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菱
2024年4月8日,在《〈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盛典》,表演藝術家牛犇榮獲“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詞中這樣寫道:“流浪進電影的苦兒,依然在跋涉的老戲骨,賦予角色生命,帶給人間笑聲。人們忽略他的名字,但記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燈下,堅守遠超出銀幕的邊界?!?/p>
牛犇自出生起就歷經(jīng)諸多磨難,年幼時父母雙亡,靠哥哥接濟,一個偶然的機會,被謝添等老一輩電影人發(fā)掘,自此開啟了電影人生。一路坎坷,在社會大學里摔打滾爬成長起來的他,回憶往昔時一臉風輕云淡,笑稱:“哪里跌倒就哪里爬起來”。雖然演了一輩子的小人物,卻并不感到遺憾?!拔矣X得自己沒有太多的本事和能耐,就是向前輩真誠地學,不恥下問。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我一直相信這句話。哪怕一輩子沒人發(fā)現(xiàn)我,只要我如同地上堅硬的石頭能成為托起人走路的一份力量,我就知足了?!彼麡酚^而通透地說道,“我一直記得趙丹說的,演戲不是級別能夠決定的,好的口碑是觀眾給的。無論給我哪個角色,哪怕再小,我都會很認真地把它演好,能留給人民,是我的幸福。”
為了拍戲,牛犇身上幾乎所有的關節(jié)都受過傷,有時進醫(yī)院一待就是幾個月、大半年。在住了近十年的老年公寓,牛犇老師向我們講述、比畫著身上的傷時,臉上卻是笑呵呵的。為了演好角色,他心甘情愿地傾情付出,只要能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讓人印象深刻,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除了“敬業(yè)”外,很多牛犇的親朋好友還用“萬能”來形容他。生活中,做飯、裁剪衣服、打毛衣、做棉鞋、理發(fā)等,他樣樣在行。影視劇方面,除了演技精湛,他還是個多面手,擅攝影、會剪紙,會畫布景、做道具,劇務的各項工作樣樣精通。也因此,他獨自生活的老年公寓的房間雖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條,外面會客室擺放著沙發(fā)和書桌,墻上掛著他與演藝界朋友的老照片,里面是臥室和陽臺,陽臺上的綠植郁郁蔥蔥,各種小擺件精致而有趣。每次拜訪他,都能感受到這一方小天地的溫馨與生機盎然。在這里,牛犇老師會頗為自得地介紹他的“寶貝”:“你看我這養(yǎng)的魚,都是從一點點慢慢養(yǎng)大的。這兩條漂亮的魚是我孫子給我的?!薄斑@是影迷饋贈的綠植,都是我自己修剪的?!痹谶@里,他娓娓道來他的從藝經(jīng)歷,坦誠直率且幽默風趣。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業(yè)內(nèi)盛傳是謝添一巴掌把牛犇“打”進銀幕的。對此說法,牛犇點頭表示認同。1945年,謝添推薦牛犇飾演電影《圣城記》里的“小牛子”。其中一場戲展現(xiàn)的是,日寇抓游擊隊,“小牛子”跑去報信,日寇追來時,見游擊隊已經(jīng)跑了,便逼他說出游擊隊的去向。這場戲需要牛犇表現(xiàn)出“小牛子”又驚又怕的復雜情緒。然而當時才11歲的牛犇拍了幾次都沒有通過,直到挨了謝添一巴掌?!爱敃r很不理解,明明平時他對我那么好,那么溫柔,為什么打我,我感覺很委屈,就流淚了。后來才知道他是為了把我推上銀幕,從那之后我就吃上了演員的飯。謝添就是我的師父,只是沒有經(jīng)過正式拜師而已?!?/p>
牛犇原名張學景,1934年出生于天津。演員謝添帶他進入了電影界,并幫其取藝名為牛犇。從藝七十多年來,牛犇參演了《龍須溝》《牧馬人》《海魂》《泉水叮咚》《海鷗老人》等影片和《老酒館》《外灘鐘聲》《海棠依舊》《遍地書香》等電視劇,演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小人物,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在牛犇看來: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澳切┛梢源硪粋€時代,或者代表我們國家藝術水平的這種角色,我接觸得不多。我接觸的都是普通勞動人民的角色,但他們屬于重量的底座,像我們這類演員屬于里子演員,里子就是缺什么你就得補什么?!迸恼J為,一部戲里面其實沒有所謂的主角配角,只能說每個角色的戲份多少的問題,當然,戲份多一些,能跟觀眾見面的機會就多一些,表現(xiàn)自己角色的機會也就多一些。但戲份相對較少的角色,也并不是無足輕重的。“一部影片有許多角色,每個角色都一定有他的作用。很多老一輩表演藝術家把配角演得非常出彩。我演過的很多小人物,也得到了許多贊賞和榮譽。我相信一位演員只要認認真真地詮釋自己的角色,就能獲得觀眾的認可?!?/p>
在牛犇飾演的各種小人物中,有些角色甚至沒有名字,比如老校長、教練、李老頭。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讓所演的角色出彩、讓觀眾印象深刻呢?牛犇總結道:首先,要熱愛這個事業(yè);其次,不能因為戲份少就不重視,要認真研究每一個角色,哪怕是露個臉,說一句臺詞,也要認真對待。角色再小也要努力演?!拔医拥浇巧珪r,先是熟讀劇本,深入了解自己的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是哪個行當?shù)模心男┥罴寄?,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塑造一個人物時,行為舉止各種細節(jié)都要符合人物的特性。比如塑造一位農(nóng)民,他扛鋤頭時,鋤頭壓在肩膀上、手搭在鋤頭上,找到平衡才能不費力,而不是像有的劇里,扛鋤頭像背著洋槍一樣,不真實?!?/p>
為了能真實地塑造各種角色,牛犇時時刻刻在體驗生活,仔細觀察生活,從生活中不斷汲取養(yǎng)料。同時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霸趺茨娩S刀,怎么拿鑿子,怎么拿榔頭,這都是有一套流程的。人家砸石頭,眼睛是不看石頭的,熟能生巧,手里的動作都是很自然流暢的。”雖然沒當過工人,但牛犇對于做工的流程如數(shù)家珍?!皢我粋€木工,還可細分為開片的木工、造房子的木工、做家具的木工等,木作行當里還分為方作、圓作、小木作、大木作、粗木作、細木作等,都不一樣?!彼€笑著提起了一件囧事,以前談朋友時遛馬路,看到路邊有一個做手工糖人的藝人,就很好奇,站那兒看半天,想著萬一以后要演這類街頭藝人,就可以很快上手。結果戀人等他等了好久,見他一直不愿挪步,便生氣地自己回去了。
牛犇還喜歡收藏一些老物件兒。比如有一把手工的剃頭刀,是幾十年前他在地攤上看到時買下來的,一直保存著,想著以后有可能會派上用場。果不其然,兩三年前,他與李雪健合作拍一部戲,他在劇中演個理發(fā)匠,就用上了這把目前在市面上已經(jīng)很難找到的手工剃頭刀。
在上影廠工作時,牛犇也經(jīng)常下生活,到上海汽輪機廠做工人,跟著老師傅去檢修機器?!澳莻€時候,廠里的演員不管有沒有電影任務,不管年齡大小,都積極下生活,按照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所要求的,向工農(nóng)兵認真學習,一有機會就到部隊向子弟兵學習,到農(nóng)村向農(nóng)民學習,到學校向?qū)W生、老師學習。像我們拍《?;辍?,演員要像戰(zhàn)斗員,我們就專門去部隊學習,跟子弟兵們談心,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他們很樸實,為了革命真的是義無反顧、忘我獻身。”牛犇回憶道,“那時下生活就是跟工農(nóng)兵同吃同住同勞動。有一次文藝界下生活,我去了一家養(yǎng)豬的人家。家中的老太太頭發(fā)散亂,嘴唇黃黃的,還喜歡叼個煙頭。她很熱情,經(jīng)常給我一些好吃的,吃飯時還喜歡把筷子往嘴巴里放,嘬一嘬再給我夾菜,有的人就覺得不衛(wèi)生不敢吃,但我從來不嫌棄人家,下生活就應該真心實意地向他們學習,跟老鄉(xiāng)打成一片。能被工農(nóng)兵接受、認可,是一個很大的榮譽,但這也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毅力?!?/p>
牛犇一直在做各種準備,他覺得方方面面都要積累?!跋蛏顚W習是很必要的,你演的是人民,你不從人民中來談何表現(xiàn)人民。在跟工農(nóng)兵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對不同領域的勞動人民的生活非常熟悉?!迸母锌?。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正因為有著一直向生活學習的毅力,隨時隨地記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旦獲得演出機會時,不管演哪個行業(yè)的人,牛犇都能很快熟悉角色,只要稍加練習,就可以馬上適應,游刃有余地進行演繹。比如他在《老酒館》中飾演“老二兩”時,就想到了小時候常看到那些拉車的師傅,收工后去酒館喝一盅解解乏。“他們喝酒時不像很多人一口干,那樣其實什么味道都沒有嘗到,這些拉車的師傅在感受釀酒師傅擱在酒里頭的濃郁味道的同時,回憶一下一天的辛苦勞動,以及沒有掙到多少錢又要養(yǎng)家糊口的無奈和心酸,喝得是回味無窮?!?/p>
電影《飛越老人院》里,按原劇本,牛犇所飾演的角色只是躺著,一句臺詞都沒有??紤]到這個片子是想讓更多人關注老人院中老人的痛苦和寂寞,牛犇建議導演,讓他劇中的角色坐著,并加入一些手部動作和聲音,以此表現(xiàn)角色的痛苦。牛犇還設計了一個細節(jié),當角色急于表現(xiàn)自己時,發(fā)出一種非正常的怪異的聲音。因此演完那部電影之后,他的嗓子一個多禮拜幾乎說不出話來,但牛犇心甘情愿?!耙粋€光躺在那兒的角色誰都能演,但既然讓我來演,我就想要賦予角色更多內(nèi)涵。”
導演牛犇
牛犇的表演經(jīng)歷,大家都比較熟悉,但事實上他還當過導演,1980年代,出任上海電影制片廠電視部主任,導演了《踏浪》《蛙女》《上海屋檐下》《藏金記》《1+1=3》等電視劇,獲得不少獎項。
“當年,我們上影廠老廠長徐桑楚通過考察國外的電視業(yè),開闊了眼界,覺得電視很有前景,便提出電影廠要培養(yǎng)電視劇專業(yè)人才,電影和電視兩條腿走路,此外當時我們上影廠演員很多,因為經(jīng)費等限制,一年能拍的電影數(shù)目不多,限制了演員演戲的機會。于是上影廠專門成立了電視部,調(diào)我去當負責人。當上影電視部的主任,要搞管理、做制片、找項目、談合作,還要抓劇本、當導演、兼演員,包括很多技術性的工作,像特效、道具怎么弄,都是邊拍邊總結?!迸恼f道。因為是剛剛起步,他們一邊看國外的電視劇作品,一邊自己摸索?!拔胰硇亩紦湓诠ぷ魃?,不為名不為利,考慮生產(chǎn)任務,注重藝術質(zhì)量。我對劇本的要求也很高,要真實,要尊重歷史,要有社會效益?!?/p>
那時廠里有些電視劇的導演事情太多,兼顧不暇,這時作為電視部部長的牛犇,就放下已經(jīng)籌備好的劇,趕去救急,順利拍好后,有些劇連名字也不掛,也不拿酬金。拍電視劇時,牛犇用了很多從事電影工作積累下來的財富,比如在導演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蛙女》時,借鑒了很多電影方面的經(jīng)驗。小說作者胡萬春是個工人作家,很喜歡電視劇《蛙女》,對牛犇說:你給我豐富了太多東西。出于對牛犇的信任,胡萬春過世前給家里人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提到,有關他的著作,牛犇可以無條件拍,不要版權費。
謝晉導演很喜歡跟牛犇合作,經(jīng)常讓他做副導演,他也很樂于參與,“由此我也可以把我很多不能實現(xiàn)或者來不及實現(xiàn)的想法,通過協(xié)助其他演員去實現(xiàn)。”牛犇善于通過一個個細節(jié)展示人物,表演時會設計很多動作和臺詞,讓觀眾拍案叫絕,作為導演時,他也自然而然地把這些經(jīng)驗用于拍攝。電影《天云山傳奇》中,李樹鈞扮演的朱科長是仲星火飾演的吳遙的老部下。片子中,朱科長與吳遙的妻子宋薇(王馥荔飾演)就羅群的申訴材料有一段對話。為了豐富人物,牛犇為朱科長設計了一個動作,他一邊關注著宋薇在做什么,一邊下意識地按動著手里頭的圓珠筆,摁彈簧的聲音也體現(xiàn)了他心里的復雜情緒。牛犇希望幫助演員通過利用各種身體條件以及環(huán)境為角色添色增彩。
除了給人物設計動作,牛犇還發(fā)揮自己的奇思妙想,巧妙設計了很多道具。拍《聊齋新編之陸判》時,他把原著中寫的割頭、換頭、開膛換心臟等場景都拍出來了。當時有人批評說,這是污染銀幕。牛犇反駁道,《聊齋》是神話故事,我這是尊重作品。
電視劇《蛙女》中有演員在水下游泳的鏡頭,很多人以為演員很厲害,可以一直不換氣。事實上是巧用了拍攝技巧?!半娨晞“l(fā)展初級階段,特技我們掌握得很少,那時水下攝影幾乎沒有,為了拍攝水下鏡頭,我找了兩個柏油桶,焊在一起,到廢舊市場要了一塊船廠里用的水下厚玻璃,后面隔著。那時候攝像機都是很大的,只能上下移動那么一點兒,不能搖,我們的演員就沖著這個鏡頭游過來,然后鏡頭拍他在水下的手,他就可以在上面換氣?!迸慕忉尩溃樕涎笠缰_心又得意的微笑。
電視劇《踏浪》講的是帆船運動員的故事,鄔君梅是主演,但她不是運動員。拍攝時,牛犇也用了一些技巧。“電視沒有透視,我們把布景斜擱著,椅子、機器也斜擱著,拍出了鄔君梅飾演的角色邊運動邊跟她媽媽講話的感覺。劇中我們要拍那個浪,若是潑水,不像,怎么辦?我用了帶角度的斜板,水從斜板上沖下來,利用這個沖擊,倒在演員的臉上,那個景就有浪的感覺了,為此我們試驗了很多角度?!?/p>
“從今天起,我是你們的同志了”
自踏入電影行業(yè),牛犇一直在演戲,2018年84歲時他接拍了十幾部戲。這一年對他而言,還有著非常特別的意義,那就是申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為何對于入黨那么執(zhí)著?牛犇回憶道,“我小時候就失去了父母,是靠哥哥撫養(yǎng)長大,自踏入演藝行業(yè)靠的就是組織。老一輩藝術家對我影響至深,他們教會我如何處事、如何生活。在劇組我第一次學進步歌曲,一些歌詞我現(xiàn)在還記得很清楚:‘小么小兒郎,背著那書包進學堂,不是為做官,也不是為面子光,只為窮人要翻身啊,不受人欺負,為不做牛和羊。教我的是一位場記老師,那時我才11歲,她一直像母親一樣關心我、照顧我,后來我才知道,她是一位中共地下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那天,我正好在香港拍戲,劇組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告訴我:中國人民解放了,共產(chǎn)黨是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是共產(chǎn)黨解救了大家,給了我們新生活。當時聽了這話我似懂非懂。之后我接到北京的謝添先生的信,說家鄉(xiāng)解放了,家里有飽飯吃了,快回來吧。在他的召喚下,我萌生了回家的念頭。漸漸地,我明白了是共產(chǎn)黨救了中國,也認準了跟共產(chǎn)黨干革命的道理?!?/p>
回上海后不久,牛犇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成為一名青年演員。他聽過上影廠老書記丁一的黨課,聽完后,做黨的一分子的愿望更加強烈。那時他敬佩的演員們都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他心中,入黨是一件非常神圣而光榮的事。“以前動蕩年代沒能入黨,后來又陰差陽錯沒入成黨。在我心里,我覺得自己比不上前輩們,必須更加努力,向他們看齊。組織上給我的工作我都盡心盡力,因此我也多次受到劇團表揚。再后來一段時間,我覺得現(xiàn)實中有的黨員表現(xiàn)也未必那么先進,沒有入黨也是一樣為黨和人民作貢獻,就耽擱了下來。但入黨的心愿一直在,這份信念始終不曾動搖。退休后,我依然積極參加上影和演員劇團的各項活動,時刻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的面貌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黨的十九大開幕時我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看到在黨的英明領導下,國家發(fā)展欣欣向榮,我打心底里欽佩,想要入黨的愿望更強烈了?!?/p>
幸運的是,在牛犇耄耋之年,這個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017年,有一次上海電影集團開會,集團當時的黨委書記任仲倫在講臺上表揚了我們的工作,表揚了集團里的先進工作者。我聽了很激動,當時會場左右兩排位置,我隔著中間的走道給另一邊的佟瑞欣遞了張小紙條:我們一塊兒從今天起考慮塑造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吧!我還叮囑佟瑞欣看完紙條后就撕掉。結果他沒撕,而是上交到了任仲倫那里?!迸耐嘎?。后來這件事在上影集團傳開了:牛犇要求入黨了。大家都覺得是好事,而且那時正好是文藝界出現(xiàn)很多歪風邪氣的時候,需要更多正能量。在很多人的鼓勵支持下,牛犇正式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018年5月31日,上影演員劇團支部黨員大會上,牛犇成為預備黨員?!昂髞硪淮未髸?,忽然讓我談感想,我說了一句憋在心底很久的話:‘從今天起,我是你們的同志了。”牛犇還清晰地記得當時自己說的時候熱淚盈眶,是興奮,也是一種激動,是多少年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的一種滿足感?!拔矣浀媚莻€時候還說了一句話,我說:‘從今天起我就是不睡覺,一直工作,我的貢獻也是有限的,也不會有你們的貢獻多,但是我會努力的。當時大家聽了都很感動?!?/p>
2018年6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新近入黨的牛犇寫信,勉勵他發(fā)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繼續(xù)在從藝做人上作表率,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shù)娜?,為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貢獻力量。“當時我的腦袋是懵的,我真的沒想到習近平總書記點名給我寫了一封信。我們尊敬的習近平總書記日理萬機,竟然還能抽出寶貴時間來關心我這樣一個小人物,我真的非常激動,我覺得這是件無上光榮的事情?!比缃裨俅位貞浧鹗盏叫艜r的心情,牛犇依然很興奮,心潮澎湃。“我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盡全力做好黨組織交給我的工作,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坦坦蕩蕩地做一個合格的文藝工作者,才能對得起這份厚愛?!?/p>
不管是接受采訪,還是出席各種活動,牛犇都會戴著黨徽,有朋友對他說,平時不需要一直戴著的。他認真地回復道,一直戴著可以時刻提醒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隨時提醒自己要盡責。
想要演好戲就要先做好人
近些年,雖然已是高齡,只要有合適的戲,牛犇還是會接受邀請。影視劇是否有社會效益,這是他考量參不參加的標準。不論片酬高低,不管戲份多少,只要能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傳遞正能量,他就會去演?!斑@些年我接拍的大都是革命題材的戲。現(xiàn)在有些新拍的戰(zhàn)爭戲還是不錯的。不過也有一部分戰(zhàn)爭題材的戲不合邏輯,形象也是模板化的。戲中青年演員臉上抹點黑,就覺得很難看了,還要涂口紅,粘上長長的睫毛,可是當年戰(zhàn)士們整天在戰(zhàn)壕里頭,生命危在旦夕,哪管得了臉黑不黑、頭發(fā)臟不臟?!迸母袊@道,現(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以及生死的考驗,但也應該坐下來想一想,起碼知道那時候的生活是怎樣的。“拍戲粗制濫造可不行,我覺得青年人應該好好了解研究一下歷史,對他們來講也是一種洗禮?!?/p>
曾經(jīng)有人讓牛犇作為老一輩跟年輕人說幾句話,當時有所觸動的他直言道:你們希望在銀幕上留下自己一個好的形象,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你們不能讓長長的睫毛遮住了美麗的大眼睛,從而看不見火熱的斗爭。對照烽火年代那些士兵在幾乎沒吃沒喝的日子里,為革命的勝利貢獻自己的青春,你們應該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應該不忘當年革命的腳步,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牛犇認為,在基于對生活理解的基礎上,演員應盡可能把各種能利用的條件都利用起來,更好地真實刻畫角色。在表演過程中,牛犇堅持一條原則:哪怕只拍背影,也不用替身。摔跤、跳河、從樓梯上滾下等有風險的動作都親自做,即便年紀大了也拒絕替身。拍攝電影《海鷗老人》時是冬天,為了救落水孩子,他扮演的老人需要跳進冰冷的湖水中。雖然當時他已經(jīng)年近八十了,但還是堅持自己做?!拔覀兠恳粋€動作都是為了刻畫角色的行為,以取得比較好的銀幕效果,讓觀眾喜歡,如果這些都讓別人代替了,那你為角色貢獻了什么?”牛犇反問道。對于存在風險的一些動作,牛犇也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氨热缫輳臉翘萆匣氯サ膽蚍荩視崆霸谀骋浑A樓梯邊緣,擱一個圓柱形的筷子之類的東西,只要我的腳一踩上去,整個人就會失重,就會滑下去兩三階樓梯,這個感覺很真實,同時因為是有準備的,所以沒有太多的危險?!迸恼J為,演員應盡心盡責刻畫角色,通過自身的形體給觀眾留下印象,若動作有一定的危險,演員也要盡可能想辦法去克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自己完成。當然,一些很高難度的動作,還是得由特技演員完成,不過牛犇強調(diào)道,切不可貪他人之功,不能忘了這些幕后辛苦付出的人。
牛犇的“敬業(yè)”讓同行們印象深刻,心甘情愿、樂此不疲地演好各種小人物,傾情奉獻。拍戲時他沒有主動請過一天病假,不想因為自己的事而耽誤工作。年過花甲,拍電視劇《梨園生死情》時,他從毛驢上摔下來,頸椎錯位,胸骨錯位,當場就昏迷了,等他蘇醒過來,跟導演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給你添麻煩了。為了不耽誤進度,牛犇忍著傷痛,堅持回到片場打著嗎啡把戲拍完,全身心付出。
對于表演,牛犇一直心存敬畏。因此當他的兒子王侃最初跟他提起想當演員的想法時,并不太贊成。“我的兒子可能受我的影響,從小喜歡表演,但我覺得這條路要順其自然,要想走這條路,必須得有自己的真本事才行,我無論如何也不會為他走后門托關系的?!迸慕忉尩?。不過因為太喜歡表演,工作了一段時間后的王侃,最后還是輾轉到了演藝行業(yè)。牛犇很少跟他交流演戲方面的經(jīng)驗,常常跟他強調(diào)的是,要想演好戲就要先做好人,自己的作風要擺正,如果戲好,觀眾認可你,很喜歡你,你自然有戲拍,有了機會,你就不要放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塑造好人物。“因為他日語好,常受邀去演日本人,我就跟他說一點,不要擠眉弄眼,不要違背人這個原則。不管是演好人壞人,覺悟高的人還是覺悟低的人,都不要模板化,要演出人的真實,這是很重要的?!迸恼f。
心態(tài)年輕的牛犇很愿意和年輕人一起工作,前幾年還參與了綜藝節(jié)目《我們的師父》《花樣爺爺》的錄制,除了分享自己在藝術上的探索經(jīng)驗外,他更愿意與后輩交流為人處世方面的準則。在綜藝節(jié)目《我們的師父》里,四位年輕藝人來向牛犇拜師。錄制時,他們和牛犇一起住在老年公寓?!拔乙笏麄児ぷ饕欢ㄒ獪蕰r,他們遲到了,我堅決不開門。我希望他們懂得,我們的事業(yè)需要守時和敬業(yè)。我不喜歡好為人師,但我希望大家不要虛假,不要做作,用心地體會生活,并且真實地體現(xiàn)出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了,沒有機會演這么多的復雜角色,我總覺得年輕人來日方長,要表現(xiàn)、要刻畫的角色形形色色,還是需要不斷積累,更加努力鉆研、刻苦鍛煉?!迸陌l(fā)自肺腑地提醒后輩,“演員并不是一個光憑臉蛋的輕松的職業(yè),不能光看到鮮花、只聽到掌聲,要走進生活,到人民當中去,好好磨練自己的演技,要有緊迫感、危機感,不斷學習,努力為人民奉獻好的作品。我們遇上了好時代,不能辜負這個時代?!?/p>
從影七十多年,牛犇演活了一個個看似平凡的小人物,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終身成就獎、華鼎獎中國電視劇終身成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等榮譽。但牛犇沒有停下腳步,年近九旬的他依然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獨自坐飛機去外地拍戲。年邁又不用助手,大家都擔心牛犇老師的身體,但他卻滿懷著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堅持要為社會多做點事。采訪結束前,請他寫一句人生感悟,他思考了片刻后寫下:“努力做個大寫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