下了,歷史和美
都被固定在畫框里,不能浮出水面
當我走出美術(shù)館,以魚的身體
躍出海面時
吃驚于天空中,竟也有一條
躍躍欲試的魚
這座類似海浪涌動的建筑
像一座制造美的機器
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能懂得
美,其實就是兩位身穿紅毛衣的女孩
并排坐在長椅上
通訊錄
馬敦海
我是這片荒涼平原上,路過和定居的
第一個人
在這里,我開荒拓土
邀請遇到的每一個人,定居在
這片土地上。
這里人頭攢動,十數(shù)年間
成為一座城市
進進出出的名字,組成了
一個沒有語言的社會。
這些名字,是一個個清晰可見的臉龐
在手機的黎明與黃昏里
度過一生。
直到黑夜降臨,寒霜覆蓋大地
這些被歲月侵蝕的名字
成為皎潔月光下,一座座
孤零零的墓碑。
當我擦拭墓碑,在塵埃中
踏馬走遍這座城市
卻無法再次走到,初次與他們相逢的
某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