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穎
《禮記·大學》有言:“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边@句話的本意是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要先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于探究事理?!案裎镏轮保@句箴言教會我們精進所學、行穩(wěn)致遠。
格物致知,要求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研究事物,能夠?qū)W⒌靥綄ふ芾?。在如今的信息時代,各種真而不真、假而不假的信息裹挾著我們。當此之時,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思考,便顯得尤為重要。作家瑪雅·安吉羅曾提醒:“專注于目標,排除雜念?!敝挥信懦s念之后,我們才會像專注于獵物的野豹一樣,勢如閃電,抓住事物的真相。只有一心一意地“格物”,才能實現(xiàn)最后的“致知”。所以,專注于研究事物的最好做法便是排除雜念??鬃訉Υ艘脖硎荆骸坝弥静环郑四谏?。”心無旁騖,事半功倍,古來圣賢皆是這般,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又怎能懈怠呢?專注于“致知”,猶如箭矢一般直向目標,正中靶心。
格物致知,要求我們不僅專注地研究,而且要像胡楊那樣堅定。這里的胡楊是指自然界里面對風沙“千磨萬擊還堅勁”的胡楊,也是指每一個不懼困難、經(jīng)百般錘煉、如胡楊般努力的研究者們。如果李時珍沒有四處采藥、親嘗百草,就不會有《本草綱目》這樣的中藥領域百科全書式著作的問世;如果沒有伽勒的大量觀測數(shù)據(jù)和亞當斯、勒維耶的神奇計算,就不會有“筆尖上的行星”海王星的發(fā)現(xiàn);如果諾貝爾沒有無數(shù)次賭上性命的試驗,就不會有現(xiàn)代炸藥的誕生。自古以來,只有那些經(jīng)過時間考驗的真理,才能成為精神的燈塔,照亮人們行進的道路。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格物致知的理念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世界文明的結(jié)晶。它曾經(jīng)一次次經(jīng)歷輝煌,也將會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放異彩。今天的中國要想在科技領域展現(xiàn)大國的風范與擔當,需要我們矢志不渝地格物致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們要踐行這一理念,提高專注力,堅忍不拔,精進所學,行穩(wěn)致遠。
云海蒼蒼,江水泱泱,文化之風,山高水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回答新時代之問,世界終將聽到我們的答案!
【湖南常德外國語學校高(87)班】
◆點評
該文表達考生對格物致知這個經(jīng)典思想的看法,圍繞“格物致知,要求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研究事物,能夠?qū)W⒌靥綄ふ芾怼闭归_自己的思考。文風不浮華,表達比較清楚,后面的論證部分將格物致知的意義放在世界背景下探討,筆法雖然稚嫩,但是能感受到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赤子之心。
(指導老師:晏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