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十二,我先給《垂釣》雜志的讀者們拜個晚年,祝大家時來運轉、年年有余,天天有魚釣、次次釣有魚!一晃從青島回到臺灣已經(jīng)五個年頭了,我在臺灣花蓮這個像極了仰口——我在青島的住處的小城市也過了四個農歷新年。
雖然已經(jīng)是春天,但青島這時依然是北風蕭蕭、冰天雪地,對釣友們來說就是“冬眠”時間,但在地處亞熱帶的臺灣島,除了寒潮來時像冬天——低溫也才10℃以下,寒潮一過,溫度馬上飆到二三十度,變成夏天。今年的春節(jié)就是如此,初一、初二陰雨綿綿還算冬天,初三開始就艷陽高照變成夏天了。釣癮極重的我豈能錯過這春節(jié)釣魚的好時機呢?
灘釣者的天堂——花蓮
花蓮是個背山面海、只有20多萬人口的小城市。人口雖然不多,面積卻不小,整個臺灣島的東邊,它占了三分之二,海岸線綿延百余公里,多屬沙岸,巖岸很少,所以是灘釣的天堂。
筆者曾經(jīng)為介紹花蓮的灘釣而特別寫過一篇文章,不過是記敘夏秋季釣況的,冬季臺灣因受東北季風吹襲,風大浪高,基本上是我“冬眠”的時刻,像今年春節(jié)這種反常的炎熱天氣算是少見,雖然氣象預報稱初三天氣才轉暖,但臺灣所有官方公布的消息與數(shù)據(jù)均經(jīng)不住推敲,包括氣象預報。
大年初二下午,我一看太陽露面,釣具一拿,慶祝70歲生日買的新機車一騎,不到十分鐘就到了面臨太平洋的花蓮北濱公園。除了背山面海,花蓮跟青島的仰口類似,住在這里能勾起我對青島的思念。騎機車幾分鐘就能到海邊,這是我喜歡花蓮而不愿回臺北住的另一個原因。大年初二真是雙喜臨門的好日子,我從未在2月的花蓮釣過魚,聽說1~2月是幽面(當?shù)厝私o銀鯧取的俗名)成群出沒的時候,還有花蓮灘釣者最愛的紅沙——跟幽面一樣也屬于鲹科的魚種,也是成群結隊。我奔著雙喜臨門而來,果然滿載而歸!用一竿一條來形容絕不夸張!一些比較小的放歸大海,我只帶了六條回家,當晚新年加菜!
玉石的故鄉(xiāng)——花蓮
第二天大年初三艷陽高照,氣象預報算是蒙對了一次。因為今天的目的地稍微遠點兒,還要配合潮水,所以我5點起床,6點出發(fā),不到7點到達鹽寮。這是一個幾乎廢棄的小漁港,入口處一條漁船陳在路邊,作為鹽寮的地標。從旁邊的鹽寮橋順著一條小路來到海邊,看著巨浪滔天,我心想大事不妙。釣魚最怕的首先是風特大,其次是浪特大。既來之則安之吧,就算“空軍”而歸,曬曬冬天的太陽,補充點兒維生素D也行。我手忙腳亂地把魚竿架好,試試再說吧!花蓮冬天東北風一吹,風大浪高是常態(tài),不像前一天去的北濱公園,那里兩邊有消波樁(臺灣人稱它們“粽子”,形容得很貼切)圍繞,類似于一個小內海,所以外面的巨浪進不來,釣場釣況都理想得多。鹽寮這里雖然風大浪高,但釣魚人也都知道浪大魚大的道理,所以來這里釣魚往往以質取勝,加上前有碧海,后有青山,上有藍天,側有綠水——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景色絕佳,還有遍地五顏六色的小石頭,來此釣魚絕不會虧。
花蓮的海灘有三種類型:沙質、礫石,還有沙礫混雜的,北濱公園屬于第三種,鹽寮是純礫石的海灘。在這里除了釣魚,你還可以欣賞風景,撿撿石頭,休息時閉目聽聽濤聲,哼哼小曲,一舉多得。夏秋時節(jié)沒有東北風掀起的巨浪,釣點前方是一小片沒入水中的礁石,人可以踩著滲涼的海水垂釣,偶爾能釣到屬于礁石區(qū)的黑鯛,當?shù)厝朔Q之為“白毛”,條條半斤以上,拉力又強,絕對過癮。
絕對不要小瞧地上那些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的石頭,20世紀90年代它可是為臺灣創(chuàng)造了不少外匯。壽豐是一個位于花蓮市南方、與吉安相鄰的鄉(xiāng)鎮(zhèn),一條發(fā)源于臺灣最高的中央山脈叫做木瓜溪的河川流經(jīng)它的一個名為豐田的村落,當?shù)馗浇a出一種名聞遐邇的玉石叫做豐田玉,它極為珍貴,顏色燦爛特殊,綠、深綠、黃綠是基本色,有些混有白、黑的就不算純正的豐田玉。早期當?shù)爻霎a的玉石被做成項鏈、手鏈、吊墜等珠寶首飾大量銷往世界各地而稱“臺灣玉”。后來,因玉石被采伐殆盡,產量日漸萎縮,終至停產,為了紀念豐田村人的貢獻,才改“臺灣玉”為“豐田玉”。
“石來運轉”——釣大魚、中大獎
到了鹽寮港,架好魚竿,浪隨著潮水的高漲變得越來越大,兩根魚竿一動不動,毫無魚訊。我找了一根樹枝,開始沿著海灘邊尋覓,邊走邊扒,找到不少好看的石頭,但它們都不是我的最愛。鹽寮漁港也屬于壽豐鄉(xiāng),它離豐田村不遠,所以旁邊這條溪流應該能沖刷一些豐田玉石下來,最近我收集的石頭里唯獨缺少它們。今天來釣魚是其次,主要是來碰碰運氣,看看能否撿到寶貝,我才找了十幾分鐘,突然一個大浪打來,浪退時灘上竟露出一小塊綠色的石頭,趁著第二個浪還沒來,我三步并作兩步上前把它撈起來,竟然是一塊豐田玉石!興奮之余,我也有了繼續(xù)尋找的信心,又走了十幾分鐘,腳都酸了,找一塊大巖石坐下喝口水吧!一邊喝一邊不停地用樹棍扒拉附近的小石頭,突然發(fā)現(xiàn)一些小鵝卵石下面露出一塊深綠色的東西。前文提到豐田石通常三色混雜,顏色鮮艷醒目,跟其他玉石多為淺色系不一樣。不出所料,把上面的小鵝卵石扒開后,一塊半個籃球大小的豐田玉原石出現(xiàn)在我眼前,巖石周圍有棱有角,說明它最近才被雨水沖下山,又因大浪的緣故,被附近的鵝卵石掩蓋了。抱著這塊至少10斤重的寶貝,我快步走回釣點,決定收竿回家,沒想到好事成雙,兩支竿的魚線都松垮垮的,釣魚的人都知道,這八成是中魚了!果然,提魚出水,一條是半斤左右的黑鯛,一條是3兩左右的幽面,均未脫鉤跑掉。
過年的吉利話“時來運轉”今天用在我身上了,但要改成“石”來運轉。從撿到這兩塊寶貝開始,我先是上了兩條大魚,接著好事成雙,當晚回去把這兩條魚紅燒加菜后,想想過年臺灣的大樂透彩票正在搞大贈送,四十九個號碼選六個,開獎開出六個號碼加一個特別號,中三個號碼或中兩個號碼加一個特別號,獎金400塊,過年期間另加開100萬特別獎,購買者除了跟平時一樣兌它所開出的六個號加一個特別號,還可以兌它加開的九個號碼,如果九個里面有六個跟你買的號碼一樣,你就有獎金100萬新臺幣,大約20多萬人民幣。我花了200塊錢買了四組,以往的投注大多是打水漂獻愛心了,記得最多才中400塊,沒想到第二天兌獎,竟然中了“三加一”,獎金1000塊錢,扣掉本錢200塊,賺了800塊,哈哈,果真是“石”來運轉?。?/p>
第二天初四依然是大晴天,我看了看潮汐表,還是回北濱公園釣比較合適。寶貝玉石帶來的好運并未停止,大家看我所附的照片,幫我數(shù)數(shù)有多少條吧!放生的比帶回家這些的還多喲!
初五開始又一波寒潮來襲,氣象預報說會持續(xù)一周,而且每天都是陰雨天。他們又蒙對了一次,因此今年春節(jié)的撿石釣魚大事也就在初四按下了暫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