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張岱,張宗子,生于萬歷年間,紹興山陰人,家中四代為官。年少時,我愛極了這花花世界,愛鮮衣怒馬,愛花鳥美食,愛梨園鼓吹,愛古董字畫,但凡吃喝玩樂就沒有我不精不愛的。
金山寺至今流傳著我的故事。那是崇禎二年,我乘船帶著伶人途經(jīng)鎮(zhèn)江,二更時分,月色皎皎,倒映江面,水天一色,不遠(yuǎn)處的金山寺忽隱忽現(xiàn),我不由戲癮大發(fā),立馬下令船只靠岸,帶著戲服道具,直奔金山寺大殿。點火上燈后,我便咿咿呀呀唱起了戲,全寺僧侶紛紛打著哈欠圍觀。過足戲癮,便悄然離去。我的前半生就是這般瀟灑恣意,快活人間。
崇禎八年,我信心滿滿地去參加了鄉(xiāng)試,結(jié)果我這個“小神童”卻落榜了。譏諷了考官一頓,我毅然決定返鄉(xiāng)繼續(xù)做我的紈绔少年郎。然而“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命運的無常令人猝不及防。
崇禎十七年,數(shù)聲金角響徹京城,大明王朝在狂風(fēng)暴雨中沉沒,戰(zhàn)火焚燒街巷,繁華只剩廢墟。我這個昔日的紈绔少年郎,不得不披發(fā)入山,只挑得數(shù)匣書籍,所剩唯“破窗敝幾,禿筆殘書,一方香爐一方琴”。噩耗頻頻傳來,好友祁彪佳投水殉國,知己王思任殉節(jié)自盡,堂弟燕客戰(zhàn)死沙場。而我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發(fā)盤繞,在人世間茍全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去世,和草木一樣腐爛,既救不下故國故鄉(xiāng),那就把它攜往一個幽深的夢吧。人生的后半場,我用盡筆墨,化為一部《陶庵夢憶》。闊別故國28年后,我寫下《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比缃竦奈骱俨皇钱?dāng)年的西湖了,就讓我的文字“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吧。
遙思往事,五十年來的繁華靡麗,就像黃粱一夢,而故鄉(xiāng)就在那夢里,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只有在夢里,我還是那個“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的少年郎。
‖浙江省新昌縣七星中學(xué)
‖指導(dǎo)教師:姜見知
【文題延伸】歷史名人;記憶中的畫面;我與_____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