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子祎 郭民建
[摘 要]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是作曲家引用中國古代詩詞作為歌詞,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元素及現代音樂表現形式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這類音樂作品在中國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近年來受眾頗廣,廣受藝術群體的喜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廣泛流傳,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融入了現代人對音樂的精神詮釋。本文對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白頭吟》進行演唱分析,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fā)展史,第二部分主要闡述《白頭吟》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歌詞傳遞的內涵,第三部分主要展開演唱分析,深刻把握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美感,為其他演唱者提供經驗和參考。
[關鍵詞] 李硯;《白頭吟》;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卓文君;司馬相如
[中圖分類號] J605?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5-0138-03
一、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fā)展歷程
藝術歌曲起源于西方,是室內樂性質的一種聲樂體裁,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盛行于歐洲的一種抒情歌曲的通稱[1]。藝術歌曲的特點是歌詞多采用著名詩歌,注重詩歌與音樂的結合;旋律具有表現力,注重抒發(fā)人物的內心情感表現;通常采用鋼琴作為伴奏樂器且鋼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這類體裁以舒伯特創(chuàng)作的作品而確立,西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代表人物有舒伯特、貝多芬、柏遼茲、羅西尼等,這種體裁極具藝術性,對演唱者的演唱水平要求較高。藝術歌曲的受眾面較廣,無論是從事音樂專業(yè)的還是音樂愛好者都有能力欣賞。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和西方藝術歌曲在形式上幾乎相同,都是以詩歌作為歌詞融合到音樂中的藝術形式,以此來表達和傳遞情感[2]。中國古代詩歌的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对娊洝贩譃椤帮L、雅,頌”三部分。其中“風”代表各地的民歌,“雅”收錄宮廷樂歌,“頌”則是古代祭祀之歌。古典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發(fā)展的重要篇章,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不同時期的古詩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具有豐富的感情與想象。其本身就是可以吟誦的,朗朗上口,具有獨特的韻律。將其加入歌曲創(chuàng)作,大幅提升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美感,增加了歌曲傳播的范圍,廣受歡迎。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fā)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初以青主、黃自為代表創(chuàng)作的藝術歌曲。這一階段作曲家主要沿用了歐洲浪漫主義樂派的創(chuàng)作手法,融合了中國古詩詞的內涵,豐富了歌曲的形象。代表作品有青主創(chuàng)作的《大江東去》,可謂是開辟了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先河。20世紀40年代是我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以著名作曲家譚小麟為代表。譚小麟曾赴美留學,跟隨亨德米特學習十二音序列作曲創(chuàng)作技法?;貒?,譚小麟將這種西方的創(chuàng)作技法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創(chuàng)作了《正氣歌》《自君之出矣》等作品,這些作品在現代作曲技法的基礎上,充分體現了民族風格。羅氏五聲十二音序列創(chuàng)作技法的出現被看作是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為羅忠镕先生。他創(chuàng)作的藝術歌曲有三十余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涉江采芙蓉》,這首詩歌出自東漢時期的《古詩十九首》,傳唱至今。羅忠镕先生的作品為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運用羅氏五聲十二音序列創(chuàng)作技法打下基礎,為后來的歌曲創(chuàng)作留下了深刻的啟發(fā)。
二、《白頭吟》詞曲創(chuàng)作背景
(一)《白頭吟》詩歌介紹
《白頭吟》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屬《相和歌辭》,由漢代才女卓文君所作,晉人葛洪在《西京雜記》中記載:“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詞作者卓文君,卓王孫之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今四川省邛崍市人。據記載在一次宴會上,司馬相如彈奏了一曲《鳳求凰》,卓文君被司馬相如的氣宇不凡深深吸引,兩人互生情愫,當夜私奔到成都。當時司馬相如還是一介書生,求官之路十分不順,家境貧寒,家徒四壁。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去了臨邛老家,向同家族親戚們借了些錢,開了一家賣酒的店鋪,卓文君親自當街賣酒,這就是歷史上“當壚賣酒”的典故。一段時間后司馬相如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便想納茂陵一女子為妾。卓文君的性格堅韌果斷,在當初的封建社會,她不像別的女子那般委曲求全,而是有非常強烈的女性獨立意識。她寫下《白頭吟》這首詩要與司馬相如訣別,司馬相如看到此詩后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兩人重歸于好,成為一段愛情佳話。
詩中前兩句“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是作者理想中愛情的模樣,愛情應像山上的白雪那樣純凈,像月亮一般皎潔?!奥劸袃梢?,故來相決絕”兩句是這首詩的轉折,大致意思是:聽聞你有二心,所以來與你訣別,作者表明了分手的決心?!敖袢斩肪茣?,明旦溝水頭”,“斗”,乘酒的器具,今日置酒與你做最后的聚會,明日溝邊分手?!磅篚抻鶞仙?,溝水東西流”這兩句是作者對過去愛情生活的告別,一去不返?!捌嗥鄰推嗥?,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四句作者描述當初“我”毅然離家隨君遠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曾以為嫁了一個一心一意的郎君,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這四句有作者對過往愛情生活的自嘲,同時又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回心轉意?!爸窀秃窝U裊,魚尾何簁簁”,作者用竹竿和魚尾來比喻情投意合的感情,最后一句“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男子應當以情意為重,愛情不是用錢財珍寶和權勢來支撐的,這里也說明司馬相如的二心是因有了權勢而生。
(二)《白頭吟》作曲家簡介
李硯,湖北人,高中時期開始學習音樂,考入武漢音樂學院民族聲樂演唱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北京進修作曲理論,創(chuàng)作型歌手,青年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及改編的藝術歌曲《燕子》《鳳求凰》《鏡中吟》編入教材,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蝶戀花》《白頭吟》等。
三、《白頭吟》演唱分析
(一)《白頭吟》作品分析
《白頭吟》在創(chuàng)作上模仿西方傳統(tǒng)的作曲技法,結合C羽七聲雅樂調式進行描寫,形象的傳遞了中國古詩詞的意境[3]。曲式結構為單三部曲式,整體結構包括前奏、A樂段、連接、B樂段、C樂段、間奏、B1、C1和尾聲。A樂段包括5個小節(jié),由樂句a和樂句b構成。第10小節(jié)是A樂段與B樂段的連接,B樂段也包括5個小節(jié),由樂句c和樂句d構成。第16—24小節(jié)為C樂段。C樂段為全曲的高潮,旋律回轉曲折,推動了卓文君激憤的情緒。后面通過B、C樂段的多次重復,刻畫主人公內心情緒的波動,達到了強調主題的效果。這首藝術歌曲在詞曲結合上,采用一字一音的記譜法進行創(chuàng)作,符合中國五言詩的結構特征,使整首作品更具敘事性。鋼琴伴奏多采用分解和弦以及柱式和弦,符合卓文君冷靜、沉穩(wěn)的人物性格,對歌詞內容以及人物形象進行烘托,使演唱者更容易被歌詞內容感染,代入角色,調動情緒,傳遞給聽眾更豐富的感情。這首作品的歌詞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前四句: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第二部分: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第一部分主要描寫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愛情已經變質的事實,表明卓文君決定分手的決心。第二部分講述了卓文君自己愛情的曲折,同時用決絕的態(tài)度責備司馬相如對愛情的不忠。
(二)《白頭吟》演唱分析
1.吐字行腔
在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不僅要注重表達歌詞傳遞的情感,還要講究古詩詞語言發(fā)音與歌唱語言發(fā)音相結合,這就要求演唱者要聲情并茂,字正腔圓地來演繹作品。在演唱古詩詞藝術作品前,演唱者應先吟誦歌詞,對歌詞的押韻與聲調有正確的理解,在后續(xù)的演唱中才能發(fā)揮詩詞的意境與內涵。
吐字行腔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歌詞含糊不清,問題出在字頭上。解決辦法是要把咬字分為聲母和韻母兩個部分,例如《白頭吟》的演唱中,第一個字是“皚”,在演唱過程中應注意要輕咬,由“a”到“i”過渡,“a”可以適當拉長,保持上口蓋位置不變?!梆ā弊峙c“皚”字類似,開口都要輕咬,從“j-i-ao”過渡加重,“i”適當拉長,這樣發(fā)聲更加清晰貼切。咬字過程中還要注意保持嘴型不變,否則就算咬出字頭,元音也會變形。如“山”字,咬清字頭“sh”后要歸韻到“an”,這時口型要保持住,否則很容易聽為“shai”。第一句中的“雪”字和末尾的“月”字,這兩個字都是詩中愛情的象征,韻母都是“ue”,應該適當加重咬字,“月”字拖長,否則歌詞容易模糊不清。第二句歌詞的處理與第一句大致相同,“兩意”二字要加重,這里“兩意”指代丈夫有二心,要唱出主人公的悲痛,“絕”字與“雪”字“月”字相同。第三句中“今日”與“明旦”咬字是要加重嘴唇的力量,“斗酒會”與“溝水頭”要略微停頓,這樣處理具有一種吟唱的感覺,更能體現出主人公冷靜理智,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第四句中“躞蹀”二字,演唱時應注意韻母,快速歸韻“ie”,避免唱成“xi”“di”?!傲鳌弊钟兴呐牡臅r值,需要咬重音以及做顫音的處理。“凄凄”二字出現兩次,演唱時要有停頓感,前后應唱出不一樣的情感,體現情緒的遞進。“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要唱出卓文君對丈夫變心的控訴以及回心轉意的期盼。
2.氣息運用
氣息是歌唱的基礎、動力,也是每個聲樂學習者都會面對的問題,氣息問題是歌唱的關鍵性問題。一首歌曲的完美演繹,離不開演唱者通過氣息的控制和調節(jié)轉換來表現出歌曲的內涵和情感。不管是外國的歌劇詠嘆調,還是中國的古詩詞藝術歌曲,歌曲中音樂線條的強弱、節(jié)奏快慢變化、音色這些都需要足夠的氣息來支撐。古詩詞藝術歌曲《白頭吟》中,第一部分歌詞大意講的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愛情已經變質的事實,卓文君表明分手的決心[4]?!鞍}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边@里演唱者的氣息應平穩(wěn),控制好音量,音色輕柔,語氣堅決且飽滿,展現卓文君冷靜理智的人物性格?!敖袢斩肪茣?,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边@兩句在演唱時,氣息逐漸增強,情緒遞進,把握好作者堅定的心境,為后面歌曲的高潮部分作鋪墊。
第二部分的四句,作者的情緒變化明顯,與丈夫決別的心越來越強烈,演唱時需要用更多的氣息來控制,“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這句中“凄凄”二字出現兩次,第一次可以略微輕些,形成前弱后強的對比,歌詞中要有停頓感,在演唱時應盡力做到聲斷氣不斷。“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句我在演唱時,沒有換氣,氣息要沉下去,歌詞里作者的內心情感要一直延續(xù),則需要更多的氣息來支撐?!爸窀秃窝U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這兩句是歌詞內容的高潮,氣息應從強到弱,慢慢收尾,給觀眾一種聲音慢慢消失、逐漸悠遠的聽感。
3.情感把握
歌唱這門藝術是通過歌聲來表達情感的,以聲代情傳遞給觀眾,情感可以說是一首作品的靈魂所在。如果把歌唱技巧稱作情感表達的手段,那么抒發(fā)情感才是演繹一首作品的最終目的。充滿感情的演唱才能打動觀眾,所以在拿到一首作品時,分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必不可少的,了解歌曲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體會作者的心境,把握情感,才能更好地演繹作品[5]。
《白頭吟》這首作品整體的音域偏低,歌詞旋律和鋼琴伴奏都襯托出卓文君哀怨、低沉的情緒。第一句和第二句,展現了卓文君心寒與絕情的情緒,演唱時應更加堅定、深沉,演唱者的眼神和肢體動作都要傳遞出作者的失落與哀婉?!敖袢斩肪茣鞯纤^。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這兩句是作者在與丈夫作最后的分別,今日就當作我們最后的相聚,明日起溝邊分手各自東奔西走。曾經美好的感情猶如溝水東流一般,流逝后一去不返。歌唱者在演唱這兩句時,情緒應層層遞進,表達出作者對丈夫變心的怨恨與痛心?!捌嗥鄰推嗥?,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這一部分作者心情復雜,本以為自己嫁了一個稱心如意的夫君,可以白頭到老永不分離,可沒承想丈夫有了二心,失去了真心的愛情是用多少金銀財寶都換不回的。這里作者不只是在責備丈夫,更是表明了自己還像當初那樣愛著他,希望丈夫能夠回心轉意。在演唱時要表現出既痛恨司馬相如的變心,又對這段感情心生不舍的復雜情感。演唱者可自行設計肢體動作、眼神來烘托作者的情緒,向觀眾傳遞卓文君決絕而又痛心不舍的情感,引發(fā)共鳴。
結? ?語
自古以來,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這種藝術形式展現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古詩詞文化和豐富內涵的音樂文化,包括了豐富的題材和特點,有的歌唱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描繪詩意高遠,有的歌頌歷史,有的刻畫人物愛情生活,等等。本文所寫《白頭吟》是愛情題材中經典代表作之一,歌曲中既表達了古人的情感,又蘊含現代演唱者的思想感悟,跨越古今,極具傳承性,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開拓了前景,為我國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古至今,愛情一直是人類生活中最寶貴的情感,這種感情有苦有甜。本文研究的作品《白頭吟》中表達了詩人卓文君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以及堅定的立場,我們在演唱時要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作者人物介紹、歌曲曲式、歌詞咬字行腔、演唱技巧、情感把握等多方面入手,要把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與古詩詞充分聯系起來,進行專業(yè)的深入研究,從而提高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唱水平,最終呈現出一部更完美、純正的作品。在撰寫本論文的過程中,不光是對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藝術修養(yǎng)也得到了提高,也為以后的聲樂學習積累經驗。最后,希望本論文能為之后研究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學習者們起到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 嚴騰.古詩詞藝術歌曲《白頭吟》研究[J].名作欣賞,2023(23):123-125.
[2] 孫麗.當代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唱研究[J].藝術大觀,2021(26):23-24.
[3] 張媛媛.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白頭吟》的演唱技巧研究[J].戲劇之家,2023(17):61-63.
[4] 郭勁風.古詩詞藝術歌曲《鳳求凰》《白頭吟》的藝術特征與演唱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22.
[5] 黃璐.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唱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20.
(責任編輯:韓瑩瑩)
[收稿日期] 2023-12-26
[作者簡介] 耿子祎(2000—? ),女,山東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青島 266590)
[通訊作者] 郭民建(1972—? ),男,山東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島? 26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