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偉
丁莉莉老師和我都師從支玉恒老師,算是同門師兄妹。2021年,在“支玉恒教育思想研討會”上,她介紹了自己團隊的“全景語文”教學實踐,他們開闊的視野、高遠的立意、執(zhí)著的深耕,令人耳目一新,又讓人由衷敬佩。我和莉莉多有互動,我知道——作為語文老師,她執(zhí)教的《天凈沙·秋思》《狼牙山五壯士》《“諾曼底號”遇難記》等課設計新穎,結構清晰,教學雙邊活動豐富,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思維含量很高。作為校長,她先后榮獲“全國新教育實驗十大智慧校長”“中國好校長”“齊魯名校長”等榮譽稱號,擔任威海教育名家(校長系列)工作室主持人、齊魯名校長領航工作室主持人。一個人可以走多遠?一所學校可以怎樣生長?打開成長密碼箱的鑰匙到底是什么?這是她時時掛在心頭的自問。她深知,學生的成長和學校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和能力,只有把閱讀放到最基礎的位置上,才能真正使教育回歸本真,才能校行致穩(wěn),人行致遠。因此,丁莉莉校長帶領的沈陽路小學在跨學科閱讀中探索到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深耕“全景語文”,閱讀立校育人
閱讀對于促進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但現實的閱讀教學實踐還存在缺乏廣度與深度、缺乏整合性與系統(tǒng)性的問題。丁校長帶領語文教學團隊針對閱讀教學中的難題,聚焦改善閱讀教學質量,聚力“閱讀—悅讀—越讀”。在漸次推進的實踐研究中,團隊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豐富閱讀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方式,逐漸形成全景閱讀教學模式。“全景語文”通過全人員、全時段、全場景、全領域、全方式,構建多維的內外全景橋梁,幫助學生達成知識、思維、智慧、文化和精神成長的貫通,實現閱讀立校,綜合育人。
一維:打造“全景式”閱讀空間,營造書香氛圍。環(huán)境是基礎。學校致力建設“人在書中,書在手邊”的“圖書館式學?!?。漫步校園,仿佛走進了“書中世界”,每一處、每一廊、每一角、每一班都設有圖書架,一本本精心挑選的書籍擺放在教室、閱覽室、辦公室和走廊,隨手可取,即時閱讀,打造全開放、立體式的“11357”全景閱讀場館。學校倡導“階梯閱讀”,打造高品質“班級書柜”,研制全景式閱讀書目,建立序列化閱讀資源庫,編寫了1~5年級螺旋式上升的《全景式閱讀教學指導手冊》,實現了閱讀品類全面覆蓋。“七彩朗讀亭”“朗讀留聲墻”“自助智能借還書機”……越來越多的優(yōu)質閱讀資源構建起交互式的閱讀空間,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推動閱讀成為習慣,像呼吸一樣自然。
二維:開展“全景式”閱讀活動,共享閱讀智慧?;顒邮庆`魂。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全景閱讀活動,搭建各種閱讀平臺,開設和舉辦各級各類的體驗活動和閱讀競賽,努力讓主動閱讀的習慣伴隨兒童一生。面向全體學生堅持每日晨誦、午讀、暮省、云吟;每周一節(jié)閱讀指導課;每月向全校師生推薦新書,舉行侃書吧、校園朗讀者、讀書演講等讀書展示;每年組織兒童閱讀節(jié)(主要包括讀書會、讀書吉尼斯、新詩會、中華詩詞大賽等內容)、趣味閱讀運動會、書香漂流圖書義賣、年度“閱讀英雄”、戲劇節(jié)評選等展評活動,重視閱讀儀式對生命的喚醒。創(chuàng)建“300字團”——學校利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學生優(yōu)秀作品,激發(fā)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熱情;同時學校積極打造“閱讀·悅玖”共享品牌,形成教師閱讀共同體,精心構建了教師“薦—讀—研—悟—用”五位一體的“全景式”讀書模型,開闊教師的視野,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學校還就閱讀向家長發(fā)出“助力家庭—親子共讀計劃”,每天都是讀書日,每周舉辦一次家庭讀書會,每月走進一次公共讀書場所,每年互寫一封家書家信。每周末舉行一次“螢火蟲親子共讀”線下活動,學校定向邀請專家走進學校多次舉辦家庭閱讀講座,培養(yǎng)家庭親子共讀的習慣,提高親子共讀質量?!皶銓W生”“書香班級”“書香教室”“書香家庭”等系列書香評選表彰活動更是讓閱讀變成自覺行為。
三維:擷取“全景式”閱讀成果,拓寬輻射渠道。成果是動力。在“全景式”閱讀推動下,4萬多名學生參與閱讀教育節(jié),開展3000多次主題閱讀活動,集結出版詩歌集、自編書3000多萬字,戲劇、影視融合、舞蹈劇等創(chuàng)意閱讀精彩紛呈。通過閱讀起到矯正作用,近20名自閉癥兒童得到明顯改善。以閱讀撬動育人方式變革,推進“五育”并舉,促進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近2000人次獲獎。實踐輻射方面,發(fā)展省市基礎教育優(yōu)秀成果推廣應用校、名家工作室、名課程團隊共同體應用學校,涉及江蘇、浙江、青海等15個省200多所學校,利用線上平臺、數字化拓展,拓寬輻射領域和時空。在國家級平臺的線上聽眾累計50多萬人次,惠及范圍不斷擴大,效果很好。
二、研跨學科融合,“全景”潤澤一生
學校自主確立了基于綜合育人的小學“全景”閱讀理念,研究開發(fā)了階梯化、螺旋化、序列化的“全景”閱讀課程群,依據實踐邏輯,建立基礎類、拓展類、綜合類三大課程群,構建起“閱讀+”課程開發(fā)模式。形成了沉浸式、融合式、體驗式的“全景式”閱讀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跨學科整本書閱讀“讀、聯(lián)、融、展、評”五步教學法;跨界融合,探索主題性大單元情境綜合課程,創(chuàng)設情境,在切己體察中,獲得獨特感受。全景閱讀課程既提供整體性情境,又聯(lián)通知識的不同領域,為學生打開了一個全新、多元、立體的語文學習視角。
基于課程標準,系統(tǒng)建構“全景式”閱讀課程群?!叭笆健遍喿x教學基于課程標準,系統(tǒng)構建了階梯化、序列化課程群。它結合不同年級和學科特點,建立了基礎類、拓展類、綜合類三大閱讀課程群?;A類閱讀課程主要以統(tǒng)編教材閱讀為主;拓展類閱讀課程主要包括繪本閱讀、群文閱讀、多學科(多領域)閱讀;綜合類閱讀課程主要為項目式閱讀、創(chuàng)編式閱讀、主題活動式閱讀、場景式閱讀。依據課程性質,構建“閱讀+”“主題+”課程開發(fā)模式。從基礎性閱讀到項目化閱讀,從單科推進到建構復合式多領域閱讀課程群,從閱讀知識學習擴展到基于真實生活情境的轉變。在基礎類閱讀課程中,丁莉莉的語文團隊緊跟課程改革的步伐,構建基礎類閱讀課堂“377”教學范式,以大概念為統(tǒng)領,以“教—學—評”一致性為路徑整體設計,整合單元內容,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深入研究聚焦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單元學歷案,以實現教學設計從過去關注零碎的知識點的課時設計走向大單元設計的革新,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以“思維的火花”為主題,編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三篇展現思辨與智慧的課文。教學時在設計上以“思維”為大概念,以發(fā)展思維、解讀思維、利用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為素養(yǎng)線重整單元內容,安排了感受思維作用、品味思維方法、講出思維過程、創(chuàng)造思維故事的任務線,從思維的認識論到方法論,再到實踐論,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在推理、分析、比較、歸納中,獲得思維的拔節(jié),體驗理性思維的生長。
基于學科本位,推進跨學科整本書深度閱讀。“全景式”閱讀首先基于學科知識和核心素養(yǎng),確立閱讀書目,形成分層分類閱讀資源體系,創(chuàng)設了六種課型,即導讀激趣課、閱讀計劃課、精彩賞析課、策略指導課、討論分享課、成果匯報課;構建了跨學科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五步實施路徑:讀——選取閱讀方法,聯(lián)——找到核心關聯(lián),融——打破學科壁壘,展——體驗探索過程,評——師生反饋評價。以二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的共讀書目《小鯉魚跳龍門》為例,首先確定的核心主題為“堅持”。在整本書閱讀中語文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復述等方式引導學生梳理故事內容,理清人物形象,通過情景再現與小組合作,發(fā)現小鯉魚跳龍門的秘訣在于堅持不懈,努力向上;數學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回顧小鯉魚一路上的見聞,引申到認識方向的學科要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提升思考力;美術教師以故事為框架,結合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小魚”紅包手工創(chuàng)作,給學生插上創(chuàng)意的翅膀,提升學生的審美力;科學教師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來觀察并認識魚的外部形態(tài)結構,熱愛生活,用科學的眼光看世界;音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編歌詞,進一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跨學科整本書深度閱讀策略上,丁校長團隊注重閱讀的層次,如檢視閱讀、基礎閱讀、分析閱讀、反芻閱讀;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實現閱讀質的跨越。
基于核心素養(yǎng),探索跨學科主題設計與實踐。堅持素養(yǎng)導向,體現育人為本。丁校長團隊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注重學科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關聯(lián),圍繞主題、項目、情境、任務等內容組織方式,以“學科知識融通點、地域文化特色點、社會生活統(tǒng)整點、全景閱讀關聯(lián)點”等為出發(fā)點,梳理了“我與生命、我與他人、我與生活、我與自然、我與社會、我與世界、我與未來”七大跨學科主題,四維聯(lián)動積極探索跨學科主題設計與學習實踐活動,構建起“五育”融合下的全景式綜合育人新格局。如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責任”主題單元,集中呈現了多位革命英雄人物的形象。要喚醒學生的家國情懷,單靠教師的講解,用說教和口號的方式進行灌輸,感受只能標簽化、雷同化,并不能觸動學生的內心。而統(tǒng)編本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正好與革命文化主題接軌,將革命人物置于具體的環(huán)境當中,成為兩個學科的融合點,“傳承紅色基因”這一跨學科主題學習應運而生?;诖?,結合學生生活體驗,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以招聘“小小講解員”為驅動,提出挑戰(zhàn)性任務。學生應用學到的方法,轉換人稱,用自己的話講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同時音樂學科開展“一首紅歌一段歷史”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影視作品來了解紅色歌曲,并借助音樂平臺在班級歌單中交流,在預設任務的基礎上,學生也把紅色歌曲編成手勢舞,獻給革命英雄??鐚W科主題學習使學生站在革命文化這一歷史角度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進而培養(yǎng)其家國情懷,樹立其人生價值,鑄就其君子人格。
三、“全景語文”教學,實現全人發(fā)展
丁校長和團隊成員從時間、空間、文本等六重維度出發(fā),讓“全景式”閱讀教學走進了師生的閱讀、學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師生的生命狀態(tài)便由此慢慢地改變,教學與學習不再是心力交瘁的苦役,而是變成了生命成長的幸福之旅。由丁校長領銜研究的“小學‘全景式閱讀教學系統(tǒng)構建與實施的二十年”項目榮獲山東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23年又獲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并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上進行展示。
成果的取得是在不斷的教學實踐和探索中積累的結果。為此,學校確立了“三線(團隊、導師、學長制)并進、兩輪(生、師、志愿者和家、校、社閱讀共同體)驅動”的運行機制有效實施,“三線并進、兩輪驅動”運行機制,啟動動力系統(tǒng),推進自然閱讀,提升閱讀內驅力,以閱讀樹德、增智、強體、育美、促勞,有效滿足了“雙減”政策對閱讀量和質的需求,實施“五育”并舉,撬動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全景語文”教學中,學校還特別關注特殊兒童的發(fā)展訴求,培育特殊兒童的閱讀素養(yǎng),充分激發(fā)和實現他們的閱讀潛能,讓他們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為他們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奠定堅實基礎。他們精心研制心理閱讀書目,如《不可思議的朋友》《吹小號的天鵝》《我要做自己》等書籍。《吹小號的天鵝》講述了一只與生俱來就不能發(fā)聲的吹號天鵝,在面對種種困難時能夠勇敢克服,堅持按自己的想法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學生閱讀后深受啟發(fā),這樣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天鵝,通過不斷地超越自我,也可以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閱讀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激勵他們迎難而上、知行合一,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在經典閱讀中進行情感狀態(tài)的正向調節(jié),實現自我認同和生命成長的拔節(jié)。
丁校長在自己的教學和治校中把閱讀作為一項事業(yè),不斷地進行研究、探索并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用“全景語文”去靜靜地涵養(yǎng)學生的心靈,豐厚其精神世界,為其生命的成長奠基,這才是教育應有的樣子。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附屬臨安小學)
責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