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副干酪乳桿菌FZU103對小鼠酒精性肝損傷的防控作用

        2024-04-11 10:04:18梁梓華李嘉儀謝林惠楊梓翊尤適澤李文龍艾連中呂旭聰陳有挺
        食品科學 2024年7期
        關鍵詞:菌群肝臟腸道

        梁梓華,李嘉儀,謝林惠,楊梓翊,尤適澤,吳 超,李文龍,艾連中,倪 莉,呂旭聰,*,陳有挺

        (1.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州大學先進制造學院,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中心,福建 晉江 362200;3.福建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4;4.上海理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 200093;5.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肝膽胰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4)

        酒精性肝損傷(alcoholic liver injury,ALI)是指慢性酒精濫用引起的一系列肝臟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等,這些肝臟疾病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1-2]。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持續(xù)提高,以及中華幾千年來傳統(tǒng)飲酒文化的影響,ALI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3]。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每年因酗酒導致的死亡病例約330萬 人,近50%肝硬化病例由酗酒引起[4]。目前,ALI患病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已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因此,解析ALI的發(fā)病機理以及預防其發(fā)生和發(fā)展對于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ALI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涉及肝臟氧化應激、脂質代謝紊亂及膽汁酸循環(huán)失調等[5]。此外,有研究表明,肝臟代謝與腸道菌群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6]。其中,腸道菌群對肝臟代謝功能的調控作用及維持人體健康至關重要。過量飲酒會導致腸道菌群組成發(fā)生顯著變化,尤其是抑制腸道中有益菌的生長并促進致病菌的過度繁殖,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及腸道屏障功能受損[7]。益生菌可通過促進脂肪酸氧化、下調炎癥信號傳導及調節(jié)腸道菌群預防或改善ALI[8]。作為主要的益生菌之一,乳酸菌具有抗氧化、緩解內毒素積累、維持腸道菌群穩(wěn)態(tài)等作用。其中,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P)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體腸道及奶酪、泡菜等發(fā)酵食品中的乳酸菌[9]。近年來,關于LP的益生功效及其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有關LP防控ALI的研究鮮有報道。胡盼盼[10]研究發(fā)現(xiàn),副干酪乳桿菌M5L能夠提高ALI小鼠的肝臟抗氧化能力;陳艷艷等[11]研究指出,通過LP和植物乳植桿菌混菌發(fā)酵的葛根水提液對ALI小鼠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然而,關于基因層面以及基于腸道菌群的調節(jié),有關LP對ALI潛在調控作用的研究較少。

        本課題組前期從紅曲酒傳統(tǒng)釀造體系中分離鑒定出一株副干酪乳桿菌FZU103(LP-FZU103),小鼠實驗證實LP-FZU103能夠促進肝臟功能基因正常表達和維持腸道菌群穩(wěn)態(tài),對肝臟脂質堆積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12]。因此,推測LP-FZU103可通過調節(jié)腸道菌群和肝臟功能基因表達等途徑防控ALI。據(jù)此,本研究構建ALI小鼠模型,從生理生化指標、肝功能基因轉錄及腸道菌群的角度探究LP-FZU103對ALI的防控作用機制,以期為開發(fā)功能性乳酸菌發(fā)酵食品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SPF級6 周齡ICR小鼠(雄性,體質量25~28 g)吳氏實驗動物公司;LP-FZU103由福州大學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實驗室提供。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檢測試劑盒、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干擾素γ(interferon γ,IFN-γ)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試劑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TRIzol試劑盒、PrimeScriptTMRT反轉錄試劑盒、Tli RNaseH Plus試劑盒 Takara生物醫(yī)學技術有限公司;糞便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 美國MoBio公司;其他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 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BL 150 電子分析天平 德國賽多利斯公司;10~1 000 μL移液槍 法國Gilson公司;數(shù)碼顯微攝像機 日本尼康公司;Step One Plus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儀 美國應用生物公司;CF16RXII高速冷凍離心機 日本Hitachi公司;HR-6B高速勻漿機 上海滬析實業(yè)有限公司;Multiskan SkyHigh酶標儀 美國Thermo Fishers公司。

        1.3 方法

        1.3.1 LP-FZU103菌懸液的制備

        將凍存在-80 ℃超低溫冰箱中的LP-FZU103菌種接入到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于37 ℃厭氧條件下活化培養(yǎng)24 h,連續(xù)傳代培養(yǎng)3 次后,將菌液離心后棄上清取菌體沉淀,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2 遍,加入生理鹽水配制2.5×109CFU/mL菌液,搖勻后4 ℃冷藏備用。

        1.3.2 動物實驗設計

        動物實驗方案按照《國家實驗動物保健研究所護理和使用指南》進行,并經(jīng)福州大學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動物倫理許可號:FZU-FST-2021-003。將36 只6 周齡ICR小鼠在溫度(25±1)℃、相對濕度(60±5)%、12 h光照循環(huán)的環(huán)境下飼養(yǎng)。用普通飼料適應性喂養(yǎng)小鼠3 d,實驗飼養(yǎng)周期為6 周,每周2 次定期更換飼料和飲用水,并及時更換墊料。小鼠經(jīng)過3 d適應期后,將其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和實驗組,每組各12 只。實驗組小鼠每天上午灌胃500 μL LP-FZU103菌液(活菌數(shù)2×109CFU/mL),空白組和模型組灌胃等劑量的生理鹽水;4 h后空白組小鼠灌胃生理鹽水(7.5 mL/kgmb),模型組和實驗組灌胃等劑量的體積分數(shù)50%乙醇溶液。

        1.3.3 血清和肝臟樣本采集

        實驗飼養(yǎng)結束時,禁食12 h后從麻醉小鼠心臟取血,置于1.5 mL離心管中室溫保存1 h,之后于3 000 r/min、4 ℃的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80 ℃冰箱保存。處死小鼠后取出肝臟,立即測定肝臟質量,在液氮中快速冷凍30 s,并保存在-80 ℃冰箱。

        1.3.4 體質量及臟器系數(shù)測定

        體質量測定:實驗開始后,每周規(guī)定時間稱量小鼠體質量。

        臟器系數(shù)測定:將采集的肝臟、腎臟和脾臟用無菌磷酸鹽緩沖液洗滌,用濾紙吸干水分,稱質量,臟器系數(shù)按下式計算:

        1.3.5 血清生化指標測定

        利用高速勻漿機將生理鹽水與小鼠血液樣本均質后,于1 000 r/min、4 ℃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用商業(yè)生化試劑盒測定血清中TC、TG、LDL-C和HDL-C濃度以及AST和ALT的活力[12]。

        1.3.6 肝臟生化指標測定

        稱取100 mg左右肝組織,加入0.9 mL無菌生理鹽水,置于冰水中,用高速勻漿機勻漿3~5 次,每次持續(xù)10 s;3 500 r/min、4 ℃條件下離心10 min,收集上清,制成肝勻漿。按試劑盒說明書測定肝臟中MDA、TNF-α、IL-6、IFN-γ和GSH水平,以及肝臟CAT、SOD活力。

        1.3.7 肝臟切片組織病理學分析

        采集的肝臟樣品用生理鹽水沖洗后,將其在體積分數(shù)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過夜,次日再用體積分數(shù)70%~100%的乙醇梯度脫水,石蠟包埋,冷卻后制成5 μm厚切片。制作的肝切片用蘇木精-伊紅染色后,用光學顯微鏡(×400)掃描觀察[13]。

        1.3.8 肝臟RNA提取及real-time PCR檢測

        采用TRIzol試劑從肝組織中提取總RNA,并利用PrimeScriptTMRT反轉錄試劑盒將RNA反轉錄成cDNA,以小鼠18S rDNA作為內參基因,在Step One Plus real-time PCR系統(tǒng)與Tli RNaseH Plus試劑盒操作要求下進行PCR,采用2-ΔΔCt法分析肝臟膽汁酸及脂質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每個基因設置6 個生物學重復及3 個技術重復,本研究中使用的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real-time PCR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 sequences used for real-time PCR analysis

        1.3.9 腸道菌群高通量測序

        切取小鼠盲腸段并擠出內容物,置于2 mL無菌凍存管中,-80 ℃凍存?zhèn)溆?,組內設置12 個生物學重復,委托上海美吉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檢測腸道菌群。具體方法如下:準確稱取1.00 g盲腸內容物,加入9 mL無菌生理鹽水,混勻,1 000 r/min離心5 min,收集上清液;再將上清液12 000 r/min離心5 min,收集沉淀即盲腸菌體。采用糞便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取盲腸菌體樣本總DNA,基于Illumina MiSeq PE300測序平臺對腸道菌群16S rDNA的V3~V4區(qū)擴增測序,使用QIIME軟件獲得高通量序列,通過UCLUST算法將序列分為97%識別閾值的操作分類單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

        1.4 數(shù)據(jù)處理

        實驗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Excel 2021和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顯著性分析,并利用GraphPad Prism 9.5軟件繪圖,P<0.05表示具有顯著差異;利用STAMP 2.1.3軟件分析及可視化不同組之間屬水平上的腸道菌群差異;利用R軟件(3.3.3版)的psych、pheatmap和reshape2包作相關性熱圖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LP-FZU103對ALI小鼠體質量及臟器系數(shù)的影響

        體質量變化是機體最直觀的健康指標,由圖1A可知,與空白組小鼠相比,ALI會明顯影響小鼠體質量的正常增長,特別是在第6周實驗結束時體質量差異最為明顯。ALI小鼠同時給予LP-FZU103預防性干預后,乙醇對機體代謝功能的損傷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體質量有所恢復。由圖1B、C可知,模型組小鼠的肝臟系數(shù)和腎臟系數(shù)顯著高于空白組(P<0.05),表明小鼠在長期乙醇誘導下肝臟及腎臟發(fā)生異常腫脹。LP-FZU103干預可顯著降低ALI小鼠的肝臟系數(shù)和腎臟系數(shù)(P<0.05),且與空白組的正常小鼠無顯著差異,表明LP-FZU103干預能夠緩解ALI小鼠肝臟及腎臟損傷。此外,由圖1D可知,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脾臟系數(shù)極顯著下降(P<0.01),而實驗組小鼠脾臟系數(shù)與空白組較接近,表明LP-FZU103干預能緩解ALI導致的小鼠脾臟萎縮。

        圖1 LP-FZU103對ALI小鼠體質量及臟器系數(shù)的影響Fig.1 Effect of LP-FZU103 on body mass and organ coefficients in mice with ALI

        2.2 LP-FZU103對ALI小鼠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ALI的最主要表現(xiàn)之一是機體脂質代謝紊亂,乙醇的過量攝入可促進肝臟TC和TG的合成,而LDL-C主要負責將TC和TG運輸?shù)窖褐?,引起ALI的進一步惡化,HDL-C負責將血液中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中進行處理,能有效防止ALI的發(fā)生及發(fā)展[14-15]。由圖2可知,過量的乙醇干預6 周后,模型組小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濃度顯著高于空白組(P<0.05),而HDL-C濃度極顯著低于空白組(P<0.01),表明模型組小鼠已出現(xiàn)明顯的血脂異常現(xiàn)象。LP-FZU103干預可顯著降低ALI小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濃度,而血清HDL-C濃度顯著高于模型組(P<0.05)且與空白組小鼠接近。因此,本研究推測LP-FZU103降低血清TC和TG濃度可能是通過增加血清HDL-C和降低血清LDL-C濃度實現(xiàn)[16]。此外,血清ALT和AST活力也是評估肝臟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ALT和AST主要分布在肝細胞質和線粒體中,二者活力的異常增加分別反映了肝細胞膜和肝細胞器的損傷程度[17]。在本研究中,實驗組小鼠ALT和AST活力顯著低于模型組(P<0.05),且與空白組接近,以上結果表明LP-FZU103可以有效抑制ALI小鼠的肝細胞壞死,減輕肝細胞損傷程度。

        圖2 LP-FZU103對ALI小鼠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Fig.2 Effect of LP-FZU103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mice with ALI

        2.3 LP-FZU103對ALI小鼠肝臟氧化應激生化指標的影響

        作為肝臟氧化應激的重要標志物,MDA含量越高表明肝臟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程度越嚴重[18]。由圖3A可知,攝入過量乙醇的小鼠肝臟中MDA含量極顯著上升(P<0.01),而LP-FZU103的干預極顯著降低肝臟中MDA含量(P<0.01),且與空白組無顯著差異。此外,肝細胞中存在由GSH、SOD及CAT共同組成的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其中GSH中的活性巰基可使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還原成酸性物質,加速ROS的清除[19];SOD可使超氧陰離子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H2O2和氧,并通過CAT使之進一步裂解為H2O,同時減少高活性羥自由基的產生,以阻止超生理水平的ROS積累,從而抑制體內的氧化應激,使肝細胞膜穩(wěn)定性增加、轉氨酶含量降低[20]。由圖3B~D可知,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肝臟中CAT和SOD活力及GSH含量顯著下降(P<0.05),而LP-FZU103的攝入顯著提高了肝臟CAT和SOD活力以及GSH含量(P<0.05),表明LP-FZU103能夠提高乙醇代謝相關酶的活性以減輕肝臟的氧化應激反應。Tian Fengwei等[21]利用植物乳植桿菌CCFM1112干預ALI小鼠,結果顯示,其對小鼠肝臟MDA、SOD及GSH水平的調控效果并不明顯,表明LP-FZU103在調控肝臟氧化應激方面更具優(yōu)勢。研究得出,LP-FZU103在預防肝臟氧化應激方面的潛在作用可能通過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或增加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實現(xiàn),從而減輕小鼠ALI癥狀。

        圖3 LP-FZU103對ALI小鼠肝臟氧化應激生化指標的影響Fig.3 Effect of LP-FZU103 on biochemical indices of oxidative stress in liver of mice with ALI

        2.4 LP-FZU103對ALI小鼠肝臟炎癥因子指標的影響

        長期大量飲酒還能刺激肝臟巨噬細胞的活化,產生TNF-α,其作為一種多功能促炎因子參與許多疾病,且因其位于促炎細胞因子級聯(lián)反應的開端,故常作為炎癥反應激活劑發(fā)揮作用[22]。例如,分泌的TNF-α能激活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加速IFN-γ、IL-6等其他炎癥因子的釋放,增加細胞的凋亡并損害正常的生理功能,加劇體內炎癥反應[23]。由圖4可知,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中除IL-6水平增加不顯著外,TNF-α和IFN-γ水平顯著增加(P<0.05);而LP-FZU103干預后,除TNF-α水平降低不顯著外,IFN-γ和IL-6水平相較于模型組均顯著降低(P<0.05),且與空白組無顯著差異。以上結果表明,LP-FZU103通過抑制炎癥因子的產生降低ALI小鼠中肝臟的炎癥反應。

        圖4 LP-FZU103對ALI小鼠肝臟炎癥因子指標的影響Fig.4 Effect of LP-FZU103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in liver of mice with ALI

        2.5 LP-FZU103對ALI小鼠肝臟組織病理學的影響

        由圖5可知,空白組小鼠肝臟結構完整,輪廓清晰,肝細胞呈放射狀排列,出現(xiàn)較少空泡脂滴,而模型組小鼠肝臟組織內可見肝細胞間發(fā)生嚴重脂肪病變,并伴有部分氣球樣變及點狀壞死,出現(xiàn)較大空泡脂滴。相比于模型組,實驗組小鼠經(jīng)LP-FZU103干預后,肝細胞結構明顯趨于正常,肝細胞間中、大泡性脂肪病變減少,空泡脂滴減少。以上研究結果表明,LP-FZU103能夠減輕ALI小鼠的肝臟病變,對ALI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圖5 LP-FZU103對ALI小鼠肝臟組織形態(tài)的影響(×400)Fig.5 Effect of LP-FZU103 on liver morphology in mice with ALI (× 400)

        2.6 LP-FZU103對ALI小鼠肝臟膽汁酸及脂質代謝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肝臟是參與膽汁酸轉化及代謝、脂肪酸代謝的重要器官。為闡明LP-FZU103干預ALI作用機制,本研究采用real-time PCR檢測與肝臟膽固醇代謝和膽汁酸穩(wěn)態(tài)相關的關鍵基因表達水平。其中,Cyp7a1是一種參與膽汁酸轉化及代謝的限速酶基因,其過表達可使膽汁酸水平和組成以及腸道膽固醇吸收正?;?,從而導致膽固醇逆向轉運增加[24]。由圖6A可知,乙醇干預顯著降低了肝臟Cyp7a1表達水平(P<0.05),打破了膽固醇穩(wěn)態(tài),從而證實膽汁酸轉化途徑存在異常。LP-FZU103干預后,Cyp7a1表達水平升高,表明LP-FZU103對膽汁酸的轉化及代謝起到一定調節(jié)作用。

        圖6 LP-FZU103對ALI小鼠肝功能相關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Fig.6 Effect of LP-FZU103 on the expression of liver function-related genes in mice with ALI

        由圖6B~H可知,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Ldlr、Cpt1及Acox1基因水平顯著下調(P<0.05),而除Acc1和Srebp-1c基因水平上調不顯著外,Cd36和Hmgcr基因水平顯著上調(P<0.05)。提前灌胃LP-FZU103使上述基因在小鼠體內的表達有所逆轉。脂肪酸β氧化是調控肝臟脂質代謝紊亂的關鍵途徑,而Cpt-1和Acox1是指導該途徑限速酶的關鍵基因[25-26]。Cd36基因調節(jié)脂肪酸轉運蛋白將脂肪酸轉運到細胞中,從而促進細胞內TG的形成和積累[27]。先前研究表明,Srebp-1c是一類核轉錄因子,參與TG和膽固醇代謝基因的轉錄激活,而Acc1是其作用靶基因,膳食補充益生菌可以顯著降低肝臟Srebp-1c基因的mRNA水平,從而改善脂質代謝[28]。此外,Hmgcr是降低膽固醇的治療靶點,上調Hmgcr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Ldlr的存在可以去除多余的LDL-C[29-30],與圖2C中的結果相對應。以上結果表明,LP-FZU103可能通過調節(jié)肝臟膽汁酸及脂質代謝相關基因表達有效改善小鼠ALI。

        2.7 LP-FZU103對ALI小鼠腸道菌群組成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過量攝入乙醇引起的腸道菌群紊亂對ALI的病理進展起重要作用[31]。因此,本研究利用16S rDNA測序技術在屬水平上揭示ALI對小鼠腸道菌群組成的影響,由圖7A可知,過量攝入乙醇的小鼠腸道中g_norank_f_Muribaculaceae(OTU229)、g_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OTU375、OTU632、OTU374、OTU326)、g_unclassified_f_Lachnospiraceae(OTU361)等菌屬相對豐度明顯升高,而norank_o_Clostridia UCG-014(OTU160、OTU611)、g_norank_f_Mollicutes_RF39(OTU92、OTU191、OTU201)、g_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OTU783)、g_Lactococcus(OTU115)、g_Lachnoclostridium(OTU720)等菌屬相對豐度顯著降低。研究表明,過量攝入乙醇導致小鼠腸道中g_unclassified_f_Lachnospiraceae相對豐度升高,盡管所報道的大部分Lachnospiraceae因能參與碳水化合物代謝而常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有益菌,但也有研究指出其相對豐度與血清TC和TG濃度呈正相關,并在促進腸相關的肝臟代謝疾病中發(fā)揮關鍵作用[32]。Muribaculaceae廣泛存在于動物腸道中,并以導致動物機體腹瀉而被人熟知[33]。此外,過量攝入乙醇能夠顯著降低小鼠腸道中乳球菌、瘤胃菌等益生菌的相對豐度。

        圖7 LP-FZU103對ALI小鼠腸道菌群相對豐度影響的差異性分析Fig.7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relative abund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in mice with ALI subjected to LP-FZU103 intervention

        口服LP-FZU103可明顯改變ALI小鼠的腸道微生物構成,由圖7B可知,LP-FZU103干預顯著提高了腸道中s_Lactobacillus johnsonii(OTU202)、g_unclassified_p_Firmicutes(OTU681、OTU440)、s_Alistipessp._cv1(OTU724)、g_Lactobacillus(OTU85)、s_Lactobacillus paracasei(OTU448)、s_Lactobacillus_reuteri(OTU730)等細菌的相對豐度,并顯著降低g_norank_f_Muribaculaceae(OTU229、OTU232、OTU863等)、s_Staphylococcus sciuri(OTU829)、g_norank_f_Desulfovibrionaceae(OTU709)等有害菌的相對豐度。王麗華等[33]研究認為,Lactobacillus johnsonii能調節(jié)腸道菌群并觸發(fā)黏蛋白分泌,同時改善腸上皮穩(wěn)態(tài)和調節(jié)炎癥反應,通過“腸-肝”軸起到保肝作用。Firmicutes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的消化吸收,利于維持血脂正常水平[34]。Alistipes與肝臟乙醇脫氫酶呈正相關從而促進乙醇代謝,對肝纖維化和結腸炎有一定的防控作用[35]。據(jù)報道,Lactobacillus_reuteri作為一種重要的腸道益生菌,能逆轉乙醇誘導的肝臟炎癥和脂肪酸代謝紊亂[36]。與之相反的是,腸道菌群中的葡萄球菌屬可導致肝功能異常和加速破壞性肝動脈血栓形成[37];脫硫弧菌能夠改變肝組織中硫化氫的水平,一定程度促進肝臟的纖維化[38]。由此推斷,LP-FZU103干預可顯著上調腸道中有益菌的豐度,并顯著下調有害菌的豐度,進而改善ALI導致的腸道菌群紊亂,有利于預防ALI的形成。

        2.8 LP-FZU103調控的腸道關鍵微生物與生化指標的相關性

        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參與調控宿主的系列生理活動和信號轉導已成為共識[39]。因此,本研究進一步通過Spearman相關性分析,探究腸道微生物與血清、肝臟生化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由圖8可知,g_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OTU753)、g_norank_f_Desulfovibrionaceae(OTU709、OTU837)、g_norank_f_Muribaculaceae(OTU863)等腸道細菌的豐度與肝臟MDA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而與肝臟GSH含量呈顯著負相關。此外,g_Lachnospiraceae_GCA-900066575(OTU158)、s_Clostridium_sp._Jar-13(OTU316)、g_norank_f_Muribaculaceae(OTU232)等腸道細菌的豐度與血清TC濃度呈顯著正相關,而與肝臟GSH含量呈顯著負相關。有研究[10]指出,利用副干酪乳桿菌M5L干預ALI小鼠,能夠顯著降低小鼠肝臟MDA含量并增加SOD活力和GSH含量,以提高肝臟抗氧化能力,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但其并未從更深層次的腸道菌群調節(jié)角度進行解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據(jù)前人研究,Oscillospiraceae可通過增強氧化應激水平和炎癥反應消耗體內的GSH,進而導致機體的抗氧化能力下降,而g_Lachnospiraceae_GCA-900066575與血清生化及肥胖表型呈顯著正相關[40-41],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

        圖8 LP-FZU103調控的腸道關鍵微生物與血清和肝臟生化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Fig.8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key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regulated by LP-FZU103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in serum and liver of mice

        腸道關鍵微生物與生化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還發(fā)現(xiàn),g_norank_f_Lachnospiraceae(OTU133)的豐度與肝臟C AT 活力呈顯著正相關,而與血清ALT、AST活力呈顯著負相關;此外,s_Lactobacillus_rhamnosus(OTU244)、g_Lactobacillus(OTU85)、s_Lactobacillus paracasei(OTU448)、s_Lactobacillus_reuteri(OTU730)、s_Lactobacillus johnsonii(OTU202)等腸道細菌的豐度與肝臟GSH含量呈顯著正相關。LP-FZU103可能通過促進以上腸道有益菌的生長代謝增強肝臟解毒功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反應,促進機體肝功能的正常運行。

        3 結論

        目前,藥物治療被認為是改善ALI的主要方法,而大多數(shù)治療藥物仍具有潛在的副作用。因此,從食物資源中開發(fā)具有較強保肝護肝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是干預ALI病理發(fā)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據(jù)此,本研究通過構建ALI小鼠模型,證明LP-FZU103對ALI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其通過提高機體乙醇代謝相關酶活性,減少肝臟自由基的產生或積累,抑制肝臟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調控肝臟膽汁酸、脂肪酸的轉化,以及肝臟代謝相關功能基因的表達,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組成,尤其是提升小鼠腸道中約氏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等有益細菌的相對豐度,以促進腸道菌群穩(wěn)態(tài),進而有效預防ALI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本研究可為開發(fā)功能性乳酸菌發(fā)酵食品以預防過量飲酒引起的ALI提供科學依據(jù)。在未來研究中,LP-FZU103對ALI的防控作用及機制還需要進一步通過多維組學技術結合臨床人群試驗驗證。

        猜你喜歡
        菌群肝臟腸道
        腸道臟了翻出來洗洗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3-19 19:01:03
        七種行為傷肝臟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11-25 14:45:02
        “云雀”還是“貓頭鷹”可能取決于腸道菌群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0
        肝臟里的膽管癌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9:00
        70%的能量,號稱“腸道修復菌之王”的它,還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當代水產(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2
        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
        常做9件事腸道不會差
        “水土不服”和腸道菌群
        科學(2020年4期)2020-11-26 08:27:06
        肝臟減負在于春
        IL-17A促進肝部分切除后IL-6表達和肝臟再生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综合av一区在线| 海外华人在线免费观看|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软件下载 | 欧美人妻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有码字幕| 丰满少妇被啪啪到高潮迷轩|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资源| 阴唇两边有点白是怎么回事|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熟女| 极品白嫩的小少妇|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丝袜国产高跟亚洲精品9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在线不卡| 日本a级片免费网站观看| 国产成人av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久久天堂|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男人天堂网在线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不中文字幕| 老熟女的中文字幕欲望|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视频|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又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