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年齡越大會感覺時間流逝越快?心理學家哈蒙德和神經科學家巴瑞特進行過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我們人類對時間的感知,跟吸收、處理、儲存的信息量緊密相關。如果一件事情對于我們來說,是未知的、新奇的,大腦就會高頻運轉,吸收、處理和儲存很多信息,這段時間給我們的感覺就會很長。如果一件事情對于我們來說是熟悉的、常見的、趨同的,大腦吸收、處理和儲存的信息少,甚至不會儲存信息,這段時間給我們的感覺就會變短。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旅行感受:回程總比去程快。這恰好證明了哈蒙德和巴瑞特的研究,“大腦是會偷懶的,它判定相同的場景和事物,是不需要一遍一遍儲存的”。小時候感覺時間過得慢,因為小時候我們都是一張白紙,每天接觸的東西都是新的,每天都能發(fā)現(xiàn)不同的東西,獲得不同的感受,大腦需要吸收和儲存的信息很多。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生活的熟悉程度越來越高,每天接觸的信息高度趨同,被大腦大段大段地整合刪并了。
如何才能對抗時間加速?哈蒙德有兩個研究結論:“有共性的回憶趨向于合并刪減,而標志性的回憶傾向于鶴立雞群?!薄霸绞怯蟹欠惨饬x的事情,我們對它的記憶就越深刻?!彼裕瑢箷r間加速,要不斷地發(fā)掘一些新鮮的事物,不斷去領略一些從未見識過的東西,不斷去做一些有非凡意義的事情,當記憶點增加了,你的這一月這一年也就變慢了。
留住時間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它變成珍貴的事物。
(據(jù)“拾遺”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