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棋
說到耐心,在動物界,蝸牛有,烏龜有,而樹懶更有。
樹懶的后肢已經(jīng)退化得沒有行走功能了,它們只能用前肢撐著奮力爬行。只有在不得不從樹上下到地面大便時(shí),為了避免被獵食動物捕捉到,樹懶才會拼盡全身的力氣,使勁地爬出每秒大約2厘米的“高速”。而在通常的情況下,樹懶是能懶著,絕不動彈,整天都在貫徹執(zhí)行“靜息大法”。
懶,因?yàn)椤靶^(qū)”環(huán)境不一般
樹懶的家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里。那里,樹木茂密繁盛,植物生長速度快。樹懶的一生只要守著一棵樹,每天抬抬手摟幾十片樹葉,就既能吃飽了飯,又喝足了水,無須體會大多數(shù)動物的奔波覓食之苦。
懶,因?yàn)閷Τ院炔桓信d趣
樹懶可以說是“懶界大咖”,雖然在樹上抬抬手就能夠到食物,然而它們可以長期忍饑挨餓,根本就不追求飽腹感,只有實(shí)在餓得性命堪憂時(shí),才會勉強(qiáng)從每天長達(dá)十六七個小時(shí)的睡眠中睜開眼睛,一臉不情愿地慢慢地摘些樹葉充饑。一只成年樹懶每天只吃和一個雞蛋差不多重的樹葉,但是營養(yǎng)成分可比雞蛋差得多了。
樹懶的消化系統(tǒng)也是擅長“消極怠工”,吃進(jìn)去的食物要一個月才能消化完畢。所以,樹懶可以挨餓長達(dá)1個月。
別看飯量這么小,樹懶的個頭卻不小。可見樹懶身體對食物的轉(zhuǎn)化效率可真高呀!原來,樹懶的胃像百寶箱一樣,里面請了多種多樣的微生物入住。而在人類的消化道里,共生的微生物則主要住在腸道里。在樹懶的胃里,這些微生物像好朋友一樣,把樹懶吃進(jìn)去的沒有多少營養(yǎng)的樹葉發(fā)酵,轉(zhuǎn)化成更好、更容易被腸道吸收的營養(yǎng)成分。微生物的工作效率有限,樹懶要是一下子吃得太多,微生物會處理不過來,所以樹懶每次都吃很少的食物。既然吃得少,自然排便也少。樹懶1個月只會大便3~4次,排便后,體重則會減輕30%。
其實(shí),作為住在樹上的“高層住戶”,樹懶可以直接在樹上大便。然而,樹懶講究,每次排便一定要爬到樹下進(jìn)行,并且還要挖個坑把大便埋起來。這是樹懶一生中最危險(xiǎn)的時(shí)候,很多樹懶往往因?yàn)椤吧蠋倍鴣G掉了性命。
懶,一定要懶出新境界
樹懶對食物不感興趣,對異性也不感興趣。姻緣全靠天定,就等著天上掉下來一個樹懶妹妹。雌、雄樹懶平均5年才會“艷遇”一次,有的樹懶則是一輩子連異性都沒見過。
在動物園,我們看到猴子、黑猩猩會互相捋毛,家里的小貓咪有空就會清潔身體。而樹懶則沒這個雅興。它們?nèi)斡商μ\、藻類、地衣甚至植物的種子在自己身上蓬勃生長,甚至還為有了這一層保護(hù)色、能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而沾沾自喜。
樹懶這么懶,按常理,不應(yīng)該早就滅絕了嗎?
很多捕食者的眼睛對移動的獵物很敏銳,而靜止或慢動作的樹懶很難被捕食者發(fā)現(xiàn)。清心寡欲的低需求生活,讓樹懶的身體骨頭多、肉少,捕食者食之無味,如果有更好的獵物可以選擇,往往會放過樹懶。
這就是樹懶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