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師,最近我計畫去臺灣考察餐廳,不知道可否推薦我去哪裡看?」
這是來自廈門的一位餐飲業(yè)者的來訊,很上進,一直到全國各地去取經(jīng),所以他的餐廳生意還不錯,但是距離天天客滿的天花板還有待努力,我常常用臺北幾家很有名氣的大餐廳來刺激他.終於他要安排到臺灣親自體驗我吹噓的對象到底是何等的存在?
對!你問對人了!所謂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知道你不是來吃的!
說我是360行的活字典也不為過,在大陸往返超過一千趟,過去三十年在臺灣輔導的各行各業(yè)也超過一千家,尤其是經(jīng)歷過臺灣三次的經(jīng)濟起伏.看過臺北「東、西商圈」的無數(shù)次盛衰代換,畢竟有些值得參考的歷史軌跡可以說說,啟發(fā)一下後人的思考空間。
我輔導過的各種形態(tài)餐廳超過百家,大型的幾百桌的豪華宴會餐廳,小型的就是擺幾桌的家庭特色餐廳,開餐廳的業(yè)者一定要去思考「真的有全年365天天客滿的餐廳嗎?」真的有,不多!但是每個城市都可以看見幾家!
關鍵在你看見了什麼「關鍵因素」?
別畫虎不成反類犬
我覺得你不用自己想.虛心請教前輩,多問幾位,綜合一下共同的意見,應該就是「答案」。在開始講我發(fā)現(xiàn)的關鍵因素之前,我先溫馨提醒,很多人只問一位專家,你可得小心這位專家,説不定是「賣磚頭」的磚家。
我的第二個提醒,每一個成功的案例都是很難抄襲和複製的個案,例如品牌形象、品牌影響力不同、受眾族群不同、商圈條件不同、經(jīng)營團隊實力不同……太多的不同,你怎麼可能如法複製?
我的第三個提醒,執(zhí)行的人不同,時機不同,當然後果也不會一樣。我在建議業(yè)者進行新方案時,經(jīng)常聽到的不配合理由是「你這個方案我們試過了,行不通!」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會說:「策略上也許你們是對了,但是執(zhí)行的方法不正確,最常見的問題是執(zhí)行不夠徹底,所以失敗了?!?/p>
先談一下臺北西門町網(wǎng)紅店——「阿宗麵線」,小小店面沒有座位,每天開門後,基本上每時每刻都在排隊,是真的很好吃嗎?不!好吃的麵線在臺灣到處都有,基本上從專家的理論分析來說,消費者吃的是「心理層面的滿足感」,尤其以觀光客居多,來到西門町要留下的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戰(zhàn)功」,就是告訴同鄉(xiāng)「我吃過這一家」,若是有人追問:「好吃嗎?」其實通常回答是:「還可以」。什麼叫「還可以」?在他沒有比較過其它麵線口感的情況下,這就是他最好的回答。
臺北有一家標榜海鮮直送的「上引水產(chǎn)超市餐廳」,包括集團本身的日本料理餐廳「三井」也都是門庭若市,幾乎都是天天客滿,目前的名氣根本就不用宣傳,品牌是很少人不知,消費者吃這家餐廳絕對不是在享受「心理價值」,而是確實在享受生魚片及各種海鮮料理,品質高級但價錢算是中上的平價。
那麼這家餐廳的成功關鍵在哪裡?
「海味新鮮」及「平實的價位」,「裝潢不是很豪華但是典雅不俗」,「現(xiàn)場工作人員服務態(tài)度非常到位」,以上非常簡單的「四項關鍵要素」,我相信很多餐廳老闆都會說:「我們也可以做到??!」我遇過太多說這種話的老闆,但是執(zhí)行力差之毫釐,後果就失之千里。
臺北101頂樓的海鮮吃到飽餐廳「饗A Joy」,最低消3880元新臺幣(人民幣880元),號稱是全臺灣最貴的「吃到飽」餐廳,但是生意興隆,店家使用海鮮都是成本非常高的食材,要是碰到大肚量的職業(yè)饕客,那麼店家怎麼控製不虧損?很簡單,他給你的盤子都很小,而且每個區(qū)域都有專人服務「控管取用」,顧客不能整盤菜端走,因此,這就是「吃到飽餐廳」的管理技巧,不要怕食材成本高,只要懂得經(jīng)營管理。
最後我要介紹一家「欣葉日本料理吃到飽」,相信很多到過臺灣旅遊的大陸訪客,都會被朋友或者旅遊業(yè)者安排到「欣葉」餐廳吃過飯?!感廊~日本料理吃到飽」每人價位280人民幣,所有分店應該是全年座無虛席隨時客滿,標榜140道菜,聽說一個月前預約還不一定有位子,在臺北這種店也有不少家,跟「三井」日本料理一樣,非常簡單的四項關鍵要素,他們都做到了。
我覺得,餐飲名店之所以能成功,有兩項最關鍵的基本要素:第一就是要確實「新鮮美味」,第二項是「服務態(tài)度」,這都是店領導在管控的結果。當然,大陸各個地方也都有類似臺灣這樣知名餐飲店,其成功因素,相信也與此「兩項重要因素」分不開。
我認為,說起來很簡單,誰都會說;但是執(zhí)行時,牽涉的是領導人本身的心理素質及管理能耐,所以我的結論是:一家餐飲店之所以能成功,店長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