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家敏
“破罐子破摔”是一句俗話,用來形容自暴自棄?!捌乒拮印笨雌饋砜赡芎翢o用處,但是撿起來修飾一番,或許就成了有價值的物品,甚至會成為一件藝術(shù)品。兒童的未來有千萬種可能,有些學生看起來像是“破罐子”,但還有重塑的可能。
班上有個女孩叫小然,曾經(jīng)的她心靈手巧、努力上進,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不愛學習了。六年級后,她的問題越發(fā)嚴重:課堂上走神、自習課上交頭接耳、課間打鬧、作業(yè)完成質(zhì)量差……科任老師多番在我耳邊嘀咕:“這個孩子太不讓人省心了,屢教不改,破罐子破摔……”我和小然語重心長地談過幾次,想找出她對學習不上心的原因,可是她拒不配合,表現(xiàn)得滿不在乎。我也和家長交流過,家長愁在心頭,卻束手無策。
觀察日記:“破罐子”欲摔而未摔
不深入了解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我開始不動聲色地觀察,并寫下“小然觀察日記”。
今天課堂聽寫,她慢慢地拿出聽寫本,漫不經(jīng)心地寫著,眉頭皺了三四次,隨后一臉不耐煩。上交聽寫本時,她粗魯?shù)匾凰すP,嘀嘀咕咕:“沒復習,誰會啊……”聽寫成績出來了,她看起來滿臉不在乎,可是她的右手捏成了一個拳頭。當我把得分較高的學生名字報完后(并沒有她的名字),她捏緊的拳頭松開了,渾身的肌肉都放松了。
今天學校舉辦六年級籃球聯(lián)賽,各班有5男5女的參賽名額。同學們推薦參賽女生名單時,她又是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當我提出希望小然參賽時,她大吃一驚,愣了一會兒,隨后又恢復如初:“我可擔不起這樣的重任,比賽輸了跟我可沒關(guān)系。”可是,她嘴角的一絲弧度被我捕捉到了。
……
我堅持觀察了她半個月,一天寫一篇甚至幾篇日記來記錄她的表現(xiàn),有詳有略,重點記錄她的行為并加入我的思考。我把這些“小然觀察日記”細細地分析了一遍,把她的某些表現(xiàn)標紅、畫線并反復推敲,突然腦海中涌現(xiàn)出一句話:事物的表象只是冰山一角,只有深入挖掘才能發(fā)現(xiàn)真相。小然表現(xiàn)出的“破罐子破摔”其實并不是真實的她。每一個人的改變都源于需要,而弄清這種真實的需要才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我相信她依然是那個向上向善的小然。
心靈禮物:“破罐子”蛻變的可能
我思考了跟小然的幾次對話過程,發(fā)現(xiàn)交談的內(nèi)容空泛、說教,根本觸碰不到她的內(nèi)心。這樣的談話不僅起不到效果,還可能激起她的逆反心理。這一次我是有備而來,為了驗證我的想法(她越是表面上表現(xiàn)得不在乎,越是內(nèi)心渴望被重視),我決定和小然再聊一次。
我選了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天是她的生日,放學后我把她留下來。她很抗拒,來到我的辦公室坐下之后,明顯做好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準備。我并沒有像往常那樣長篇大論,而是拿出我的觀察日記,微笑地告訴她這是我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她感到非常詫異,打開日記本一頁一頁地翻下去,每翻兩頁就看我一眼,臉漸漸地紅了。小孩的心事通常都是放在臉上的,我們想了解并不難。
等她看完后,我什么都沒問,只是跟她說起了我的經(jīng)歷:中師畢業(yè)后,我進修英語本科,為了維護自己可憐的自尊心(怕掛科補考會被人看不起),就開始逃課,不寫作業(yè),把自己當作一個不學無術(shù)的壞學生,這樣一來掛科補考就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我有了借口——我沒好好學習。
她聽我說完,眼睛都亮了,仿佛遇到了知音,急切地問我:“真的嗎?老師,你也是這樣的嗎?”我對她點點頭:“是的,千真萬確,老師也干過傻事?!甭犖艺f完,小然的眼圈紅了,委屈地哭了起來。我把日記本送給她,并告訴她,如果想知道后續(xù)該怎么做,明天同一時間來找我。她點點頭離開了。
辭舊迎新:“破罐子”的別樣精彩
第二天放學,等同學們都走了,小然推開了我辦公室的門。我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領著她來到我的辦公桌前。
桌上放了兩個破損程度差不多的陶罐,我拿起其中一個遞給小然:“這個罐子摔壞了,不能用了。你想想辦法,幫我拾掇拾掇,能不能做成一個裝飾品?”小然的動手能力很強,她拿起破罐子,左看看右看看,在破罐子上面涂涂畫畫,不一會兒,幾只憨態(tài)可掬的小狗就畫好了。然后,她讓我等一會兒,回來的時候帶了幾株銅錢草,瞬間讓破罐子變得生機勃勃。
她把這個用破罐子做成的裝飾品擺在我的辦公桌上,非常自豪地說:“老師,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看著這個美麗的作品,我欣慰地笑了。隨即輕輕一揮手,桌上的另一只破陶罐“哐當”一聲摔在地上。她愣住了。我把碎片毫不猶豫地掃進了垃圾桶。同樣是兩個破罐子,一個在我桌上盡情綻放光彩,另一個黯淡無光地躺在垃圾桶。我鄭重地告訴她,罐子破不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怎么對待它。
此刻,并不需要我多說什么,她什么都懂。果然,在這之后,小然一改之前的頹廢狀態(tài),學習成績慢慢趕了上來。
案例反思
班上還有很多如小然一樣的孩子:他們上課不專注,學習不努力,對一切看起來都無所謂……重塑這些所謂的“破罐子”是艱難的,教育者需要用“匠心”去引導。
1. 同頻共振:做有高度的知音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需要我們認真解讀。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微妙情感,讀懂他們的需求。讀懂了學生,才能讓學生對我們產(chǎn)生信任,這樣的教育才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讀懂學生離不開細致入微的觀察。通過持續(xù)寫觀察日記,我才能分析出小然學習不努力的真實原因。她的“破罐子破摔”其實是通過“故意不干正事”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正所謂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當我們敲開兒童內(nèi)心的那扇門,讀懂背后隱藏的真實需求,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2. 智慧解鎖:做有深度的研究人
教育中遇到問題,我們要獨具慧眼,不能根據(jù)事物的表象做出評判,而是通過觀察和研究,探索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孩子行為不當?shù)谋澈蠡蛟S是自暴自棄,也可能是尋求關(guān)注。老師和家長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改變固有的思維和習慣,不能被孩子的表面所迷惑,不能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
案例中的小然就是典型的“自我設障”。什么是“自我設障”?“自我設障”的行為表現(xiàn)有哪些?“破罐子破摔”的原因是什么?“冰山理論”帶給我們什么啟示?等等。我在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新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增長了我的專業(yè)知識。
3. 機智點撥:做有溫度的引路人
點撥絕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而是心有靈犀一點就通的默契。機智點撥意味著,當學生處在迷茫困頓之中,他的心靈正被層層陰影所裹挾,恰巧我們能給予他一種閃電式的引導,使其頓悟,走出困境。機智的教師不怕學生犯錯,因為人生也會因錯誤而美麗,因錯誤而精彩。在一團亂麻中,我們要巧妙地抽取“彩線”,給學生編織出花團錦簇的未來。
“兩個破陶罐”就是我對小然的點撥,沒有過多言語,溫暖而柔情。破罐子破摔,最終垃圾桶是它的歸宿;但破罐子被修飾一番,就成了一件藝術(shù)品。兒童有千萬種可能,就算是“破罐子”也有重塑未來的機會,這就是教育的魅力。(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江浦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