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嘉德:頂級文人為何都鐘愛篆刻

        2024-03-10 00:54:34林雪瓊福州
        文藝生活(藝術(shù)中國) 2024年1期
        關(guān)鍵詞:壽山印章篆刻

        ◆ 林雪瓊( 福州 )

        圖/ 中國嘉德

        趙孟頫、董其昌、文徵明三人無疑是中國書畫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大家,藝術(shù)造詣全面,亦長時期作為藝林主盟而備受推崇,影響及今余緒不絕。而諸家對于篆刻,亦各有心得,可見一印雖微,卻為頂級文士所鐘愛。

        如趙孟頫有著深厚的文學(xué)修養(yǎng)與高逸審美,亦有“元人冠冕”之譽,對于用印即殊為講究,認(rèn)為鈐蓋的印章氣息應(yīng)與書畫作品的格調(diào)匹配。在《印史序》中,趙孟頫說道:“近世士大夫圖書印章,一是以新奇相矜,鼎彝壺爵之制,遷就對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鳥之象,蓋不遺余巧也。其異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無二三焉?!闭J(rèn)為彼時印章有刻意追求形式主義的流弊,應(yīng)當(dāng)更為古雅,其亦率先提出“漢魏而下典型質(zhì)樸之意”的印學(xué)審美思想。此后,趙孟頫又以秦小篆自篆印文,又開創(chuàng)“元朱文”新印式,成為印章史上繼古璽、漢印后又一新風(fēng)。

        而董其昌是晚明書畫、鑒賞的執(zhí)牛耳者,雖然無過多親自參與篆刻的記載,僅《同治上??h志》卷十九載:“凡金石自署皆曰華亭”,揣應(yīng)言及凡是董氏親自篆刻的金石印章都自署為華亭。不過,董其昌為友人所作印譜序跋,卻至少有七種。如為程遠(yuǎn)所作《古今印則跋》,為陳懿卜所作《陳氏古印選引》以及為賀千秋所作《賀千秋印章題詞三則》等。

        其中《賀千秋印衡題詞三則》,云:“自勝國時,趙子昂、吾子行、周伯琦輩始拈出用之書畫,書畫之與印學(xué),非夫合之雙美,離之兩傷耶?……此道復(fù)振于文壽承、許元復(fù)有以矣?!闭f的是書畫與印學(xué)的關(guān)系是合之雙美、離之兩傷。而文彭、許初又重振印學(xué)。

        文彭是文徵明長子,受家學(xué)熏養(yǎng)深厚,被奉為明清文人篆刻的開山鼻祖。而文徵明亦擅篆刻,王世貞在《藝苑言》中說:“待詔以小楷名海內(nèi),其所沾沾者隸耳,獨篆不輕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明清名人刻印匯存》亦輯錄文徵明印作。

        類此種種,皆可證“金石篆刻”之高雅與厚重底蘊,且與書畫并重,富有高度的人文及豐富內(nèi)涵,誠可寶也。是次,中國嘉德2023秋拍“清寧—金石篆刻藝術(shù)”專場亦是佳制諸多,囊及明清及當(dāng)代諸多名家,篆刻形式、內(nèi)容、材質(zhì)等亦是多樣,方家可多關(guān)注。

        縱橫馳騁——趙云壑自用印專題

        趙云壑,字子云,原名龍,改名起,為吳昌碩高足。是作(圖1)為徐新周為趙云壑所作自用印,作于1906年秋,其中“缶師屬改趙起”即言及吳昌碩為趙云壑改名。自趙云壑改名后,其又自稱“苦鐵門第鐵漢”,盡棄前學(xué),深得缶翁古意,聲名鵲起。而徐新周亦為吳昌碩弟子,篆刻蒼勁有力,深得乃師衣缽,故是印亦可證“徐趙”二人深厚同門之誼。

        圖1 徐新周刻 趙云壑用青田石兩面印章

        邊款中“眠云”即趙眠云,鴛鴦蝴蝶派作家。擅書法、篆刻。趙眠云在段祺瑞執(zhí)政時任臨時參議院秘書,因喜文藝不善政界工作而辭職。他與趙云壑素有交誼,壑道人曾為其作鳳仙花,色淡紅而饒秋意,為眠云所寶藏。是?。▓D2)可見于趙云壑頗多畫作鈐印,甲戌年為1934年,時六十整壽。印文布局三行兩列,清新雋秀,趙云壑借趙眠云之言“現(xiàn)時作家恐鮮有此能,非天資卓絕者,不得似之”,可見其之極為自得。

        圖2 趙云壑刻“老壑甲戌乃降”青田石自用印章

        趙云壑在近代藝林有“缶廬第二”之美稱,是?。▓D3)回文,線條圓轉(zhuǎn)中寓之勁健,得韻律感,“千”“里”二字粗線條則有書法“漲墨”的效果。長邊款則亦有石鼓文書法古樸渾雅的筆墨情趣。趙云壑治印得缶翁樸茂氣象,隨著技藝日趨精湛,更是一日千里,日復(fù)有一日之境。

        圖3 趙云壑刻 “一日千里”青田石自用印章

        是?。▓D4)作于1933年,印文“壑”字取神不取貌,厚重與輕盈兼具,邊緣略作殘破,“民”字橫筆結(jié)構(gòu)粗壯,亦有“既雕既鑿,復(fù)歸于樸”的藝術(shù)審美。行書邊款恣肆爛漫,有鐵筆銀鉤之感。“五百年后始知壑山老民”則可見趙云壑藝術(shù)之超前認(rèn)知。

        圖4 趙云壑刻“壑山遺民”青田石自用印章

        大工無巧——齊白石篆刻藝術(shù)專題

        楊大鈞是中國音樂學(xué)院教授,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琵琶演奏藝術(shù)家、作曲家及國畫家。他師從平湖派大師李芳園弟子朱英多年,又得教于汪煜庭、徐立蓀等琵琶名家,琵琶藝術(shù)獨樹新風(fēng),為我國民族音樂藝術(shù)和音樂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xiàn)。

        楊大鈞亦曾在徐悲鴻的引薦下,拜入齊白石門下,學(xué)習(xí)國畫。1948年一篇見報文章《齊白石近事》就報道了齊白石收徒逸事:“馳名南北的國人畫師齊白石老人,今年已屆八七高齡,可是精神矍鑠,老當(dāng)益壯,平素除作畫外,甚少活動,最近收琵琶名手楊大鈞為徒,已是年來唯一的過問外事。”是?。▓D5)“琵琶癡人”是楊大鈞藝術(shù)的自況,單刀刻法,峻拔縱橫,部分線條如木釘,勁健沉穩(wěn)。

        圖5 齊白石刻 “琵琶癡人”楊大鈞用壽山石印章

        是?。▓D6)橢圓形,包漿濃郁,色澤古樸,螭龍盤繞,文雅中透著威武,殊為精湛。而印文“琴韻草堂”為白石翁所篆齋號印,尤其難得,方勁的線條與圓轉(zhuǎn)的印面輪廓呼應(yīng),布局舒展,“琴”“草”二字簡化,虛實結(jié)合,線條亦富粗細(xì)變化,邊框僅略微作殘破。

        圖6 齊白石刻 “琴韻草堂”楊大鈞用壽山石獸鈕印章

        是?。▓D7)“墨緣”,作于1930年,章法樸茂,以字形的互變?yōu)檎諔?yīng),形成點線面的藝術(shù)張力,亦為橢圓印,古獸鈕,上款“西先生”或為西哲太郎,日本文化商社駐沈代表,西哲通過齊白石倚重的弟子周鐵衡請齊白石篆刻頗多印章。1927年末,他又請齊白石為自己治了三方印,分別是“老哲”“杏盦”和“西家珍藏”。齊白石在落款中亦稱西哲太郎為“西先生”,頗為有趣新潮。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西哲返日前,將五百余方所藏之印盡皆贈予周鐵衡。

        圖7 齊白石刻 “墨緣”壽山芙蓉石獸鈕印章

        是?。▓D8)印紐作古獸趴伏狀,雕刻細(xì)膩,包漿渾厚,亦有諸多早期出版。印文“苦手”,語見北史,篆法富有形式感與空間變化,古逸生動,為壽石工自用印。壽石工工書,能詞,喜藏古墨,亦善篆刻,名馳印壇,一生勤勉,治印數(shù)以萬計,其在美專執(zhí)教數(shù)十載,弟子諸多。此外,壽石工曾治“木居士”印,很可能是為齊白石所治。

        圖8 齊白石刻壽石工用壽山石獸鈕印章

        是作(圖9)為羅正偉為友人袁家普五十五歲壽辰請齊白石所篆,作于1929年,對章亦是難得。其中“雪庵”印,“雪”字頗具象形意味變化,“袁家普印”則為白文印,布局對稱分列,橫筆畫略取斜勢,或豎筆畫略取斜勢,部分可見齊白石典型的“倒三角”線條。袁家普 (1873—1933),字雪安,亦作雪庵,湖南醴陵人。少就讀于淥江書院,后留學(xué)日本,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xué)。曾任北京中國大學(xué)校長、國立法政學(xué)校教務(wù)長、青島大學(xué)籌備委員會中九個委員之一,歷任云南、湖南、山東、安徽等地的財政廳廳長。

        圖9 齊白石刻袁家普用壽山石薄意對章

        缶翁治印,余緒不絕

        吳昌碩為近代藝林的扛鼎之人,詩書畫印“四絕”,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楊文份,號質(zhì)公,清同治、光緒年間人,與吳昌碩交善,吳氏為其刻印頗多,另有“楊文份印”“質(zhì)公”“楊質(zhì)公”等。是?。▓D10)語出《論語·雍也》中“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p>

        圖10 吳昌碩刻“仁者壽”壽山芙蓉石獸鈕印章

        沈佺(1862—1932),字期仲,浙江吳興人,書法家,曾任蘇州府昭文縣令、江蘇淮安府桃源縣令、太倉州寶山縣令、南匯縣縣令、江蘇候補(bǔ)道、江南水利局第二任總辦等職。在寶山縣令任上曾參與籌建中國首條商用鐵路—淞滬鐵路。著有《民國江南水利志》。浙江省博物館藏吳昌碩為沈佺作《鼎盛圖》,款識:“期仲大人觀察屬,擬十三峰草堂點色,即蘄鈞鑒。時在壬寅仲秋之月,癖斯堂雨霽。吳俊卿?!币嗫梢婓疚膛c沈佺之金石書畫交誼(圖11)。

        圖11 吳昌碩刻沈佺用壽山芙蓉石印章

        王震(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海云樓主,浙江湖州人,寄居上海。與任伯年、吳昌碩友善。工書畫,所作花果、鳥獸、佛像,雄健渾厚,與吳昌碩相近,為海上重要名家之一。吳昌碩曾有詩言“天驚地怪生一亭,筆鑄生鐵墨寒雨”。二者亦師亦友,相互提攜。

        而吳藏龕即吳涵,號藏龕,亦作藏堪,吳昌碩次子,浙江安吉人。清末貢生,曾官任山西知縣,后又任名畫家兼富商王一亭秘書。自幼秉承家學(xué),于訓(xùn)詰、詞章、書畫、金石篆刻等皆有造詣。著有《古田家印存》。印文(圖12)“半偈緣”語出乾隆《大藏經(jīng)》,而王一亭篤信佛教,熱心公益,曾為中國佛教會會長。

        圖12 吳藏龕刻“半偈緣”王一亭用青田石印章

        顧湘小石山房藏印

        是?。▓D13)精純古雅,流傳有緒,印文語出《晉書·郭瑀傳》,寓意鴻鵠之志。汪關(guān)(約1575-1631),原名汪東陽,字杲叔,后得漢銅印“汪關(guān)印”,更名汪關(guān),字尹子,安徽歙縣人,寄居江蘇婁東,并與程嘉燧、李流芳交往甚密,其居室稱寶印齋。汪關(guān)篆刻以漢印為法,善用沖刀,刀法工整穩(wěn)實,布局勻稱圓活,有時寓方于圓,靈秀婉暢,深得漢印神髓。其印風(fēng)恬靜華貴,有書卷氣息,亦能刻玉印和銅印,惜傳世作品不多。因其家居婁東,篆刻有婁東派的稱號。其作對印學(xué)發(fā)展有很大影響。清初沈世和、林皋的篆刻深受他的影響,著有《寶印齋印式》行世。

        是?。▓D14)印文語出李白《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李流芳(1575—1629),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今安徽歙縣人,僑居嘉定,明代詩人、書畫家。其三十二歲中舉人,后絕意仕途。詩文多寫景酬贈之作,風(fēng)格清新自然。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擅畫山水,學(xué)吳鎮(zhèn)、黃公望,峻爽流暢,為“畫中九友”之一,亦工書法。崇禎二年,卒于檀園,享年五十五歲。

        ①圖13 汪關(guān)刻 “此鳥安可籠哉”青田石印章

        上款人“古民”應(yīng)為張灝,一名素,字古民、夷令,號長公、白於山人、平陵居士、學(xué)山長,江蘇太倉人,為南京工部尚書張輔之子。張灝幼承庭訓(xùn),少時以貴胄子弟身份補(bǔ)諸生,精通經(jīng)學(xué)。以金石翰墨自娛,建成“學(xué)山堂”。于萬歷四十五年(1617)輯成《承清館印譜》,又輯有《學(xué)山堂印譜》。

        是?。▓D15)作于嘉靖二十年(1541),印文“自顧為人淺”語出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時在常樂東園,走筆成)》,章法疏密自然,刀法穩(wěn)健古樸。吳子健題跋邊款。文彭(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文徵明長子,明代書法篆刻家、書畫家。其幼承家學(xué),詩、文、書、畫、印無一不精。官至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兼官北京國子監(jiān)博士。文彭擅畫,能詩,著有《明文博士詩集》等。其篆刻風(fēng)格工穩(wěn)透逸,格調(diào)高雅,富有盛譽,與何震并稱“文何”,對后世影響甚大,為明清文人篆刻之開山鼻祖,在文人流派篆刻藝術(shù)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蘇州一帶學(xué)習(xí)文彭篆刻技法的有陳萬言、李流芳、歸昌世等,后人稱為吳門派。

        是?。▓D16)作于萬歷二十三年(1595)春三月,何震(1530—1604),明代著名篆刻家、書法家,字主臣、長卿,號雪漁,今江西婺源人,徽派創(chuàng)始人,與文彭情同師友,在印壇上并稱“文何”。何震精于六書,曾說過:“六書不精義入神,而能驅(qū)刀如筆,吾不信也!”周亮工稱其印無一訛筆。何震主張篆刻應(yīng)以六書為準(zhǔn),摒棄元末金石界出現(xiàn)的庸俗怪異和杜撰擅改的陋習(xí)。他與文彭獨樹一幟,實現(xiàn)了書法與刀法的一致?!耙粤鶗鵀闇?zhǔn)則”成為后世篆刻藝術(shù)的基本理論之一。

        上款人“德弘”應(yīng)為項德弘(1571后—1630后),字元度、玄度,又字裕甫,別號泰宇,又名熾昌,慧目道人,嘉興人,項元汴五子、項德明弟、項德達(dá)兄,明代篆刻家、收藏家。篆刻則刀法挺峻清健,印文富有文人閑逸之趣,竹窗茶話,蕩滌心塵,豈不悠哉。

        蘇宣(1553—1626后),明代著名篆刻家、明代五大家之一,字爾宣,一字嘯民,號泗水,朗公,今安徽歙縣人,師從文彭學(xué)習(xí)書法刻印??~緗舊業(yè),殘碑?dāng)囗?,無所不窺。所至問奇字者履相錯。從此,其直接取法漢印,先后臨摹仿刻漢印近千方,又潛心文字結(jié)構(gòu),最后形成了雄渾樸健的風(fēng)格,開創(chuàng)了泗水派篆刻,與文彭、何震齊名于印壇。

        是?。▓D17)作于天啟元年(1621)冬日,印文“一片冰心在玉壺”語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有自明高志清潔之意。篆法則沖切兼用,平中寓奇,雅而可觀,與文彭的“雅正”、何震的“猛力”皆有不同?!短K氏印略》中,蘇宣亦言及:“始于摹擬,終于變化。變者逾變,化者逾化,而所謂摹擬者,逾工巧焉?!笨梢娖涓挥袆?chuàng)新意識。

        圖17 蘇宣刻 “一片冰心在玉壺”青田石印章

        神游太虛——吳讓之專題

        是拍品一組三件(圖18),為姚正鏞自用印,材質(zhì)為珍貴的壽山田黃石,包漿濃厚,色澤明黃,質(zhì)地溫潤凝膩,兩方素章,另一方淺浮雕夔鳳紋,蘿卜絲紋、紅筋格等特征明顯。姚正鏞(1811—?),字仲聲,又字仲海,號遲云山館、轉(zhuǎn)蓬吟館,奉天蓋平人,官郎中;精于詩詞書畫,兼長治印,其家財亦巨,為彼時泰州首富。

        吳讓之篆隸行草無所不能,亦善畫。而其篆刻初宗漢印,悉心模仿,后師鄧石如,參以己意,晚年之作入化境,缶翁嘗言:“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漢印鉨探討極深,故刀法圜轉(zhuǎn)而無纖曼之習(xí)氣,氣象駿邁,質(zhì)而不滯。余嘗語人學(xué)完白不若取徑于讓翁”。其“印從書出”的印學(xué)實踐影響亦深有所得。存世有《吳讓之印譜》《晉銅古齋印存》《師慎軒印譜》《通鑒地理今釋稿》。

        吳讓之的印作中,是?。▓D19)當(dāng)為最具傳奇色彩,無出其右。一印囊及汪潮生、程雪問、汪鋆三位名家,創(chuàng)作時間亦前后相距三十年,足可窺吳讓之的治印的變化軌跡,內(nèi)容亦佳,可作齋號印,長邊款在吳讓之的作品中亦為稀見,足可寶也。

        汪潮生(1777-1832),字汝信,號余泉,一作飲泉,一號冬巢,今江蘇揚州人。工花卉,精填詞。程雪問,生卒年不詳,吳讓之友。汪鋆,字研山,清代畫家,江蘇儀征人,與張春蕃(恩煥)一起在李馨門下學(xué)習(xí)。擅長作詩,精通金石,善畫山水花卉,也能寫真。著有《揚州景物圖冊》《歲朝清供圖》《梅花圖》等作品。

        曼生風(fēng)流——陳鴻壽治印

        是?。▓D20)作于嘉慶十一年(1806)五月,以漢印基礎(chǔ),刀法得“丁黃”之意,而豪爽過之,筆畫跌宕流動,天真自然。出版累累,亦著錄于其年表。陳鴻壽(1768—1822),號曼生,西泠八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工詩文、書畫,善制宜興紫砂壺,人稱其壺為曼生壺。書法長于行、草、篆、隸諸體。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印文筆畫方折,用刀大膽,自然隨意,鋒棱顯露,古拙恣肆,蒼茫渾厚。有《種榆仙館摹印》《種榆仙館印譜》行世,并著有《種榆仙館詩集》《桑連理館集》。

        圖20 陳鴻壽刻 青田石印章

        是印(圖21)語出陸游《翠圍院》,疏密運用合宜,線條方折雄健,部分轉(zhuǎn)折處外方內(nèi)圓、樸拙古厚,部分有鋸齒狀和雁尾之形態(tài)出現(xiàn),上闊下尖,顧盼生姿。西泠印社副社長童衍方以及西泠印社副秘書長孫慰祖作邊跋,以志眼緣。

        圖21 陳鴻壽刻 “清嘯倚長松”壽山石印章

        明清、近現(xiàn)代名家薈萃

        高翔(1688—1753),字鳳崗,號西唐,擅畫山水花卉,間作佛像人物,為“揚州八怪”之一。篆刻與汪士慎、丁敬齊名,又與高鳳翰、潘西鳳、沈鳳并稱“四鳳”。高翔少年時期崇尚石濤,后與石濤結(jié)識為友,常相往來,情誼深長,受益頗深,是石濤的摯友和忠實追隨者。

        是作(圖22)印文“清湘遺人”即“大滌子”石濤(1642—1708),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明亡之際出家為僧,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明末四僧”。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fēng)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對后世畫壇影響殊深。

        圖22 高翔刻 “清湘遺人”獸鈕印章

        錢瘦鐵,名崖,一作厓,與“苦鐵”吳昌碩及“冰鐵”王冠山并稱“江南三鐵”。印作宗秦漢人印、渾樸古茂,受吳昌碩影響頗多,晚歲從事金文研究,因以之入印,其結(jié)構(gòu)突變,頗具奇趣。嘗自謂“書第一,印第二、畫第三”?;蛞蜃堂麣膺^盛,其畫作也被忽視。其山水畫近石濤,所作筆墨蒼潤,氣勢雄渾,畫風(fēng)樸拙,有生活氣息;花卉似沈周、徐渭,設(shè)色沉著古艷,著墨蒼秀。是印(圖23)典雅,妙造自然,為錢瘦鐵自用印。

        圖23 錢瘦鐵刻 “錢厓之印”青田石自用印章

        是?。▓D24)為方介堪為周湘云作自用印。材質(zhì)為珍貴的壽山田黃石,色澤濃郁,形制規(guī)整,蘿卜絲紋清晰可見,有紅筋格特征。雕刻古獸趴伏于地,神情呆萌,憨態(tài)可掬,尾部拉絲亦細(xì)膩刻畫。隸書邊款,線條美妙,流暢自如。

        圖24 方介堪刻 周湘云用壽山田黃石獸鈕印章

        周湘云(1878—1943),名鴻孫,號雪盦,寧波人,民國時上海地產(chǎn)大王。富收藏,現(xiàn)藏北京故宮的宋米芾《向太后挽辭帖》及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的懷素《苦筍帖》、米友仁《瀟湘圖》、西周器齊侯罍、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銘》、明董其昌臨《淳化閣帖》10 卷以及元黃公望《富春大嶺》殘卷、元王蒙的《春山讀書圖》、明文徵明的《湘君夫人圖》等,都曾為周氏所藏。

        是?。▓D25)材質(zhì)為昌化雞血石,軟地,血色如練,鮮艷純正,粒粒如白水濾丹砂,清新可愛。隸書邊款。印文“思逸神超”取自《書譜》,寓指神思縱逸,超越出一般的境界。

        圖25 陳巨來刻 “思逸神超”昌化雞血石印章

        趙無悶即趙之謙,可知是?。▓D26)為趙叔孺仿趙之謙法而成,印面元朱文富有清麗典雅恬靜氣象。時人曾推趙叔孺篆刻為二百年來第一,其門下弟子葉潞淵、陳巨來、方介堪、沙孟海等,亦是藝林名賢。包漿濃郁,古獸雕琢亦是造型準(zhǔn)確生動,技藝精湛,芙蓉石為壽山名石。附有多次出版?!伴L物”本是指多余之物,典出《世語新說》王恭語“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然其于文人生活中,雖形微體輕,卻俱是清玩,如影隨形,亦講究之至,不可或缺。

        圖26 趙叔孺刻 “一貫軒長物”王伯元用壽山芙蓉石獸鈕印章

        王懷忠(1893—1977),字伯元,浙江慈溪人??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先后任協(xié)平織造廠監(jiān)理、中國實業(yè)公司董事長、國泰銀行董事長、上海市財務(wù)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48年赴臺灣,后定居美國。王伯元雅好文翰,尤好碑帖與書畫的收藏,齋號“一貫軒”,他與當(dāng)時海上吳湖帆、張大千、馮超然等人熟稔。

        是?。▓D27)印文語出毛澤東《七律·到韶山》,富有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與戰(zhàn)斗豪情。吳子建,當(dāng)代金石名家,室名長屋、從因樓,祖籍福建閩侯。童年時,吳湖帆先生導(dǎo)之親筆研,問業(yè)于張伯駒、葉恭卓、王世襄、容庚、顧廷龍、沈尹默、潘伯鷹、謝稚柳、陳佩秋、錢廋鐵、來楚生、方介堪、方去疾、陳巨來、王壯弘等諸大家。1971—1990年間曾為謝稚柳制印一百余方。

        圖27 吳子建刻 “為有犧牲多壯志 , 敢教日月?lián)Q新天”青田石印章

        是作(圖28)作于1998年,印文語出宋代張征《自然亭》中“萬緣不自閑中起,百事唯于睡里消”,富有哲學(xué)境界。附有出版。王鏞,山西太原人,別署凸齋、鼎樓主人等。曾受到葉淺予、梁樹年等先生的指導(dǎo),現(xiàn)任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書法藝術(shù)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刻藝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等。

        圖28 王鏞刻 “萬事惟于睡里消”壽山石獸鈕印章

        韓天衡,號豆廬、近墨者、味閑,別署百樂齋、味閑草堂、三百芙蓉齋,祖籍江蘇蘇州。擅長篆刻藝術(shù),師從方介堪、方去疾先生治金石及印學(xué);從馬公愚、陸維釗先生習(xí)書法;從謝稚柳先生攻國畫及美術(shù)理論?,F(xiàn)任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shù)院顧問、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西泠印社名譽社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刻藝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書法家協(xié)會首席顧問,為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圖29)。

        圖29 韓天衡刻 “神魚”壽山黃芙蓉石印章

        林乾良舊藏專題

        此趙次閑為戴醇士所刻名?。▓D30),石極舊,包漿沉著。西泠印社85周年之會,重慶徐永年見林乾良所出示印稿,其鄭重在印稿中注曰:“此乃次閑為戴醇士所刻,常見于醇士畫上,極可貴重。無聞拜觀。”

        圖30 趙之琛刻 戴熙用青田石印章

        戴熙(1801—1860),字醇士,號鹿床、榆庵、莼溪、井東居士、鹿床居士,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進(jìn)士、道光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歸,主講崇文書院。詩、書、畫均有造詣,與湯貽汾齊名。其山水畫名重一時。

        此?。▓D31)為沈侗廔先生所贈。天臺山農(nóng),劉山農(nóng)之號也。其人為民國初年之著名文人,與袁世凱次子寒云交好。劉山農(nóng)(1878—1932),本名青,字照藜,后改字文玠、介玉,號天臺山農(nóng),生于嘉興,原籍浙江黃巖。擅書法,初學(xué)蘇東坡,后參北魏,雄渾峻拔,與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曾熙并稱三大家。

        圖31 王個簃刻 “天臺山農(nóng)”壽山石印章

        潘天壽(1897—1971),字大頤,號壽者,別署阿壽、懶道人、頤者、雷婆頭峰壽者等,浙江寧海人,現(xiàn)代藝術(shù)大師和美術(shù)教育家,曾任國立西湖藝術(shù)院中國畫系主任、教授,國立西湖藝專校長。1959年出任浙江美術(shù)學(xué)院(今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院長,并于次年當(dāng)選為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圖32)。

        圖32 潘天壽刻 “坐花醉月”青田石印章

        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為吳大澂嗣孫,初名翼燕,字遹駿,后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丑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并稱為“三吳一馮”。其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沖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復(fù)合畫風(fēng)獨樹一幟,尤以融水墨烘染與青綠設(shè)色于一爐并多煙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寫竹、蘭、荷花。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yuǎn)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圖33)。

        圖33 吳湖帆刻 “石仙”壽山石印章

        良工絕藝,名貴材質(zhì)

        是對章(圖34)為名貴的壽山芙蓉石,包漿渾厚,印紐雕刻精美,材質(zhì)亦碩大。三只螭龍相互攀爬,肌肉健碩,造型盤曲,活靈活現(xiàn),富有生趣。印文一朱一白,線條雋逸爽利,挺勁而不單薄,具有獨標(biāo)清麗、集縹緲韶倩之妙。魏錫祚(1669—1734),字子晉,號長麓,山東萊蕪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進(jìn)士。初任河南林縣知縣,以考績卓著升江南泰州知州,后調(diào)任建昌知府,署理江西通省驛傳鹽法道兼巡瑞袁臨籌處提刑按察司副使,官階中憲大夫。通達(dá)經(jīng)史,深研理學(xué),善詩文,著有《盱江治牘》《樹德堂詩文稿》等。

        圖34 清康熙 魏錫祚用壽山芙蓉石三螭鈕對章

        此章(圖35)材質(zhì)為清代老壽山田黃石,質(zhì)地凝潤細(xì)膩,蘿卜絲紋細(xì)密可見,形制小巧可人。所刻太獅少獅嬉戲,其樂融融,憨態(tài)可掬。吳云曾以“二百蘭亭”為齋名,著有《二百蘭亭齋收藏金石記》《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二百蘭亭齋古印考藏》等書。吳云(1811—1883),字少青,號平齋,浙江歸安人,曾官鎮(zhèn)江、蘇州知府。篤學(xué)考古,善書能印。

        圖35 清 吳云用壽山田黃石獸鈕印章

        此清代壽山田黃石素方章色如熟栗(圖36),質(zhì)地細(xì)膩瑩潤,蘿卜絲紋清晰可見,紅筋格特征亦明顯,觸手溫潤宜人。隨形打磨,狀若孤山特立,不加雕鏤,純以天然質(zhì)地氣韻取勝。印文“古衰城詩書畫”,典雅有趣味。

        圖36 清 壽山田黃石素方章

        舊時,無論帝王貴胄,文人士子,壽山田黃石皆備受推崇,以至于“每得一田石,輒轉(zhuǎn)相傳玩,顧視珍惜,雖盛勢強(qiáng)力不能奪”。又田黃材積多不盈兩,且無根而璞,裁制為章,其價陡升。此壽山田黃石獸鈕方章(圖37),呈熟栗黃色,質(zhì)地凝膩通透,色澤溫雅,包漿潤澤,有典型蘿卜絲紋。形制典雅,印臺方正,上雕一獬豸作俯臥狀,頭生獨角,意態(tài)莊重威嚴(yán),眼鼻齒爪須發(fā)尾毛皆刻畫精細(xì),生動可玩,確為精心之作。

        圖37 清 壽山田黃石獸鈕方章

        黃金易得,田黃難求,成材者價格高昂,然田黃產(chǎn)地先人連掘數(shù)百年,資源已然枯竭,重逾三十克者已是少有,更況乎一斤以上,殊為罕見。此山子(圖38)所用壽山田黃石,體量碩大,質(zhì)地細(xì)膩滋潤,包漿厚重自然,可謂大而色質(zhì)兼美,特征明顯。以東坡游赤壁為題,隨形做成江流有聲、斷岸千尺之狀,生動自然,尤其以天然石材褶皺,模擬江岸巉巖,惟妙惟肖鬼斧神工。表面薄意雕出樹石、亭臺,位置布局疏密有致,極有章法,工料雙絕,不可多得。

        圖38 清 壽山田黃石雕赤壁夜游山子

        壽山芙蓉石,如脂如膏如腴,嬌艷清新,宛似仙子。尤是白色者,雍容華貴,天生麗質(zhì),有“石后”美名。而將軍洞芙蓉石,最大特征是石質(zhì)凝結(jié),特別白的部分似玉非玉,厚重而溫潤,通透中有沉著,有墜手感,還有所謂的“芙蓉屎”,惜產(chǎn)量極少,且早已絕產(chǎn)多年。

        此?。▓D39)材質(zhì)即為上品壽山將軍洞芙蓉石,質(zhì)地滑膩油潤,色澤潔凈,如脂如膏如腴,類初曉之木芙蓉花。上雕為荷葉相接,葉上有金蟾俯臥,葉下鴛鴦戲水,雕工極細(xì),水波翎羽與蓮葉翻卷之態(tài)栩栩如生,荷塘情趣滿池嬌,十分清麗可人。

        金禹民(1906-1982),姓馬佳氏,原名馬金澄,字宇民,后以金姓,改字禹民,號宜齊、西橋,別署自耕老人,齋名謙牧堂、長年館等,滿族,生于北京。師從壽石工,廣涉古璽漢印,擅書法篆刻,尤精印鈕雕刻。有《金禹民印存》,作品編入《五人篆刻選》。

        禹民制鈕壽山將軍洞芙蓉石荷塘清趣鈕印章

        猜你喜歡
        壽山印章篆刻
        我終于有了自己的印章
        始祖墳
        我們有印章咯
        大灰狼畫報(2022年4期)2022-06-05 07:13:16
        不滅的初心(節(jié)選)
        淺述劉壽山驗方接骨紫金丹輔助治療骨質(zhì)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經(jīng)驗
        劉愛珠 情注壽山石雕
        海峽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32
        篆刻
        對聯(lián)(2018年7期)2018-08-02 06:26:14
        瑩波篆刻
        自制橡皮印章
        童話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印章
        黑人一区二区三区啪啪网站| 欧美猛男军警gay自慰|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人妻丰满av∨中文久久不卡|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日本特黄aa毛片|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国模无码视频专区一区|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一区 | 日本h片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人妻日韩精品| 欧美a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成人免费大片| 久久精品这里就是精品 | 综合91在线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h在线观看| 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偷拍自综合网| 无码人妻人妻经典| 天天狠狠综合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在线日本高清日本免费| 又黄又刺激的网站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不卡av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中国内射xxxx6981少妇|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亚洲肥婆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本之道高清不卡免费|