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微漾
貓在睡,一個多夢的午后
氣溫驟升三到五攝氏度
空氣中漂浮的毛發(fā)
構(gòu)成初夏的一種
有些東西肉眼不可見
卻用虛無教育你
到院子中去,去收集
一枚樹葉鉆入石縫的聲音
想起半年前,我初訪此地
樹下墊著薄薄的雪
大殿是古老的木作
歷史在木頭里定居
我看見了這只貓,睡在檐柱下
時間溫柔地消化著它
和它所擁有的一切。貓在睡
帶著它的意義。這意義令我著迷
(選自《江南詩》2024年第二期“江南風”欄目)
張典解讀:
如果存在的表面是喧嘩與騷動,那么揭開這層表面,我們就能體會到一種本質(zhì)的靜。它可能是形而上的靜,但對于一個內(nèi)心澄澈的人來說,這種靜是實實在在的。此詩中,作者在一只貓身上感受到了這種靜。尤其在寺院那樣一個以修身為旨的所在,一只睡眠中的貓可謂是靜中之靜。睡眠寵幸著這只貓,而時間也寵幸著它,后者的寵幸方式是“消化它和它所擁有的一切”,使它成為歷史,而歷史不會徹底消失,“歷史在木頭里定居”。在作者看來,睡眠帶來的虛無感并不消極,反而會主動教育你去“收集一枚樹葉鉆入石縫的聲音”,這種聲音是強化了的“靜”。因此,一只寺院里的睡貓攜帶的意義,就是這種能過濾塵世、凈化自我、探索存在之真諦的“靜”,這當然“令我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