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瀚
讀心術不僅是科幻,還是所有幻想題材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熱門概念。魔法、神力、超能力、外星人、科學實驗……作者使用種種手段,都只為了一個目的——描繪一個能得知他人心中所念所想的世界。而這種想象背后,隱藏著一個人類哲學的終極問題——他心問題。
他人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我能相信別人說的話嗎?如何證明其他人和我一樣擁有真實的心靈?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還是由我這個孤獨的心靈想象出來的?
有關最后這個問題的討論,有一個知名的版本:缸中之腦。這是美國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書中闡述的假想。假設通過某種邪惡手段,將一個人的大腦置于裝有營養(yǎng)液的缸中,對其發(fā)射足夠逼真的神經(jīng)信號,使它不斷產(chǎn)生正常的感官體驗,那么它還能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大腦嗎?如果不能,那“我”會不會就是一個分不清現(xiàn)實與虛幻的缸中之腦呢?
過去,他心問題的思考通常只為滿足哲學需要,大眾對讀心術的種種幻想,也更偏向自娛自樂。但今天,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已經(jīng)在探索意識的前沿,不論是腦機接口,還是意識上傳,都讓讀心成為可能。
如果人腦能與計算機相連,我們是否能通過數(shù)字技術直接對話?如果人類的意識可以上傳、下載,我們是否能通過他人的視角認識世界,心靈交融?或許,我們會成為第一代真正面對和處理他心問題的人類,而科幻作品中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正不斷幫助我們思考這一未來。
說回本期刊載的兩部作品。圍繞他心問題,向來“天使”與“魔鬼”并存,我們一方面樂于接收他人的善念,另一方面又懼怕得知他人的惡念,而這正是單純的雨天即將面臨的矛盾。同樣,在劉儀湉小作者筆下,讀心術也是讓虎珂發(fā)現(xiàn)他人齷齪之心、世界丑惡之處的關鍵。
對比兩篇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大人在創(chuàng)作時會盡量使用“孩子氣”的表達方式,用兒童的視角和思維來看待、理解問題;而孩子則似乎更希望自己筆下的主角像一個成熟的大人一樣解決問題。這種向彼此靠攏的默契,何嘗不是一個對他心問題的精彩回應呢?
人們借助文學傳遞心聲,我們閱讀別人筆下的故事時,是否正在施展“讀心術”呢?愿每位讀者都能通過文學閱讀心靈,通過科幻思考未來。
你還想了解哪些青少年科幻寫作的技巧?歡迎給知力君留言。
(責任編輯 /? 牛一名? ?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