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屋有窗,不僅為了通風,還為了便于一望。
“窗含西嶺千秋雪”——室有此窗,不能不說每日都在享著眼福。
“羅漢松遮花里路,美人蕉錯雨中欞”——這樣的時光,憑窗之人,如畫中人也。不是神仙,亦近乎神仙了。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薄绱诉@般憑窗閑坐,是多么愜意的時光呢!
窗是人性的一種高級需要。
人心情好時,會情不自禁地站在窗前望向外邊。心情不好時,也會這樣。
人冥想時喜歡望向窗外,憂思時也喜歡望向窗外。連無所事事、心靜如水時,也都喜歡傻呆呆地坐在窗前,望向窗外。
何以?窗外有“外邊”。
對于人來說,世界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內(nèi)心的一部分和外界的一部分。
人對外界的感知越豐富,人的內(nèi)心世界也便越豁達。
沒有了“外邊”,生命的價值也就降低了。
(節(jié)選自《梁曉聲文集·散文》,青島出版社2018年3月版;題目為編者所加,有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