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毓
在2024寶馬集團戰(zhàn)略與業(yè)績溝通會上,齊普策的演講始終圍繞著同一話題展開:寶馬正加速電動化轉型。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他的態(tài)度堅決,沒有任何猶疑與糾結;棋至中盤,戰(zhàn)略與戰(zhàn)術不容絲毫退縮與妥協(xié)。
其實,齊普策完全可以如大多數(shù)的高管那樣“欲揚先抑”,強調宏觀經濟形勢的不確定、闡述供應鏈失衡造成的阻力。但他選擇直入主題:我們正在推行電動化,而且不止是小眾市場;新世代車型的到來,將重新定義BMW,標志著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BMW新世代X概念車剛剛完成全球首發(fā),展示了新世代家族轎車與SAV的發(fā)展愿景。
6個月前的慕尼黑車展,寶馬揭幕了新世代車型的首款概念車。那是一款轎車,能看到BMW 1500、BMW 2002等經典車型的影子,能看到雙腎格柵、天使眼等品牌印記的傳承,還能看到全景視域橋等前瞻技術的應用。
6個月后,歸屬于新世代族群的跨界概念車亮相,設計表達更成熟也更具象,搭載技術也更接近量產。
新世代X概念車有新開發(fā)的電子電氣架構,用戶界面和人機交互概念都有升級;有全新開發(fā)的電驅和電池系統(tǒng),性能與效率效率明顯提升;車內采用全織物內飾,全生命周期的循環(huán)永續(xù)達到新高度;特別是刻意調低的車身、線條勾勒的輪眉,表明即使采用電驅動技術,BMW依然會聚焦于駕駛樂趣。
雖然成熟的品牌更愿意采用漸進式的發(fā)展路徑,但不可否認,新世代車型所展示的,是那種打破思維定式的跨越。
寶馬集團還宣布,在未來24個月之內,將有至少6款新世代車型相繼到來。
這意味著,新世代車型并非簡單地宣示概念與方向,而是科學籌劃、精準落實的一波產業(yè)革命。明年在德布勒森工廠(匈牙利)投產的新世代車型,將承擔先鋒的角色,帶動寶馬集團設計研發(fā)、工藝組織,到供應鏈、終端渠道的徹底變革。
齊普策還多次強調,新世代車型不只是在開啟未來出行的新篇章,而是在書寫一本全新的書。它帶來更純粹的駕駛樂趣,更立體的數(shù)字化體驗,更有生命力的循環(huán)有序。換言之,它會使BMW變得更加的BMW。
在剛剛發(fā)布的寶馬集團全球財報中,有兩項資本性支出引人關注。
其一是研發(fā)支出R&D Expenditure,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77.55億歐元,其兩項前值(2021年和2022年)分別是68.70億歐元和71.78億歐元。
其二是資本性支出Captal Expenditure,達到88.35億歐元,較2021年的支出增長76.3%。寶馬集團負責財務董事沃爾特·默特爾強調,該項支出將用于投資電池技術與工廠建設。
這就帶來一個有意思,更有意義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公司用于維護或購買固定資產(如建筑物、車輛、設備甚至土地)的支出,計入資本性支出。與此同時,還有運營費用Operating expense,比如購物中心重鋪停車場地面、公司采購軟件開發(fā)或軟件服務,都屬于運營費用。
從財務角度看,“工廠建設”歸為資本性支出,是常規(guī)操作;但將“電池科技”列入資本性支出,顯示了寶馬集團對于電動化轉型這件事的基本判斷。
其一,寶馬集團確任電動化轉型是長期戰(zhàn)略,不僅需要長期投入,更要對其從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進行資本性的投入,而不能“當期費用化”處理。
其二,寶馬集團判斷電動化產品,必將為公司帶來長期且持續(xù)性的盈利,并為企業(yè)的現(xiàn)金流量、企業(yè)估值帶來正向影響,所以才會將其列入資本性支出。
過去幾年中,寶馬集團聚焦電動化轉型并持續(xù)加大投入,直接帶動了電動化、自動駕駛的設施設備的完善,形成了高投入-強研發(fā)-大創(chuàng)新的良性循環(huán)。
在中國市場,可以看到研發(fā)實力的全面提升。2023年,上海研發(fā)中心再次升級,沈陽研發(fā)中心二期擴建項目正式啟用,強化了本地化新能源車的開發(fā)和驗證能力;全球最大的EMC電磁實驗室落戶沈陽,為寶馬車型帶來軍工級的電磁免疫能力……
在生產維度,產能工藝即將出現(xiàn)質的提升。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的BMW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已經全面動工,建成后的動力電池生產面積是目前的5倍;沈陽大東工廠、鐵西工廠以及里達工廠在做靈活工藝的轉型……而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迎接新世代車型,為了全集團的電動化轉型。
如齊普策所言,電動化轉型是寶馬貫徹多年的戰(zhàn)略,靈活的技術與架構去響應市場的需求?!拔也淮_定我們是否更有勇氣,我可以確定的是,新世代車型,將帶來純粹的BMW,讓BMW比任何時候更寶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