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僑
寒假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一則新聞,某學校實行“食堂飯菜稱重”模式,可是與之相比的,是一幅大量浪費糧食的漫畫,我的心為之一振。
從上幅圖可看出,一個人將吃的飯倒進了垃圾桶,但是碗里的食物還有很多,飯碗上面有一位農(nóng)民伯伯,看到這個人浪費糧食,心里非常的心疼,想要將這飯守住,看到這個場景,我的心里很是難過。
有一首古詩說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里說的就是讓我們珍惜糧食?!懊褚允碁樘臁边@句話就說明了糧食對人類的重要性。老師天天教導我們不要浪費糧食,我們學校食堂的宣傳標語:“米粒雖小猶不易,別把辛苦當兒戲”。記得有一次我在百度上看到一篇關(guān)于袁隆平爺爺?shù)氖论E,他耗時11年用來研究雜交水稻,我們浪費糧食,那袁隆平爺爺?shù)男难皇前踪M了嗎?就像他說的:“一粒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記得有一次吳老師讓我們看黨的二十大新聞,“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黨的二十大更加強調(diào)了糧食的重要性。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到讓飯碗“端牢”呢?首先,自己要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讓糧食掉落;其次,還要動員身邊的同學,吃多少飯盛多少飯,不要造成浪費;最后,在班級里形成珍惜糧食的好風氣,開展“光盤行動”的活動,讓大家愿意去做,愿意參與其中,這樣才能讓飯碗真正地“端牢”。
讓我們珍惜糧食,不要辜負袁隆平爺爺?shù)钠谕屛覀冋湎ЪZ食,讓廚余垃圾少一點,好好吃飯,讓飯碗變得干干凈凈。
指導老師:吳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