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誠
釀酒是時間的游戲。
先是將糧食蒸一下,再是堆起來發(fā)酵一下。發(fā)酵是秘密的核心。宋代有個叫朱肱的人,寫了一本《北山酒經(jīng)》,他斬釘截鐵地說:“大法漿不酸,即不可醞酒。蓋造酒以漿為祖……”他從淘米開始,煎漿,燙米,蒸醋糜,用曲,合酵,酴米,上槽,收酒,煮酒,事無巨細,將造酒的秘密一一寫下來。
朱肱壯年勇退,釀酒著書,僑居西湖之濱,朝廷起為醫(yī)學博士。次年,因“烏臺詩案”受到牽連,被貶達州。人生一路,風塵仆仆,顛沛流離,本是常態(tài),但因為有了酒,旅途便不再孤獨了。
走到哪里,不能專心致志造一缸酒???有了酒,什么時候會缺一個可以專心致志對飲的人呢?
于是,造酒啊。
造酒之人是發(fā)酵快樂的大師。
造酒是預約時間的魔法。有的三個月,有的三年,有的十年二十年。二十年陳的酒液,恐怕朱肱他們造不出來,必須是后來的蒸餾酒??梢韵胂螅阂粔鼐?,在其誕生的十年二十年后,被一群人分享暢飲,其中的快樂滋味,將隨年份加深。
造酒之人早就預知了這一切。
他認真地對待每一粒糧食,每一個步驟——一捧稻谷,一把蕎麥,一斗高粱;一缸水,一勺曲;一些技法,一些祝福。以上統(tǒng)統(tǒng)造進酒中。
造酒之人須心懷美意。
或許在很久以后,或者在很遠的地方,一個造酒之人的美意終將被飲酒者清晰地接收。
一個村莊的人,因為一代一代地造酒而變得簡單、善良,他們篤信時間的力量,也很容易在一些時刻沉醉,面孔酡紅如秋天的柿子。
造酒之人等于同時在鑄造一種共同遵守的信條、一種地方標準:在一杯酒面前,人與人是平等的;在一杯酒面前,人與人是自由的。
所以造酒之前,造酒師們都有一條秘密口令——
“讓我們摸著酒碗說話?!?/p>
(管玉爾摘自《解放日報》2024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