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姿蓉
近來讀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其中有幾句話印象極為深刻,即便是讀到后面的文章,這幾句話也時不時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xiàn)在已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們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敏銳力便須遲鈍一分。”“興味要在青年時設(shè)法培養(yǎng),過了正常時節(jié),便會萎謝?!?/p>
上了高中后,親友聚在一起時便少不了談?wù)撈饘I(yè)選擇的話題。“你對什么專業(yè)感興趣?”每每被問到這個問題,只能擺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知該說什么。想起小學的時候,夢想著當警察、消防員、醫(yī)生、總裁……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好奇,抱有極大的興趣,什么都想試試!但隨著年歲漸長,這種好奇、興趣也漸漸褪去,換來對生活、對世界的麻木,再將其歸咎于沒有時間、沒有興趣。而朱光潛先生的一番話,無疑如一發(fā)子彈,精準命中。
“興味要設(shè)法培養(yǎng)?!边^去我總認為,興趣愛好是天生對某樣事物的喜好,而非通過后天強行培養(yǎng)。卻不曾想,你若不愿給自己一點時間,給自己一點精力,給自己一次機會去設(shè)法培養(yǎng),又怎能斷定是真的沒有興趣?還是說,這只是拒絕讀讀世界的借口?以個人閱讀經(jīng)歷為例,小學時喜歡讀課外書,喜歡去圖書館,也曾將閱讀作為一項興趣愛好,卻在上了初中后漸漸拋棄,以功課太多、抽不出時間為理由,選擇將閱讀“滑行而過”。要購買課外書時也總抱著“買了我也不會看”的看法,被質(zhì)問“怎么會沒有時間?時間擠擠總會有的”也總是不以為然。但捫心自問,每天真的抽不出半點時間嗎?缺乏閱讀的弊端逐漸暴露,近期刻意提醒、改變,發(fā)現(xiàn)并非缺乏時間,也并非缺乏興趣,只是缺乏設(shè)法培養(yǎng)的決心。
給興趣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讀讀世界的機會。興趣絕非只是一項技能,更是我們閱讀生活、閱讀世界的一扇窗戶。人總該有點興趣,這樣的生活才不會太單調(diào)、乏味,對世界的看法才不會太狹隘、枯燥。興味要在正常時節(jié)培養(yǎng),所以正值年少的我們,當要刻意地尋找興趣。但我也認為,只要你想,即使錯過了正常時節(jié),從當下開始也不算晚!
世界的多彩不會主動找上門來,要依靠自己去尋找,所以,設(shè)法去讀讀生活、讀讀世界吧!或許就從閱讀開始,從身邊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
(指導老師:肖?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