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永剛 顏景輝
(煙臺市蓬萊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山東 煙臺,265600)
支氣管肺炎作為臨床上常見的肺炎類型,發(fā)病率較高,患者多表現(xiàn)為咳嗽、肺部啰音、發(fā)熱以及呼吸困難等,該病病情發(fā)展迅速,若治療不及時可能對肺組織產(chǎn)生影響,甚至造成永久性肺不張[1]。隨著抗生素類藥物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耐藥菌株不斷增加,支氣管肺炎的病原譜也發(fā)生了一定改變,單一細菌感染情況減少,傳統(tǒng)單一抗生素類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因此,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被越來越多學者所認同。西醫(yī)治療通常以通暢氣道、解除呼吸道痙攣為主,而中醫(yī)中藥治療,其優(yōu)勢較為獨特[2]。中醫(yī)學認為,支氣管肺炎屬于“肺閉咳喘”范疇,多由內蘊痰濁,外感風邪,致使肺氣閉塞產(chǎn)生。由于小兒肺常不足,不耐寒熱,易于受邪。而肺主氣布津,若外邪入肺,氣滯導致肺閉,肺失宣降,水液失調,聚而為痰,最后形成痰阻,甚至引起脈絡瘀阻,血瘀肺脈。清肺扶正祛瘀法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是當前中醫(yī)臨床上治療肺炎的常用方法,其具有活血祛瘀、止咳平喘、解毒清熱等療效[3]。鹽酸氨溴索作為肺炎常用藥物,可減少炎性反應遞質、稀化痰液、松弛支氣管和氣管平滑肌,改善咳嗽、多痰等臨床癥狀。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清肺扶正祛瘀法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支氣管肺炎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沉、C反應蛋白(CRP)水平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煙臺市蓬萊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支氣管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9~74歲,平均年齡(56.72±1.52)歲;病程2~13 d,平均病程(8.21±2.24)d。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56.27±1.26)歲;病程1~11 d,平均病程(8.28±2.27)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煙臺市蓬萊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其合并肺啰音/哮鳴音、咳嗽、發(fā)熱等臨床癥狀[4];②符合中醫(yī)的診斷標準,辨證屬于痰熱壅肺兼瘀證,癥見:壯熱不退,煩悶急躁,痰液黏稠,色黃,呼吸音弱且急促,口唇青紫,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5]。
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②合并自身呼吸道或肺部畸形者;③近期應用過糖皮質激素與免疫抑制類藥者;④合并肺結核者;⑤合并免疫系統(tǒng)類疾病者;⑥合并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者。
兩組均采取常規(guī)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吸痰、清熱、平喘、止咳等治療。
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生產(chǎn)企業(yè):成都百裕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13116)靜脈滴注。15 mg/次,加入到100 mL0.9%氯化鈉注射液中,2次/d。
觀察組患者應用清肺扶正祛瘀法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清肺扶正祛瘀法治療的藥方為[6]:黃芩10 g、黃芪15 g、天花粉6 g、桑白皮10 g、沙參12 g、桃仁10 g、丹參5 g。高熱神昏抽搐者增加安宮牛黃丸30 g;后期低熱者增加西洋參、麥冬各10 g;便秘高熱者增加玄明粉、大黃各10 g;口渴壯熱,無汗而喘者增加知母10 g、生石膏30 g。1劑/d,分早晚兩次口服。同時給予患者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兩組患者均治療7 d。
1.4.1 觀察指標
(1)炎性反應因子。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處理,以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生產(chǎn)企業(yè):山東博科生物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型號:BK-600)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WBC),以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檢測步驟嚴格依照試劑盒(生產(chǎn)企業(yè):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ml092632、ml092638)說明書進行、以全自動動態(tài)紅細胞沉降率分析儀(生產(chǎn)企業(yè):山東省高精生物診斷分析產(chǎn)業(yè)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型號:BK-ESR40)檢測血沉(ESR)表達水平。
(2)觀察兩組患者的肺啰音/哮鳴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發(fā)熱總天數(shù)以及住院時間。
(3)觀察兩組患者惡心、頭暈、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惡心+頭暈+皮膚過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4)觀察兩組療效。療效判定標準[7]:發(fā)熱、咳嗽等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胸部X線片觀察到肺部炎性反應陰影被吸收為顯效;發(fā)熱、咳嗽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胸部X線片觀察到肺部炎性反應陰影被吸收>50%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或癥狀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采取SPSS 23.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治療前兩組患者WBC、ESR、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WBC、ESR、CR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CRP(m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025.11±4.5212.25±3.32a55.36±6.22 25.26±4.73a18.25±3.836.62±2.73a對照組4025.23±3.3516.62±3.24a55.33±5.3632.73±3.37a18.36±4.478.26±2.37a t 0.381 6.6610.015 8.1350.060 3.714 P 0.705<0.0010.988<0.0010.952<0.001組別例數(shù)WBC(×109/L)ESR(mm/h)
觀察組患者肺啰音/哮鳴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發(fā)熱總天數(shù)、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s,d)
表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s,d)
住院時間觀察組405.46±1.5310.65±2.245.95±1.6115.24±3.55對照組407.45±1.5513.15±3.367.83±1.6817.77±2.26 t 6.461 4.378 5.713 4.251 P<0.001<0.001<0.001<0.001組別例數(shù)肺啰音/哮鳴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發(fā)熱總天數(shù)
兩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n(%)]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取清肺扶正祛瘀法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支氣管肺炎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治療效果顯著。這主要是因為,鹽酸氨溴索注射液作為針劑型祛痰藥物,屬于必嗽平代謝產(chǎn)物的一種,對于呼吸系統(tǒng)保護作用顯著,因此應用后可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8]。而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基礎上增加清肺扶正祛瘀法治療,其中黃芩、黃芪作為君藥,黃芪可托毒生肌;黃芩可清肺火。兩者共用可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天花粉、桑白皮、沙參、桃仁、丹參作為臣藥,其中天花粉可清肺化痰,兼解毒消腫排膿;桑白皮可瀉肺下氣;沙參可滋陰清肺、化痰止咳;桃仁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丹參可活血止痛、寧心安神。臣藥共奏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清熱解毒之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WBC、ESR、CR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白細胞是人體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細胞,具有免疫功能,是機體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當WBC升高時,多提示體內可能存在著感染,以細菌感染為主。CRP是在血漿之中產(chǎn)生的一種急性蛋白,能夠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激活補體,清除外部入侵的微生物和病原菌,修復凋亡、損傷的細胞組織,對免疫過程產(chǎn)生保護作用[9]。ESR正常情況下,下沉的速度較為緩慢。在臨床檢查時,將抗凝的血靜置于垂直的小玻璃管中,由于紅細胞的比重較大,受地球的重力影響,會出現(xiàn)自然下沉。而觀察組患者WBC、ESR、CRP水平低于對照組也證明了清肺扶正祛瘀法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可進一步改善患者機體炎性反應水平。這是因為,鹽酸氨溴索的主要藥理作用是刺激肺泡Ⅱ型細胞合成與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可有效預防肺不張與肺泡萎縮情況,協(xié)助支氣管和氣管無纖毛區(qū)域痰液運送,同時其還具有抑制組胺、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等功能,可進一步抑制炎性因子釋放,抑制肺泡巨噬細胞和白細胞釋放炎性因子,防止肺損傷的同時還能降低機體炎性因子表達水平[10]?,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11],清肺扶正祛瘀法中采取的多種中藥,例如丹參、桃仁等具有消炎、殺菌作用。另外,黃芪屬于頻繁應用的補氣藥物,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毛細血管抵抗力,抑制多種致病菌,改善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降低機體炎性水平[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肺啰音/哮鳴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發(fā)熱總天數(shù)、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當前臨床支氣管肺炎患者多表現(xiàn)為氣喘、發(fā)熱、氣促、咳嗽以及不同程度呼吸困難等癥狀,同時患者還存在大量肺部啰音,嚴重者甚至引發(fā)心力衰竭威脅生命[13]。若單純采取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不能及時清除氣道內大量的粘稠痰液,對患者呼吸通暢性產(chǎn)生影響[14]。而采取清肺扶正祛瘀法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應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在止咳、祛痰、降低炎性反應的同時,能夠利用清肺扶正祛瘀法進一步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促進其早日康復。有研究顯示[15],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夠更快改善支氣管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由此證明,采用清肺扶正祛瘀法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支氣管肺炎安全性較高。而清肺扶正祛瘀法屬于中藥方,療效更加溫和,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清肺扶正祛瘀法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支氣管肺炎療效顯著,能夠進一步降低患者機體炎性反應,改善輕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且安全性較高,患者并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