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兵
車過一個急彎,面前豁然開朗,出現(xiàn)一大片稻田。準(zhǔn)確地說,是一大片稻樁田。
稻樁,就是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稻谷樁以及再生苗。干枯的稻樁參差不齊,成片地站立著,純一色的焦黃,像一床厚厚的被子覆蓋在田野上。此時的稻樁田,一眼望去一片荒蕪,似乎在沉睡。
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田并未入眠,或者說并未深眠。靜觀,分明能感受到它們的律動,雖然有些微弱。那密密麻麻或高或低的稻樁依稀散發(fā)著谷穗的芬芳,那些潛藏在泥巴里的泥鰍、鱔魚、青蛙等,都默默等待春風(fēng)春雨的喚醒。
看,水面上有了氣泡,此起彼伏,一串一串的。這是田野在呼吸。我蹲下來細(xì)聽,似乎聽到了它們的心跳,“砰砰”“咚咚”,一聲接著一聲。這一聲聲心跳,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突然,一只水鳥倏地飛到冬水田里,兩只腳爪和嘴幾乎同時接觸水面,掠得水面蕩起一圈圈波紋,隨后又倏地飛向天空。
水鳥剛好從田坎上的一群鴨子頭頂飛過。這群鴨子有的正在梳理羽毛,有的把頭埋在翅膀里小憩。受到了驚嚇的鴨子,嘎嘎叫著,撲騰一下飛到田里,濺起了片片水花。隨后,它們排著方陣,在水面上自由自在游弋,盛滿藍(lán)天白云的水面頓時蕩漾開來。
一位老人牽著一頭牛,走過冬水田的田坎,來到我身邊。老人告訴我,因為冬水田四季不斷水,所以往往水面生有綠萍,水中可見游魚。我是記得的,小時候,村民常去冬水田里捕魚,右手握一根頂部彎曲的竹竿,輕輕在水面劃出半道圓弧,左手拿著漁罩反扛于左背。一旦驚擾了魚兒,看見魚兒游動,漁罩瞬間罩下來,十有八九魚兒就在罩子里了。
就在冬天,看似寂寥的冬水田,卻是半睡半醒著。
冬水田主要是為了蓄水,避免春旱缺水無處安放秧母田,所以這冬水田對村民來說是“命根子”,農(nóng)人春天的夢想是從冬水田醞釀的。
我決定迅速離開,讓冬水田安靜入眠,以便有足夠的精力孕育春天的希望,成就春天的夢想。
選自《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