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延安五老”的謝覺哉,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我國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謝覺哉育有多名子女,他常常對子女們說:“我是共產(chǎn)黨人,你們是共產(chǎn)黨人的子女,不許有特權思想?!痹谒纳眢w力行和嚴格要求下,謝家形成了嚴于律己、勤勞本分的優(yōu)良家風。
謝覺哉1884 年5 月出生于湖南寧鄉(xiāng),早在青少年時代,他便對家鄉(xiāng)豪紳們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他認為共產(chǎn)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謀求個人私利的。
延安時期,謝覺哉主持中央黨校工作,擔任中央黨校副校長,他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學員,跟學員同吃一鍋飯,同坐一塊石頭學功課。管理員見他身體虛弱特地炒了一點油菜送他補養(yǎng)身子,他卻轉(zhuǎn)送給生了孩子缺奶的女同志。進城后他擔任內(nèi)務部部長,當時機關的房子十分陳舊,有人主張改建或大修。他說:“房子只要不塌、不漏就可以住人,維修一下就可以了?!庇腥颂岢錾w辦公大樓,他說:“只要我在內(nèi)務部,你們就別想蓋大樓?!?/p>
謝覺哉不徇私并且以身作則,對子女言傳身教,希望子女們明白“居新社會學新本事”才能立足,而不是借助長輩的權勢。
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在湖南老家務農(nóng)的親屬想憑著謝覺哉的“官位”到北京來找個工作、謀個前程。但謝覺哉并未讓他們?nèi)缭浮?953 年10月,謝覺哉寫了一封家書,批評這種找關系、走后門的作風。他在信中強調(diào)“求學做工要靠自己”“父母管不了許多”,他反復教育兒孫、親友們要安心農(nóng)村生產(chǎn),學習新知識,跟上新時代,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謝覺哉告誡孩子們,作為共產(chǎn)黨人的親屬應該“ 工作在先享受在后”。他經(jīng)常利用周末時間為孩子們集體上課,憶苦思甜。為讓他們得到鍛煉,他把院子里的一塊空地利用起來,一有空就帶著孩子們翻地,種菜,養(yǎng)豬。
1964 年4 月27 日是謝覺哉八十歲壽辰,湖南老家的兒子們早早就商議要給老人家祝壽,給謝覺哉寫信希望得到他的同意。謝覺哉回信寫道:“老人的喜歡是后一輩工作做得好,尤其是地方工作做得好,而不在乎什么慶祝?!?/p>
于是,大家放棄了去京祝壽的念頭。八十大壽那天,謝覺哉在揚州考察工作。這天他未告知當?shù)氐耐?,上午輕車簡從視察了一個村鎮(zhèn),和農(nóng)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晚上,他在日記中寫了一首《生日在揚州》的詩抒懷。后來,謝覺哉把這首詩抄寄給了故鄉(xiāng)的兒孫們。
來源:《清風十二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