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1萬公里的旅途說走就走,不會說英語也敢闖歐洲,她還是揚名全網(wǎng)的“烤肥媽媽”……坐擁這些非一般的標簽,現(xiàn)年52歲的張媽媽和丈夫成為很多網(wǎng)友羨慕的對象。
殊不知,這對農(nóng)民夫妻的歐洲之行并非一時的魯莽之舉。對女兒小張的牽掛,讓他們無懼時空和距離,開啟了一段屬于他們一家的雙向奔赴……
跨越萬里探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冒險
2023年7月22日,張媽媽和丈夫剛到達北京的首都國際機場,就發(fā)信息問女兒:“是國航吧?”
“都到機場了,您二位居然還不知道自己坐什么航班?”遠在丹麥的女兒小張難以置信,也為他們接下來的跨國行程捏了一把汗……
張媽媽出生于1972年,張爸爸比她大4歲,夫妻倆都是山東省臨沂市郊區(qū)的農(nóng)民。早些年,他們靠種果樹撫養(yǎng)一對兒女。孩子們長大后,張媽媽開始做化妝品生意,張爸爸則到縣城打工。
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張媽媽夫妻都很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一對兒女相繼考上了大學。出生于1997年的女兒小張本科畢業(yè)后,還考取了美國一所知名大學的研究生,張媽媽湊足費用供她留學。2022年,成績優(yōu)異的小張選擇到丹麥讀博。
讓張媽媽欣慰的是,女兒在丹麥讀的是歐洲崗位制Ph.D.(意為哲學博士學位),不僅不需要學費,每個月還有大幾千元的工資,有空還能出去玩。
2023年4月,女兒利用假期游覽了歐洲的幾個城市,同時發(fā)了一些旅行照片在家庭群里。
那天,看到女兒分享的異國風光比明信片上的風景還美,張媽媽隨手發(fā)了條信息感嘆:“好美哦,我也想去看看?!睆埌职挚吹胶笮λ骸艾F(xiàn)實點吧,歐洲離中國太遠了,咱們還不懂英語?!睆垕寢寷]有再提這事。
誰知,沒過多久,女兒在群里問:“等我放假時,我請你們來玩兒,好嗎?”女兒是真心邀請他們,并且已經(jīng)為此攢了5個月的工資,張媽媽高興地回復:“謝謝寶貝,那真是太好了?!?/p>
原本,小張將弟弟也納入了被邀請來歐洲的計劃中,但他當時正在復習考研,時間太緊張,參加不了此次旅行。
這樣一來,張爸爸猶豫了,他告訴女兒:“我和你媽都只有初中文化,不會英文,擱在半路上了咋辦?”小張告訴父親,說自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張媽媽也一再給丈夫吹“耳邊風”:“女兒讓咱去咱就去唄,正好可以看看女兒,還能帶她愛吃的煎餅。”張爸爸不再猶豫,很快請好假,開始和張媽媽一起期待這次歐洲之旅。
2023年6月,通過女兒的遠程申請,夫妻倆收到了人生第一張?zhí)接H簽。7月,女兒為他們訂好了機票。想著自己和丈夫都不會英語,張媽媽原以為女兒會給他們買直飛丹麥的中國航班,到時直接上機場接他們。哪知,女兒考慮到直飛的時間不太合適,價格也要貴得多,就安排他們先從北京飛意大利米蘭,再從米蘭飛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看到這個行程,張媽媽驚呆了,連忙在家庭群問女兒:“轉(zhuǎn)機?。俊迸畠簡査骸霸趺戳??”“夠嗆?!贝虺鲞@兩個字,腦補著轉(zhuǎn)機時聽不懂英語的麻煩,張媽媽感覺自己的出國熱情銳減。
女兒仿佛和她心有靈犀,馬上說他們這是第一次出國,她特意給他們選了大部分乘客都是中國人的中國國際航空。
除此之外,女兒還在家庭群里教了他們幾個英文單詞的發(fā)音:passport(護照)讀“怕死跑特”,tea(茶)讀“替”,coffee(咖啡)讀“烤肥”,water(水)讀“喔特”……如果別人實在聽不懂,可以告訴對方“No English”(不會英語)。
擔心張媽媽仍有顧慮,女兒俏皮地鼓勵她:“老張,你們可以的!”張媽媽信心大增:“只要能去看你,麻煩就麻煩點,我們豁出去了!”
夫妻倆開始準備行李。除了必要的衣物,想著女兒在丹麥自己做飯吃,他們特地帶了一些她需要的食材,包括她愛吃的饅頭和煎餅,還有張爸爸種的桃、梨子、黃瓜和甜瓜。
張媽媽拍下行李的圖片給女兒看時,女兒急了:“媽,水果不能帶,萬一查出來就得把你們關(guān)進小黑屋?!睆垕寢寚樍艘惶?,問女兒為什么不能帶水果。女兒告訴她,這是因為入境國要防止外來病蟲害和疾病傳播。
聽女兒言之鑿鑿,張媽媽只好留了點水果在路上吃。她的內(nèi)心非常忐忑,光是攜帶物品就有這么多限制,后面還不知道會有多少意想不到的麻煩呢。
7月22日下午,張媽媽和丈夫帶著大小4個行李箱,從村里出發(fā)去泰安高鐵站,乘坐高鐵到北京南站,再在兒子的遠程指導下,坐上地鐵和機場線,早早到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機場,張媽媽首先跟女兒確定航班,誰知竟惹得女兒為他們擔心。
得知張媽媽拿到機票后,女兒不放心,要媽媽拍給她看。張媽媽只拍了手里的兩張機票發(fā)了過去,女兒慌忙問:“就兩張?應(yīng)該是四張?。 薄斑€有兩張在你爸手里呢!”女兒這才長吁了一口氣。
因當天暴雨如注,張媽媽他們要乘坐的飛機不得已延誤了3個小時,直到次日凌晨3點才登上飛機。
“烤肥”爸媽駕到:不會英語照樣闖歐洲
經(jīng)過10個多小時的飛行,夫妻倆順利地到達了米蘭。激動之余,張媽媽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已經(jīng)在意大利米蘭的機場了,離閨女越來越近了?!?/p>
也是這時,她在家庭群看到女兒發(fā)的幾張機場的圖片,以為是米蘭機場的,女兒卻回復道:“這是哥本哈根機場照片,不是米蘭轉(zhuǎn)機的,我沒去過米蘭。”“那現(xiàn)在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嗎?”張媽媽心里又沒底了。
小張也很著急,又發(fā)信息讓張媽媽尋求身邊的中國同胞幫忙。就在張媽媽尋找之際,不遠處的兩位中國女孩看出了他們的為難,主動過來幫忙,帶著他們拿行李,張媽媽夫妻很是感激。
聽說他們不會英語,兩位熱心的女孩還準備在他們轉(zhuǎn)機時提供幫助,不料,張媽媽他們飛哥本哈根的飛機也延誤了兩小時,加上改簽時間的延遲,導致他們要在米蘭機場多待3個多小時,而女孩們要在這之前飛往維也納,張媽媽燃起的興奮又被澆了一盆冷水。
關(guān)鍵時刻,她身旁的張爸爸掏出一張A4紙,也是他們的“秘密武器”。那是女兒提前準備好,并讓他打印出來的。紙上分別用中英文介紹他們是誰,來自哪里,要去丹麥看女兒,女兒在丹麥干什么。
有了這份“過海關(guān)神器”,天生開朗樂觀的張媽媽顧不上后面的困難,取而代之的是拍照再拍照。
想著時間反正還早,張媽媽和張爸爸坐在機場免稅店前的椅子上,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鞍パ剑@里好多外國人啊?!睆垕寢屝÷暩嬖V丈夫。張爸爸笑道:“嘿嘿,咱們在他們眼里也是外國人。”“可不是嘛!”夫妻倆都樂了。
過安檢時,一直關(guān)注行程的小張趕緊讓他們排隊,并提醒他們:“你們倆一起過。”
女兒還再次要夫妻倆確認一旁的提示牌,看清是不是去“copenhagen哥本哈根”,并在群里再次練習他們過海關(guān)時要用的英語:“passport(護照)讀‘怕死跑特’?!?/p>
在復習“No English”(不會英語)時,張媽媽得意地回復:“我們過海關(guān)的時候,那個人問了,應(yīng)該是這句,我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會英語(No English)。從他們的表情看,應(yīng)該是理解了我們的意思,而且我們證件齊全,就放行了?!?/p>
“看來兩位過海關(guān)已經(jīng)很有經(jīng)驗了!”女兒在群里猛夸他們,張媽媽不由得心花怒放。
登上飛往哥本哈根的飛機前,小張又發(fā)來信息:“爸媽,飛機上一會兒應(yīng)該有飲料之類的,你們要喝熱水的話,可以點茶,茶發(fā)音‘替’。如果要咖啡,發(fā)音‘烤肥’。”
張媽媽早就口渴了,由于米蘭機場只有涼水提供,她不喜歡喝,就一直忍著。上了飛機后,空姐送來飲料時,她瞬間被咖啡的香味吸引,就要了一杯咖啡。
當空姐問張爸爸時,他出于禮貌點了點頭,空姐以為他也要咖啡,微笑著遞來一杯。張爸爸皺著眉頭喝不下,張媽媽馬上代勞。兩杯咖啡下肚,張媽媽覺得胃里暖暖的,很舒服,又要了一杯。
結(jié)果,張爸爸和其他乘客都在美美睡覺時,她卻毫無睡意。夫妻倆下了飛機,張媽媽因喝三杯咖啡一路未睡,女兒哭笑不得,還叫她“coffee媽媽”。張媽媽就此擁有了“烤肥媽媽”這一“美譽”。
由于國內(nèi)和丹麥有7個小時的時差,當?shù)貢r間7月24日下午兩點多,他們的飛機落地哥本哈根,比原計劃晚了兩個小時。知道女兒當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不能親自來哥本哈根的機場接他們,張媽媽準備和丈夫再次依靠自己。
搞笑的是,此時,女兒發(fā)來一張和朋友對話的截圖。截圖中,朋友問女兒:“真的不去接你爸媽?”女兒回復:“不去,下午考試。昨天,我爸媽已經(jīng)在完全不會英文的情況下,成功地坐在下一班飛機的登機口前面?!薄拔业陌謰?,必須自強不息。”看到這里,夫妻倆都哈哈大笑。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女兒找到當?shù)匾粋€華人組織,請一位好心的先生到機場接了他們,給他們帶了熱水和食物,告訴他們在哪里坐巴士,在哪里休息。在他的幫助下,夫妻倆順利出了機場。
歐洲之行,道阻且長。從哥本哈根到小張讀博的學校,還需要乘坐4個小時的大巴。受飛機延誤影響,小張之前給夫妻倆訂的大巴車已經(jīng)開走,她總共花費800元,重新改簽了下一班的車票。張媽媽和丈夫又等了兩個小時,才迎來了再次出發(fā)。
當天晚上10點多,在經(jīng)歷了全程接近40個小時的旅程后,坐在大巴車上的張媽媽遠遠看見等在那里的女兒。看到女兒一個人站在夜色中東張西望,她又激動,又心疼,一下車就笑著奔向女兒,因跑得太快還差點摔倒,幸虧丈夫反應(yīng)快,急忙扶住她。
大笑聲中,張媽媽緊緊摟住了女兒,女兒也緊緊抱著她,還豎起大拇指稱贊她和張爸爸:“你們是最棒的!”“哈哈哈……”一時間,三個人幸福的笑聲在異國微風中蕩漾開來。
久別重逢,貼心的女兒為夫妻倆做好了可口的牛肉面。與此同時,女兒也迫不及待地品嘗父母帶來的煎餅時,由衷感慨:“家鄉(xiāng)的美食真好吃??!”
看到女兒大快朵頤的可愛模樣,張媽媽覺得,這次跨越萬里的旅途太值了!
聚在異國他鄉(xiāng):最動人的愛是雙向奔赴
張媽媽和丈夫歷經(jīng)辛苦來到歐洲后,等待他們的,是女兒一個又一個的暖心之舉。知道他們不喜歡異國美食,女兒就訂好民宿,方便在家做中國飯菜。
那天,女兒上學去了,租住地只有夫妻二人。就在此時,他們發(fā)現(xiàn)家里有只燈泡壞了,決定去找房東更換。房東聽不懂中文,夫妻倆又不會說英語,雙方手舞足蹈地比畫了半天,居然領(lǐng)會了彼此的意思,成功地換上了新燈泡。
小張聽說此事后,笑得前仰后合。
待父母安頓下來后,小張決定帶他們?nèi)W地利、匈牙利、比利時、法國等7個國家的12個城市,精心為他們安排了為期三周的異國旅行。
每次出去玩,女兒都提前準備旅行攻略,還根據(jù)當天的天氣預(yù)報讓父母選擇合適的衣服。夫妻倆倍感幸福。
那天,女兒帶他們?nèi)⒂^哥本哈根知名的小美人魚。離開民宿前,女兒邊撒嬌,邊要他們宣誓:第一,不能說不好玩兒;第二,不能說別人的飯不好吃;第三,不能說小美人魚就是小,不值得一看;第四,不能亂跑。
結(jié)果,真的看到小美人魚之后,張媽媽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原來只有這么大??!”剛說完,她馬上意識到違誓了,趕緊做了一個捂嘴的動作。小張嗔怪道:“看在你認識錯誤及時的分上,就不追究你了,下不為例喲?!?/p>
其間,夫妻倆和女兒到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fā)去游玩。在當?shù)氐囊粋€公園里,女兒帶著他們玩兒童娛樂設(shè)施。張媽媽和丈夫從來沒有玩過這些,在國內(nèi)怕熟人看見,也不好意思玩。
這一次,在女兒的鼓勵下,他們滑滑梯,蕩秋千,夫妻二人一同玩蹺蹺板,玩每一個項目都笑聲不絕,開心得仿佛回到了童年。
一家人怎么也想不到,他們在歐洲旅行期間,竟然還在異國他鄉(xiāng)救了一次人!
那是在法國游玩的時候,他們在巴黎街頭遇到一個日本老太太突發(fā)身體不適。老太太以為他們是日本人,一直在跟他們說日語。而小張不會日語,只會中文和英語。雙方比畫了半天也沒弄明白彼此的意思。
無奈之下,小張只好撥打了112歐洲急救電話。結(jié)果電話接到了丹麥,丹麥又轉(zhuǎn)到法國,但是小張也說不清自己在哪里,只好讓他們定位。
其間,眼看那個老太太已經(jīng)搖搖晃晃地快要站不住了,小張趕忙把老人扶到另一條街,找了一家理發(fā)店。
理發(fā)店的人和日本老太太都不會英語,彼此手舞足蹈。一個法國中年女性看出了老太太的不適,跑過去扶住了她;張爸爸也上前幫忙,還去隔壁理發(fā)店為老太太搬來軟椅子。
手忙腳亂地折騰了半天,救護車還沒來,老太太卻已經(jīng)沒事了??粗咸裆?,行動自如,張媽媽這才和丈夫、女兒一起離開了理發(fā)店。
讓張媽媽最難忘的,是女兒帶他們?nèi)W地利夜游多瑙河的情景。當天晚上,他們坐在豪華游輪上,欣賞兩岸的風光。當金色國會大廈的燈光打開后,大廈頓時金碧輝煌,壯觀雄偉,水面上也金光閃爍,美到驚艷。
就在張媽媽沉浸式欣賞美景時,女兒拿起郵輪上贈送的美酒,壞笑著建議父母:“爸媽,這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你倆來杯交杯酒唄?!薄鞍パ剑呛冒?!”張媽媽快樂地接受了女兒的建議,張爸爸也樂呵呵地端起酒杯,和妻子喝起了交杯酒。
2023年8月,在歐洲一共待了28天后,夫妻倆依依不舍地告別女兒,回到了國內(nèi)。
父母這次難忘的歐洲之行結(jié)束后,為了紀念這次難忘的相處,小張做了一則短視頻,發(fā)到了自己的抖音賬號上。
了解到張媽媽和丈夫不懂英語,居然跨越1萬多公里,到歐洲去看望女兒,網(wǎng)友們都被他們對女兒的愛打動,也被“烤肥媽媽”的可愛逗笑,紛紛為這條視頻點贊留言。
“看到不遠萬里背來的家鄉(xiāng)美食,我淚崩了。”“爸媽帶著對女兒的愛,一路上克服了很多困難來到女兒身邊,希望以后我也可以帶爸媽看世界”……得益于大家的助力,他們的故事還登上了熱搜。
驚喜之余,一家人更加注重對彼此的陪伴了。前段時間,女兒邀請弟弟考研結(jié)束后去歐洲,張媽媽偷著樂,她知道,女兒到時也會邀請她,自己的下一次歐洲之旅很快就要到來。
更讓張媽媽高興的是,2023年12月底,女兒說要回家過年。女兒這幾年忙于學業(yè),已經(jīng)兩年沒有在家過年了,張媽媽早就期待她能回來。
得知女兒已經(jīng)買了2月6日的飛機票到上海,但暫時沒有買到從上?;丶业母哞F票,她立馬說道:“別急,買不到票,我們就開車去上海接你!”“好呀!”
2024年春節(jié),一家人在臨沂家中團聚。推杯換盞間,女兒的語氣里洋溢著幸福,張媽媽也跟著笑……濃濃的年味,陶醉在每個人的心間。
編輯/戴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