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
歲月的年輪在一個又一個的春節(jié)后畫著印記。每個人的年紀(jì)也都是在一個又一個春節(jié)增長了一歲。春節(jié),是全家人團(tuán)聚的美好日子,無論人在何處,臨近春節(jié),都會不由自主地背起行囊走上回家的路。
過了辭灶,女人就忙起來,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炸年貨,蒸出來再凍起來,戶外就是天然大冰箱,放到大缸里保鮮,還不費(fèi)電。明知道吃不了,老人們還是樂此不疲地做,等孩子們過完年就可以大包小包地帶回城里吃。
戶戶貼春聯(lián),一般都會選在臘月二十八九,天氣好的時候把春聯(lián)貼好,寓意紅紅火火。大年三十的上午,早早地就要把家譜拿出來掛上,擺上新鮮的水果、雞、魚、豬頭、豆腐,或者好看的轉(zhuǎn)燈、蠟燭、元寶,女人們則要忙著包包子,大年三十的中午飯就是肉包子。吃完飯,一個家族的男人們就要去上墳、放鞭,鞭炮聲會圍繞著村莊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女人們就在家準(zhǔn)備大年初一吃的素餃子餡料。初一這天全家吃素,里面有豆腐、油條、菠菜、白菜、粉條,包的時候會放一些小錢幣,等吃的時候,誰吃的帶錢幣的多,就預(yù)示著誰在新的一年里賺的錢多。
年夜飯會比較豐盛,雞鴨魚肉都會有,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吃飯、喝酒,說一些開心的事兒,看著春晚,搶著紅包,閑聊著,特別開心。通常,家里輩分高的男主人會在家譜前點(diǎn)上香,供奉一夜,不能滅,燃盡了就馬上再續(xù)上,需要守一夜。半夜的時候會按照時間放鞭炮、下餃子、迎財神、給先祖磕頭、給長輩們磕頭。長輩們會給晚輩壓歲錢,然后歡歡喜喜吃年初一的素餃子。吃完餃子,看春晚、守歲,天蒙蒙亮就會換上新衣服,開始互相拜年,也是家族式的,有長輩的就要給長輩磕頭。現(xiàn)在,磕頭的程序在拜年環(huán)節(jié)也減少了。但除夕開始,鞭炮聲、禮花聲是一直不斷的,此起彼伏。拜年的時候,都是先把自己家族一輪走下來,然后才是左鄰右舍、同學(xué)朋友,基本上一個村都得轉(zhuǎn)個遍。
我們老家在村口有一棵幾百歲的酸棗樹,旁邊有個小菩薩廟,拜完年,女人們都會三五成群地去村口祈福許愿。
鄉(xiāng)土難離,年復(fù)一年,酸棗樹目送著一批批年輕人走出去,見證著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