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奧利弗·拉雷等
愛德華·阿比在《孤獨的沙漠》一書中寫道:
“無論踏足與否,我們都需要自然。它就像避難所,哪怕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去那里。就好比我可能永遠不會去某處,但是一想到它就在某個地方,我就會很安心。我們需要有處可去,就如同我們需要希望。”
有些景色似乎有魔力。聽到我們內心的呼喚,它們便能立刻將我們帶離日常的瑣碎。
翻看幾頁講述西伯利亞的小說,或是在下雨的周末參觀有關冰島的攝影展時,我們都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自然——每一寸肌膚都能感受到。我們能感受到皮膚的顫抖,仿佛置身于潮濕的微風,風中夾雜著樹脂與蘑菇的清香;掀開帳篷刮進來的冷風讓我們微微打戰(zhàn),心跳也隨之加速。
在這個人滿為患、科技發(fā)達的世界,任何一小塊自然空間都要冠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之名。亞北極和北極地區(qū)大自然的狂野讓我們得以喘息,也讓我們的靈魂自由呼吸。
(蘇 墨摘自廣東人民出版社《遙遠的北極》一書,〔法〕朱麗葉·拉格朗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