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護理干預對輕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效果。方法: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我院輕中度OSAS患者109例,隨機分成:對照組(n=55)、觀察組(n=54)。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基于保護動機理論進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干預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夜間最低ISO高于對照組,MAI、AHI、ESS 嗜睡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對于輕中度OSAS患者,基于保護動機理論進行護理干預可改善其睡眠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基于保護動機理論;護理干預;輕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o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ZHOU Ya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on mild-to-moderat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Methods:A total of 109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OSA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June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5)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4).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tective motivation, and compare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minimum ISO at nigh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MAI, AHI and ESS sleepines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life qua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OSAS,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can improve their sleep qu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Based on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Nursing intervention; Mild to moderat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屬于呼吸內(nèi)科疾病,發(fā)生率較高[1]。在臨床上,患者主要以暫時性的呼吸道狹窄、呼吸暫停、眠碎片化為主要特點。OSAS對患者健康的影響較為嚴重,可嚴重損傷多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內(nèi)分泌、神經(jīng)、心血管等[2]?;颊叩呐R床癥狀以晚上低氧血癥,白天嗜睡和重復的睡眠中止為主[3]。現(xiàn)在對于該疾病,在臨床上還沒有特別的藥物,主要還是以手術(shù)療法為主。保護動機理論從激勵因子的視角考察了個人在面對危險時,能否作出相應的自我防護決策,利于自我保護行動的開展。對此,本文將基于此理論進行護理干預,并分析其對中輕度OSAS的作用?,F(xiàn)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我院輕中度OSAS患者109例,隨機分成:對照組、觀察組。組間資料對比,P>0.05,見表1。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經(jīng)診斷為OSAS,為輕中度;(2)患者不存在口腔矯正治療經(jīng)歷;(3)患者與家屬知情簽字。
排除標準:(1)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顱面畸形者;(2)合并惡性疾病患者;(3)合并有精神疾病、智力損傷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為患者進行指導,出院前提醒有關(guān)事項,并叮囑患者注意以健康方式生活,同時,還需對患者展開1次/月的電話追蹤,對其出院后的身體狀況進行詳細了解。
1.3.2 觀察組 觀察組基于保護動機理論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創(chuàng)設小組:經(jīng)本院科室主任、主治醫(yī)生、科室護理人員組成小組,并安排好相關(guān)的護理任務,統(tǒng)一學習保護動機理論,收集資料,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與護理要點。(2)明確計劃:將提升患者認知,養(yǎng)成健康行為方式作為主要的目標,并對其展開針對性的護理安排。(3)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護理措施:①群體教育:以集體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將疾病的發(fā)生原因、管理方式進行細化講解。定期開展知識課堂教育,鼓勵護患、患患之間互相交流,強化自我認知。期間還需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飲食與運動計劃,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科學管理。如果患者的文化程度較低,則應以通俗的語言,反問式的方法來與其溝通交流。②群組訓練:將相關(guān)的知識制作為手冊或視頻,全部均應發(fā)送至患者手中,重點進行肌肉重塑、居家訓練、口咽訓練等的講解,并分組讓患者互相討論。在學習結(jié)束后,還需要求其分組演習。③電話隨訪:在教育學習后,以1次/周、1次/2周的頻率來對患者進行隨訪,并及時糾正其不良行為??茖W的行為則即可予以肯定和表揚,使患者有自我管理的信心。
1.4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的睡眠質(zhì)量,記錄最低血氧飽和度(LSO)、微叫醒指數(shù) (MAI) 、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ESS嗜睡評分。(2)利用SF-36量表評價兩組的生活質(zhì)量,分數(shù)與質(zhì)量水平呈正相關(guān)。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睡眠質(zhì)量
觀察組夜間最低ISO高于對照組,MAI、AHI、ESS 嗜睡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的生活質(zhì)量
觀察組的生活質(zhì)量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OSAS是最多見的呼吸功能障礙綜合征,許多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損傷的重要風險因子。該疾病常見有中樞性與阻塞性,在疾病的發(fā)展之下,患者還會出現(xiàn)高碳酸血癥,會引起兒茶酚胺、內(nèi)皮素及腎素、低氧血癥等系統(tǒng)的長期失衡,造成多個臟器系統(tǒng)的損傷,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將大大升高,嚴重影響了其生存質(zhì)量[4]。雖然手術(shù)能夠治療該疾病,但也會面臨著一些風險,特別是對于輕中度的患者,其往往沒有手術(shù)的必要。因此,對于輕中度OSAS患者而言,其主要的治療手段依舊以非藥物為主,盡量以科學的生活方式來指導患者,實現(xiàn)預后效果的改善[5]。簡言之,在輕中度OSAS患者中應給予足夠的護理干預來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
保護動機理論基于健康觀念模型,從應對、威脅等方面對患者的行為進行了分析,并對其過程進行了解釋,對于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有著重要作用。對于輕中度OSAS患者,此干預方式則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于提升患者認知,強化自我管理,提升睡眠質(zhì)量等均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次研究,觀察組的輕中度OSAS患者就基于保護動機理論展開的護理,相比常規(guī)護理患者,此護理干預下,患者的各方面睡眠情況(夜間最低ISO更低,MAI、AHI、ESS 嗜睡評分更高)均更好,且生活質(zhì)量評分也大大增加,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護理成效。
綜上,在輕中度OSAS患者中,基于保護動機理論進行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康復有著促進效果,不僅能改善睡眠質(zhì)量,也能提升生活質(zhì)量,值得肯定。
參考文獻
[1] 張曙光,李靜.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護理干預對輕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4):743-747.
[2] 王娟.護理干預輔助多導睡眠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小兒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1,25(15):2086-2088.
[3] 張麗娜,井松梅,徐艷麗,等.行為干預隨訪對輕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病人的效果觀察[J].循證護理,2023,9(3):556-559.
[4] 黃曉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全身麻醉術(shù)后復蘇時間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2,9(8):1559-1561.
[5] 李丹丹,周梅,楊小雨.正念減壓結(jié)合個體化護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中英文),2022,8(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