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羅拉多高原,大巴車在平坦的、荒涼的、干燥的公路上行駛,映入眼簾的是一叢叢生命力極強(qiáng)的駱駝草。看不見飛鳥,偶爾的平屋表明生命的艱難。通天之路直直地拋向天邊,舒適的大巴車抑制了我對惡劣環(huán)境該有的想象。
需要美景,尋找美景,這是生命的終極奧義。當(dāng)然,比起探索發(fā)現(xiàn)美景的旅行家,我們觀察、享受美景未免顯得太輕松了,在幾乎零風(fēng)險的暢游中,只不過來一段心靈的沖擊、喜悅,沉淀、靜默罷了。
但不管怎么說,我們的無知和渺小足以襯托自然的法力無邊、巧奪天工。羚羊峽,是今生轉(zhuǎn)山轉(zhuǎn)水修來的緣分,讓我在戈壁沙漠的地下隧道與你有了相遇。幾十年的平凡,在這里仿佛有資格登上芭蕾舞臺,踮起腳尖,像羚羊一樣在狹窄的縫隙里時而小跑,時而跳躍,還帶著一雙驚疑的眼睛東瞅瞅、西看看。留下令人艷羨的照片,更給自己留下無以言表的生命體驗。
美國亞利桑那州印第安人保護(hù)區(qū),在貧瘠的土地上,在細(xì)沙隨時被風(fēng)揚起鉆進(jìn)你的眼睛、鼻孔、嘴里的時候,你就快到羚羊峽了(羚羊峽因羚羊愛在里面納涼而得名)。當(dāng)?shù)氐挠〉诎矊?dǎo)游,與我們亞洲人的模樣別無二致,只是比大多數(shù)亞洲人更健碩。
隨印第安導(dǎo)游順鐵梯下得谷底,中午時分,陽光朗照,這恰到好處的光線,讓你在狹窄的紅砂石縫隙里捕捉到了太陽的原色。雨后的彩虹掛在天邊,一層一層可以數(shù)出七彩之色,但那是一種虛幻,一種讓愚蠢而詩意的人類編出無數(shù)神話的多彩的虛幻。而穿著芭蕾舞鞋在羚羊峽谷里的穿行卻不再是一種虛幻,是實實在在地走入太陽的原色,在沒有被高溫熔化中,是可以與生命以外的自然握手言和的涼爽處所。
這由暴洪、狂風(fēng)塑造的羚羊峽,在沒有水和風(fēng)打擾的寂靜的正午,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唯一沒有看到的是綠。魔幻的色彩,瞬息萬變,睜大羚羊般驚疑的眼睛:玫瑰花從谷底高高舉向天空,縮頭烏龜伸出短脖好像在聽游人交談,穿和服的日本女子向我們問好,東方睡美人飄逸的長發(fā),兩只接吻的羚羊沉醉在自己的世界,大眼羚羊多情而憂郁的眼神,飄揚的各色紗巾,感覺不再是砂石,而是可隨手舒卷的絲綢制品。真是人有百口也說不完峽谷的美麗,人有百手也數(shù)不完峽谷的驚艷。
不到兩百米的狹窄通道,我們走了很久,寬大的地方很少,大多要低頭彎腰前行,有時還僅容一人通過。據(jù)說,印第安人喜歡在這里閉目冥思,意欲與神靈溝通。今天這些絡(luò)繹不絕的游人早已打破了他們古樸、原始,以及心靈平和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的表情還有些冥頑、愚鈍,他們的身體看上去還能與動物搏斗,男子還梳著青黑色的馬尾,但他們仿佛也嗅到了來自繁華都市的人們身上的各種香水味、酒精味、煙頭味,從而誘發(fā)出了遐想的翅膀。
羚羊峽,今生來過不再想尋找什么美景,也許也不再有什么美景可尋。只想停留在真實的太陽原色中,覓得虛幻世界的一絲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