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佩佩
人的一生中,身體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疼痛,有些疼痛是突然發(fā)生的,也有長期存在的隱痛。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疼痛有哪些
疼痛是指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外界損傷或自身在異常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不適感,包括急性疼痛與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多數(shù)在受到外傷或術后出現(xiàn),痛感比較強烈,但隨著身體恢復,疼痛癥狀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慢性疼痛多因身體原有疾病引發(fā),如關節(jié)炎、頸椎病等,患者無論是站立行走或坐臥休息,都會有疼痛感,往往持續(xù)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如果對疼痛進一步劃分,可分成神經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頭痛、內臟疼痛和背痛等。
神經性疼痛
因神經系統(tǒng)異常而產生的疼痛感,常見的有坐骨神經痛。臨床多采用藥物的方法減輕這種疼痛,常用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塞來昔布等。
肌肉骨骼疼痛
因四肢和肌肉骨骼等在遭受強烈撞擊或長時間勞累狀態(tài)下而出現(xiàn)的疼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肌肉拉傷、扭傷等??赏ㄟ^多休息、熱敷等方法緩解,也可選擇藥物治療,如葡萄糖酸鈣片、碳酸鈣D3片、維D鈣咀嚼片等藥物。
頭痛
引發(fā)頭痛的原因有很多,如精神壓力大、高血壓、感冒等。居家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加強休息,適當進行頭部按摩。對于感冒引起的頭痛,可使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緩解。
內臟疼痛
多數(shù)由內臟器官疾病導致的,包括胃痛、子宮痛等。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熱毛巾熱敷的方法緩解。如果是胃痛,可選用法莫替丁或西咪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還可應用碳酸鈣保護胃黏膜;如果是由細菌感染導致的,可應用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等藥物治療。
背痛
常見的原因包括骨質疏松、肌肉勞損、脊椎畸形等?;颊邞訌娦菹ⅲ瑴p少勞動量,疼痛部位可用熱毛巾進行適當熱敷。頸椎病導致的后背疼痛,可應用地塞米松等藥物治療;肩周炎疼痛可應用天麻丸等藥物治療;長期伏案工作導致的背部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等藥物。
痛風疼痛
痛風是常見且較為復雜的關節(jié)炎類型的疼痛,常在夜晚或食用大量尿酸過高的食物后發(fā)生。此類人群應減少肉類、海鮮等食物或酒水、飲料的攝入,日常減少劇烈運動,可適當進行一些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注意飲食健康,發(fā)作時停止鍛煉。治療采用非甾體類消炎藥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怎樣有效應對疼痛
非藥物干預
為有效預防疼痛,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guī)律,保持營養(yǎng)均衡,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適度進行鍛煉,可通過散步、跑步等方式加強肌肉與骨骼的力量,但要預防因劇烈運動而出現(xiàn)的損傷;過度勞累也會使肌肉出現(xiàn)疲勞或損傷,增加疼痛概率,因此要注意勞逸結合;正確的姿勢能夠有效降低肌肉與骨骼的壓力,故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應時刻保持良好的體姿;頭痛、肌肉酸痛等輕微疼痛癥狀,可通過散步、按摩或溫水泡腳等方式緩解;可購買一些舒緩情緒、安眠的香囊放在枕邊,在改善心情和睡眠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多聆聽一些喜歡的音樂,或在發(fā)生疼痛時采用暗示和安慰等方法,通過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可根據(jù)疼痛發(fā)作部位,通過按摩的方式緩解疼痛;買一些中藥包,在每日睡前泡腳,也有助于緩解疼痛;因長時間熬夜而出現(xiàn)的頭痛癥狀,可適當進行局部按摩,既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助眠,同時按摩能夠緩解肌肉勞損所引發(fā)的疼痛感。
藥物干預
若剛有疼痛的感覺,不應擅自私用藥物,防止因錯誤用藥加重疼痛或延誤病情。如感覺疼痛難以忍受時,可采用口服藥物的方式止痛,但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遵從醫(yī)生的指導。比如膏藥外用緩解疼痛時,不能私自增加或減少應用頻率,同時避免在皮膚破損或傷口部位使用;長時間使用同一種藥物鎮(zhèn)痛,可能有一定的依賴性和副作用,使用時要注意劑量和頻率;解熱鎮(zhèn)痛的藥物需要在用餐后再服用,也可以吃飯時服用,但不可在空腹狀態(tài)下服用,以免損傷胃黏膜;老人和兒童,應在監(jiān)護人的看管下服藥;懷孕或正在哺乳期的女性,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藥物;疼痛感較為嚴重者,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在醫(y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服用非甾體類的抗炎藥,常見藥物如布洛芬緩釋膠囊等,從而改善或緩解疼痛。
物理治療
對于慢性疼痛,可以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針灸或推拿加以緩解;若跌打損傷后局部出現(xiàn)腫脹或疼痛,可將毛巾泡在冷(熱)水中取出,擰干后再進行局部的冷(熱)敷,從而促進毛細血管收縮,能有效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對緩解疼痛有很大的幫助;治療期間出現(xiàn)不良反應或感覺不適,應及時向醫(yī)生反饋,醫(yī)生會根據(jù)情況終止治療或調整治療方案。
生活中如何預防疼痛
制動休息
這種方式適合多數(shù)疼痛情況,發(fā)生疼痛時采用制動休息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疼痛部位產生的刺激。
規(guī)律生活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guī)律,避免熬夜或晚睡引起的神經性頭痛;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可防止因肌肉勞損而引發(fā)的肌肉酸痛。此外,要做好防寒和避暑工作,避免冷熱刺激引發(fā)身體疼痛。
心情愉悅
長期處于焦慮、緊張狀態(tài),會引起顱周或頸部肌肉收縮,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因血管痙攣而引發(fā)頭痛。所以,平時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要及時調整好心態(tài)。
避免久坐
久坐會使腰椎和骨盆前屈,加重負擔,導致腰酸腿疼。因此,工作中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坐姿,還要避免長期不變的姿勢,應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一會兒。長期伏案工作者在工作間隙還要做頸肩保健操,活動肩膀、脖子和胳膊等部位。
營養(yǎng)均衡
適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與水果,維持肌肉組織的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飯后避免劇烈活動,不要暴飲暴食。消化功能薄弱者,應少食多餐,忌食油膩或堅硬的食物。
積極運動
積極進行有氧運動,配合適當?shù)臒o氧運動,可加強肌肉與骨骼的力量,預防關節(jié)和肌肉疼痛。但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循序漸進地加大運動量,做到量力而行。運動前不要吃得太飽,一般飯后1 h進行為宜。
結束語
總而言之,疼痛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健康問題。了解疼痛的預防與治療知識,發(fā)生疼痛時可采取正確的措施,對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