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顏鳳儀
園林特有的造景手法,總能讓你捕捉到玉蘭花開最美的一面
春意爛漫,萬物和鳴,跟隨春光賞花的心蠢蠢欲動。有人自駕駛入延綿數十米的“櫻花大道”,邂逅春日的溫情與浪漫;有人乘坐公交地鐵,跟隨花兒暢游于春意盎然的街頭;有人獨步田間小徑,看金黃的油菜花與古厝的灰檐相映成趣。
作為蘇州人是幸福的,穿梭于美景中的生活唾手可得。這時節(jié),似乎不游園賞花便是莫大的辜負。古色蒼然間,春花初發(fā),當你在古色古韻的小軒窗前邂逅一樹花開,團團花影、縷縷花香,盡顯傳統(tǒng)之美。
滿樹瓊英,凌空飛玉,迎著清風,玉蘭已如期赴約。此時的園林已成了玉蘭的天下,無論盛開于高高的枝頭,還是悄然飄落于地,玉蘭始終保持著一塵不染的品格和優(yōu)雅的風采,偉岸端莊,別具風味,點亮曲徑,映照窗格,是春日園林里最為仙風道骨的存在。
每當玉蘭花開的季節(jié),象征著愛情的耦園更添了幾分詩意。在耦園入口處可見白玉蘭與二喬玉蘭對稱種植,一白一粉,相映成趣,配合著古典園林的粉墻與花窗,花瓣重重疊疊,隨風輕輕舞動,中式美學意境瞬間拉得滿滿的。
蘇州古典園林里的玉蘭很常見。在拙政園玉蘭堂、蘭雪堂、香洲、留聽閣附近,獅子林燕譽堂前,留園五峰仙館前,網師園梯云室后、露華館中,怡園螺髻亭下、拜石齋中庭,皆能看到清澈潔白抑或淡紫濃抹的玉蘭花。
園林特有的造景手法,總能讓你捕捉到玉蘭花開最美的一面,賞玉蘭的方式也變得更高雅脫俗。
憑欄回看玉蘭花,如云如仙。正如清末學者王國維在《留園玉蘭花》中寫到他依欄而看看到的花色,“南圃辛夷亦已花,雪山缺處露朝霞。閑憑危檻久徙倚,眼底層層生絳紗?!闭驹诘窕ù扒坝^玉蘭,朵朵如玉雕般的花朵,在花窗的襯托下,如同畫卷中的一景,帶來滿屏的江南古韻。也可以發(fā)揮想象力,粉墻為紙,飽蘸日光,一朵朵玉蘭如飛蝶起舞,光是亮麗奪眼的顏色便將春意灑人間。當然,一株玉蘭風韻卓絕,成群玉蘭樹更成盛景,明人文震亨《長物志》中說:“對列數株,花時如玉圃瓊林,最稱絕勝?!?/p>
不同顏色的玉蘭,視覺效果也不同。拙政園玉蘭堂堂前有兩株白玉蘭,周瘦鵑曾對此作文:“庭前有老干玉蘭,開花時一白如雪,映照得堂奧也覺得亮了起來。”相較于白玉蘭的溫潤如玉,紫玉蘭更嫵媚熱烈。白居易有《題令狐家木蘭花》詩云:“膩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盛大而璀璨的花下,不少行人駐足觀賞。一樹玉蘭花盈盈開放,不為迎誰而來,也不為誰而開。
玉蘭花期過后,便是紫藤吐艷之時。相比起街角小巷里富有煙火氣息的紫藤,園林里面的紫藤,更多了一份別致雅趣。
隨著氣溫漸漸回暖,花架連廊那盤曲遒勁的枝條,漸漸出現星星斑點的紫色串鏈。不加時日,大片大片的紫藤花便鋪滿廊架,串串花朵宛如瀑布傾瀉而下。你瞧,盛開的紫藤花,在搭起的木架上疏朗而優(yōu)雅,富貴且文氣地盛放著,與花窗、古柏、涼亭、假山相映成趣,完美詮釋了古人筆下的詩意情蘊。
黃燮清有詩如此:“葉成圍,枝掛粉,春老尚妍麗。遮蓋迥廊,風漏暖香膩。怪他燕夢醒來,蝶魂尋到,都傍著、畫檐飛起。暮煙細。人在瓔珞中間,吟欄共誰倚。架誤秋千,紅透綠陰里。便教過了芳時,午簾消暑,還借得、一篷涼翠?!痹诠湃思毮伒墓P觸下,我們也可一睹當時紫藤花下的浪漫邂逅。
在蘇州園林里,賞著一株株繁麗澎湃、逶迤如浪的紫藤,宛如感受著整個蘇州的文化脈搏,它以其獨特的形態(tài)、色彩和文化內涵,成為春天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拙政園原住宅區(qū)內庭一隅的文徵明手植紫藤,“夭矯蟠曲,鶴形龍勢,花時瓔珞流蘇,垂串紫玉”,藤花開時,它們一身明媚紫氣,如同瓔珞流蘇,在春風里搖曳花串,講述著歷史,也抒懷當下,由不得人不感動不欣喜。到了夜晚,暗夜下的紫藤又不同于在藍天下的奪目。如果你選擇此時來一場“拙政問雅”之旅,觀賞在盈盈月光中葳蕤生光的“文藤”分脈,更是別樣的游園之趣。
除了“文藤”之外,拙政園里還有多處紫藤。拙政園卅六鴛鴦館西隅的鐵橋上,有一株繁茂的紫藤,每到四月,就吸引諸多游客駐足賞花。此外,在拙政園南出口處還可見“文藤”的分脈。在西花園倒影樓旁的曲橋上,中花園繡綺亭下,以及從枇杷園進入李宅的小天井處,都有紫藤美麗的倩影。
在虎丘,各種花兒伴著春風陸續(xù)開放
紫藤花的盛時其實很短,四月初開始抽枝長葉,盛開期在四月中下旬。而此時你來,正好遇到紫藤最美的花期。
花事正好,出門尋春。在虎丘,北門的櫻花、一榭園的海棠、養(yǎng)鶴澗旁的山茶花、云在茶香的玉、山丘邊的迎春花等,伴著春風陸續(xù)開放……借山光塔影,與爛漫春陽相接。
沿著幽曲的長廊漫步,直到在一個轉角,抬頭看見飛檐處的一抹春色,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海棠花開裊娜,輕輕搖曳,為這藏著江南園林般精致典雅的虎丘又增添了幾分韻味。走近些,層層疊疊的小花占滿了枝頭,高低錯落?;ǖ纳始炔粫^濃艷,又不至于寡淡,是調和得恰到好處的粉白。
虎丘后山漫坡處,目光所及皆是清新的二月蘭
百花在枝頭爭得不可開交,而空出來的地面被不動聲色的二月蘭一點點覆蓋。眼下,二月蘭已大面積盛開,點綴在虎丘的各個角落里。籬門幽竹旁,二月蘭已占滿了竹林縫隙的每一寸土地,與幽靜的竹林相映成趣,尤為驚艷;后山漫坡處,目光所及皆是清新的藍紫色小花,簇擁在一起隨風搖曳,恣意浪漫。
在虎丘賞花,絕不只是因為花之美,還在于它所承載的更多文化意蘊。
踏青賞紅,是流傳千年的浪漫花朝。古時,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知己,賞花之余,互相唱和,高吟竟日。近日,翹首期盼的虎丘花朝節(jié),伴著花開悄然而至。
花朝節(jié)期間,花神巡游是虎丘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十二花神著中華之衣,行中華之禮,讓人夢回千年。清《清嘉錄》載:“一種生涯天下絕,虎丘不斷四時花?!奔粗赣少p花、種花、賣花等組合的虎丘花市?;⑶鹁皡^(qū)作為旅游勝地,是吳地集中體現民風民俗之地,歷史沿襲“三市三節(jié)”。今年花朝節(jié),以“春之牡丹市”開啟氛圍感滿滿的“花漾”市集,各色鮮花、花式點心、花果飲品、花式妝造……琳瑯滿目。
游客們身穿漢服,手拿羅扇,在假山游廊之中游逛,在人頭攢動的“花市”流連,在花香彌漫的樹下放慢腳步,感受傳統(tǒng)文化與浪漫新潮碰撞,與美景和詩意“撞個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