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芝
(灤南縣農業(yè)農村局 河北 灤南 063500)
日光溫室黃瓜整個生長周期需水肥量大,根據(jù)其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需求規(guī)律,進行水肥一體化管理,可達到以水促肥,以肥調水,全面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效果,而且可降低棚內濕度,改善黃瓜生長環(huán)境,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F(xiàn)將其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按大小行做成高壟,大行距約75 cm,小行距約45 cm,壟面寬約65 cm,壟高約13 cm。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每畝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5 000 kg、尿素20 kg、過磷酸鈣50 kg、硫酸鉀20 kg。
2.1 灌溉水源要求。灌溉水粒度不大于120 目,水泵流量20 m3/h,揚程35 m,動力1.5 kW。
2.2 滴灌系統(tǒng)組成。滴灌系統(tǒng)包括機井、潛水泵、主管道、入棚首部、滴灌管。
2.3 滴灌系統(tǒng)安裝。潛水泵直接連接地上簡易管道,管徑為60 mm,入棚主管道在地上鋪設,管徑32 mm,主管道連接入棚首部,入棚首部包括施肥罐、網式過濾器、球閥、排污閥;本系統(tǒng)選用壓力補償?shù)喂?、內鑲式紊流滴頭,滴灌管帶按大小行距鋪設,滴頭間距25 cm,滴頭出水量2.5 L/h,每公頃滴灌水量166 m3/h。鋪設滴灌帶后上覆地膜。
2.4 滴灌系統(tǒng)操作。初次使用前打開主管、滴灌管的管堵,沖洗管路;滴灌前先打開閥門進行排氣,滴灌時關閉施肥閥門,打開滴灌系統(tǒng)控制閥開始滴灌。施肥時,先按照施肥方案將肥料溶解于水,過濾后移入施肥罐或施肥池中,滴水20 ~30 min 后,打開施肥閥門,隨水滴肥,施肥結束后需再滴水5 min。灌溉結束時先切斷動力,然后立即關閉控制閥。
2.5 滴灌系統(tǒng)維護
2.5.1 管道檢查。定期檢查系統(tǒng)流量、壓力情況,判斷是否有漏水、堵塞。
2.5.2 管道沖洗。定期對管道進行沖洗,防止堵塞。
2.5.3 冬季維護。冬季將管路上的放水閥門打開,放空水后關閉。
日光溫室越冬茬黃瓜于10 月下旬~11 月上旬開始定植。在壟上按株距25 cm 打孔座水栽苗,穴距錯開,挖深10 ~12 cm 定植穴,膜上打孔,座水栽苗,水滲后覆土不超過子葉。
4.1 水肥一體化管理。使用單質肥料應選擇常溫下可溶性肥料,不溶物含量在5%以下;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應選擇肥料間不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及沉淀的中性肥料。①定植期。定植后,采用溝灌的方式澆1 次緩苗水,灌水量450 m3/hm2。②初果期。結瓜前期,滴初瓜水,田間土壤相對含水量小于60%時滴灌,達到75% ~85%為宜(一般滴灌3 次,每隔5 ~7 d 滴1 次水,每次滴水量為150 m3/hm2),隔一水隨滴灌每畝追施尿素5 kg、硫酸鉀5 kg。③盛果期。結果盛期,田間土壤相對含水量小于60%時滴灌,達到80%~90%為宜(每隔5 ~7 d 滴1 次水,每次滴水量150 ~180 m3/hm2)。隔一水隨滴灌追肥,每次每畝施尿素6 kg、硫酸鉀5 kg。
4.2 植株調整。株高25 cm 甩蔓時拉繩吊秧,根瓜及時采摘;適時對植株進行落蔓。
4.3 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協(xié)調運用農業(yè)、物理防治措施,輔之以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
黃瓜根據(jù)市場需求達到標準時適時采收,生長期施過化學農藥的黃瓜必須在安全間隔期內進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