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青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05.011
花生是山東省重要的油料經濟作物之一。在農作物種植結構順應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需求,不斷進行調整的發(fā)展趨向下,花生以較高的植物性營養(yǎng)價值和經濟價值,獲得廣闊的市場需求前景,因此,大力發(fā)展花生產業(yè)、提升花生種植品質,具有重要戰(zhàn)略價值??茖W種植、合理施肥是提高花生種植經濟效益的關鍵點,文章以山東省魯中地區(qū)蒙陰縣為例,分析花生種植要點、施肥技術、配方施肥與減肥增效技術,為花生優(yōu)質種植提供增產增收方面的參考與借鑒。
一、種植要點
1、選地
花生種植的土質較為關鍵,是決定花生高產的決定性因素。蒙陰縣利用“區(qū)域樣方數(shù)據統(tǒng)計”小程序,實時抽取樣方,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花生種植地樣本數(shù)據調查,對樣方壓蓋自然地塊實地測量,確保選取花生種植地符合種植要求。主要選取有機質含量較大的深厚土層,地勢平坦且排灌條件良好、肥力高、通風透性強,pH值在6.5-7.0左右、保肥保水性能佳的疏松沙壤土或腐殖質土壤種植。為持續(xù)提升花生種植地選擇精度,蒙陰縣依靠高分衛(wèi)星遙感影像監(jiān)測、無人機航拍、PDA實地調查的“空、天、地”三位一體化現(xiàn)代實測調查體系,為花生種植選地提供大數(shù)據支持,確?;ㄉN植地土質干燥比例適中,濕潤但不粘稠、黏砂土比例恰到好處,便于在洪澇、干旱期,合理矯正花生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
2、播種
①播種期確定
蒙陰縣地處山東省魯中地區(qū),因此,掌握科學的花生播種期對花生增產尤為重要。蒙陰縣花生大多選擇4月25日-5月15日適期足墑播種,播種期偏早容易引發(fā)病害。假如存在墑情不充分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造墑或開淺溝溜水播種。蒙陰縣地膜花生大多數(shù)在5月10日-15日播種,具體需要根據氣象條件確定。5天內,5cm-10cm耕層日平均地溫穩(wěn)定保持在15℃以上,即可適墑播種,地膜花生可以適當提前7-10d。為確保播種質量,一般在底墑條件較好的前提下使用覆膜機,邊播種、邊覆膜,噴灑除草劑同時作業(yè)。墑情不足應及時造墑,需要達到土質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的標準。
②合理化密植
合理化密植是蒙陰縣花生種植管理過程中采用的新技術,采取合理化密植不僅能夠確?;ㄉ念w粒飽滿、碩大,同時產量較高,畝產皮果均達到300kg以上。在63-65cm的壟距下,雙壟壟高約為10-12cm,壟頂寬度為55-60cm,深度為5cm左右,同時覆1.2-1.3m寬膜,壟穴距離保持17-20cm,采用起壟播種機節(jié)省播種時間,公頃保苗20萬-22萬株。也可以將2個自然壟合并為同1個大壟,單壟種3行,為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和光能,行距可以保持在30-35cm。一般情況下,花生生育期較為漫長,合理化密植的密度需要保持在8100-10000穴/667m2,每穴播種2顆種子,也可以單顆播種,密度保持在15000-18000株/667m2。
③選種及種子處理
為提升花生品種增產潛力,應當在選擇過程中,選擇生育期在120-130天、生長活動積溫在2700℃左右的花生品種,以此提升花生結莢期、成熟期和終止期抗性。近年來,蒙陰縣根據農業(yè)農村局2022年發(fā)布的農業(yè)主推技術,運用和推廣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種質資源研究所研發(fā)的花生單粒精播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播種,傾向于選擇不早衰的高產、穩(wěn)產品種,一般選擇發(fā)芽勢頭強勁的花育37、日花1號、濰花10號及運雜9847等10余個花生品種。
為起到殺菌作用,需要在播種前對花生種子進行晾曬,降低種子病害的發(fā)生幾率,同時縮短種子出土時間,促進種子后熟。種子完成剝殼處理后,按照大小、皮色和飽滿程度接受分級篩選,蒙陰縣采用機械化篩選分級技術,通常使用顆粒狀“色選”光電裝置篩除變色種子。一級種子顆粒較大、相對飽滿,種子皮色新鮮帶有光澤度、無皺紋,小花生一般為1300-1400粒/kg,大花生1000-1100粒/kg;二級種子顆粒較小、較為飽滿,種子皮色新鮮,個別種子帶有皺紋,小花生一般為1500-1700粒/kg,大花生1300-1400粒/kg?;ㄉN催芽通常使用30-40℃的溫水浸泡種子,6-8h后撈出晾干,置放于25-30℃的室溫環(huán)境中,并使用濕毛巾覆蓋種子,為保持水分可每天沖洗一次濕毛巾。
3、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技術是影響花生增產增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播種過程中,為防止空氣滲透到地膜中,需要盡最大可能保持地膜覆蓋平整度,可以在地膜上平鋪一層細沙。在溫度較高的時間段,可以掀開地膜通風降溫,溫度回落后,繼續(xù)利用地膜保持地溫。在管理過程中,蒙陰縣采取施足基肥技術等新技術,滿足花生的生長需求。在花生生長速度增長較慢的幼苗期,需要施用質量合格的氮磷鉀和磷酸二銨、尿素、硼砂、磷酸二氫鉀等,促進花生莢果生長。為保持土壤的濕潤程度,需要通過適當澆水,滿足植株生長需求。
二、花生施肥
1、保障氮磷鉀養(yǎng)分
在施用氮肥過程中,需要綜合考量土壤的氮供應能力和花生根瘤菌的固氮量,始終遵從以地定產和以產定氮的原則,確定氮磷鉀養(yǎng)分施用比例,以土質中的磷、鉀豐缺情況確定磷、鉀施用量。一般情況下,磷、鉀作為底肥一次性施用,氮需要考慮到花生的需肥情況和土質供肥情況,采取“基肥+追肥”融合方式或一次性施用等方式,按照科學配比施用。
2、施加土壤調節(jié)劑、微生物肥和有機肥
對存在連續(xù)栽培同種近緣作物后產生花生生長發(fā)育異常的花生種植地,采取增加施用土壤調節(jié)劑、微生物肥和有機肥的方式,補充土壤有機質和微生物。為強化花生根瘤菌的固氮能力,針對肥力相對低的砂質土、砂壤土(輕壤土)和生茬地,增施用量2-3kg根瘤菌肥,增加土質的有機質含量。
3、補充微量元素
硼肥、鉬肥、鋅肥等富含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能夠顯著增加花生產量,緩解花生缺乏微量元素的癥狀。例如,少量硼肥、鉬肥、鋅肥在藥劑拌種過程中的添加,能夠促使花生種子充分吸收營養(yǎng)成分,快速促進花生幼苗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微量元素間產生的拮抗效應。也可以在花生開花下針期后,使用水溶性鈣肥進行葉面的噴施。
三、花生施肥技術指標
花生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富含45%左右的脂肪,蛋白質含量約為24%-36%左右,同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核黃素和煙酸等營養(yǎng)成分,所需的肥料主要是氮、磷、鉀、鈣等,尤其在磷、鉀肥的需求量上,相對于其他作物高。通常來講,施肥水平與產量存在正相關關系,氮、磷、鉀的適宜配比,需要在養(yǎng)分均衡前提下,進行最佳施用。蒙陰縣每100kg花生莢果的需肥量約為純氮5.45kg、磷1.04kg、鉀2.25kg,伴隨花生種子生長,花生對氮磷鉀養(yǎng)分的需求量持續(xù)增大,為保障花生生長對氮磷鉀養(yǎng)分的需求量,將氮磷鉀養(yǎng)分施用比例定為5∶1∶2.5??筛鶕ㄉN植地產量水平的不同,及時調整氮肥施用比例,產量水平350kg/667m2以上的花生種植地,每畝施用氮肥10-12kg;產量水平250-350kg/667m2以上的花生種植地,每畝施用氮肥8-10kg;產量水平250kg/667m2以下的花生種植地,每畝施用氮肥6-8kg。
四、花生施肥技術
1、土壤施肥
①春花生
春花生的產量較高,在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土地的用與養(yǎng)結合,可以在夏花生施肥基礎上,提高10%左右的施肥總量,在施肥過程中,以施用底肥為關鍵,磷肥、鉀肥、鈣肥和60%-80%氮肥伴隨基肥施用,其余氮肥在初花期追加施用。
②麥套花生
麥套花生需要統(tǒng)籌小麥與花生種植周年施肥,播種前結合耕翻整地,將有機肥作為底肥全部施用,畝施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kg?;手饕宰贩实姆绞绞┯?,或結合實際情況,結合灌溉進行追肥,在追肥過程中,需要對水分的用量進行控制,避免營養(yǎng)成分產生大規(guī)模流失。
③夏直播花生
夏直播花生施肥主要以底肥為主,可以在花生開花下針期和花生結莢期,分別追加施用氮肥,建議采取種肥異位同播(緩釋肥)技術模式,一次性將純度較高的緩釋肥料施到土壤中,解決施肥肥量把控不準確的問題,達到精準播肥的目的,實現(xiàn)肥料深施的效果,確保苗勻和健壯。中低產量花生種植地采取基肥和追肥相結合的方式分次施用氮肥,先施入50%-70%氮肥與全部磷肥、鉀肥、鈣肥,剩余氮肥在開花下針期、結莢期追加施用。
2、葉面施肥
花生葉面施肥是一種吸收程度高的優(yōu)質施肥方式,能夠促使花生快速生長,生長發(fā)育初期在葉面施用氮肥,需要稱取1kg尿素后,使用100kg清水進行溶解攪拌,得到1%濃度的尿素水溶液后進行葉面噴施,快速補充花生生長所需營養(yǎng)成分。生長中后期,需要根據花生生長情況補充葉面施肥,防止花生出現(xiàn)脫肥。在生育和結莢后期,在花生葉面噴施2%-3%的過磷酸鈣水溶液,提升葉面的光合作用速度,提升花生豆莢產量,經過一天一夜之后,每間隔7天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3天,每次每畝噴施60kg左右。氮磷肥混合物的葉面噴施效果較好,可以在100kg的2%過磷酸鈣水溶液中添加尿素,得到1%尿素和2%過磷酸鈣混合物。葉面施肥需要根據花生的生長期和生育期進行,魯中地區(qū)大多數(shù)在生育后期施用。施用過程中需要選擇無風的晴朗天氣,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后噴施,防止花生葉片受到損害,一旦突然降雨需要及時補充噴施。
五、配方施肥
1、分次施肥
產量水平350kg/667m2以上的花生種植地,每畝施用配方肥40-45kg,初花期每畝施用尿素7-12kg,盛花期每畝施用尿素6-9kg;產量水平350kg/667m2以下的花生種植地,每畝施用配方肥35-40kg,初花期每畝施用尿素5-9kg。
2、一次性施肥
推薦復(摻)混配方肥配方:
20-12-8(N-P2O5-K2O)或相近配方及施肥配方,追肥配方25-0-5(N-P2O5-K2O)或相近配方及鋅硼微肥施肥配方。每畝產量小于350kg的花生種植地,可以根據實際種植情況,在開花下針期追加施用25-0-5配方肥30-40kg,需要注意肥料施用過程中的深度,做好花生與肥料的隔離。
六、花生減肥增效技術
1、花生種肥+配方肥
為防止種肥距離過近造成的燒苗情況,整地后,蒙陰縣結合起壟、施肥和播種一體化技術,優(yōu)先選用包膜型緩(控)釋肥料,一次性使用配方肥,通過種肥異位同播機,一次性將種子與底肥施入距離種子5-8cm下的土壤,深度在土壤表層下方10-20cm位置,保證肥料施用后前期不燒苗燒根。
2、水肥+有機肥
在增施有機肥腐殖酸、生物有機肥或腐熟堆肥的基礎上,積極推薦使用灌溉與施肥一體融合的農業(yè)新技術,將可溶性固體、液體肥料,按照營養(yǎng)成分含量和花生需肥規(guī)律,兌配肥液與灌溉水,重點運用滴灌、噴灌和微灌等灌溉技術。
3、配方肥+有機肥
蒙陰縣借助綠色種養(yǎng)循環(huán)農業(yè)試點項目,將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較高肥力花生種植地推薦每畝施用200kg左右的有機肥,適當調整氮肥的用量,在此基礎上推廣每畝應用腐熟堆肥、商品有機肥500-1000kg,減少化肥的施用比例。
4、根瘤菌肥+配方肥
結合配方肥的施用原則,在生茬地及病害發(fā)生較輕的花生種植地,可以推廣應用根瘤菌肥+配方肥技術,用根瘤菌劑種子包衣、拌種或噴施技術進行根瘤菌的接種,增強花生的根瘤固氮能力,根據實際種植情況調整和減少氮肥的用量。
5、化控防倒伏
化控防倒伏是花生高產的常用技術,在盛花期后進行化控的效果最佳,在花生結莢前期,花生株高達到30-35cm后,每畝均勻噴施30-50mg/kg烯效唑溶液50kg,提高抗倒伏能力,促進花生增產。
6、防治病蟲害
①物理防治
花生病蟲害一旦發(fā)生,將嚴重影響花生產量,造成缺苗和斷壟現(xiàn)象??山柚栕贤饩€,輔助相應的殺蟲劑、捕蟲網、誘捕器等工具,達到殺滅病蟲害的目標,例如,針對蚜蟲等害蟲,可以在植物誘蟲黃板上涂抹40%氧化樂果乳油進行害蟲殺滅;針對根結線蟲,一旦發(fā)現(xiàn),采取UV-A燈、糖醋溶液等誘殺方式進行殺滅;針對金龜子,可以使用“引誘劑+誘捕器”方式完成誘捕。
②化學防治
藥劑拌種能夠大幅度提升花生病害防治效果,一般情況下,蒙陰縣花生種植地單獨或混合使用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等藥劑拌種,以此防治苗期立枯病等病害,促進花生幼苗提高抗病能力,增產增收。幼苗期,為殺滅根結線蟲,使用阿維霉素噴淋幼苗根部,持續(xù)噴淋時間為1個月,或每天早中晚使用掃螨凈乳油100倍液噴施幼苗根結線蟲病害位置和相鄰幼苗,防止病害擴散。為防治花生葉斑病,可以通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800倍液,每間隔15天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3次。針對白絹病等花生生長階段的病害,除采取藥劑拌種的方式外,可以通過施用磷、鉀肥等方式降低花生發(fā)病概率。在結痂階段,為殺滅病菌,可以使用50%速克靈混合水合霉素的1500倍液噴施。齊苗階段,采取苦參堿1000倍液和40%菌核凈復配藥劑液體噴霧,每5天正反面均勻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次。初花期,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天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3次即可,預防黃曲霉浸染和植株早衰的發(fā)生,防止病蟲害對花生生長造成危害性后果。成熟期,使用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0.1%濃度的尿素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GB 9552-1999),每15天噴施正反面葉片。
③生物防治
為抑制蒙陰縣白絹病病害的發(fā)展,采取復合類型的生物優(yōu)化防治方式,控制病害侵染源頭,主要可使用大量含有有益活性微生物菌劑、天然發(fā)酵活性物質的復合微生物菌劑,例如,哈茨木霉菌是具有較高生防價值的真菌,適應性較強,可以大幅度減少化控技術中農藥的使用劑量,殺死根結線蟲,培育優(yōu)勢微生物菌群,保護花生種植地微生物生態(tài)環(huán)境?;ㄉM入成熟期后,采取使用害蟲天敵等方式等生物鏈條殺滅方式,可以減輕棉鈴蟲和蚜蟲的危害。
(作者單位:276200 山東省蒙陰縣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