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蓉蓉,劉 欣,陳 爽,白建軍,張林琳
(1.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重質(zhì)油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青島 266580;2.中國石化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山東東營 257045)
我國印染廢水排放量占每年工業(yè)廢水總排放量35%以上,因其色度高、水量大、COD 高、成分復(fù)雜等原因,難以被高效處理,是我國水環(huán)境的重要污染源[1-4]。其中甲基橙作為酸性偶氮染料在印染行業(yè)中應(yīng)用廣泛,但在還原厭氧條件下會產(chǎn)生毒性強的芳香胺,嚴重影響人體健康[5-8]。
傳統(tǒng)Fenton 氧化法在有機工業(yè)廢水應(yīng)用中,可將有機污染物分子降解為低毒或無毒的小分子物質(zhì),甚至直接降解成H2O 和CO2[9-11]。但Fenton 反應(yīng)需要在pH=3~4 的酸性溶液中進行[12-14],降解能力受pH 值影響,·OH 的生成和利用率低;反應(yīng)中易產(chǎn)生鐵泥[15],增加后期處理成本;加藥量大[16-17],未反應(yīng)完全的鐵離子會加深出水色度[18-20]。將Fenton 反應(yīng)應(yīng)用于流化床反應(yīng)器中,氧化過程中產(chǎn)生Fe3+以羥基氧化鐵晶體(FeOOH)的形式負載在載體表面,減少或抑制鐵泥生成[21-24]。方緒亮等[25]研究Fenton 流化床對環(huán)氧聚酯廢水處理效果,反應(yīng)效率較靜態(tài)實驗提高30%~50%,污泥產(chǎn)量降低50%;儲金宇等[26]研究Fenton 流化床處理偶氮染料廢水,反應(yīng)45 min 后COD 去除率可達84.00%。以上研究都表明Fenton 流化床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具有很大的潛力。
非均相Fenton 氧化是將Fe2+固定在載體上作為催化劑,通過自身氧化還原實現(xiàn)Fe3+到Fe2+的再生,流化過程中催化劑不斷遷移、翻滾和流動,有利于催化劑與染料分子充分接觸,提高對染料廢水的處理能力。鑒于此,本文應(yīng)用β-FeOOH/SiO2在流化床裝置中對甲基橙染料廢水進行處理,操作條件溫和,在降解過程中不需要外加酸堿調(diào)節(jié)體系pH 值,減少降解過程中鐵泥的生成量。
甲基橙(CP)、亞甲基藍(三水)(AR)、叔丁醇(CP)、FeCl3(CP)、H2O2(AR,質(zhì)量分數(shù)30%)購于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羅丹明B(AR)購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英砂(AR)購于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VERTEX 70 型,德國Bruker 公司);X 射線衍射儀(X' Pert PROMPD,荷蘭PANalytical B.V.公司);透射電子顯微鏡(JEM-2100 UHR,日本JEOL 公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752N,上海INESA 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臺式分光光度計(DR 3900,哈希公司);總有機碳分析儀(TOC-V,日本島津公司)。
FeCl3溶液60 ℃下水解,將得到的沉淀物離心、洗滌、干燥,得到β-FeOOH 備用;于燒杯中加入蒸餾水、β-FeOOH 固體粉末于室溫(25±5)℃下攪拌均勻。按β-FeOOH 與SiO2質(zhì)量比1∶1 加入120~200 目的SiO2粉末,加入適當蒸餾水,攪拌5 h 得到均勻分散的懸浮液。于水熱反應(yīng)釜中,90 ℃下反應(yīng)8 h,將得到的沉淀物進行離心、洗滌、干燥,得到β-FeOOH/SiO2,表征見2.1。
1.3.1 濃度測定 甲基橙染料廢水進水、出水均使用0.22 μm 濾膜過濾后,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甲基橙濃度。水樣經(jīng)0.45 μm 濾膜過濾后,采用鄰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測定體系中的Fe2+、Fe3+含量、草酸鈦鉀分光光度法[27-28]測定體系中的H2O2含量。
1.3.2 β-FeOOH/SiO2粒徑大小的測定 使用篩分法測定β-FeOOH/SiO2粒徑大小[29],將β-FeOOH/SiO2依次通過不同孔徑的標準篩,經(jīng)篩分后稱量不同粒徑范圍β-FeOOH/SiO2的質(zhì)量并計算各自的質(zhì)量分。β-FeOOH/SiO2平均粒徑的計算公式見式(1)。
式中:dps-平均粒徑,mm,xi-各分段質(zhì)量分數(shù);di-各級篩孔直徑。
流化床主體部分采用亞克力材質(zhì),有效反應(yīng)體積約為0.140 0 dm3,底座的材質(zhì)為有機玻璃,底座下端是體積為0.012 6 dm3的緩沖區(qū)。圖1 為流化床實驗裝置流程圖。β-FeOOH/SiO2平均粒徑為0.064 5 mm,加入流化床中,流化床床層高度為1.6 cm。配制1 000 mL,250 mg/L 甲基橙染料廢水置于儲罐-1 中,加入H2O2溶液,攪拌均勻,勻速進入流化床,與β-FeOOH/SiO2接觸,進行流化床實驗。
圖1 流化床實驗裝置流程圖
對負載后的β-FeOOH/SiO2進行TEM 表征分析(圖2)。結(jié)果表明,β-FeOOH/SiO2樣品無單個SiO2微球,邊緣粗糙,說明β-FeOOH 與SiO2單體之間無明顯間隙,β-FeOOH/SiO2復(fù)配良好(圖2a);β-FeOOH/SiO2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 圖像見圖2b。從圖2b 中可測得晶面條紋間距為5.2,與β-FeOOH(200)面的晶面間距吻合。β-FeOOH/SiO2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表征見圖13c,與圖2a、2b 相比,1 175 cm-1處吸收峰向低波數(shù)移動,由于Fe3+的半徑大于Si4+的半徑,導致Fe-O 的鍵長大于Si-O 的鍵長,鍵力常數(shù)減小,發(fā)生吸收帶紅移,表明β-FeOOH 中的鐵成功負載在SiO2表面上形成Si-O-Fe 鍵。
圖2
2.2.1 β-FeOOH/SiO2催化機制分析 為探討·OH 在甲基橙染料廢水降解中的作用,加入叔丁醇t-BuOH作對照實驗,t-BuOH 為自由基捕獲劑可以與·OH 生成惰性中間介質(zhì),終止·OH 鏈反應(yīng)。實驗結(jié)果見圖3,加入t-BuOH 捕獲·OH,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下降,產(chǎn)生不完全抑制,即·OH 不是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的唯一因素。比較β-FeOOH/SiO2與β-FeOOH 對甲基橙染料廢水降解效果發(fā)現(xiàn),SiO2負載β-FeOOH 后對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顯著上升,可見SiO2加入改變β-FeOOH/SiO2的結(jié)構(gòu),造成空位、邊緣缺陷,為β-FeOOH 提供附著位點,增加表面活性位,并保留了SiO2的過濾截留能力[30],提高β-FeOOH/SiO2比表面積及吸附能力,進而利用靜電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甲基橙染料廢水[31],有利于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降解。
圖3 t-BuOH 對β-FeOOH/SiO2 降解甲基橙染料廢水的抑制
2.2.2 β-FeOOH/SiO2中鐵離子催化作用機制 為進一步確認β-FeOOH/SiO2催化機制,構(gòu)建Fe2++H2O2均相體系作為對照組,F(xiàn)e2+初始濃度為35.000 0 mg/L,討論β-FeOOH/SiO2中鐵離子催化作用機制。Fe2++H2O2、β-FeOOH/SiO2+H2O2降解甲基橙染料廢水過程中的溶出鐵情況見表1。SELLERS[28]指出當溶液中的總鐵離子濃度低于3.900 0 mg/L 時,溶出鐵對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可忽略,以異相催化為主導。由表1 可知,β-FeOOH/SiO2+H2O2降解甲基橙染料廢水過程中,溶出鐵最高值為3.533 0 mg/L,說明體系中的溶出鐵對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非常有限。
表1 Fe2++H2O2、β-FeOOH/SiO2+H2O2 中溶出鐵情況
圖4 對比了H2O2、Fe2++H2O2以及β-FeOOH/SiO2+H2O2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降解效果,發(fā)現(xiàn)鐵離子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降解有促進作用,由于β-FeOOH/SiO2中溶出鐵作用可忽略,所以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物質(zhì)為β-FeOOH/SiO2表面上鍵合態(tài)的鐵,即β-FeOOH/SiO2+H2O2降解甲基橙染料廢水的過程中遵循表面絡(luò)合催化機理。
圖4 不同體系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降解
2.2.3 ·OH 生成機制探究 為考察·OH 生成機制,設(shè)置Fe2++H2O2均相體系作為對照實驗。
圖5 對比了H2O2、Fe2++H2O2、β-FeOOH/SiO2+H2O2中H2O2分解率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實驗發(fā)現(xiàn),20 min內(nèi)β-FeOOH/SiO2促進H2O2分解可達100%,說明β-FeOOH/SiO2表面鍵合態(tài)的鐵促進H2O2分解產(chǎn)生·OH。
圖5 H2O2 分解率隨時間變化趨勢
圖6 對比了H2O2與β-FeOOH/SiO2+H2O2中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實驗發(fā)現(xiàn),單獨H2O2作用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去除率低于40.00%,加入β-FeOOH/SiO2后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提高至90.00%以上。β-FeOOH/SiO2提供固-液接觸面,通過選擇性吸附使水中的H2O2以及甲基橙分子在固-液相界面發(fā)生富集,進而催化H2O2產(chǎn)生·OH 進攻甲基橙分子。
圖6 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隨時間變化趨勢
2.3.1 β-FeOOH/SiO2添加量對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的影響 β-FeOOH/SiO2提供固-液接觸面,選擇性吸附使水中的H2O2以及甲基橙分子在固-液相界面發(fā)生富集,F(xiàn)e2+催化H2O2產(chǎn)生·OH 進攻甲基橙分子。β-FeOOH/SiO2添加量不同對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效果有影響,見圖7。當β-FeOOH/SiO2添加量為3.75 g/L,83 min 后甲基橙染料廢水的去除率達100%,隨著β-FeOOH/SiO2吸附飽和,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開始下降。當β-FeOOH/SiO2添加量增大至5.00 g/L 時,41 min后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均在99.00%以上,77 min 后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達到100%直至β-FeOOH/SiO2失活。當β-FeOOH/SiO2添加量增大至7.5 g/L 時,41 min后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為99.74%,逐漸下降至81.98%直至β-FeOOH/SiO2失活,由于β-FeOOH/SiO2添加量過大,H2O2快速分解產(chǎn)生的·OH 相對過剩,發(fā)生自身的淬滅。β-FeOOH/SiO2添加量增加,溶出鐵增加,不利于水體色度指標的控制,壁面效應(yīng)影響也增大。綜合考慮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溶出鐵的影響,選擇β-FeOOH/SiO2添加量為5.00 g/L。
圖7 β-FeOOH/SiO2 添加量對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的影響
2.3.2 H2O2添加量對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的影響H2O2作為Fenton 體系中的氧化劑可與鐵離子進一步催化產(chǎn)生·OH,不同H2O2添加量,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隨時間變化情況見圖8。
圖8 H2O2 添加量對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的影響
僅加入β-FeOOH/SiO2作用時,β-FeOOH/SiO2中帶正電荷的FeOOH 吸附甲基橙分子中帶負電的-SO3Na 酸性基團而起到脫色作用,空穴達到吸附飽和后失活。H2O2添加量為0.012 L/L 時,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為99.80%,隨反應(yīng)進行,β-FeOOH/SiO2表面活性位減少,去除率逐漸下降。H2O2添加量為0.031 L/L,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達到100%,直至β-FeOOH/SiO2失活。H2O2添加量繼續(xù)增大到0.050、0.100 L/L時,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均有減小趨勢,有兩種原因:(1)H2O2分解產(chǎn)生·OH 濃度高,發(fā)生積聚反應(yīng),即:·OH+·OH→H2O2;(2)過量的H2O2也是·OH 的捕獲劑,即:·OH+H2O2→H2O+HO2·[33-34]。以上結(jié)果表明H2O2添加量為0.031 L/L 時,H2O2的利用率最佳。
2.4.1 非均相Fenton 流化床適用性評價 圖9 展示了在β-FeOOH/SiO2添加量為5.00 g/L,H2O2添加量為0.031 L/L 條件下,甲基橙染料廢水處理前后對比圖,由圖9 可以看出,該流化床工藝可有效降低甲基橙染料廢水的色度。采用臺式分光光度計和總有機碳分析儀分別測得水體的COD 去除率為88.36%,TOC 去除率為67.5%。
圖9 處理甲基橙染料廢水前后對比圖
在β-FeOOH/SiO2添加量為5.00 g/L,H2O2添加量為0.031 L/L 條件下,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羅丹明B、亞甲基藍染料廢水的降解效果見圖10。在40 min 時,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為96.86%,隨著降解時間的增加,去除率增大至100%,直至β-FeOOH/SiO2失活。羅丹明B 和亞甲基藍兩種堿性染料廢水在74 min、84 min后去除率分別下降至80.73%和72.07%,當有機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大時,β-FeOOH/SiO2表面的活性位更快地被染料分子占據(jù),不足以催化H2O2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yīng),生成有效·OH 減少,在反應(yīng)體系中還會有少量的鐵離子溶出,導致β-FeOOH/SiO2的處理能力下降。
圖10 非均相Fenton 流化床工藝對不同染料廢水降解效果的對比
2.4.2 β-FeOOH/SiO2的循環(huán)利用性評價 使用過的β-FeOOH/SiO2進行回收,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交替沖洗,60 ℃烘干,重復(fù)實驗,對反應(yīng)前后的β-FeOOH/SiO2進行循環(huán)使用,β-FeOOH/SiO2在不同循環(huán)次數(shù)下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降解效果見圖11。
圖11 β-FeOOH/SiO2 的循環(huán)利用對甲基橙染料廢水降解效果的影響
加入β-FeOOH/SiO2,100 min 內(nèi)對流化床中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接近100%。循環(huán)兩次后,去除率在44 min 時降低至87.52%,對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仍較高。循環(huán)三次后,去除率在40 min 時下降,可見β-FeOOH/SiO2固體顆粒中的活性組分逐漸流失。
2.4.3 β-FeOOH/SiO2的穩(wěn)定性評價 對進行一次流化床實驗后的β-FeOOH/SiO2進行XRD 分析,見圖12。流化床實驗后β-FeOOH/SiO2的成分無改變[35],表明β-FeOOH/SiO2的穩(wěn)定性良好,實驗過程中無相變及鐵泥生成。
圖12 a.流化前、b.流化后β-FeOOH/SiO2 的X 射線衍射圖
對實驗前后的β-FeOOH/SiO2進行FT-IR 分析(圖13)。FT-IR 譜圖中567 cm-1未出現(xiàn)Fe3O4的特征吸收峰[36],480 cm-1以及564 cm-1處未出現(xiàn)球形Fe2O3的特征吸收峰[37],440、525、650 cm-1處均未出現(xiàn)條形Fe2O3的特征吸收峰[38],696 cm-1處未出現(xiàn)FeO 的特征吸收峰[39],故無Fe3O4、球形或條形Fe2O3以及FeO 生成。在1 022 cm-1處無γ-FeOOH 的特征峰,891 cm-1處無α-FeOOH 的特征吸收峰[40],表明在流化床實驗過程中沒有發(fā)生相變,以上分析與XRD 表征結(jié)果相符合。經(jīng)過流化床實驗后β-FeOOH/SiO2的出峰位置有偏向β-FeOOH(690、862 cm-1)及SiO2峰位置(461、692 cm-1)的趨勢,表明β-FeOOH/SiO2的穩(wěn)定性經(jīng)過流化床實驗后受到了一定的影響,β-FeOOH/SiO2多次循環(huán)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降解效果有下降趨勢。
圖13 a.SiO2、b.β-FeOOH、c.β-FeOOH/SiO2、d.流化床實驗后β-FeOOH/SiO2 的FT-IR 光譜
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發(fā)布的GB 3838—2002《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中鐵的標準限值為0.3 mg/L,不同污染物出水中溶出鐵含量見表2。在該工藝條件下,甲基橙和羅丹明B 的染料廢水出水中溶出鐵含量滿足GB 3838—2002 要求,亞甲基藍染料廢水出水中溶出鐵含量略大于標準限值。
表2 不同目標污染物出水水體中溶出鐵含量
(1)SiO2的加入改變了β-FeOOH 的結(jié)構(gòu),增加β-FeOOH 表面活性位,促進H2O2產(chǎn)生·OH,使得該體系中甲基橙染料廢水發(fā)生降解;其中,·OH 的生成機制為β-FeOOH/SiO2表面上鍵合態(tài)的鐵促進H2O2分解產(chǎn)生,遵循表面絡(luò)合催化機理。
(2)選擇β-FeOOH/SiO2平均粒徑為0.064 5 mm,流化床床層高度為1.6 cm,添加量為5.00 g/L,H2O2添加量為0.031 L/L,對甲基橙染料廢水的去除效果最佳,處理83 min,甲基橙染料廢水去除率達100%,COD去除率為88.36%,TOC 去除率為67.5%。
(3)該工藝對甲基橙、亞甲基藍和羅丹明B 三種染料廢水均能得到較好的處理效果,β-FeOOH/SiO2的穩(wěn)定性良好,無相變,未檢測到鐵泥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