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雅慧
(太原普可佳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伴隨著現階段的發(fā)展,社會對建筑工程項目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工程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體現在對工程項目本身提出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要求,還表現為對建筑工程項目運行舒適度提出較高要求。需要從項目設計環(huán)節(jié)入手加以分析,以保證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符合上述方面的根本需求,促使住宅建筑在以后使用時可以展現出較高的舒適度,達到更加理想化、人性化的居住效果[1-2]。
人性化設計理念凸顯了以人為本,即以使用者為設計主體來進行住宅設計。所有設計工作應該圍繞著改善其生活質量這一目標展開。將使用者作為設計的中心,著眼于使用者在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需求進行設計,這是當代建筑設計的正確發(fā)展方向。與此同時,以人為本這一理念更能夠反映出人類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的協調共進。
所謂功能統一,就是住戶在使用住宅產品時所感到的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并以此為基本原則進行住宅設計,在全面了解居民主觀需求的前提下,針對其家庭成員特點,做出真正符合不同居民差異化的需求,才樣能彰顯設計工作應有的價值。功能合理配置,以達到人和建筑的最佳和諧。它是一種功能性需求[3]。功能統一原則可以指導設計師營造一個獨特的、差異化,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不僅使居住者覺得安全放心,更使其在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得到更多的便捷和心理滿足感。
科學合理是住宅設計工作的基本前提,要求設計者遵循客觀規(guī)律,不能僅憑其主觀判斷而盲目設計。設計應以當地材料成本,技術條件,地域文化等諸多因素為設計基礎,切忌一味形式主義與唯美主義[4]。設計師應該站在現實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平衡功能與美學的關系,使建筑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兼顧美學范疇的要求。在此設計目標的前提下,在作品中融入人性化設計理念。不僅為使用者提供安全穩(wěn)定的基本環(huán)境,更為其創(chuàng)造舒適宜人的生活品質。
人性化設計理念以及現代建筑設計均注重并提倡美學意義,遵循這一科學而又行之有效的思想,并使其與社會發(fā)展以及時代特征相結合。大眾在美學理解與美學鑒賞方面都有很大進步,這雖能造成更大程度的美學理解差異性,卻無礙美學鑒賞共通性,主要體現如下:節(jié)奏和韻律方面,這一原理就是通過視覺設計來反映一種與音樂相似的節(jié)奏感、律動感,從而引起用戶的視覺韻律共鳴;對稱和均衡方面,重點突出了中國傳統中的對稱元素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發(fā)展和變化,表現出了更具有時代氣息和個性設計;對比和統一主要是突出整體協調和個體突出之間的區(qū)別。
所謂的人性化理念設計指的就是在滿足人性需求的基礎上,在建筑風格、空間尺度以及使用功能上體現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5]。人性化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回應了用戶群體的活動要求及其內心的心理活動,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與此同時,還應當注重智能化家具設備的運用,新材料、新技術的引進等,以此提升居住體驗及生活品質。
首先,應該考慮到社會的發(fā)展所帶來的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反映在住房功能要求的變化上。因此,設計師應不斷改進和調整他們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思維方式,在“為生活而設計”的理念基礎上,打造一個舒適的、滿足大眾要求的功能性生活空間。
其次,對于每個功能房間的空間尺度都應更加精細化設計,隨著住戶對居住體驗要求越來越高,那么相應的每個功能空間的尺寸就會隨之產生一定的變化;而同一住戶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隨著住戶人員家庭組成發(fā)生了些許變化,房間的功能也會隨之產生一定程度的改變。所以,設計師在前期設計時就應當留予條件,充分考慮日后家庭空間的改造需求,以人為本,靈活布局,才能更好地提升居住體驗。
再次,相關設計師在進行住宅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文化領域、地域特色等方面的內容,不斷地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在建筑美學當中積極地融入當地特色與風格,設計出符合現代人審美的相關潮流因素,突出住宅產品之間的差異化風格。建筑設計應反映文化特點在建筑審美中的作用,進行藝術加工給人們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打造更好的住宅產品[6]。
最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居住者不僅對居住空間的品質要求進一步提高,還對室外公共空間提出了一定要求。針對于這一點,設計師需要將室外公共環(huán)境和居住空間進行有機統一,從而提升居住體驗。專業(yè)的景觀設計,讓戶外公共空間更富有生機與活力,與高品質的居住空間相得益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營造出富有人文關懷的綠色社區(qū)氛圍。
綜上所述,人性化理念要求設計師探索如何利用已有資源并將現代室內設計手法與新材料、新技術相結合,并借鑒別墅住宅空間的設計手法,從傳統的“三室兩廳一衛(wèi)”創(chuàng)造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實用靈活的新戶型,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人居環(huán)境進而提高住戶的生活品質。
住宅建筑各功能房間均有其適宜面積,規(guī)范也有規(guī)定其相應的最小面積。這些是空間布局的基本要求。設計師應在此前提下進行優(yōu)化,才能給居住者帶來更好的體驗,而人性化設計在空間尺度上就變得非常重要。不同戶型的居住環(huán)境對其空間設計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
(1)對于起居空間來說,需要考慮到墻面的完整性,以便給后期家裝領域如電視墻設計、家具布置等提供方便。
(2)臥室的開間、進深尺寸需要根據具體戶型大小來確定,但至少要滿足衣柜、雙人床、床頭柜、窗簾盒等尺寸的要求;兒童臥室不僅要保證床位擺放合理,還應盡可能地給孩子們提供較大的物品擺放空間。
(3)廚房設計時,設計師容易忽視的地方是流線問題,空間利用效率問題,廚房應根據“洗切炒”的操作流線進行空間布置,應關注切菜的操作臺面空間是否夠用。同時,廚房空間劃分一般可分為3 種類型:“一型”“L 型”和“U 型”,相同面積下,利用率最高的是U 型廚房,所以設計師在廚房布置時應優(yōu)先選用U 型廚房。
(4)衛(wèi)生間也有舒適度的要求,衛(wèi)生間宜自然通風采光。一般來說,如果一戶配有兩間衛(wèi)生間,那至少應有一間能自然通風采光??托l(wèi)設計時應預留淋浴空間,把洗衣機設計在衛(wèi)生間還是臥室陽臺,則要根據衛(wèi)生間尺寸大小而定,以舒適美觀為首要原則[7]。
(5)設計師還可留出適當的空間備作他用。隨著住宅建筑日益科技化,科技應用也提升了居住的舒適度,這也對空間層高有了新的要求,設計師應考慮該類設備機組選址的合理性,空間布置時需要對系統的進出口預留適當的位置;在布置水平管道時,走線應盡量距離最短,同時結合吊頂的造型,避免突兀影響凈高。
(6)室內裝修應以“綠色”為原則,強調環(huán)保節(jié)能。居室內裝飾材料和家具也逐步向著高檔化的趨勢發(fā)展。當前我國室內裝飾市場正處在高速增長時期,家裝行業(yè)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之一。
住宅做為民眾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其功能布局中所體現出的人性化設計非常重要。住宅主要的功能空間是起居室(客廳)、臥室、書房和活動室,配套空間是廚房、衛(wèi)生間、衣帽間、陽臺和雜物間等。以客廳為例,通常作為進入家庭的第一個空間,除了滿足家庭交流功能之外,人們對入口玄關處儀式感也愈發(fā)關注,以往戶型玄關空間極小,甚至沒有玄關空間,入戶門直接對準客廳,沒有私密性可言。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玄關空間不僅承載著換鞋、換衣帽、消毒等功能,更成為體現住戶獨特審美的窗口,成為主人的一張名牌,為住戶提供一種回家的歸屬感,通過燈光、掛畫、內裝材質對比等設計手法增添儀式感,增強私密性。而廚房亦正追隨社會發(fā)展而發(fā)生空間模式之改變,開敞式、西廚、島臺、吧臺的涌現體現了多元化餐飲文化[8]。這使得廚房做飯不再是一個家庭成員的活動,新式廚房正逐漸變?yōu)榧彝コ蓡T交流的場所。這就對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做設計時要提前預見住戶后期改造廚房的可能性。衛(wèi)生間的功能布局隨著人們使用習慣的變化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人們越發(fā)覺得獨立衛(wèi)生間的重要。另外,衛(wèi)生間的浴缸與淋浴間復歸、干濕分離等幾方面也在發(fā)生變化。與此同時,現代生活中人性化的需求也體現在多變空間上,由二人世界走向三口之家、二孩家庭、家庭成員增多所帶來的功能空間要求變化。為此,設計需要一個靈活開敞、變化多端的功能空間來適應不同時段的使用要求,例如,由客廳交流區(qū)日后變成幼兒玩耍和活動的場所,乃至改造出一間書房、臥室等,以空間的改造來適應家庭成長需要的改變。伴隨著城市發(fā)展進程的加快和人們對物質和精神追求的日益提升,這種場所也必將是未來的主流形式之一。
為了更好地落實人性化理念,設計師還需要進一步地控制好相關配套設施,如黨群服務中心、中老年活動中心等,并且對其合理性多加思考,促進人性化理念能夠更好地運用在建筑設計中去,給人們帶來更好的感受和體驗[9]。在建筑工程項目所涉及的部分配套設施當中,地下車庫是使用頻率較高的設施之一,設計的首要任務是保證人與車安全。例如,對地下車庫光線的合理設計和優(yōu)化,促其可以展現出更加理想的視覺效果,以免車庫應用出現某些意外問題。地下車庫具體線路的設計、視野的優(yōu)化也會直接影響地下車庫使用效果;還要做好人車分流等方面的設計工作,確保行人在地下車庫行走的安全。最后,還要著重對車庫美觀性方面進行研究,確保地下車庫裝飾運用達到理想視覺效果,從細節(jié)入手充分考慮到人的需求,有效提高設計水平。
住宅建筑立面設計尤為重要,其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表現當地藝術文化特點,還能反映出自身風格。藝術元素偏好隨時代不斷改變?,F今住宅建筑風格各異,包括ART DECO 裝飾物,新中式裝飾物,地中海式裝飾物和簡約裝飾物等等都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每一種建筑風格均有自己的代表要素與組件,設計師需熟練運用并結合當地文化特色,清晰合理地應用到建筑設計中。
一般來說,人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進行活動的,但室外活動對人們來說也不可或缺。在室外進行人性化景觀設計時,設計師需要提升人們的景觀環(huán)境舒適度,住宅區(qū)內擁有開放的場地可以給住戶們提供集體活動空間,給人們營造輕松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植物景觀不僅可以改善空氣,還能修養(yǎng)身心,將外界空間阻隔開來,遠離城市的喧囂,給人們一種歸屬感,帶來身心上的愉悅和安靜[10]。另外,植物不同的顏色和花期,令每個季節(jié)都是一副不同的美景。高低錯落的布局方式又給環(huán)境增加層次感和生機感,給整個建筑環(huán)境增加文化氣息。
住宅建筑中融入人性化設計這一經久不衰的話題,表達出不同時期人們對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所具有的不同內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記載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變遷。廣大設計同仁必須以敏銳的洞察力不斷探索和認識,更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與設計意識,謹記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以適應多元化發(fā)展的現實需求。以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作品來達到精神和物質追求的結合,以舒適宜居的設計作品來表達對于“人”的認識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