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蓉,趙長偉
(青島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東 青島 266000)
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世界形勢、與日俱進的科技創(chuàng)新以及新時代的主要矛盾,“學習”成為人們解決這些矛盾與困難的共識。善于學習,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風尚,更是幫助我們黨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關鍵法寶。中國共產黨人是在不斷學習中推進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也是在不斷學習中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了百年奮斗成就,總結了百年奮斗經驗。這些成就與經驗證明了我們黨歷來就是一個善于學習、樂于學習的政黨。在黨的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1]的偉大建黨精神。這一精神的提出,既凝練了曾經中國共產黨人昂揚的精神風范,也是對現(xiàn)在和未來共產黨人素質的要求。在新時代組織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學習這一精神之源蘊含著的深厚意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對于營造良好的全民全黨學習環(huán)境、建設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具有重要的引領價值。
中國共產黨重視學習、善于探索的優(yōu)良風尚貫穿于其發(fā)展壯大的百年歷程,也深深地融入了共產黨人的血液和靈魂。從建黨初期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與選擇,到毛澤東同志強調的“思想建黨”,從新中國成立時“學會建設新中國”的提出,到改革開放后“學習機制”的確立,從新世紀“學習型”之風的興起,到新時代“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倡導,無不展現(xiàn)著黨對“學會學習、重視學習”的追求,可以說建設先進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的目標與追求。
鴉片戰(zhàn)爭以來,近代中國受盡屈辱,如大海中的一葉輕舟受盡捶打。大批先進的青年學生、群眾試圖尋找一種救國的理論并付諸實踐。直至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家思想家在眾多主義中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可行性,他們通過創(chuàng)辦“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等方式,以學習者的身姿大力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1921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得以成立,建黨后對于早期共產黨員理論基礎弱、思想素質較低的情況,全黨要求各個地區(qū)開辦工人夜校、工人學習會,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主要任務,并且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初期,就強調要與中國革命相結合??梢?早期共產黨人對理論思想的學習十分重視,中國共產黨也是通過學習建立起來的政黨。
在革命初期,毛澤東同志為了糾正黨內出現(xiàn)的錯誤思想,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思想建黨”,明確指出:“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里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臟東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無產階級思想,什么是共產主義,什么是黨。”[2]為此他鼓勵黨員干部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文化知識和其他領域的知識,在全黨健全學習制度,進行學習運動,并且還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繼而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為了加強黨員群眾的理論知識,黨還組織創(chuàng)辦了三十余所學校來培養(yǎng)教育各級干部、黨員、群眾,為全黨的學習工作創(chuàng)建了條件。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總結了我們黨在思想理論方面應堅持的原則和應總結的經驗與教訓,清算了歷史上黨內存在的幾次左傾、右傾錯誤和非無產階級思想,修正了黨的文風、學風和黨風,提升了黨員群眾的馬列理論修養(yǎng),幫助全黨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通過學習與總結來建設黨的偉大嘗試,為全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加強思想建設增添了新的內容,也為后續(xù)黨成為執(zhí)政大黨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準備。
新中國成立后,如何恢復國民經濟,鞏固好政權,成為那一代領導人首先思考的問題。在這一情況下,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學會建設新中國”,并且號召全黨要用極大的努力向所有在經濟發(fā)展、城市管理和建設熟悉的內行們學習,一步一步地學會建設各項事業(yè)。這一號召使新中國掀起了一片學習新知識、新業(yè)務、新工作的浪潮。除了加強在經濟生產方面的學習,黨中央仍然重視理論思想的學習。鼓勵全黨加強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歷史學、法學、軍事學等其他學科領域的學習與教育。為此,黨中央領導專業(yè)人員編撰了《毛澤東選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著作供全黨學習?!坝袝局R的人向實際方面發(fā)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書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有工作經驗的人,要向理論方面學習,要認真讀書,然后才可以使經驗帶上條理性、綜合性,上升為理論?!盵3]黨中央重視理論學習的特點為全黨系統(tǒng)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奠定了基礎。在“文革”十年的過程中,雖然黨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出現(xiàn)部分失誤,但是鼓勵學習、崇尚學習的風尚仍然存在,黨中央領導人民改正這些失誤的方法之一就是讀書和學習。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我們黨通過學習取得了巨大的收獲,但是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面對這些收獲與教訓,我們黨善于總結學習,為后續(xù)黨追求建設學習型政黨以及推進自我革命提供了經驗。
“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很快?,F(xiàn)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4]鄧小平同志站在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高度,轉變了黨和國家發(fā)展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政治決策。通過改革開放,黨中央認識到我們與世界上先進國家不僅在經濟政治上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在科研人員等人才上也存在巨大的欠缺。面對這些現(xiàn)實狀況,鄧小平同志呼吁全國人民:“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不僅要提高全黨馬列政治水平,而且還要學習科學知識。為此,黨中央逐步建成了干部考察學習機制,使學習成為共產黨人的常態(tài)。 江澤民同志在面對世界社會主義出現(xiàn)大風波,我國經濟正處于重大轉型的關鍵時刻,呼吁全黨同志“學習、學習、再學習”。他強調“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學習。只有加強學習,方能做到日新日日新,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5]。學習問題一定是處于第一位的,勉勵全黨同志通過學習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黨對于學習建設的重視。2001年,江澤民同志明確要求:“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這是“學習型”這一話語在我國的首次出現(xiàn)。隨后,“學習型”話語體系在全國各個城市和各個組織之間流行,掀起了全國創(chuàng)建“學習型”的熱潮,進而推進了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步伐。
進入二十一世紀,胡錦濤同志在深刻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和新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為了保持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應對新自由主義的國內外形勢,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中,胡錦濤同志首次明確提出我們黨要“建立一個學習型政黨”,這是“學習型政黨”在黨的發(fā)展歷史上的首次出現(xiàn)。后續(xù)胡錦濤同志對“學習型政黨”進行了完整地闡述,更加強調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內涵、要求以及長期化和機制化,并且明確表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黨的建設的首要且迫切的戰(zhàn)略任務。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提出,是我們黨在追求建設學習型政黨之路上的重大突破與推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建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面對當前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世界發(fā)展大形勢,我國的發(fā)展也面臨著新的考驗和危險。為了應對這些考驗和危險,黨就要通過學習來增強治國理政的能力。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盵6]黨中央把學習本領放于新時代黨員干部要提升的八種執(zhí)政本領之首,足以看出我黨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十八大以來,除了強調學習本領的重要性,黨中央還十分重視黨員群眾的理想信念教育、意識形態(tài)教育。而加強這些方面教育的關鍵就在于理論的學習。“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學習習慣”[7],這是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動員和指南。廣大黨員群眾要自覺養(yǎng)成“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學習習慣和精神追求,把書中的原理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實踐,在實踐中彌補知識學習的不足。為了增強黨員群眾的學習本領和理論素養(yǎng),黨內舉辦了多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不僅幫助黨員群眾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新思想新理論,而且還了解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的發(fā)展歷史和規(guī)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進歷程。新時代開展的學習教育活動和蓬勃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理論豐富了黨員群眾和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理論知識儲備,激勵著一位位黨員群眾樂學、善學,同時也將新時代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系統(tǒng)工程引向了深入與成熟。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主題的關鍵組成。在二十大報告的第一部分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號召全黨學習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在新的趕考路上,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揮偉大建黨精神的力量,將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著的豐富內涵和特點轉換為管黨、強黨的力量支撐,使各位黨員同志和基層黨組織將偉大建黨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建設更加成熟。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中的靈魂與根基,真理和理想就像船艦中的舵手,指引著航行的正確前進方向。理想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支柱和靈魂。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正是先烈們樹立了堅毅的民族復興、人民解放的理想信念,才取得了抗戰(zhàn)的勝利,為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中國帶來了巨大變化。學習“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信仰精神,就要學習真理,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牢固黨員群眾的理想與信念?!爸袊伯a黨的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盵8]一個先進的國家和民族始終離不開一個科學的指導思想,因而建設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就要牢牢抓住理論學習這條主線。讀經典悟原理有助于黨員群眾樹立科學的、發(fā)展的、人民的、實踐的、開放的思維邏輯,所以,我們要鼓勵黨員群眾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自覺閱讀馬列的經典文獻,感悟“馬克思主義行”的力量。“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盵9]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建設不僅要抓住理論學習,還要堅持正確的學習方向,始終站在真理的一邊。系統(tǒng)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要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這一科學思想把好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航向。同時,各級黨員群眾和基層黨組織也要把學習真理與科學理論的行動轉換為實踐活動,“堅持以黨內教育引導和帶動全社會的學習,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10],為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建設增添理論和實踐力量。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在成立之初就明確和踐行的初心與使命。“謀幸?!钡某跣囊回灦卮僦伯a黨人勤學敏思、勇?lián)熑?“謀復興”的使命是融匯黨的百年發(fā)展歷程中的深刻主題。學習“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責任精神,就要增強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世界眼光,培養(yǎng)一支學習本領、思想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繼而帶動全黨學習風尚。當今,向往和平與穩(wěn)定發(fā)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旋律,但是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范圍內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不穩(wěn)定因素,中國的前途與命運日益與世界的發(fā)展相連。建設新時代學習型政黨,不僅要把眼光放于國內,還要著眼于世界。為此,我們要引導黨員群眾站在世界的高度思考問題、分析國際環(huán)境,學習國內外各領域有益于自身發(fā)展的本領與規(guī)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導下既承擔起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復興使命,又要樹立起促進世界共同進步與發(fā)展的責任意識。建設新時代學習型政黨,還要建設一支本領過硬的黨員干部團隊,完善干部人才選拔任用機制,發(fā)揮好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培養(yǎng)黨員干部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擔當責任精神。當前,一部分黨員群眾缺乏擔當責任精神,遇到棘手的事情繞著走、避著走,奉行圓滑主義、好人主義。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黨就必須培養(yǎng)黨員群眾的擔當責任精神,通過增強黨員群眾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其敢于迎難而上、直面苦難的勇氣,把敢于擔當責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下去,努力形成有利于學習和擔當責任的政策體制、隊伍風氣和用人導向,以此激勵黨員干部不斷學習,加強知識儲備,提高工作應變能力和膽力,形成一個踏實敢干、勤奮務實的政治小環(huán)境,以此帶動全國范圍內形成一個全民奮進、公平正義的大環(huán)境,從而不斷推進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學習型大國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在環(huán)境極度混亂、經濟極度落后、制度極度腐敗的社會條件下通過斗爭與奮斗成長起來的,也是通過斗爭與奮斗領導人民取得了各項成就,完成了各項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盵11]“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成長路上的鮮明品質和精神風范。學習“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奮斗精神,就要加強培養(yǎng)學習型政黨的革命性和斗爭性,指引黨員群眾學習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12],通過鼓勵黨員群眾學習四史,能使廣大黨員群眾從歷史中知古鑒今,更好地了解過去、認清當下、面向未來。廣大黨員群眾尤其要學習好、傳播好黨的紅色故事,做到常學常新。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故事,在新時代推進學習型政黨的建設,還要鼓勵黨員群眾從中學習革命英雄的事跡,領悟他們革命性與斗爭性的鮮活品質。這對于端正黨員群眾的思想,提高黨員群眾的思想境界和積極作為具有重大作用。除了鼓勵黨員群眾自覺學習紅色文化之外,我們還要推進紅色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應用,創(chuàng)新新時代“學習型”建設的形式和途徑,比如拍攝微黨課、紀錄片、開展主題教育與競賽等使紅色文化更加大眾化,幫助黨員群眾近距離多角度地感受紅色文化的鮮活魅力,把“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奮斗精神融入黨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扎根于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偉大實踐中。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在黨的一大綱領中就明確提出成為黨員的條件之一就是忠誠于黨。而不負人民則貫穿于中國共產黨人偉大實踐的全過程,時時刻刻彰顯著黨堅定的人民立場?!皩h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詮釋了黨在百年奮斗路上的實踐品質。學習“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忠誠精神,就要加強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人民性與黨性修養(yǎng),堅定不移推進黨的清廉建設,繼續(xù)奪取反腐敗斗爭的偉大勝利。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深深地把“對黨忠誠”刻進了骨子里,把忠誠于人民和國家浸潤到了血液里。在中國共產黨百年發(fā)展中的危急關頭和歷史關口,黨員干部都始終心懷人民,為民奉獻。所以我們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培養(yǎng)黨員干部“愛民親民”之心,從人民群眾中學習,始終堅持利為民所謀,事為人民所辦。加強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黨性修養(yǎng),就要培養(yǎng)黨員群眾的忠誠意識和清廉作風。首先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黨章,遵守黨章,增強自身的執(zhí)政本領。忠誠于黨的信仰、黨的組織、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黨章黨紀來約束自身。其次在新時代繼續(xù)推進學習型政黨的建設就要尤其關注學風建設,黨的學風問題事關黨的本質與靈魂,學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能影響黨內的整個作風環(huán)境,優(yōu)良的學風建設可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進而推進黨內反腐敗斗爭。新時代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但是物質生活的豐富使黨員群眾面臨著消極懈怠的思想危機,這種危機不僅侵蝕著黨的學習建設,而且還弱化了黨自我革命的力量。為此,我們還要將黨的學風建設和其他作風建設相結合,規(guī)范學習規(guī)章監(jiān)管制度以保障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深入發(fā)展。
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價值意義,其統(tǒng)一于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激勵黨員群眾和基層黨組織學習偉大建黨精神,既是履行學習型政黨建設的要求,又開辟了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新境界,在育人、強黨、強國三個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價值意義。
偉大建黨精神中蘊藏著豐厚的育人功能?!皥猿终胬怼允乩硐搿敝敢h員群眾堅守正確的理想與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指引黨員群眾勇于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指引黨員群眾敢闖敢試,自覺進行自我革命,“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指引黨員群眾塑造了高尚的家國情懷。鼓勵各級黨員群眾深入學習偉大建黨精神,提升了廣大黨員群眾的思想理論素養(yǎng),為建設一個政治本領過硬的學習型政黨、全民樂學、善學、愿學的學習型社會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信仰教育、責任教育、奮斗教育和忠誠教育,不僅陶冶了廣大黨員群眾“馬克思主義行”的情懷,而且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廣大黨員群眾的學習與執(zhí)政本領,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fā)展奠定了人才基礎,使廣大黨員群眾更好地承擔起推動中國式現(xiàn)代化發(fā)展進步的責任。學習與了解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紅色故事和精神品格對于塑造黨員群眾的家國情懷,培育黨員群眾的黨性修養(yǎng)也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紅色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黨員群眾的愛國意識,增強其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為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建設培育好一批又一批的干部人才。
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下,廣大黨員群眾還進一步明確了個人目標和價值追求,始終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當前,我國青年黨員的比例正逐步增加,但是由于青年人涉世未深,容易受到各式各樣的言論與風潮的影響,所以在青年黨員中開展教育活動,學習偉大的建黨精神是十分必要的。老黨員也同樣需要加強思想的修養(yǎng)與指引。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與日常工作生活中學習的缺失,部分老黨員在思想與行動上出現(xiàn)了“滑坡”現(xiàn)象,腐敗問題不斷滋生。針對這一現(xiàn)象,黨組織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學習宣傳偉大建黨精神,幫助老黨員群眾重溫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之路上的正派作風,筑起“不想腐、不敢腐”的思想意識,從而為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建設筑牢人才隊伍。
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建設既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浪潮,又符合“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內在要求。時代在進步,黨的建設也要與時俱進。使黨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的關鍵就在于學習。“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盵13]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學習偉大建黨精神的品質具有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作用。歷史證明,無論是在民主革命時期清算左傾或者右傾的錯誤,還是在新時代推進反腐敗斗爭,我們黨都是通過自我批評、自我學習取得了勝利。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建設,學習歷史中自我革命的傳統(tǒng)與精神,明晰在各個歷史時期發(fā)生的重要大事,有利于切身領悟共產黨人百年來的艱辛奮斗,有利于在新時代完成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更有利于始終不渝地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繼而在學習與總結中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將我們的政黨建設成為先進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盵14]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建設理應且必須學習偉大建黨精神。學習偉大建黨精神的百年形成歷史及內涵,提高了黨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執(zhí)行能力和動員能力,推動了新時代黨的建設升級,也使黨在不斷學習中更加現(xiàn)代化。學習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任務與使命,通過學習與借鑒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與發(fā)展沿革,使黨跳出了傳統(tǒng)的黨建思路,既吸收總結前輩的經驗與教訓,又創(chuàng)新了多樣的黨建之路。如運用“學習強國”等互聯(lián)網技術完成黨員群眾學習任務,通過“紅色微黨課”互聯(lián)互通,創(chuàng)新了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學習方式。領悟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還為黨的建設提供了思想保證,促使黨更好地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多樣化的精神,如長征精神、焦裕祿精神教會了廣大黨員群眾艱苦奮斗,紅船精神、延安精神幫助廣大黨員群眾堅定理想信念等等,繼而為黨的紀律建設、作風建設奠定了基礎??梢?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建設,不僅在思想上、形式上鞏固與創(chuàng)新了黨的學習問題,而且還為黨的其他方面建設奠定了基礎,為黨應對國家現(xiàn)代化的種種難題提供了方法路子,從而多方面、深層次、寬領域地推進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盵15]而教育、科技、人才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皆離不開學習,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建成也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學習創(chuàng)新??梢?在當前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各領域知識快速更迭的大背景下,學習本領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鼓勵全社會學習偉大建黨精神,繼而引領新時代學習型政黨的建設,不僅為國家發(fā)展繼續(xù)培養(yǎng)與教育了各級黨員群眾,奠基了人才隊伍,而且還使黨員群眾在日常生活養(yǎng)成了愛學、勤學的風尚,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通過學習教育,領略先輩的榜樣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使各級黨員群眾在行動上思想上保持了學習的先進性與創(chuàng)造性,自覺以廉潔苦干的作風要求自己,以黨的好學之風帶動了社會的樂學之風,使全社會形成一股人人愛學、人人樂學的良好風尚。在新時代,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學習型政黨建設走上了更高的階段,彰顯了百年來共產黨員的堅韌意志和學習本領,堅定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依靠學習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志。
從偉大建黨精神中學習的堅定理想信念、勇?lián)鷷r代責任、敢于艱苦奮斗、忠于黨和人民,不僅指導了黨的百年發(fā)展之路,而且在當下國家的發(fā)展全局中也展現(xiàn)了充沛的活力。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1],這些戰(zhàn)略部署是走好中國式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道路、完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步,而這關鍵一步的必經之路便是增強學習創(chuàng)新本領,建成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偉大建黨精神蘊含的深厚內涵和高尚品質,不僅是黨員要學習的內容,更是普通群眾應領悟的要義。抓好學習這個舉措,使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善于學習、善于進步,建成學習型政黨。通過學習型政黨的建設帶動學習大國的建設,通過學習創(chuàng)新以改善教育、科技、人才的缺口,使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生態(tài),進而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建成學習型大國。
中國共產黨依靠學習創(chuàng)造了百年輝煌,也是依靠學習總結了百年奮斗的成就與經驗。在百年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的斗爭與拼搏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皥猿终胬?、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內涵是一批又一批共產黨人的鮮活品質。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要了解中國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發(fā)展過程,感受在這一建設歷程中共產黨人對信仰、責任、奮斗、忠誠的詮釋,體悟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重要性。繼而鼓勵各級黨員群眾學習偉大建黨精神,發(fā)揮其育人、強黨、強國的精神力量,推動新時代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深入與成熟,以黨風帶動民風,繼而為新時代“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建設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