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夜晚的饋贈,是靈感的故鄉(xiāng),也是藝術(shù)的源泉。夢境總是天馬行空,似真似幻。有人認為夢是對現(xiàn)實的反映,有人認為夢是未來的預(yù)兆,有人認為夢是意識在夜晚游蕩到了其他地方,也有人思考著現(xiàn)實和夢境究竟哪個才是真實。
莊子夢到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正快樂飛舞時突然醒來,一時不知是蝴蝶在自己夢中,還是自己在蝴蝶夢中。這就是“莊周夢蝶”的典故,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比喻人生的變幻無常。
讓·雷斯托特《摩耳甫斯》
摩耳甫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夢神,能夠在人的夢中化成不同人的形象。他有一對無聲的翅膀,可以靜悄悄地潛入他人的夢中。
拉賈·拉維·瓦爾瑪《烏莎的夢》
印度神話中,公主烏莎在夢中遇到了王子阿尼魯達,之后她的好友幫她繪制出夢中王子的圖像,幫她和王子在現(xiàn)實中相認。
戴敦邦《牡丹亭·驚夢》
在《牡丹亭》的故事里,少女杜麗娘在夢中和書生柳夢梅相遇,此后二人歷經(jīng)曲折,終成眷屬。對行動受限的古代女子來說,也許只有在夢中才能自由自在了。
《愛麗絲夢游仙境》插畫
小姑娘愛麗絲追逐一只揣著懷表、會說話的兔子,掉進兔子洞,進入了一個奇異的世界,并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冒險——而這所有的經(jīng)歷,其實都是她午后在樹蔭下做的一個夢。
周臣《明皇游月宮圖》
明代畫家周臣以工細的筆法在這幅扇面上還原了唐人小說中唐明皇李隆基皆方士夢游月中宮殿的情景。
我愛學(xué)·創(chuàng)意美術(shù)202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