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草木之花,香而可愛者甚眾,梅獨先天下而春,故首及之?!睔q末年初,春寒料峭,蕭瑟寂寥。梅花卻不懼寒威,在枝頭陸續(xù)綻放,在百花之中最早傳遞春的訊息,難怪人們說“梅占花魁”。
梅,我國傳統(tǒng)名花,位居中國十大名花之列,其應用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銅鼎中發(fā)現了已炭化的梅核,這說明梅樹早為古代先民所馴種。梅在當時作為祭祀和饋贈佳品,還用于代醋作為調味品?!对娊洝ふ倌稀芬嘤小皳坑忻?,其實七兮”之句。
至漢初,人們開始欣賞梅花,至南北朝時,梅即以花聞名天下。到唐宋時期,植梅、賞梅、詠梅已達鼎盛階段?!叭觊e悶在余杭,曾為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從白居易的這首詩中可見一斑。
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
對于梅花,古人有“梅以韻勝,以格高”以及“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的評價。陸游也贊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睙o私無畏、堅貞頑強的梅花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格的象征。
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寓意高潔、剛強、堅貞,也被視為高尚、純潔、美好的化身。如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為“四君子”等。人們認為梅具五福,分別代表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和平。此外,民間許多文藝、繪畫、工藝作品等,也以梅為表現對象。如“喜鵲登梅”,即為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之一。還有“摽梅之年”“青梅竹馬”“望梅止渴”等許多與梅相關的成語,沿用至今。
梅的風姿傲骨、高潔品性尤為文人雅士所推崇,他們借梅抒懷,以梅明志,表達自己超然世外、潔身自好的意愿與決心。如北宋著名隱士林逋,終生不做官、不娶妻,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yǎng)鶴,人謂“梅妻鶴子”。他的詠梅詩最具神韻,如“雪竹低寒翠,風梅落晚香”。
疏影暗香色雅麗
梅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ǖ奂t或白色,芳香,1—3月先葉開放,花瓣5枚,近圓形。核果黃色或綠黃色。
梅可分為杏梅種系、櫻李梅種系和真梅種系。杏梅種系為梅與杏的雜交種,枝葉似杏,花大,像杏花,不香或微香。櫻李梅種系為紅葉李與宮粉梅的雜交種,又叫美人梅。枝葉似紫葉李,花略有李花之香。花大,重瓣,外層白、內層粉,色彩嬌艷。
真梅種系為純種梅花,逾300個品種,可分為果梅與花梅兩類。花梅中,依枝條姿態(tài),可分為直枝、垂枝、龍游3種類型。直枝者,枝條直上或斜出,不下垂,不扭曲;垂枝者,枝條自然下垂或斜垂;龍游者,枝條自然扭曲,宛若游龍。依花型與花萼顏色,花梅可分為江梅、玉碟、宮粉、朱砂、綠萼等。
梅,姿、色、香、韻俱佳。論姿,自古便以橫斜疏瘦與老枝奇者為貴;論色,江梅疏朗清俊,玉碟雪膚冰肌,朱砂明艷俏麗,綠萼幽雅絕俗;論香,所謂“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梅的徹骨幽香清冽且濃郁,令人如癡如醉,心曠神怡;論韻,“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絕世風姿、徹骨幽香的絕佳寫照。
我國有眾多賞梅勝地,南京也名列其中。南京植梅始于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國相沿不衰。南京梅花山植梅面積1.022平方千米,植梅3萬余株,擁有“別角晚水”“寒紅”“南京紅”“扣子玉碟”“黃金鶴”“長蕊綠萼”等特別品種,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美譽,居“中國四大梅園”之首,每年春季都會舉辦規(guī)模盛大的“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jié)”,至今已舉辦了28屆。高峰期,每日迎來游人逾10萬。
每屆花時,南京梅花山、蘇州鄧尉、杭州超山、無錫梅園、武漢東湖,那云蒸霞蔚、香雪成海的景象令人心醉神迷。
觀賞、藥食皆相宜
梅,觀賞價值極高,在園林中尤其適合布置成梅林、梅園、梅嶺、梅峰、梅溪、梅塢等各種專類園,亦為盆栽、盆景和切花良材,均顯高雅脫俗。
花、葉、梗、根、果均可入藥。未成熟的梅子熏成的烏梅,最常入藥,味酸性平,可收斂生津、安蛔驅蟲,還可以開胃消食。
梅果,被譽為“中國第一佳果”,可制各種蜜餞,如青梅、話梅、梅干以及罐頭等。酸梅膏、酸梅湯既解渴生津,又可防治腸道傳染病。滇西、大理地區(qū)煮肉、燒雞都用果梅做調味品,可添鮮味?;ㄟ€可制成梅花酒、梅花粥、梅花湯餅等美食佳飲?;ɡ俚恼麴s液,即梅花露,用于點茶,可生津止渴、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