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一
滾滾長江入海口最東端,有一塊橫臥在那里的沙洲,名曰橫沙島。這里是長江沿線第一縷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小島四面環(huán)水,是目前上海唯一的一個不通公路、橋梁和隧道,出入全靠渡船的“生態(tài)島”。這個不起眼的小島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被建成了舉世矚目的錦繡島:斬獲了“全國文明村鎮(zhèn)”、“國家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中國美麗鄉(xiāng)村”、“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zhèn)”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這些榮譽的取得,離不開島上一批學雷鋒志愿者的默默奉獻,有一首詩是這樣寫他們的:春天來了/大家都來賞花/也來贊美葉子/可是有誰記起/根,正在地下忙碌著……每一朵鮮花都離不開在地下默默耕耘著的根。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幾十年如一日,在這個大花園中默默耕耘著的一枝“根”——他就是退休民警楊菊生。
2008年,在上海市寶山公安分局后勤保障處工作的楊菊生因病提前退休了,他主動要求到他曾工作了半輩子的橫沙島安了家。他以“養(yǎng)病”為由,全身心投入了島上的各種公益活動,久而久之 ,他成了島上人見人夸的“活雷鋒”。這里只說他自覺參與島上文明實踐活動的幾個故事。
(一)
燈火通明的橫沙鄉(xiāng)社區(qū)活動中心里,昂揚的前奏曲接連播放了幾遍以后,手捧旱煙袋的四個老漢,踏著輕松愉快的曲子,齊刷刷地登上了舞臺。一色的白衣紅褲,小胡子、銅盆帽……給人一種喜洋洋、暖洋洋的感覺。四個老漢在舞臺中央邊轉(zhuǎn)著圈子,邊搖頭晃腦地輪番歌唱:“四個老漢走上臺,看看我們來表演。唱唱祖國的山和水(呀),夸夸廿大(即二十大)新精神,新精神呀那個新精神,哎海那個哎?!煌跣臑槿嗣?,萬眾一心奔小康呀,奮進新征程……”這是前年十月,二十大召開不久,橫沙鄉(xiāng)舉行的一次文藝匯演中的一個題為《四個老漢夸廿大》的說唱節(jié)目。走在第二個的“老漢”便是楊菊生,歌詞就是出于他之手。
建于2018年的“鄉(xiāng)文藝舞動隊”是楊菊生施展文藝才干的用武之地,目前,這個團隊擁有25名演職人員,其中黨員7名,楊菊生就是其中之一。舞動隊隊長陳秀英告訴筆者:“楊老師是我們隊里的政治指導員,多才多藝,為人熱心,工作非常主動。他已年過七旬,身體不好,但20多場戲他一場不脫?!闭f起楊菊生在各類節(jié)目中所擔當?shù)慕巧愱犻L是如數(shù)家珍。
舞動隊的戲深得島民們的喜愛,說舞動隊的節(jié)目接地氣,表達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舞動隊的戲在改善社會風氣上常常能起到潛移默化作用。在鞭撻社會上不顧親情、金錢至上、自私自利行為的情景劇《三個丫頭一個爺》中,楊菊生扮演戲中的“爺”,他把人物演得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讓觀眾如臨其境入了戲。一位中年女觀眾事后說,看著戲中那個自私透頂?shù)摹岸畠骸钡某髳鹤炷槪也铧c上臺去扇她的耳光……一位曾終日沉湎于麻將撲克,陷于輸錢贏錢的惡性循環(huán)中難以自拔的中年婦女在觀看了情景劇《回歸》(楊菊生扮演戲中的“老娘舅”)后興高采烈:“今朝合算得來,免費看好戲,打牌卻要輸銅鈿……”從此,她與幾個“麻將搭子”都成了舞動隊的粉絲,舞動隊的戲演到哪,她們就追到那。
(二)
2011年榮膺“上海市一級圖書館”稱號的崇明圖書館橫沙鄉(xiāng)分館擁有250平米的閱讀場地,數(shù)千冊藏書和百余種報刊雜志。楊菊生覺得一個鄉(xiāng)能擁有條件這么好的圖書館,是橫沙鄉(xiāng)民的福氣,他要設法讓圖書館的資源發(fā)揮最大效益。愛好閱讀的他是圖書館的???,圖書館舉辦的書評、征文、知識競賽等活動都少不了他的參與,有的活動還是他與圖書管理員一起籌劃的。他經(jīng)常向周邊的群眾宣傳讀書的好處,還上門幫助一些渴望讀書卻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書卡。
在橫沙鄉(xiāng)的街頭巷尾、綠化叢中、河道岸邊,人們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穿著紅馬甲的中老年人活躍其間,他們在清理各類公共場所中的垃圾。他們都是清一色的黨員志愿者,楊菊生是這支紅馬甲隊伍中年齡最大出力最多的一個。
(責任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