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坤
基于用戶體驗的APP界面設計研究
原坤
(山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太原 030032)
目的 探討符合用戶體驗的APP界面設計策略,為今后APP界面設計提供參考,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方法 對用戶體驗進行簡要分析、了解之后,結(jié)合案例,并基于用戶需求、用戶情感體驗、用戶心理狀態(tài)、用戶使用習慣等對APP界面設計展開探究。結(jié)論 要使APP受到用戶的青睞,必須要了解用戶需求,把握用戶心理,根據(jù)用戶習慣來設計。
用戶體驗;APP;界面設計
當下,APP為用戶提供了工作和娛樂的便捷,但隨著APP越來越多元、多種類,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因此也開始更多地重視產(chǎn)品使用過程中的直觀感受。基于用戶體驗來進行APP界面設計,不僅能夠更好地遵循用戶習慣、滿足用戶需求,還能夠大大提高APP的競爭力。
用戶體驗,顧名思義是用戶使用產(chǎn)品時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主觀感受。用戶設計體驗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究用戶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作為設計的實際應用者,在應用當中所體會到的各種問題[1]。設計者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相應的設計改進,以滿足和適應實際應用者的需求。
用戶在實際地對設計進行應用時,其體驗分為戰(zhàn)略、范圍、結(jié)構(gòu)、框架、表現(xiàn)五個層次。這五個層次由下而上層層遞進,前一個是后一個的基礎(chǔ)[2]。戰(zhàn)略層所包含的內(nèi)容為所設計產(chǎn)品的目的及對應的目標用戶。戰(zhàn)略層基礎(chǔ)之上為范圍層,其主要包含所設計的產(chǎn)品能夠給目標用戶供給哪些實際需求。在范圍層之上則為結(jié)構(gòu)層,包括如何展示信息內(nèi)容及讓用戶完成交流互動。再上就是框架層,包括界面、導航、信息三類設計。其中,界面設計著重于對界面的優(yōu)化;導航設計則是滿足用戶便捷的切換;信息設計是將信息內(nèi)容合理地分類排列。在此之上是表現(xiàn)層,也就是用戶實際應用時所看到的最終效果[3]。
重視用戶體驗是設計者在產(chǎn)品設計當中最為關(guān)鍵的部分。用戶在應用當中的實際體驗是產(chǎn)品設計能夠達到目標需求的根本方法。用戶在使用時,產(chǎn)品的界面、交互設計等直接影響著用戶的感官,進而關(guān)注其是否流暢鮮明且易于操作。好的用戶體驗可以讓用戶迅速地對產(chǎn)品產(chǎn)生認同感[4]。產(chǎn)品設計者可以通過對用戶體驗的調(diào)查,適時地調(diào)整產(chǎn)品設的計方向,改變設計思路,讓軟件開發(fā)朝著更為實用和便捷的方向發(fā)展。所以,產(chǎn)品設計的過程當中,設計者要時刻關(guān)注用戶體驗,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對軟件的各項功能進行開發(fā),并且要及時有效地對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并記錄相關(guān)的信息,然后將這些需求融入產(chǎn)品的功能當中。
為了更好地進行APP界面設計,需要了解用戶需求,根據(jù)用戶需求進行產(chǎn)品定位。結(jié)合用戶情感體驗對APP界面圖標進行創(chuàng)新。根據(jù)用戶習慣進行APP界面的交互設計。充分考慮用戶使用時的心理狀態(tài),滿足用戶心理預期?;谟脩粜枨笈c使用習慣進行系統(tǒng)升級。優(yōu)化界面布局、提高便捷性?;谟脩羰褂酶性贏PP界面加入快捷手勢[5]。
用戶體驗最基礎(chǔ)的層面即戰(zhàn)略層,是軟件設計最根本的目的。戰(zhàn)略層是以用戶需求為基礎(chǔ)造就的產(chǎn)品定位。所謂的用戶需求其實是在對用戶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chǔ)之上所得出的對用戶形象的模擬計算,需要大量的事實數(shù)據(jù)為依托,并通過分析比較,從這些數(shù)據(jù)當中提煉出用戶的行為特征,進而建立起用戶的外在模型[6]。因此,用戶需求的信息來源真實可靠,可以成為設計者及研究人員建立信息模型、制定設計思路和方向的基本依據(jù)。所以,好的軟件設計必然是建立在對用戶需求和產(chǎn)品定位的精準把握之上的。例如,對于實時公交這類APP的設計,針對用戶的調(diào)研必不可少,使用者本身的出行規(guī)律、使用習慣、公共交通的各類痛點等都是軟件設計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通過對同品類軟件的優(yōu)點、缺點,以及用戶在使用時最在意的各個方面進行調(diào)研,最終會讓設計者得出此類APP軟件的定位,那就是服務于廣大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人群,且查詢準確、使用簡單、支付快捷。此外,為軟件產(chǎn)品命名也一定要基于產(chǎn)品定位,這樣更能讓用戶一目了然,進而提高產(chǎn)品的認可度[7]。
圖標是手機APP界面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手機APP的門面,圖標的作用就是通過富有創(chuàng)意的視覺元素直接刺激用戶的視覺感官,讓用戶能夠因這種體驗感而對手機APP產(chǎn)生愉悅、信任、依賴等情感體驗。在不同設計者的創(chuàng)作中,會形成千變?nèi)f化的視覺形象,從而也會得到五花八門的圖標設計效果。這些不同的圖標設計對用戶所造成的視覺沖擊是有著很大的區(qū)別的。好的、有創(chuàng)意的圖標能讓用戶喜悅、贊賞,而不佳的圖標設計則會讓用戶感到厭煩,從而對手機APP本身產(chǎn)生不耐煩的心理[8]。手機APP的圖片設計要注重迎合用戶的情感體驗,并且在設計上注重發(fā)揮設計者的才華,充滿創(chuàng)意的圖標設計可以更好地讓用戶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并強化產(chǎn)品的品牌形象,贏得用戶的好感度。所以,設計者要從用戶的利益出發(fā),站在用戶的立場之上去考量設計中所需要應用的圖形、色彩、文字等視覺元素,不能偏離軟件本身的使用功能,而且必須要明了地去圍繞主題進行設計,讓用戶能夠做到一望而知,看到圖片就立刻聯(lián)想到軟件的功能。如果因為過于追求設計而偏離了主題含義,不但無法完成圖標設計本身的功能,而且還會產(chǎn)生歧義,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優(yōu)秀的圖標設計能夠在用戶和手機軟件之間達成有效的溝通,提升用戶對軟件的認可度,并在情感上對APP產(chǎn)生黏性。此外,手機APP界面的圖標還能夠有效地喚起用戶的記憶,并且內(nèi)化自我價值。所以,手機APP的設計者們必須要不斷思索,如何才能夠找到最佳的視覺元素,以完成對圖標的創(chuàng)意設計,有效地拉近用戶與手機APP之間的距離,讓用戶對軟件產(chǎn)生認同和依賴[9]。
手機APP和用戶之間其實是一種交互過程,手機APP在界面設計的各個層面上都會給用戶帶來最為直接的體驗,進而影響用戶對手機APP功能的認可度,從而決定是否繼續(xù)使用。這些界面的設計必須要以用戶習慣為基礎(chǔ)[10],換言之,客戶就是上帝。以購物APP為例,設計者要從用戶使用習慣的角度去對產(chǎn)品進行排列和介紹,因為這些往往會直接影響用戶的興趣。要注重優(yōu)化用戶的購物實際體驗,讓用戶充分感覺到方便和快捷。在情感化設計這方面,可以有效增加原有用戶的黏合度,讓長期使用的客戶形成使用習慣,對那些長期不使用此APP的用戶,當再度打開APP時,也可以根據(jù)其使用習慣,適時地給予更新提示及各種建議。另一方面,情感化設計還有利于拓展新的APP使用群體,設計者借用情感化設計,結(jié)合AI技術(shù),總結(jié)用戶在瀏覽時候的使用規(guī)律,找到新用戶的興趣點,進而有針對性地向用戶推送相關(guān)內(nèi)容,讓新用戶能夠體會到APP的便捷。購物類的APP在設計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其最基本的購物功能,加強賣家和買家雙方的互動交流,給雙方更多的展示和分享區(qū)域,讓用戶可以在APP上探討商品的優(yōu)劣及個人的購物體驗,從而在使用時可以提升其購物效率,也讓賣家用戶能更全方位地展示商品的優(yōu)勢,從而招攬更多的賣家用戶[11]。
用戶在第一次打開手機APP并進入界面之時,會跟隨APP設立的指示性引導設立正確有效的心理模型。所以,手機APP的界面設計必須要滿足用戶的心理預期,在界面的整體布局上要符合大眾用戶的日常習慣,由左至右,由上至下,APP中的各個圖標在排列的時候要邏輯清晰,不能給用戶增加額外的閱覽障礙。設計者要充分考慮到用戶使用APP時的心理狀態(tài),在設計界面時,要讓用戶在操作的時候體會到自我處于主導地位,而不是被動地跟隨APP給出的各種信息[12]。
手機APP在設計時還要考慮到其本身的信息分析功用和升級管理問題。在系統(tǒng)設計上,APP要搜集、分析、管理用戶的各類需求信息,并且依據(jù)這些信息,解析用戶的使用習慣、日常愛好等,以便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在升級管理上,APP的系統(tǒng)優(yōu)化是建立在用戶需求不斷增加和改變之上的。APP要不斷根據(jù)用戶的需求完成自我升級,提高APP本身的各項功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手機APP的界面布局如何,直接影響著用戶在使用時的體驗。界面布局是否合理優(yōu)秀是界面設計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設計者在界面設計時要奉行無障礙原則,讓用戶在使用時不迷茫、不費解且迅速地找到所要的內(nèi)容,并且界面整體也要美觀大方。因此,設計者要將APP的主要功能、次要功能進行合理分配,將最重要的功能圖標放置在最為顯眼的位置,其他功能則要圍繞主要功能作為點綴,讓用戶一目了然,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使用時的愉悅感。例如,通話界面設計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無障礙布局案例。作為手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戶能夠簡潔明了又快捷迅速地實現(xiàn)撥號、搜尋電話簿等功能,這是實現(xiàn)此界面功能的關(guān)鍵。設計者將撥號鍵、鍵盤、結(jié)束鍵置于整個界面的最中心位置,而其他的次要功能則圍繞這些主要功能布局。此外,針對一些功能繁多的APP,設計者要嘗試加入搜索功能,以便用戶迅速地定位自己的需求[13]。
手機的屏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盡管手機的設計者通過各種方式在不斷地擴大屏幕的空間。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尺寸過大的手機并不利于人們的日常使用。尤其對于女性,4英寸(1英寸=2.55 cm)左右的手機最適合拿在手掌當中使用。如果超過這個尺寸,就會影響到使用者的體驗感。在手機APP的設計上,必須要考慮到這一問題,設計者可以通過增加快捷手勢的方法讓用戶能夠在有限的屏幕空間當中實現(xiàn)更便捷的操作功能,讓用戶盡可能單手就能夠完成操作。例如,手機APP的返回鍵通常會設置在屏幕的左上位置,用戶在使用時候往往必須要一手持手機,另一手去點擊操作,這無形中增加了操作的難度。如果設計一個滑動退出的快捷手勢,就可以輕松地解決這個問題,讓用戶在使用時更加簡便流暢。在當前的APP設計上,功能鍵已經(jīng)越來越少,設計者更加熱衷于使用快捷手勢。這正是因為手勢更加符合用戶在使用時的實際情況,也貼合用戶的心理狀態(tài),更好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此外,越來越多的設計者也習慣于在APP中加入單手模式。這種新的操作模式利于用戶在特定的條件之下改變原有的雙手操作模式,實現(xiàn)單手控制功能鍵。這也是另一種模式之下的便捷手勢方法。
隨著數(shù)字媒體技術(shù)的發(fā)展普及,在界面設計不斷摸索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中,用戶體驗設計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APP設計日臻成熟,但設計者單純依靠經(jīng)驗和直覺做設計顯然是行不通的?,F(xiàn)如今,用戶更多關(guān)注的是其中的體驗和服務。良好的產(chǎn)品體驗會提升產(chǎn)品的檔次與價值,同時也會增加用戶對產(chǎn)品的忠誠度。因此研究用戶體驗導向下的APP個性化界面設計、提升個性化界面設計的高效性與滿意性等有利于APP的推廣。
[1] 謝碧曉.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端界面情感化設計研究[J]. 中國包裝, 2022, 42(6): 46-48. XIE B X. Research on Emotional Design of Mobile Interface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J]. Chinese Packaging, 2022, 42(6): 46-48.
[2] 吳迪. 基于用戶體驗的鄂爾多斯旅游類APP界面設計[D]. 內(nèi)蒙古: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22. WU D. The Design of Erdos Travel APP Interface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D]. Inner Monglia: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2022.
[3] 劉雨姣, 吳瓊, 王瑩. 一款專注于設計類考研的APP交互界面設計——以記藝APP為例[J]. 設計, 2022, 35(5): 42-45. LIU Y J, WU Q, WANG Y. An APP Interface Design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Take the Record Art APP as an Example[J]. Design, 2022, 35(5): 42-45.
[4] 彭華明, 陶玉棠. 用戶體驗導向下的APP個性化界面設計研究[J]. 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 2022, 45(4): 73-77. PENG H M, TAO Y T. Research on User Experience Oriented APP Personalized Interface Design[J]. Modern Electronics, 2022, 45(4): 73-77.
[5] 周雅婕, 汪沙娜. 基于心流理論的APP界面設計案例分析[J]. 電子技術(shù), 2021, 50(11): 20-24. ZHOU Y J, WANG S N. Case Study of APP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Flow Theory[J]. Electronics, 2021, 50(11): 20-24.
[6] 王妍. 基于用戶心智模型的手機視頻APP界面設計研究[D]. 鎮(zhèn)江: 江蘇大學, 2021. WANG Y. Research on Mobile Video APP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User Mental Model[D]. Zhenjiang: Jiangsu University, 2021.
[7] 江梅梅. 傳統(tǒng)文化視覺元素在APP界面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 滁州學院學報, 2021, 23(4): 47-51. JIANG M M.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Visual Elements in APP Interface Design[J]. Journal of Chuzhou College, 2021, 23(4): 47-51.
[8] 劉怡利. 基于APP交互界面設計中情感化視覺創(chuàng)新研究[J]. 藝術(shù)品鑒, 2021(20): 155-156. LIU Y L. Research on Emotional Visual Innovation in App-based Interactive Interface Design[J]. Art Appreciation, 2021(20): 155-156.
[9] 袁帥. 基于老年用戶體驗下的生活助手類APP界面視覺設計探究[D]. 太原: 山西師范大學, 2021. YUAN S. Research on the Visual Design of Life Assistant APP Interfac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lderly Users[D]. Taiyuan: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 2021.
[10] 朱南瑾. 兒童美術(shù)教育類APP界面交互式設計研究[D].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 2021. ZHU N J. Research on Interactive Design of APP Interface for Children's Art Education[D]. Guil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2021.
[11] 郭楚燕. 移動App界面設計中的情感化設計探究[J]. 明日風尚, 2021(10): 95-96.GUO C Y. Research on Emotional Design in Mobile APP Interface Design[J]. Tomorrow's Fashion, 2021(10): 95-96.
[12] 馬蕾, 鄭童. 淺談漢服文化的APP界面設計[J]. 西部皮革, 2021, 43(7): 80. MA L, ZHENG T. On the APP Interface Design of Hanfu Culture[J]. Western Leather, 2021, 43(7): 80.
[13] 藍子易. 基于情感化設計的APP界面設計研究[D]. 唐山: 華北理工大學, 2021. LAN Z Y. Research on APP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Emotional Design[D]. Tangsha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21.
Research on APP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YUAN Kun
(Sh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 Taiyuan 030032,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ser experience of APP interface design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APP interface desig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Methods: after a brief analysis of user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case of user needs, user emotional experience, user psychological state, user habits and other user interface design to explore. Conclusion: to make the APP be favored by users, we must understand the user needs, grasp the user psychology, according to user habits to design.
User Experience; app; interface design
TB472
A
1001-3563(2024)04-0304-03
10.19554/j.cnki.1001-3563.2024.04.032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