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青少年面臨的心理風險比以前更大。
父母那一代所處的家庭、社區(qū)、學校等環(huán)境,陌生人員流動較少,熟人居多,通常是安全的。那個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也不發(fā)達,沒有各種稀奇古怪的信息沖擊神經(jīng)。
如今我們除了會做出父母曾經(jīng)做過的“蠢事”外,還有許多令父母難以理解的舉動,以及面對父母并沒有經(jīng)歷過的青春期風險。
這是因為如今我們身處的是信息爆炸、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我們從外界獲取的信息量超過自身閱歷能承受的范圍。信息繁雜的互聯(lián)網(wǎng)既不斷開拓我們的視野,也不停輸入?yún)⒉畈积R的價值觀。
原來是這樣
不同時代造就不同價值觀,現(xiàn)在青少年的一些行為舉止和所追求的東西,不一定符合父母的價值觀。
兩代人新舊價值觀碰撞之下容易產(chǎn)生沖突,父母出于愛護孩子的心,擔心孩子學壞,害怕孩子遇到危險,可能會過度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
可以試試這樣做
理解才能建立良好的溝通,父母首先要學著去接觸青少年的世界,了解他們喜歡的東西,跟上青少年的步伐。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親子距離,也利于父母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
同時青少年要放下“父母的想法很過時”的偏見。父母的生活經(jīng)驗比孩子豐富得多,雖然有的想法可能不夠“新潮”,比較保守,但“含金量”的確“吊打”社會經(jīng)驗為零的青少年,孩子還需虛心聽取父母的意見。
當我們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后,跟父母的關(guān)系會發(fā)生一些改變。
當我們還是兒童,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我們眼里就是權(quán)威——我們不僅聽父母的話,還學習父母的舉止。
成為青少年后,我們產(chǎn)生了獨立意識并初步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認為可以負責自己的生活,我們開始希望能夠與父母建立朋友關(guān)系。
如果父母不給我們騰出個人空間,不讓我們自行決定交友對象,不讓我們自主選擇衣服、音樂等可展示個人喜好風格的東西,我們可能會疏遠父母,用對立的姿態(tài)來維護自己的獨立性。
相反,如果父母給予信任,接納正在不斷成長的我們,與我們進行平等的對話,一起參加娛樂活動,一起運動等,我們跟父母便能像好朋友一樣相處、成長。
建立并維護良好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其實需要我們和父母共同努力。
原來是這樣
一些父母下意識拒絕接受孩子正在長大的事實,并試圖維持原來“父母說,孩子聽”的關(guān)系狀態(tài),這必然會讓親子矛盾和沖突增多。
要知道,不論如何,孩子一定會長大離開父母,并且每時每刻都在為日后順利獨立生活而努力成長。
可以試試這樣做
父母的懷疑和“監(jiān)視”會讓青少年反感,最常見的回應就是叛逆,父母說一,青少年偏要做二。
請信任孩子,父母適當放手讓青少年擁有自己的空間,幫助他們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能力。
日常交流應以平等的姿態(tài)進行,例如晚餐時平靜對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內(nèi)容選自《青少年心理學漫畫·島》)
出品:漫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